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史丹福大學研究:大數據如何變革醫療保健行業?

2020-12-11 澎湃新聞

醫療保健行業在不斷創造奇蹟。無論是讓盲人重見光明,幫助癱瘓的人恢復行動能力,還是進行基因重組以避免疾病,如今的醫生正以新的方式拯救生命,改善人們的生活。這些戴著聽診器、穿著實驗服的天才為整個社會帶來福祉。

儘管已取得較大進步,醫療保健行業仍在努力試圖解答一些頗為迫切的問題。如何幫助更多人活得更長壽、更健康?如何遏制飛漲的醫療保健費用?在數據洩露經常發生的時代,如何保護大量的個人信息和病歷?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答案在於對這個行業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處理,然後利用這些數據解決問題。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大數據的需求、潛能和能力,並在題為《在醫療行業利用數據的力量》(Harnessing the Power of Data in Health)的白皮書中報告了結果。該報告闡述的其中一個要點是:在利用大數據來改善醫療保健服務方面,我們已取得很大進步,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我們一定會走得更遠。

該報告總結了有助於改善醫療保健服務的眾多發展,包括能檢測健康問題的可穿戴技術、遠程醫療,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解決方案以及更好的 IT 策略。 該報告稱:「這些關鍵主題背後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數據的力量及其深刻改變醫療保健行業未來的可能性。」

收集數據

據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的統計,醫療保健行業在 2013 年產生了大約 153 艾字節的數據,約等於 2.6 萬億張音樂專輯。到 2020 年,這個數字預計會飆升至 2,314 艾字節,增幅超過 11,000%。

必定還有改進的餘地——醫療保健行業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做更多事情,為個人和廣大患者更準確地預測健康問題,改進治療效果。這方面的工作已在進行。例如,史丹福大學和杜克大學的醫學院合作開展名為 Project Baseline 的項目,該項目將會用四年時間從 10,000 名參與者那裡收集全面的健康數據,以構建關於人類健康和疾病的信息圖。

個人記錄依然會被保密,而收集到的大量數據(已剔除身份識別信息)現開放給研究人員和數據分析公司進行處理。例如,Apple 在 2015 年推出了開源的 ResearchKit 軟體框架。ResearchKit 從 iOS 用戶那裡收集基因數據和體檢結果,並使這些數據可用於研究和診斷。

「數據正從根本上改變研究行業,創造新的大好機會,讓人類可以去學習以往不可能學到或者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學到的知識。」 史丹福大學全體教師。 通過利用大數據,醫護人員可以及早檢測出問題並預防問題的發生,可以為病人制定更好的治療計劃,以及更有效的用藥計劃。藥物可完全在計算機系統中進行模擬,減少費用高昂的醫療試驗和試驗參與者面臨的不必要風險,同時改進新藥研發過程。

報告稱,「大數據有可能取代通常在實驗室進行的許多研究,將會深刻改變已知的醫療研究過程。」

可穿戴的醫療保健設備

現在來談談可穿戴技術。在某種程度上,消費者已在使用設備來監控心率,跟蹤卡路裡,計算步數或幫助實現健身相關目標。據 Kalorama Information 稱,可穿戴技術市場正蓬勃發展,預計到 2020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3.5 億美元。

然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預計該市場會發生巨大轉變。可穿戴設備的目標人群將不再是運動愛好者,而是醫療保健公司及相關行業公司的客戶。這些設備(可能包括微型植入物)可傳輸數據,跟蹤佩戴者的健康情況、健康變化和康復情況。關於可穿戴技術的未來用途,該報告引述了普華永道發布的一項題為「The Wearable Life 2.0」的調查。

史丹福大學的報告稱,「醫療中心,而非科技公司和健身公司,很快將會成為可穿戴技術的實際提供商。事實上,大多數人承認,醫生 (65%)、醫院 (62%) 或醫療保險公司 (62%) 提供可穿戴技術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

