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法特稿 | 章程:直虹與長星

2021-02-06 法律那些事兒

編者按:就日本民法的修正,章程老師再貢獻雄文一篇。感謝章程老師的慷慨授權。封面為1896年日本民法原文的第一頁。感謝王融擎提供珍貴圖片。

作者:章程,國立政治大學博士,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講師。

直虹與長星

——就日民修改為周江洪教授註疏八則

 

直虹朝映壘

長星夜落營

——庾信

 

歷時七年半,日本民事財產法百餘年來的最大修改在終於六月二日塵埃落定。若從一九九八年日本私法學會的修改動議算起,此次修改的準備動員起整個學界將近二十年,日本民法也在修改中從百年走向雙甲子之壽。

 

在日本民法修改案通過的第一刻,周江洪教授就日本民法的修改撰文一覽其要。如何從技術細節到理念價值,全方位地檢討、評價近鄰的這次民法修改,取其精華為我國法典編纂所用,這還需要學界持久精深的努力,我只能結合改動的條文,整理其大致的背景,為周江洪教授的「速報」作個簡明的註腳。我想起我的老師曾同我講過,比較法的最新動向,在所在國各有其背景,立法上未必需要跟那麼緊,盡可以放兩年再看看,多面地去觀察一下,裡頭真的有價值的東西才會比較清楚地顯現出來。

 

一、修法何以動心起念

日本民法修改的動議源自其民法百年之際,修改自始即融合了對法典再造的多重期待,近二十年間,「透明化」與「現代化」一直是學界高舉的兩面大旗。所謂「透明化」,一方面是通過語言表述的通俗化,使得民眾可以讀懂民法,另一方面則是讓積累有年的判例法理回饋至法典,使法典本身能夠反映法律適用的現狀。而「現代化」一詞,則至少蘊含有三層意味:第一層是通過法典重編弭平混合繼受德法民法的齟齬,第二層是通過契約法的再造接合英美法,使得日本民事立法理念更加國際化,第三層也是最有爭議的一層,則是讓民法典融入消費者保護等多重現代價值。

 

如果望向整個東亞世界,民法修改的主其事者當然還有更大的野心。為此次民法修改而辭去東京大學教職、就任法務省參與的內田貴教授在其書中就曾明言,希望通過此次修改,讓日本民法在新一輪東亞法典化與再法典化的賽跑中能夠繼續領先,為東亞民法典樹立典範。

 

二、被註定的大開小闔

對於以上理由,從一九九八年民法修改動議開始,即一直不乏質疑之聲。不少學者認為,民法典本是專家之法,其表述如何本不必亦無可能為民眾所周知;而對在野在朝的法曹而言,判例法理已久寓於法學教育之中,向為法界所共知共識,對其言「透明化」亦無從談起。更何況契約法本就任意法居多,當事人多可意定排除之,不似物權多為法定,若一定要修財產法以稱時應世,一修物權編毋寧更有必要——物權法上最高額抵押制度、不動產收益執行制度的確立,甚至物權法之外的法人法、監護與法定代理法修改,無一不是基於社會經濟的強烈需要。

 

然而,縱覽此次修改的過程與結果,從一開始普通民眾與產業界對債法規則就未要求過「透明化」,此次債法修改的真實動因,還是因為學者覺得債法理論歷經學者耕耘已然一新,所以學而入法,認為修改債法規則的時機已至。也因此,雖然債法的修改在學界一致被認為是高開低走、屢戰屢敗,但社會從來也沒有希望債法修改要如何地大開大闔,相反實務界、產業界只會認為,改動雖將判例法理明文化,但新法的密度與柔韌性都未必會好過業已穩定的判例法理,更不論全新立法有可能帶來的種種司法轉軌成本。學者的失望與社會的無感於此相映成景,在過去幾十年間,並不見於物權法修改、不見於親屬法修改、亦不見於法人法修改,而獨獨見於此處,殊非無故。

 

三、時際界分再法典化

綜觀此次修法,首當其衝的是時效法與法定利率的調整,作為債法中例外的強制規定,最受社會關注。

 

關於短期消滅時效,研究早就指出其混成德法(基本是參考法國法的類型、德國法的期間),從一開始就是繼受錯誤,長期以來對日本社會形似無根飄萍,判決中也儘量避免其適用。而消滅時效的相對短期化與主觀起算點的增設,與其說是比較法的影響,不如說是日本長期學說積累(將消滅時效目的定位為減輕當事人、法院負擔)的影響。作為民法典少有的內置型強制規定,時效制度有劃定當事人私法自治的時間之維的功效,如何為其正當化,並圍繞此一正當化理由重構時效制度,其實最不容小覷。日本起算點的主觀化、時效期間的相對短期化、時效的援用、時效障礙事由與效果的重置成功與否,還可以再作細考,但圍繞消滅時效存在理由的再法典化,確實是站在私法自治的角度進行了系統的體系重構,在我看來是堪稱此次修改的一大亮點(並參解亙教授文)。

