我的艱難母乳之路,歷經漲奶-退奶-再度發奶

2020-08-13 臺灣媽媽站

早在懷孕時,就已經知道自己是選擇餵母奶了,母奶有多好,相信大家都耳聞過,包括餵母奶可以增進兒童視力和智力發展,降低如腹瀉及肺炎等感染率,減少過敏和成人心臟、血管疾病,而且哺乳的媽媽產後身材恢復快,乳腺癌、卵巢癌的機會也較少。

重點是省錢、安全又營養均衡。(好處真的好多啊!)

但有鑑於一些媽媽為了母奶把自己搞的身心俱疲的,所以我餵母奶的原則是:有奶就喂,沒有就算了,也不要一直找發奶的方式,那只會讓我壓力更大,但我也不會主動退奶,當然最好是自然而然的沒奶。

其實這篇文章在孩子3個半月時就打算發了,當時我以為我已經沒奶,就停止擠在奶瓶裡,改成親喂,沒想到,這一喂,我又再度發奶了。

然而,親餵了2個月之後,我因為開刀又破病,連續吃了好幾天的藥,母奶就這樣又沒有了。

現在,就來看看我的的母奶之路吧~。

初次漲奶


還記得生完大寶在醫院的那三天(10月15日-10月18日),都是用母乳的方式,也不知道大寶有沒有喝飽,反正護士call我,就過去餵他。

出院的那天,護士教我用針筒收集奶汁,或擠到量杯裡,但可能當時還不知道「眉角」在哪,擠了半天才擠出幾滴,擠不好還滴到床上,心裡都覺得「嘖!!好可惜!!」還真是粒粒皆(接)辛苦啊!

護士也幫我擠,看看我的奶量,覺得夠多,就借我吸乳器擠看看,但不知道是方法不對還是怎樣,總是吸不出來,當時覺得,好險沒先買吸乳器,不然就浪費了。到了月子中心,仍然採用母乳的方式,但還是不知道大大喝了多少,書上說,沒關係,尿尿和大便次數正常就好。

大寶六天

大寶排查黃疸去了,醫生說他黃疸過高,要住院觀察,大寶住院的期間,我仍然很努力的擠到奶瓶,等大大回來喝,就這樣,我只母乳大寶6天而已。

而才離開醫院短短的兩天,我的奶量突然爆增,胸部也漲的厲害,4h一次可以擠到120cc了,最多可擠到150cc哦!

大寶八天

大大回月子中心了,而餵奶方式也改成瓶喂,這樣才能知道他吃了多少,當時覺得就算因為沒有親餵而造成乳汁分泌不足也沒關係了,大大的健康最重要。(我好笨,寫到這裡才想到,其實大寶沒黃疸的時候,就應該改回母乳才對啊。現在想餵都已經沒奶了)

大寶十六天

月子中心安排我做胸部spa,沒騙你,第一次給美容師按的時候,真的眼淚都要飆出來了(髒話也是),沒想到自己每天擠還是擠不乾淨,有些位置是死角,還記得邊按摩的時候奶邊噴,覺得好浪費哦,為什麼都沒有人去發明一種可以套住乳頭,幫我收集奶水的機器呢?

不過按完之後乳腺通了,4h擠一次最多可以擠到240cc哦!

從這天開始,我的奶量可說是到達了高峰,已經呈現左邊擠、右邊滴,來不及接的狀態,這樣手機到底要擠到什麼時候,也太浪費時間了,而且再這樣擠下去,我離開月子中心後,就可以直接去醫院開刀了,也就是因為這樣,讓我想到了我在醫院時護士有讓我試用吸乳器,我立馬叫W下班後幫我買過來。

從這天開始,吸乳器就是我的好朋友兼好幫手了。

雖然有吸乳器幫忙,但每次吸完還是要用手擠出來才幹淨,擠到我胸部都破皮了,手指關節都要散了,每天晚上睡前的最後一擠之後,都要擦上運動軟膏保護一下,真的好痛啊!

