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Ki-91,用於向美國本土投擲原子彈的重型轟炸機

2020-12-17 北雁自南歸

在轟炸美國本土這件事情上,日本人明顯比德國上心,二戰德軍由於歷史原因在《凡爾賽條約》限制下,所有軍備研製都是偷偷摸摸進行。1935年元首重建三軍時才慢慢進入正軌,但時間有限而且在閃電戰的理念下,空軍成了前線戰術支援工具,對於打造戰略空軍基本是後期用於翻盤的賭徒心態。前後也有He 177重型轟炸機,以及漢斯版B-29之稱的Me-264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等,由於戰局的關係都沒能真正入役。

Me-264超遠程戰略轟炸機,外型酷似B-29(最大外觀差別單雙垂尾)性能也一併超越、最大起飛重量56噸、最大飛行速度560公裡/小時、最大航程15000公裡。

Me-264超遠程戰略轟炸機

作為德國的盟友,日本在二戰期間除了航母戰術應用相當熟練超前外,在空中戰機打造方面也很有一套。以經典的零式戰鬥機為例,一度成為盟軍避之唯恐不及的殺手鐧,而在大型轟炸機領域做事向來有預謀、有計劃的日本一樣沒有落下。戰前國際環境比德國好,較早就開始策劃研製遠程重型轟炸機,目的就一個能夠前出部署空襲美國本土。1941年起陸續研製了中島 G5N「深山」(航程4260千米)、川崎Ki-85重型遠程轟炸機(資料不詳),兩個機型最後由於各種原因都沒有正式服役。

中島 G5N「深山」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瞬間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得意洋洋的日軍海軍開始霸佔太平洋。對於日本航空界一些資深專家來說,美國戰爭潛力是可以預見的特別是航空工業,為了在隨後的戰爭中能通過轟炸美國本土達到「以戰止戰」(逼美國屈服默讓日本的戰爭成果)。這其中就有了1943年4月啟動的中島G10N1「富嶽」六發重型戰略轟炸機計劃,最大起飛重量122噸、最大飛行速度78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大於15000米、最大航程載彈5噸航程19400千米。

G10N1「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除此之外,1943年5月,川崎公司重新開始為日本陸軍研製新款重型遠程轟炸機——四發Ki-91。該機型是日本陸軍X系列中的秘密戰機,是一款高空遠程轟炸機,初始設計用於前出部署南洋然後空襲美國本土。上面提到的海軍「富嶽」轟炸機由於採用太多高新技術,而且性能要求太高,對於日本來說成本太高。

對此,陸軍比較現實希望能得到一款成本較低的重型轟炸機,對於「富嶽」上萬公裡航程可以從本土直飛美國的要求並不強調。不要求高速只要不易被美軍攔截,能夠從所佔領的南洋前線起飛,抵達轟炸美國西海岸就可以,當然戰損率儘量低一些也可以接受。

川崎ki-91重型遠程轟炸機
川崎ki-91重型遠程轟炸機

1943年秋季開始,Ki-91研製一路較為順利,該機應用了大量「富嶽」轟炸機的技術,並參考繳獲的美制B-24轟炸機。完成圖紙之後開始製造樣機,日本開始碰到德國同樣的問題,由於戰局不利大量資源被用於其他現成可用的飛機,整個項目進展就變得比較緩慢。

川崎ki-91重型遠程轟炸機

不過歷史的大車輪有時不是單個變數所能改變,1945年2月,Ki-91已經完了80%的進度,在美軍常規轟炸中製造廠房被炸。Ki-91配套的大量模具、設備被一鍋端,再也無力進行大型密封機艙加工、發動機增壓器製造等。在此情況下Ki-91製造只能暫時停止,隨後在一億玉碎、本土決戰倡議下,大量熟練工人入伍重新恢復製造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經過測算,在沒有美軍空襲幹擾下最快也要1946年才能恢復損失設備,然後重啟開工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人手。戰爭的結果已經相當明了再堅持意義不大,於是陸軍只能放棄Ki-91遠程轟炸機的製造,所有完成設備都銷毀省下的資源用於現成戰鬥機研製,比如後期櫻花自殺機等更符合口味。

川崎ki-91重型遠程轟炸機

川崎ki-91重型遠程轟炸機基本性能:

機組成員10人、機長33米、翼展48米、空重34噸,裝備4臺三菱 Ha-214RU 發動機(2500馬力)、最大起飛重量58噸、最大飛行速度58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0000千米。至於武器裝備包括:12門20毫米機炮(其中5套雙聯裝)、攜帶4-8噸航空炸彈。