「一些專家預測,隱形或植入式可穿戴設備將會變得普遍,將會產生持續的數據流,實現持續的健康狀況跟蹤,與此同時,居家檢測將有助於以更有針對性的方式檢測疾病。例如,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可穿戴設備能使用生物傳感器來檢測潛在疾病的徵兆,」如萊姆病、胰島素抵抗和炎症性疾病。

賦予患者力量

技術及其產生的數據將繼續改變患者獲得醫療服務的方式,在某些情況下,還會改變甚至主導患者接受醫療服務的方式。

遠程醫療(即通過手機或門戶網站實現患者與醫生之間的連接)方便患者進行身體檢查,尤其方便那些住在農村地區的患者。HIS Technology 稱,遠程醫療市場從 2013 年的 2.4 億美元增長到 2018 年的 19 億美元。

據美國遠程醫療協會的統計,在 2016 年,72% 的醫院和 52% 的醫生組織開展了遠程醫療計劃。從 2015 年到 2016 年,提供遠程醫療福利的大型僱主的比例從 48% 飆升至 74%。

報告稱,這種增長體現了技術可以如何幫助普及醫療服務(一些患者難以獲得醫療服務),並提高患者和醫療服務人員的效率。

精神科註冊醫生助理 Courtney Combe 每周工作5天,在其中的2天裡她會通過門戶網站為患者進行診治。「遠程醫療幫助我為偏遠地區的患者提供服務,如果沒有這種技術,他們不可能得到護理。」Combe 說,「當我進行心理健康評估時,我不需要直接接觸任何患者。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遠程醫療十分管用。」 Combe 表示,即使在人口密集地區,心理健康也是一個服務不足的領域。小城鎮更加難以吸引醫生,尤其是精神科醫生。

在採用遠程醫療之前,需要心理健康護理的農村患者基本上只有以下幾個選擇:

•依靠全科醫生,在許多情況下,這些醫生不擅長治療精神疾病或缺少這方面的實際經驗。

•去附近的大城市看專科醫生。

•不去治療。

出於各種原因,不去治療通常是難以避免的選擇。

遠程醫療通過技術彌合農村地區醫療保健服務方面的差距,拉近醫生與患者的距離。遠程醫療與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檢測相結合,是減少面對面診治需求的另一種方法,通過技術賦予患者自主權。

史丹福大學的報告稱,「各種檢測——包括數位化血糖檢測、血壓檢測和基因檢測——使個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而無需接觸醫生、保險公司或藥店。」 因此,Kalorama Information 稱,「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檢測」市場預計會從 2010 年的 1,500 萬美元增長到 2020 年的 3.5 億美元。

順應潮流

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較明顯的弊端可能是,採用大數據的行業需要部署昂貴的基礎設施以及制定不熟悉的策略。許多醫療保健企業沒有跟上步伐。德勤的一項調查顯示,80% 的受訪醫療保健機構未制定「綜合的數據分析策略」。三分之一的衛生系統表示不清楚其在分析方面的投入,有 25% 表示尚未建立數據治理模式。

這白白浪費了有用的數據。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缺乏數據分析工具的組織只能收集和存儲數據,他們沒有能力通過解讀數據來改善患者治療效果或影響公共衛生。」

顯然,醫療保健行業在改善服務、拯救生命和降低費用方面還須繼續努力。史丹福大學的報告明確指出,只有充分釋放大數據的潛能才能實現目標。如今,每天有 2.5×1018位元組的數據在全球存儲、共享和傳輸,在未來幾年,這個數字將呈指數級增長。