大寶,媽媽退奶了

大寶25天

從月子中心回家了。

在月子中心有人隨時可以幫忙,但在家裡是24H自己顧,有時候會累到懶得擠或是忘記擠(還要接見訪客啊,在月子中心也一樣,平均每三天就有訪客要接見),當時候都不以為意,覺得沒關係,一天也只擠4次了,但奶量沒增加哦,反而減少了。

大寶27天

第一次乳腺炎,又漲又熱又痛又硬,我不想去醫院拿藥吃,我跑到了月子中心請美容師幫我疏通,才比較好。

可是我後來發現有乳腺炎的時候,只要頻繁的排空乳房,隔天早上就好了,不用看醫生也不用去按摩哦。

··· ···

產假放完上班去。因為公司沒有適合擠奶的地方,所以只有早上起床、下班回家、睡前擠這三次,

大寶一天已經吃到3餐的配方奶了。

上班後的一周,我忙於參加市場活動(想多賺點錢),有時5、6點回家,胸部漲到一個不行,

乳汁一直分泌而我沒及時的排空它,導致我又乳腺炎了,不過這也是最後一次乳腺炎,從此我的奶量大大銳減。

以上,就是寶媽詳細的母奶之路,之前看過很多文章,知道很多寶寶把媽媽的乳頭吸到流血,或用吸乳器吸到變成「草莓牛奶」,可是我都沒有發生這些問題。

記得在醫院第一次母乳大寶時,他好斯文哦,沒有痛的感覺,反而有點痒痒的,雖然我母乳的時間不長,但在大寶3個多月時,我再度獻上我的捏捏,感覺一樣,好斯文,不痛(果然是孝順媽媽的)

其實現在讓大寶斷奶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等到他長大還要想辦法斷奶,又怕斷不了,這種自然而然沒奶的斷奶法,真的比較輕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怕麻煩媽媽),跟我當初的計劃一樣。

而在這五個半月的母奶之路,我總結幾個重點:

1.月子餐和湯湯水水的東西一定要吃完和多喝哦!我覺得對奶量很有幫助,當初我的月子餐,老公可是一口也沒吃到呢!我都很努力的吃完哦。

2.一定要勤於擠奶啊,不管是懶惰還是忙到忘記,你只要少一次沒擠或是讓自己塞到乳腺炎,這都會讓奶量銳減哦!

3.開始喝配方奶之後,才知道配方奶真的好貴,貴的一罐要6、700,便宜的也要4、500,重點是,如果你家的baby食量很大(像大大後期一餐要喝210ml),可能2個禮拜就要換一桶新的了。

所以如果媽媽們有奶的話就儘量喂,沒有的話就算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哦。

(爸比對不起,馬麻盡力了,你要多賺一點奶粉錢啊)

4.在這不知道何時會結束的母奶之路,媽媽們的心情一定要放輕鬆,沒奶就沒奶,得失心不要太重,我們這一輩子很多都是喝配方奶長大的呀,還不是活的好好的。

我可以體會初為人母都想給小孩最好的,但媽媽有愉快的心情,baby才會開心啊,相信我,baby能感受媽媽們的情緒的。

最後,再給各位媽媽們補充一點小知識:(也許有些媽媽已經知道囉)

如何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

寶寶手冊上有寫:

嬰兒的排便,在第六天之後,一天至少3-4次的黃色大便(量約十元銅極大小),有些純母乳哺育的嬰兒在三周大以上後可能大便次數變少,可以10-14天才解一次大便;如果其他方面都很好,這可以是正常的。

嬰兒的排尿,原則上第一天尿一包,第二天尿兩包…以此類推,第六天以上都是尿六包,而且是感覺有重量的,就表示寶寶有吃飽囉。

baby有黃疸,到底該不該停止餵母奶呢?

書中有寫到,「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問題。很多媽媽以為寶寶有黃疸就應該停止哺餵母乳,甚至聽信非兒科醫生或藥店老闆的建議,改喝配方奶。切記,此觀念大錯特錯。黃疸絕對不是停止哺餵母乳的理由!」

baby有黃疸,更要增加餵奶的頻率,增加奶量,確定baby有吃飽,因為baby吃的多,頻繁的排便可以帶走更多的膽汁,進而降低黃疸值。

如果母奶不夠,可以用配方奶擋一下,只是餵配方奶的那幾天,還是要把母奶擠出來,以免母奶量減少。

至於到底什麼是正確的擠奶方式?自己搜索或者問醫生啦,都會很詳細的。

滿月的大寶和媽媽

寶寶~你一定要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哦!