結構圖

Ki-91在尺寸以及性能上和美國B-29、B-32相類似,以B-29為例:機組成員相同、最大起飛重量61噸、最大飛行速度574千米/小時、最大航程9000千米、載彈量5-9噸。

川崎ki-91重型遠程轟炸機

相關焦點

  • 美軍投擲原子彈,爆炸才十幾秒鐘時間,轟炸機怎麼離開的?
    導語:美軍投擲原子彈,爆炸才十幾秒鐘時間,轟炸機怎麼離開的?1941年美國啟動限制日本石油運輸政策,這讓日本非常氣憤,因為缺乏石油供應將意味著日軍的武器裝備有趴窩的風險,所以其用最激進方式偷襲珍珠港,以此來給予美國警告,同時展現自己的態度。沒有想到該決定,將一個強大的對手拉入戰局中,使得日軍進入全面被動的局面,投降因此進入倒計時。
  • 義大利原子彈之謎:理論曾領先美國,墨索裡尼計劃1943年炸掉紐約
    事實上,當時義大利和德國的原子能研究,都遙遙領先美國、英國和蘇聯。 不過,義大利法西斯的反猶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這些優勢。費米由於妻子是猶太人,在法西斯的迫害下逃亡美國,最終在芝加哥建立了人類第一座可控核反應堆,從而確保了「曼哈頓工程」順利推進。但是,留在義大利本土的核物理學家還有很多。1939年二戰爆發後,義大利很快就開始啟動了本國的原子彈研製計劃。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川崎Ki-48輕轟炸機
    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遇到了蘇聯援助中國的SB-2輕轟炸機。日本人驚訝的發現,SB-2的最大飛行速度極高,日本戰鬥機甚至無法攔截。軍方要求川崎公司立即研發類似的高速雙發輕轟炸機,不僅要有較大的載彈量,更要求最大平飛時速達到485公裡,這就是1938年1月出現的Ki-48輕轟炸機。該機為中單翼布局,常規尾輪式可收放起落架。樣機裝兩臺川崎Ha-25星型活塞發動機,發動機安裝在機翼前緣的短艙中,機身可容納4名機組成員,四人為駕駛員、投彈手,導航員和無線電員兼射手,機身內有炸彈艙。
  • 二戰日本的「大炮鳥」:B-29忌憚的對手,Ki-102/108重型戰鬥機
    但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也只是在二戰早期美軍還未研究出對策方法時佔了優勢,到了二戰中後期,美軍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在攔截B-29這種轟炸機時,零式艦戰便顯得十分吃力,此時的日軍才開始大規模應用雙引擎重型戰鬥機,而本文的主角KI-102重型戰鬥機便是其中一員。它為了有效攔截B-29這種重型轟炸機,甚至安裝了57毫米機炮。
  • 長崎原本可以避免第二顆原子彈打擊,卻作死失去了三次機會,天意
    這時候,美國就開始考慮,讓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性價比了。最後估算的結果,讓美國人嚇一跳,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必須再付出100萬士兵的慘重代價。這是美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於是,長崎和廣島避免原子彈轟炸的機會消失了。
  • 投擲原子彈:多數美國人眼中更快結束戰爭的「必要之惡」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人是如何看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為什麼?」日本廣島和平研究院的羅伯特·雅科布斯曾以此為題稱,很多美國人認為,投擲原子彈的故事,是關於美國偉大的故事,是美國軍事的偉大、科技的偉大、政治領導人的偉大;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投擲原子彈是戰爭犯罪。
  • 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二戰兵器全集|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與通常安裝水冷直列發動機的飛機如Bf109或者P-51不同,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式戰鬥機(Kawasaki Ki-61 Hien)的機頭螺旋槳漿罩位於偏下方位置,這是它最明顯的特徵
  • 二戰時日本東京是不是有什麼令美國忌憚,因此才不敢投原子彈?
    為此,在於用不用原子彈問題上,美國高層的意見並不一致, 目睹了原子彈試爆的美軍總參謀長、海軍上將萊希,和歐洲盟軍總司令艾森豪認為,僅依靠常規武器甚至炸彈就能結束戰爭,日本已經敗了,完全沒有必要投擲原子彈,否則,原子彈的巨大破壞殺傷力會引起「全世界輿論譴責,美國將負歷史的罪責。」
  • 日本被扔了兩個原子彈後,如果還不願意投降!美國會怎麼處理?
    1945年8月6日,美國B-29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但是,受到原子彈襲擊的日本仍然拒絕投降。然後,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在接下來的幾天裡(8月15日),日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因此,如果日本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不投降,美國會繼續投下原子彈嗎?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30俯衝轟炸機
