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掛靠裁判規則:個人掛靠經營者無權以掛靠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

2020-09-10 衡水工程律師

——個人以掛靠公司的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情形下,僅有公司公章而無公司決議,不足以認定專業貸款機構構成善意。

標籤:|施工合同|掛靠施工|公司決議|對外擔保

案情簡介:2012年,掛靠開發公司名下從事土地開發項目的張某為羅某向小額貸款公司300萬元借款提供保證擔保。2015年,因羅某逾期未償致訴。開發公司以張某私刻公章、擔保協議上並無公司決議為由主張免責。小額貸款公司稱開發公司在另案中對張某使用該章籤約的其他行為予以確認過。

法院認為:①張某掛靠在開發公司名下,從事土地開發項目,但就案涉擔保事宜,開發公司不僅未授權張某為羅某借款向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擔保,且事先並未獲悉此節事實,故依法應認定張某以開發公司名義與小額貸款公司籤訂案涉保證合同行為系無權代理。《合同法》第48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第49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據此,在開發公司拒絕追認情況下,只有張某行為構成表見代理,該保證合同效果才能歸屬於開發公司並由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判斷第三人是否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時點,應系行為發生時,第三人不能以事後收集的材料證明當時有理由相信代理權存在。同時,代理權外觀應系與行為人所實施代理行為有關的權利外觀,行為人對其他事項有代理權,不能當然推定行為人對所實施行為有代理權限。②《公司法》第16條規定: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由此可見,在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這一可能影響股東利益場合,立法規定了公司機關決議前置程序以限制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權限。在公司內部,為他人提供擔保事項並非法定代表人所能單獨決定,其決定權限交由公司章程自治:或由公司股東決定,或是委諸商業判斷原則由董事會集體討論決定;在為公司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場合,則須交由公司其他股東決定。這種以決議前置方式限制法定代表人擔保權限的立法安排,其規範意旨在於確保該擔保行為符合公司意思,不損害公司、股東利益。據此,能證明張某享有以開發公司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的代理權外觀證據,只能限於開發公司股東會決議或執行董事授權,或是能證明案涉擔保行為確係開發公司真實意思的其他相關證據。而在本案中,無論是張某與開發公司之間的掛靠關係,還是張某因此而持有相關印章、文件事實,均不足以表彰其代理權限存在。③張某掛靠開發公司開發地產項目事實,使得張某享有以開發公司名義對外開展與該房地產開發有關的通常經營業務的代理權外觀,但該代理權外觀並不能延展至為他人提供擔保這一特別事項方面。考慮到本案中小額貸款公司作為專業放貸機構,其在接受擔保時,均要求張某提供了相關公司決議,說明其已知道《公司法》第16條存在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的限制性規定,故小額貸款公司在獲得了開發公司章程、股東出資信息、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證據材料後,已實際知道張某既非開發公司股東,亦非開發公司法定代表人,僅憑藉張某持有印章、貸款卡及自稱為開發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口頭說明,並不足以證明張某享有相應代理權外觀。張某雖持有開發公司印章,但小額貸款公司作為實際知道法律對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存在須經公司機關決議的法定要求的專業貸款經營機構,應當知道公章不能等同於公司決議。在張某所提交的材料既不能證明其系開發公司的股東,又不能證明其系開發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情況下,在籤訂合同至實際發放貸款這一長達五個多月時間內,既未向開發公司核實張某代理權限,亦未要求張某出示委託書、公司決議等能證明代理權限存在的證據,小額貸款公司行為既與其公司經營業務特性不符,亦未盡通常情形下的注意義務,由此可認定,小額貸款公司對張某無權代理行為至少屬於因重大過失而不知。④開發公司雖與張某存在掛靠開發關係,客觀上使得張某存在職務代理的授權外觀,第三人對該外觀合理信賴應限於與工程開發相關的事務為宜。在與掛靠開發有關的事項範圍內,張某以開發公司名義對外從事的法律行為,應由開發公司承受相應法律後果。根據生效刑事判決認定事實,張某私刻開發公司印章係為用於其與小額貸款公司之間的貸款擔保事宜,本案中並無證據表明開發公司同意張某另行刻制印章,或對張某私刻其印章對外開展民事活動存在放任不管情形。雖然開發公司在獲悉另案判決後對該案中的抵押擔保予以追認,該追認行為系其作為被代理人依法行使權利,不能由此延伸到對本案300萬元貸款的擔保,更不能以開發公司另案執行程序中的事後追認行為得出本案貸款擔保系有權代理的結論。小額貸款公司關於開發公司在已經認可該枚印章在抵押合同上的效力即不能選擇性地主張本案擔保合同上的印章無效理由,並無相應事實和法律依據。判決羅某償還小額貸款公司借款本息,開發公司不承擔保證責任。