 

至於法定利率的調整,此點本應稱時應世而動,修改誠然不錯。但反而言之,似此類規定是否必要在民法典中規定調整,或即如日本對法人法的處理一樣,是否將應時變化甚巨者其抽出法典之外,此一問題從法典理論角度亦值再考。

 

四、爾我界分梳理融通

除卻消滅時效這一時間之維,私法自治的另一類界分條款——二人關係的法律行為與三人關係的代理,在此次修改中也大有更動。二人關係中最顯著的改動,就是在法律行為法中明文化了大量的判例法理,特別是撤銷對抗善意第三人是否需要無過失要件,新法就撤銷的不同原因進行了分別規定,平衡不同情況下的撤銷權人與第三人利益。

 

三人關係上代理制度的修改,則多在補完原本粗疏的代理法,究其源則有三,大部分條文來自判例法理的明文化(如代理瑕疵認定、自我代理雙方代理行為等),也有對規定錯誤者的更正(刪除復代理中代理人責任,使代理人究擔何種責任這一問題,回歸分則中基礎關係討論),同時不乏對比較法的再繼受(無權代理人區分善惡意承擔責任,源自德國,本為日本法條與判例法理所無)。如果按條索驥地細究體系,代理中很多條文的修改(如瑕疵認定等條文),都能見到與法律行為法、私法自治的體系關聯,學說在再法典化時的努力也可見於此一端。

 

無論二人或三人關係,上述規定的修改都旨在從私法自治的平面之維進行再定分,讓私法自治的基盤更趨和諧。但除了極少數有與判例法理實質不同的條文之外,其他修改早已寓於判例之中,並不會產生多大實質影響。

 

五、保全漸顯本來面目

另一個爾我關係的界分規定,則是債權人代位權與撤銷權的修改。以私法自治論,債權保全本屬例外規範,且與強制執行制度多有功能疊合,日本於此處兼採德法,本已先天混成。再加上在外的破產法等特別法的生長,使得民法典中的債權保全制度修改要橫觀執行法制,下瞰特別立法,劃定民法中債權保全制度的「本色」。

 

債權人代位權的修改,立在於執行法制相銜接同時避免功能重複,明確代位後債務人不喪失處分權,殊值肯定,而債權人撤銷權相對於判例法理的收束,也使得債權人撤銷權在法典中原本的應有面貌漸次清晰。換言之,修法者未必有從法典理念的角度,對債權保全再法典化的明確意識,但是在混合繼受與本土化的夾縫中,債權保全在民法典中的本來面目反而逐漸顯露,此點頗值一顧。

 

六、典型契約緣何挫敗

在上述私法自治的界分規範之外,此次修改在純粹自治條款上也頗有調整,於勞務契約、租賃契約、合夥契約等典型契約的任意條款,多有修改,對代償請求權、中間利息扣除等,也多所增設。

 

不過綜覽這些規定,也本已多為判例法理所有,離當初《基本方針》所作的典型契約再體系化宏願(增設勞務契約小總則),相去不可以道裡計。不過在相當程度上,這也與日本民法學研究與民法學教育的傳統——對典型契約規定意義的輕視切切相關,法曹身處此等教育環境之中,多拋開典型契約規定而逕自解釋個別契約,致使社會對典型契約法的裁判功能也不予寄望。在此背景之下,學者僅從學理試圖再法典化典型契約,卻忽視實務向不以此為據,最終典型契約的修改結果,幾乎已絲毫不見最初學者想定的再法典化的模樣,自是由來有故。

 

七、德式法典漸行漸遠

最後不得不說的,則是在我們國家最多被介紹的此次修改的成就——從債權債務中心走向契約中心,這使得日本民法債務不履行的歸責原則產生根本變化,包括影響到解除與風險負擔等個別制度。

 

此點有解亙、周江洪教授諸鴻文可參,我不必再野人獻曝。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日本民法因無獨立的債權行為,民法總則本就及債而不及物,其總則本來徒有其形而神宗不定,如今在履行障礙法層面又拋卻債權債務構成,轉以英美法式契約為中心構成債權契約不履行法,則「民總-債總-契約/侵權/不當得利」這樣的潘德克吞式層級架構還能支撐多久,或者即便留此虛殼,意義到底有幾分,頗費思量。如果再把日本民法典本就短於物權,從來對物權與債權的替代性極少考慮這一層面考慮上去,可以說,日本民法雖然有德國式的五編制架構,但通過提取公因式重構法典的想法,在日本人的思維中,卻從來不能說佔過多大的優勢。

 

不過,這也也許可以給我們以另一種思考——日本民法思考的本質還是大陸法系的法典思考,法典思考的本質是體系化,而不獨提取公因式化。那是否存在一種不提取公因式,卻可以實現有機體系化的可能?