    1936年5月日本帝國陸軍航空兵公開了用於替代當時在役的三菱Ki-2和川崎Ki-3轟炸機的新一代轟炸機的技術要求。第二架樣機換裝功率更大的川崎Ha-5KAI星型活塞發動機。相對於第一架樣機它的性能提升不是很大,但無論如何已經遠遠超出了陸軍提出的技術要求,所以很快就獲得了16架預生產型的訂貨並於1938年1月服役。兩個月後,九七式開始批量生產。
  • 美國總統杜魯門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促使其投降,還是另有目的?
    1945年8月5日,天氣預報表明,天氣良好,適宜起飛,一輛名叫「依諾拉·蓋伊」的B-29轟炸機,裝載著一枚擁有「可愛名字-小男孩」的原子彈駛向廣島。8月6日上午8時15分「小男孩」向廣島奔去,在離地面650米的高空爆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蘑菇雲,從此,廣島所有的時鐘,都停在了1945年8月6日8時15分這個時點上。
  • 長崎原子彈五個微妙歷史細節:日本二次遭核爆,杜魯門竟感到吃驚
    8月6日,美軍B-29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然後不到72小時,長崎又遭到原子彈攻擊。這個速度是杜魯門沒有想到的。「授權隨時使用原子彈」,相當於杜魯門給美國軍方幾張空白支票,但沒想到軍方用得這麼大方!這才是杜魯門震驚的!為此,杜魯門完全收回了使用核武器的授權。此後,美軍在何時何地使用核武器,必須由美國總統親自批准。
  • 二戰日本Ki-45川崎屠龍雙發戰鬥機珍貴資料
    內容摘要 二式復座戰鬥機「屠龍」是川崎航空機研發的雙發動機重型戰鬥機,能作長程護航
  • 禿鷲行動:為避免法國習慣性投降,美軍差點對越南投擲原子彈
    1953年朝鮮停戰後,美國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到了越南戰場。此時,越南戰爭形勢發生了日益不利於法軍的變化。由此,美國進一步增加對法國和保大政權的軍事支援。1953-1954年冬春,正是在美國大力支持和參與下,法軍出動上萬機動兵力,佔領了越南西北戰略要地---奠邊府。而法國顯然是低估了越南人民的抗爭決心。
  • 《進攻日本:日軍暴行及美軍投擲原子彈的真相》出版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贈送新書《進攻日本》2文青攝2014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變」83周年紀念日的下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辦的「歷史的正義——《進攻日本:日軍暴行及美軍投擲原子彈的真相》新書發布暨捐贈儀式」在北大博雅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聽說日本連挨兩顆原子彈的原因:是翻譯語氣上的誤解導致的
    難道日本真的以為二戰之中打敗自己的是美國的原子彈?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盟軍總司令下大了向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的決定,於是,由美國B-29轟炸機群分別在日本的長崎和廣島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造成了日本多大數十萬人喪生,同時美國也成為了地球上第一個和唯一一個將原子彈作用於實戰中的國家。
  • 原子彈炸死20萬廣島人,轟炸隊最後一名隊員說:從不後悔投彈
    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以每秒3.2公裡的速度迅速向外擴散,伴隨著席捲一切的高溫。據當時的公開報導,廣島原子彈爆炸造成7萬人瞬間「汽化蒸發」,當年年底前有12萬多人死亡。也就是說,「小男孩」原子彈以不同方式殺死了20萬日本人,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 美國投向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失蹤之謎
    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為迫使日本投降,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可事後有人發現,其實美國向日本投了三顆原子彈,光長崎就兩顆,一顆沒有爆炸,最後神秘失蹤。半個世紀以來,美蘇兩個核大國,都竭力設法迴避這個問題,但人們一直試圖想弄明白事情的真相。
  • 震懾美國!俄公布絕密核試驗影像,忘了曾經的「大伊萬」了嗎?
    目標:廣島——核武器的第一次登臺表演 1945年8月6日早晨8點整,3架美軍的B-29重型轟炸機出現在廣島市的上空。在前期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中,廣島是美軍很少光顧的地方,特別是日本人知道,如果美軍前來轟炸,那必定是成百上千架的B-29排著整齊的隊列以地毯式轟炸的方式投擲炸彈,而如果只是出現一兩架B-29則意味著他們不會投彈轟炸,而只是來偵察氣象。所以當509小組的3架B-29飛機出現在廣島上空時,很多廣島市民根本沒有把美軍的飛機當回事,甚至也沒有進入防空洞躲避,而是站在街頭仰望美軍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