本文摘自:199IT

圖片來源:PIXABAY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 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 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 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原標題:《健康|史丹福大學研究:大數據如何變革醫療保健行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機遇與挑戰: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如何引航醫療未來
    機遇與挑戰: 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如何引航醫療未來 原標題:   近年來,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飛速發展,成為各行各業變革與創新的核心引擎。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醫療行業也面臨著重要的契機與挑戰。
  • 庫克視健康為商機?蘋果考慮收購初創診所Crossover 進軍醫療保健行業
    蘋果考慮收購初創診所Crossover 進軍醫療保健行業  黃粱 • 2017-10-17 14:44:08 來源:前瞻網
  • 解讀智慧醫療行業趨勢:人工智慧AI優於人類的4大特點!
    隨著醫療保健技術的進步,消費者在健康方面的參與度和意識不斷增強,智慧醫療行業隨之崛起。智慧醫療可以更好地利用大數據,改善醫療服務並降低成本。AI技術在醫療設備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醫學影像、輔助診斷、藥物研發、健康管理、疾病預測等幾大應用領域。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最大優勢是精準和高效。它使醫療從業人員可以更準確、更詳細地評估患者。
  • 大變革前夜 PE/VC擁抱醫療行業
    「大家很難想像,像谷歌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也花了很多精力在研究未來的醫療格局上。」他感慨道。這位私募領域活躍投資人的感慨,或許正是當下醫藥行業蓬勃發展、醫藥領域投資創業大行其道的生動註腳。在近日舉行的清科集團股權投資年會上,醫療健康產業成為不少論壇的共同話題。「醫療行業正處於大變革的前夜。」曾之傑稱。變革從哪裡來?「我覺得離不開大數據,也離不開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手段會給整個行業帶來非常大的變化。從國家層面講,目前整個醫療體制的改革也會帶來非常大的產業上的變化。」曾之傑表示,這裡面會產生非常大的商機。此外,機會還來自於我國人口的老齡化。
  • 從FitBits到臨床研究:大數據會如何改變醫藥行業
    在今年早些時候舉辦的福布斯醫療峰會上,重點關注的內容是大數據將如何改變醫生的診療方式。所謂大數據就是可用的大數據集以及對它們加以分析的能力。其他行業正在朝著將更多數據轉移至雲端的方向發展,將它們儲存在遠程而非內部伺服器上。亞馬遜式的側重點會給醫療保健帶來哪些機會呢?
  • 福利,史丹福大學數據科學資源網站開放萬條數據
    喜大普奔,史丹福大學數據科學資源網站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快速訪問工具,數據平臺,健康相關資料庫和數據科學專家的途徑。斯坦福數據科學資源網站是一個門戶,數據科學家可以從中訪問先進的工具,數據平臺和各種方法的專家,以進行生物醫學研究。
  • 沃爾瑪、阿肯色州立大學、Blue Cross 成立衛生健康行業物流研究...
    沃爾瑪、阿肯色州立大學、Blue Cross 成立衛生健康行業物流研究中心 作者:RFID世界網 王立譯 來源:RFID世界網 2007-04-05 09:03:55 摘要:2007年4月3號,沃爾瑪、阿肯色州立大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成立
    2018年7月29日,由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三方共建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以下簡稱國家研究院)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宣告成立。
  • 騰訊覓影攜手鄭大一附院、拜耳醫藥保健共建醫療AI科研數據集
    12月20日,騰訊覓影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拜耳醫藥保健,籤署三方合作框架協議,依託科技部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共同打造基於醫學影像AI研究和測試應用的多中心數據集,以推動醫療影像人工智慧領域的開放創新合作和更多方向的醫療人工智慧研究探索。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市場現狀和競爭格局 國家隊...
    原衛計委將健康醫療大數據解讀為:健康醫療大數據涵蓋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個人健康,又涉及醫藥服務、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養生保健等多方面數據的匯聚和聚合。目前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中「國家隊」穩居龍頭,而在產業鏈各環節尤其是下遊應用細分領域則由各具優勢的健康醫療大數據企業所佔領。
  • 【復旦大學-香港大學IMBA論經管】商學院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推動...