有沒有和我一樣的同款媽媽呢?歡迎留言交流。

文/大大媽

相關焦點

  • 哪些食物有發奶的功效?哪些食物吃了會退奶?如何追奶?
    能夠幫助發奶的食物,幾乎都具有「高蛋白、高油脂」的營養成分。母乳媽媽除了每天要攝取足夠的水分(2000~3000毫升),也應該多吃這類食物(如雞湯、魚湯、花生、豬蹄),補充足夠的營養,奶水就會源源不絕。
  • 【漲知識】5大退奶方法,讓你退奶不再痛苦!
    女性自懷孕後就開始學習如何母乳餵養,經歷了一段艱辛歷程,對哺乳餵養已經有一定情結,而突然說要退奶,很多時候會有不舍。仁愛醫院護理師表示,一旦想要退奶,對於身心的影響並不小,最好思考清楚再做決定為佳。1.生理:脹奶&副作用如果採用藥物退奶,需承受藥物的副作用(疼痛、噁心等),縱使副作用發生的機率不高。此外,母體一旦脹奶,之後並不會馬上退掉,約需7~10天的時間,因此退奶期間必須忍受腫脹的不適感,因此務必採取漸進式退奶。
  • 漲奶好難受,母乳這條路我該堅持嗎?
    三年前在醫院剖腹產生下了大寶,擔心我母乳不夠孩子喝,老公奶奶和隔壁產床產婦的婆婆兩個人一起去醫院對面的藥店給我們熬了發奶茶,所謂發奶茶就是一劑據說可以發奶的中藥,通常都是產婦生完孩子第三天喝。上午喝一次,下午喝一次,藥店給我們熬的。
  • 不刻意吃退奶物、不打針的自然退奶派
    基本上我是不刻意吃退奶物、不打針的自然退奶派 雖然這樣退光的時間會拉比較長,但也比較溫和 決定退奶後,我選擇用擠奶代替親餵的方式 因為這樣更容易操控泌乳量 閒話不多說,幾個小原則分享給大家參考囉
  • 已幫助超萬名寶媽成功發奶、追奶的母乳餵養經驗,新手媽媽快收藏
    這幾天好多新手媽媽私信我問「奶水不足要不要堅持母乳」,「怎麼發奶」「怕寶寶挨餓」等問題,挨個回私信幫助的畢竟是少數,效率較低,所以,我把個人及跟粉絲群寶媽交流的經驗匯總輸出給大家。另,我白天上班挺忙的,晚上帶娃,寶寶睡了才有自己的時間,回復不及時請各位寶媽見諒(我很願意幫助大家,只是時間上可能顧不到)。
  • 母乳是條心酸路之漲奶
    母乳,大概是每個媽媽生完娃都想實現的願望。一胎時,沒經驗,曾寶一哭就急呀,她奶奶就給餵奶粉,然後娃吃飽睡,餓了哭,就是懶得吸奶,於是經過兩天的大補,第三天華麗的「隆了個胸」史無前例的大,漲奶了,又沒經驗,沒處理好,然後曾寶就走上她的混合餵養之路。
  • 開奶?漲奶?母乳媽媽的好幫手:吸奶器
    媽媽每次餵奶都特別痛苦就會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來再用奶瓶喂。如果有起泡或是皸裂情況出現。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擠母乳抹在乳頭上;嚴重的話可以用紅黴素軟膏抹在乳頭上,要餵奶時用溫水洗淨再喂。最重要的是用正確的哺乳姿勢餵奶,慢慢地就不會再傷到。1、開奶期 辛苦的孕期過一朝分娩,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媽媽,絕大多數生產後都要面臨開奶。生產後儘快讓寶寶吸吮乳頭是開奶最重要的第一步。
  • 婆婆告訴我,斷奶時孩子見不到我就好了,結果我漲奶痛到崩潰!
    很多寶媽說,給寶寶斷奶時,寶寶哭鬧還有辦法哄一哄,可是自己漲奶是真的痛苦難忍。尤其是聽從老一輩的經驗,將孩子給爺爺奶奶帶,孩子見不到自己,這樣斷奶最有效,而結果就是自己漲奶漲到崩潰。那麼斷奶後出現漲奶的情況,應該怎麼處理呢?
  • 10種超強發奶食物必吃!誤吃退奶食物怎辦?
    哺乳媽媽必吃的10大發奶食物1、黑豆水黑豆號稱豆類黑金,豐富的營養素、花青素,黑豆含鐵元素比一般豆類都高,多食可增強體質、幫助發奶,因此相當推薦哺乳媽媽喝黑豆水;其實不只是懷孕婦女,許多女性也都喝黑豆水來消除水腫問題。
  • 退奶食物三寶:人參、韭菜、麥芽!告別母乳之路這樣做
    人參、韭菜、麥芽這三大退奶食物,對於想漸進式退奶的媽媽,是非常天然的退奶食物。另外,偏寒涼的蔬菜瓜類也具有退奶效果,快來看看有哪些?如何掌握退奶時機?由於每位媽媽天生的乳汁量不一樣,加上餵食方式不同(母乳、混合),因此沒有一定的退奶時間。
  • 母乳餵養不單單是開奶、發奶那麼簡單,你還需要了解這些