實務要點:個人以掛靠公司的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情形下,僅有公司公章而無公司決議,不足以認定專業貸款機構構成善意。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再209號「江西宏安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與南昌縣兆豐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案」,見《掛靠經營者無權以掛靠單位名義為他人擔保》(審判長周倫軍,審判員王展飛、汪軍),載《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迴法庭新型民商事案件理解與適用》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案例|個人掛靠經營者,無權以掛靠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
    個人掛靠經營者,無權以掛靠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個人以掛靠公司的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情形下,僅有公司公章而無公司決議,不足以認定專業貸款機構構成善意。而在本案中,無論是張某與開發公司之間的掛靠關係,還是張某因此而持有相關印章、文件事實,均不足以表彰其代理權限存在。③張某掛靠開發公司開發地產項目事實,使得張某享有以開發公司名義對外開展與該房地產開發有關的通常經營業務的代理權外觀,但該代理權外觀並不能延展至為他人提供擔保這一特別事項方面。
  • 掛靠施工裁判規則匯總
    ——掛靠人以被掛靠人名義對外籤訂施工合同效力,應根據合同相對人是否善意、在籤約時是否知道掛靠事實來認定。 2.個人掛靠經營者,無權以掛靠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個人以掛靠公司的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情形下,僅有公司公章而無公司決議,不足以認定專業貸款機構構成善意。
  • 掛靠施工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個人掛靠經營者,無權以掛靠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個人以掛靠公司的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情形下,僅有公司公章而無公司決議,不足以認定專業貸款機構構成善意。案情簡介:2012年,掛靠開發公司名下從事土地開發項目的張某為羅某向小額貸款公司300萬元借款提供保證擔保。
  • 民指案例傳真:掛靠施工合同,效力如何認定?|天同碼
    2.個人掛靠經營者,無權以掛靠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個人以掛靠公司的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情形下,僅有公司公章而無公司決議,不足以認定專業貸款機構構成善意。2.個人掛靠經營者,無權以掛靠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 ——個人以掛靠公司的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情形下
  • 從案例看借用資質籤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掛靠的事實認定與民事責任
    案例三信息案件名稱:河南省防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二審案案號:(2020)京02民終5197號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裁判要旨:被掛靠人向他人出藉資質承包建設工程,應當對質量問題承擔連帶責任。
  • 文豐研究 | 掛靠關係下實際施工人的權利分析
    而「實際施工人」首次出現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1」)中,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實際施工人出現的前提要件是建設施工合同存在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及借用有施工資質的企業名義承攬建設工程等無效情形,並將「實際施工人」定義為無效施工合同中實際承攬工程的低於法定資質的施工企業、非法人單位、農民工個人等,具體包含借用建築企業的名義或者借用資質證書承接建設工程的承包人
  • 最高院裁判觀點:被掛靠人同意他人掛靠,應承擔連帶責任(之四)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最高院裁判觀點:掛靠方以被掛靠方名義籤訂合同,被掛靠方為實際受益人,被掛靠方與掛靠方對合同項下的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再審申請人所提交的證據已經證明梁某某冒用再審申請人名義訂立《租賃合同》,該《租賃合同》並非再審申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審法院依法應當重新就《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進行審查及認定。另一方面,原判決認為(2012)滄民終字第1685號民事判決書認定了600mw工程是由再審申請人承建以及梁某某、梁化鵬等人為600mw項目部負責人或實際施工人員的情況。
  • 以個人名義與他人籤訂合同,被掛靠單位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
    當前,在建築工程領域掛靠現象普遍存在。在掛靠關係中,有時存在掛靠人以自己名義甚至以被掛靠單位的名義與他人籤訂買賣合同,這種情況下被掛靠單位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呢?近日,蛟河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案情回顧:2017年7月初,被告王某借用某管道公司的資質在蛟河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承包了白石山鎮某農田建設項目,並借用某建築公司資質承包了白石山鎮某村建設項目。2017年8月至10月期間,被告王某因工程施工需要,在原告趙某處購買沙石,王某的僱員謝某和姜某為趙某出具了還款承諾書一份,確認欠趙某沙石款及運費總計價款為19433元的事實。