 

八、疏通關節留存思考

如果要從法典化、體系化的角度,給此次日本民法修改一個總體評價,最後修法的結果可能說是差強人意。但此二十年間日本民法學界的持續討論所結下的累累碩果,再構法典的宏圖大願,卻足為後世所觀。很大程度上,此次修改不能得到社會的支持,是因為其任意規範的本質、判例法理的韌性以及法學教育與法律實務向來對典型契約的輕視,但是反而觀之,日本確實在債法總則已經完成其所期待的國際化,對於時間界分與爾我界分的私法自治門檻規範,也實現了體系疏通。在此之外者,消滅時效的法條重整、贈與的撤銷改為解除,都以微言大義的方式,透露出日本民法百年的學術成就,昭示體系再造的曙光,其所懷所抱者,恐亦難謂之小。

 

十九年前,借日本民法百年之勢,私法學會上學者們動議修改民法,其時雄心,氣貫長虹。十九年過去,今日法典終於訂定,其間鈴木、星野、北川、平井、廣中等諸前輩皆已故去,諸位參與修法者,也都青絲成白髮。文末,願誦庾信「直虹朝映壘,長星夜落營」句,紀念我所見證的這十九年、為這部法典一代日本民法學人的齊齊努力。

 

 

相關焦點

  • 《天諭手遊》海龍長星怎麼樣 海龍長星強度評測
    導 讀 《天諭手遊》海龍長星介紹,海龍長星身世背景,角色生平介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吧!
  • 日本民法典的幾次重大修改簡介——兼及日本民法修改政府草案
    恰逢去年11月,有幸在蘇永欽老師課堂遠程介紹日本民法的修改情況,做過一點點的整理筆記,可能可以作為章程大作中關於日本民法狀況的一個註腳,故託章程公號發送。因是備課用草稿,注釋引用不全,排版凌亂,制度介紹紕漏錯誤之處,請多包涵。2、2017年4月14日,日本眾議院通過了日本民法修正案;同年4月20日日本參議院法務委員會開始審議。
  • 聚集民法典 | 浙江大學民商法研究所章程老師對民法典作解讀
    李躍旗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抓好民法典的實施和執行,更好地運用民法典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吳海平、元茂榮、陳偉義、芮宏和台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出席。
  • 《民法典》研習的他山之石——《日本民法修正:回顧與反思》 | 新書推薦
    本輯《北航法律評論》為2018年專號,聚焦於日本及其他域外民法的修正,望能助益於我國民法研究。本輯內容分為兩個專題。第一個專題為「日本民法修正」,共涉及債法和繼承法兩個部分。其中,《日本民法》債法部分的修改歷經十數年,最終在各方妥協的基礎上得以通過,是《日本民法》頒布以來債法領域最大的一次修正。
  • 理事會決議違反章程規定,可以撤銷嗎?
    直播預告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為了幫助社會組織有針對性地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基本法律問題,公益網校與復恩法律合作推出系列直播課,從《民法典》1260條中提煉出與社會組織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濃縮為半小時精華課,分三季解讀。
  • 楊立新教授詳解民法總則熱點、爭點和難點
    年6月4日至6月9日,江蘇省律師協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舉辦第三期律師事務所主任研修班。 因此,《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這些法律,都是民事特別法。 關於消費者保護,日本做得特別好。日本有專門的消費者委員會,和中國消費者協會與工商行政機關的關係不同,在日本,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政府部門接受消費者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
  • 特稿寫作技巧 | 一個新聞故事的誕生
    此後,以《南方周末》提出「中國式特稿」為標誌,其本土化進程開啟。總的來說,特稿可以理解為一種文學性和創造性兼備的新聞。題材不強調時效,表述更注重故事,篇幅也更寬鬆。在紙媒的全盛時期,特稿被視作彰顯實力和提升美譽度之舉,組建「特稿部」曾成一時風氣。
  • 敘事學視野中的普利茲新聞獎特稿
    【關鍵詞】普利茲新聞獎 特稿 敘事學 普利茲新聞獎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1979年,普利茲新聞獎增設特稿寫作獎,自此,特稿在普利茲新聞獎作品中佔據一席之地。從新聞理念來看,普利茲新聞獎特稿作品反映的是美國乃至西方的主流價值觀,是我國了解西方世界主流價值觀的一個窗口。
  • 民法錯誤率最高的五道典型真題
    民法是法考中很重要的科目,具有難度大、分值高、得分率較低的特點。法考元年民法在客觀題中考察的分值達到最高的47分,儘管分數很高,但是得分率卻很低,為什麼呢?做題太少。萬國君發現在APP上做的一些題目錯誤率挺高的,故總結了五道民法典型例題,希望還有不會的小夥伴能夠儘快掌握。
  • 浙大民法考試考題,在悽美和浪漫的邊緣「試探」
    為了讓考題儘可能全面地考察學生們對知識點的掌握,出卷老師、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民商法研究所副所長、講師章程編寫了一個緣起李宗盛的戀愛故事,將八九個關於民法中的知識點串起來。考試結束後,完整考題被發布到「浙大民商法」的公眾號上,引起浙大同學們的紛然轉發與關注。「多麼痛的領悟啊(《領悟》歌詞)這句話一時風靡)」。
  • 民法總則法人分類詳解