    為了讓病人以合理價格獲取及時且高質的服務,醫療保健行業所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近年來,政府和各大醫療機構都在設法提高行業服務效率,包括提出創新醫療政策和加強從業人員激勵機制等。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為提升醫療行業的服務質量打開了新的思路。
  • 大數據BI解決方案:如何做醫療行業的數據治理?
    據中研普華專家所撰寫的《2016-2021年中國行業大數據市場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總的來說,醫療大數據應用主要體現在臨床操作、研發、新的商業模式、付款/定價、公眾健康五大領域,在這些場景中,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都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 英國大學推陳出新擁抱傳媒行業大變革
    培養下一代媒體人才: 英國大學推陳出新擁抱傳媒行業大變革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署(HESA)於2016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英國最大的國際學生生源國。在這其中,傳媒是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專業之一。
  •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又有新進展 南京啟動「人工智慧醫生華佗Dr...
    該項目是揚子集團聯合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杭州大學六所高校,依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及產業園建設南京試點工程的強大數據儲備而打造的一款人工智慧系統。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加速發展,在健康醫療領域,人工智慧與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健康大數據等新應用場景的結合日益緊密。未來,「AI+醫療」的應用,將在中國輔助診療、醫學影像、藥物研發、健康管理等市場發揮重要作用。人工智慧醫生華佗有三大特色:一是創新中醫人工智慧。根據項目規劃,Dr.
  • 安利攜史丹福大學啟動健康生活實驗室研究項目並招募志願者
    加利福尼亞斯坦福2016年11月2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宣布其預防研究中心將開啟一項名為健康生活實驗室(Wellness Living Laboratory,簡稱WELL)臨床研究項目,旨在探索人類整體健康狀況,以及居民幸福感與身體健康的聯繫。
  • 寧波諾丁漢大學聯手臺北高校 共建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
    寧波諾丁漢大學聯手臺北高校 共建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 2017-07,將在浙江寧波共建醫療大數據研究中心,並在科研、人才培養與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
  • MONAI成像框架快速投入生產,加速醫療健康領域的AI應用
    > 德國癌症研究中心、倫敦國王學院、麻省總醫院、NVIDIA、史丹福大學和範德堡大學採用MONAI開源AI成像框架。 MONAI於4月推出,現已被領先的醫療健康研究機構採用。它是一個基於PyTorch的框架,可通過行業特定的數據處理、高性能訓練工作流程、先進的可復現參考實現,使AI能夠用於醫療成像的開發。 作為更新版Clara產品的一部分,MONAI將提供20多種預訓練模型,包括最近為COVID-19開發的模型,以及針對NVIDIA DGX A100 GPU的最新訓練優化。
  • 盤點人工智慧在五大細分領域對醫療健康的應用價值和商業前景
    甚至對於疾病預防和保健策略等都屬於大健康的範疇;但從另一角度來看,AI的應用範圍卻也很狹窄,因為健康人工智慧應用程式通常只能完成一項任務。即便如此,AI在醫療健康領域仍然發揮著重大價值,本文從醫療健康的各個細分領域切入,闡述了AI在醫療大健康行業中的應用和價值。
  • 大數據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變革與創新
    原標題:大數據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變革與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如何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時,要求我們善於「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圖書文獻、網絡、資料庫等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這為信息化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方式變革與理論創新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大數據正在成為當前中國社會快速信息化的最重要表徵之一。
  • 國際妹 | 史丹福大學教授:AI在醫療領域應用中要注意這兩個問題
    該報告的作者從26個以前發表的超過7萬名女性參加的研究中檢驗了證據,並未發現與疫苗相關的嚴重副作用風險。(CNN)(CNBC)【大嘴】#史丹福大學副教授Nigam Shah答人工智慧在醫學中應用的道德問題#Q:人工智慧在醫學中應用的最大道德問題是什麼?Nigam Shah: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從有偏倚的數據中學習時如何保持公正,二是這對醫患關係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