  • 工程施工中如何區分掛靠關係和轉包關係 | 法律實務
    掛靠,就建築業而言,是指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建築商或個人)在一定時期或某一工程上使用自己企業的名義對外承接或承建工程的行為。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的企業或個人稱為掛靠人,其與被掛靠企業之間的關係稱為掛靠,而相對的被掛靠人允許他人以自己名義承接工程的行為,也稱為「出藉資質」。
  • 「掛靠人」有權索要工程款嗎?
    一、問題的提出在建設工程承包領域,實際施工人以他人名義籤訂並履行施工合同情形並不少見《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二)》第24條規定延續了《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一)》第26條的規定,只規定了兩類實際施工人的權益保護,即轉包合同的承包人和違法分包合同的承包人的權益保護問題,而對於實踐中較為常見的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籤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的權益保護問題沒有涉及。」
  • 一文詳解:建設工程掛靠合同無效,「掛靠費」怎麼辦?
    被掛靠人收取的管理費被認定為非法所得,人民法院收繳被掛靠人已經取得的非法所得《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一》第4條明確規定「承包人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他人籤訂具有明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收繳當事人已經取得的非法所得。」
  • 典型案例 | 建築企業以內部承包方式對外施工,不應認定掛靠
    建築企業以內部承包方式對外施工,不應認定掛靠——建築企業採取措施、分派人員直接參與工程施工,對外作為合同主體,即應認定為與施工人系內部承包而非掛靠。 標籤:|施工合同|掛靠施工|項目經理|內部承包 案情簡介:2000年,個體建築商曲某以建築公司項目部經理名義從事建築工程業務並籤訂了經濟承包合同,約定自負盈虧並向建築公司交納管理費。2006年,曲某以建築公司名義承包的工程竣工後,認為分得的工程款被多扣了23萬元而起訴建築公司。
  • 建設工程掛靠領域責任承擔問題的分析
    三、建設工程掛靠的工傷糾紛責任(一)建設工程掛靠的工傷糾紛責任承擔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即建設工程掛靠的實際施工人從事建設施工行為引發工傷糾紛
  • 掛靠情形下,實際施工人應當如何主張權利
    但實踐中仍可能存在發包人不知道掛靠事實的情況。由圖二可知,實踐中亦存在掛靠人與實際施工人不一致的現象,即掛靠人以他人名義與發包人訂立施工合同後,將工程又轉包給其他人施工。這種情形與典型的轉包又有不同,典型的轉包系有資質的企業承包工程後再轉包給無資質企業或自然人施工,而圖二是掛靠後轉包,因此定性為掛靠還是轉包在法律上可能產生爭議,從實際施工人角度來看,其是通過轉包而承接工程應無爭議。
  • 掛靠施工,出現問題該找誰?
    有的人沒有相關的資質,會選擇掛靠建築公司。有的人可能一時不小心會在建設工程中受傷?或是施工質量出現問題?這個時候該找誰呢。接下來請程琳律師為大家解答其中的法律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有任何法律問題歡迎諮詢。
  • 掛靠情形下的實際施工人向發包人主張工程款是否應當得到支持
    「禁止施工單位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使用了「掛靠」一詞,其中第四條規定:「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應嚴格依法籤訂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責任,嚴禁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和掛靠,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第九條規定:「本辦法所稱掛靠,是指單位或個人以其他有資質的施工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行為。」
  • 什麼是建設工程掛靠?
    ,或者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通過名義上的聯營、合作、內部承包等其他違法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包括參與投標、訂立合同、辦理有關施工手續、從事施工等活動)的行為。從上述規定可知:借用資質(掛靠)是單位或個人以其他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名義承攬工程的行為。
  • 掛靠關係中由掛靠人承擔直接責任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
    ,掛靠人以被掛靠人「工程項目部」的名義對外購買工程材料或租賃工程器材,欠付工程材料款或工程器材租賃費,從而引發糾紛的情況較為常見。處理模式即為:「由掛靠人承擔直接責任,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其裁判要點有二:1. 連帶責任的適用問題。該案系建設工程的實際施工人李惠忠,以工程承包人七建公司工程項目部的名義,對外籤訂的建材租賃合同。
  • 建築行業中 掛靠資質和掛靠工程的區別了解了嗎?
    在建築行業中,分很多種類的掛靠,一個是建造師證書掛靠,另一個就是資質掛靠,但是好多人認為資質掛靠就是工程掛靠,小編想說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今天廣建築才網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有關建築行業中,掛靠資質和掛靠工程的區別。
  • 最高法院案例|掛靠施工合同效力,應根據發包人是否善意來認定
    掛靠施工合同效力,應根據發包人是否善意來認定——掛靠人以被掛靠人名義對外籤訂施工合同效力,應根據合同相對人是否善意、在籤約時是否知道掛靠事實來認定。標籤:|施工合同|掛靠施工|合同效力|善意相對人案情簡介:2012年,開發公司與建築公司籤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隨後,建築公司向牛某出具授權委託書,授權牛某作為工程項目負責人,負責處理全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