    民法總則法人分類詳解 來源:法信 導  讀:法人的重新分類是《民法總則》重點和亮點之一,《民法總則》對法人分類的概念和體系進行了突破和創新,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三大類。 此條法人的分類與原來《民法通則》採用概念有根本不同。《民法通則》上採取的是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的分類。企業法人是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因此,《民法通則》中的企業法人其實相當於《民法總則》中的營利法人,改為營利法人的概念實為與傳統民法中「營利法人」與「非營利法人」分類接軌。
  • 有一位名字很好記的日本民法學者:河上正二
    來面試的是一位日本留學的海歸。日本留學,讓我興奮異常,只可惜她是學習刑法專業。後來我就問她:你們民法用的是什麼教材呀?她說是河上正二の『民法総則講義』。我說,納尼,好像不太熟悉,那辛苦你明天帶來我看看好嗎?她第二天把書帶來,我大致翻了一下。大家都知道,一本書好不好,不用細讀,只要隨便一翻就能看出八九不離十。直接上幾張圖,就能說明問題了。
  • 《民法典》生效後,《公司法》及司法解釋內容的變與不變(九)
    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作出的決議,該決議行為成立。該條是關於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規定。一般情況下,法律行為是以民事主體意思表示一致成立的,但法人是由多人投資設立的,多人意思表示一致較困難,如果法律規定由所有投資人意思表示一致才成立法律行為,法律行為成立的機會很低,將不便於法人內部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故《民法典》規定由法人自主安排其內部的意思表示問題,即按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以投資人形成決議的方式成立法律行為。
  • 忠言法意|丁宇翔:民法法典化的歷史論爭及當代啟示
    革故鼎新中的法感情之爭:《日本民法典》制定過程中的論爭《日本民法典》的正式編纂,始於1879年巴黎大學教授博瓦索納德受聘日本政府負責起草民法典。博氏實際起草的內容相當於現行《日本民法典》中的總則、物權編和債權編(財產法部分)。而相當於現行法的親屬和繼承部分的人事編則由日本民法學者負責起草。
  • 聊民法典16:為公益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終止時,剩餘財產也不能分
    《民法典》本條,將新設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限於「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務」的目的。第八十九條 事業單位法人設理事會的,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理事會為其決策機構。事業單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產生。
  • 聊民法典16:為公益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終止時,剩餘財產也不能分
    《民法典》本條,將新設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限於「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務」的目的。第八十九條 事業單位法人設理事會的,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理事會為其決策機構。事業單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產生。事業單位作為法人,本條是對其決策機構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規定。
  • 民法典·天天聽 | 第一編第六章第一節
    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作出決議的,該決議行為成立。第一百三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採用特定形式。
  • [民法總則必修課]營利法人與非營利法人
    央廣網北京5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自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以來,備受社會關注。今天我們繼續跟隨代表每一個普通民眾的大民一起進入第二季的《民法總則必修課》,詳細了解關於民事權利和義務,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民辦學校可以營利嗎?
  • 【民事法學】梁慧星:從近代民法到現代民法——二十世紀民法回顧
    該委員會經過調查研究,提出了最終報告書,稱為皮爾遜報告,建議採納紐西蘭的意外故事補償法的經驗,引起很大的轟動。後因歐共體關於產品責任的指令頒布,才使英國沒有採納皮爾遜報告的建議。否則,英國的侵權行為法將不再是現在的面貌。
  • 聊民法典15:非營利法人,不是不營利,是利潤不分給出資人的法人
    第七十九條 設立營利法人應當依法制定法人章程。法人章程,也就是企業內部自治的小憲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沒有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前提下,有效 的法人章程內容,就是判斷法人內部相關行為合法與否的判斷依據。第八十條 營利法人應當設權力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