    有些寶媽一談到母乳餵養就會大談特談開奶,發奶,追奶這些話題。當然有源源不斷的母乳能供應給寶寶,自然是母乳餵養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除此之外,我們不能忽視關於餵奶姿勢這方面的知識。不正確的餵奶方式影響寶寶的餵奶量,明明這個天然奶瓶裡面有100ml的奶,可是寶寶只能喝到60ml。不正確的餵奶方式導致出月子後腰酸背疼,落下月子病。
  • 如何應對讓人痛不欲生的產後生理性大漲奶
    產後生理性大漲奶是寶媽們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一般產後第二、三天沒多少奶水,家人按捺不住讓寶媽喝鯽魚湯發奶,就是這魚湯讓剛生完寶寶的美女再次痛不欲生。胸部脹痛有硬塊了,慫恿熱敷。這是我在醫院婦產科催乳六年見慣不怪的事情。遭罪的還是寶媽。臨床上很多寶媽生理性大漲奶疼得哭,甚至說生孩子都沒有漲奶痛。這多少還與孕前有乳腺增生有關、處理生理性大漲奶,首先要緩解胸部脹痛,而不是直接上手法。用包菜、土豆片、新鮮蒲公英搗爛敷患處,緩解疼痛。
  • 漏奶、發奶、回奶食物名單?真相在這裡!
    有些媽媽生完寶寶沒幾天就開始漏奶,每天衣服都是溼噠噠,於是擔心這樣漏奶孩子會不會要沒奶吃了,有什麼發奶的食物可以吃呢?家長問:【產後20天,寶寶足月順產,混合餵養,本來母乳不夠,還老是漏奶怎麼辦?】家長問:【能不能告訴我發奶/回奶的食物?】
  • 寶媽想告別母乳餵養,必須做好這些,才能成功做到「退奶不縮乳」
    「本文原創/暮沐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告別母乳餵養,很多媽媽都會存在著這樣的擔憂:告別母乳餵養將會不會使胸部變形,甚至在退乳的時候會不會出現縮乳。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媽媽們有這樣的擔憂也是人之常情,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媽媽們在告別母乳餵養的同時,也能退奶不縮乳。
  • 寶媽想告別母乳餵養,必須做好這些,才能成功做到「退奶不縮乳」
    但當寶寶要告別母乳時,媽媽會想辦法讓乳房開始退奶,媽媽成功退奶後,乳房會恢復之前的狀態,看起來會比哺乳期要小很多。,漲到自然退奶;有些媽咪會拼命擠奶來達到退奶的目的。媽咪們要記住離乳先減量的原則,一開始,媽咪們擠奶的時間間隔要相同,但擠出的奶量要慢慢減少百分之十五左右。直到不會漲奶,再慢慢減量,就這樣再慢慢地拉長時間擠奶。這個時候胸部會漲奶,只需要擠出一些奶水,媽咪們沒有漲奶的感覺就好。
  • 章子怡漲奶?乳腺炎還能繼續母乳餵養嗎?
    「雙乳硬的像兩塊堅不可摧的巖石,感覺你用錘子鑿它都未必能成功.....」這樣的話讓很多媽媽都感同身受:「漲奶比生孩子還痛,宮縮是一陣一陣的還能忍受,漲奶的時候還有乳腺炎的時候是最疼的,我乳腺炎疼的直哭,生孩子宮縮最疼的時候我都沒哭」
  • 乳房軟軟的如何讓奶量增多一點?
    最近有寶媽提問,寶寶現在2個半月大,可是我最近的奶量越來越少,4~5小時擠(無漲奶感)奶量也才110~130cc,如果隔很久擠(8小時以上才有點漲奶感)也才擠170~180cc,一天才擠3包根本不夠給寶寶喝。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增加母奶量?
  • 巧喝山楂炒麥芽茶退奶不吃藥.
  • 如何退奶不縮胸、沒硬塊?做對這6招就能成功退奶
    餵母乳已經夠辛苦了,如果退奶後胸部又變形,肯定讓多數媽媽很崩潰。如何退奶不縮胸,更不會有硬塊殘留,這6招漸進式退奶守則一定要遵守!告別母乳生活,漸進式退奶最好有些媽媽會因為胸部腫脹不適而考慮退奶,但又覺得自然離乳、漸進式退奶太慢也太麻煩,因此想吃藥、打針來迅速達到退奶效果,這兩種快速退奶方式容易產生副作用
  • 【深度解讀】五個方法,助你遠離退奶的痛苦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要提倡和鼓勵媽媽用母乳哺餵嬰兒。根據國際母乳學會建議,哺餵母乳應持續至寶寶2歲或超過2歲,而前6個月更應以純母乳哺餵最佳。因此,如果情況許可,還是建議媽媽持續哺餵母乳。然而,並非每一位媽媽的哺乳過程都很順利,因此也難免會面臨需要退奶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