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埃及方言講座 1:標準語與埃及方言

2021-03-01 小駱駝阿拉伯語

阿拉伯語標準語與方言

在學習小語種的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分鐘韓語,三小時英語,三天的法語,三個月的日語,三年的德語,三百年的阿拉伯語。可見阿拉伯語是幾大熱門小語種中最難掌握的語言了。

那麼,阿拉伯語到底難在哪裡?

阿拉伯語之所以難以掌握,最直接的體現便是阿語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和阿拉伯字母被稱為世界三大字母體系,常見的英語、法語、德語使用的都是拉丁字母,日語、韓語的書寫和漢語也十分相近,而阿語字母書寫與讀音獨立成一個新的體系,28 個字母字母都有 12 種讀法,而且有些字母可以連寫,有些卻不能,有些字母寫在單詞詞首、詞中、詞尾的形式各不一樣如字母「ه」,單獨寫出來是這個樣子,但當它寫在詞中和詞尾的的時候就會變成 「ـــهــ」和 「هــ」。最重要的是阿拉伯語書寫時需要從右往左寫,對於絕大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字母體系。

其二困擾我們的便是發音。阿拉伯語又被稱為「ض」的語言,因為在全世界的語言當中,只有阿拉伯語有「ض」的發音。漢語詞彙的發音都集中在口腔與鼻腔當中,而阿拉伯語不僅有彈舌字母「ر」,還有「ق」這樣的深喉音和「خ」「غ」這樣的摩擦音。

然而,當我們終於學了四年阿拉伯語,信心滿滿到阿拉伯國家工作、學習的時候……

卻發現除了「السلام عليكم」之外,當地人說的話我們竟然一句都聽不懂!甚至別人問你叫什麼名字,都不知其所云。

絕望。圖片來自 Unsplash / Matthew Henry。

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把阿拉伯語作為官方語言,但是阿拉伯語方言卻超過了22種。因此在阿拉伯國家有一個神奇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出版物包括書籍、報刊、雜誌使用的都是標準語,而日常生活中說的卻都是方言,甚至某些國家領導人在公開講話時也會用方言侃侃而談。

之所以存在今天這樣的現象,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首先我們都知道,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伊斯蘭教的宗教經典《古蘭經》所使用的就是規範的阿拉伯語標準語。其實現在的標準語也是來源於阿拉伯半島古萊氏部落方言,而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來自於古萊氏部落。所以在伊斯蘭教佔主導地位的阿拉伯國家裡,雖然坊間人們口語中所使用的是方言,但標準語仍是第一位。

其次,雖然阿拉伯語源於南阿拉伯半島,發展到今天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在這22個國家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阿拉伯人,如埃及的科普特人、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的柏柏爾人,阿拉伯語的方言也受到了這些民族語言的影響。

再次,阿拉伯語是一門古老的語言,由於其自身詞彙範圍有限,很難適應當今科技的發展,所以從其他語言中吸收了很多外來詞彙。由於各個國家地理位置、歷史發展不同,所以詞彙來源國也不一樣,最終形成了各自國家的阿拉伯語方言。

最後,當今世界是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阿拉伯國家也掀起了外語熱。即使在阿拉伯語中有可以使用的詞彙,但相對複雜,人們便棄之轉而使用外語詞彙。

埃及方言

在諸多的阿拉伯語方言中,埃及方言可以說獨樹一幟。這是由於埃及發達的電影電視媒體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播放,輻射範圍廣,使得埃及方言被阿拉伯世界的大多數人口通曉。

中東地區是歐亞非的「十字路口」,而埃及又是中東地區的地理中心,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許多文明在此交匯,為人類燦爛的文明史書寫了光輝的一筆。因此,埃及方言詞彙中吸收了大量的外來詞,其中包含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土耳其語、希臘語等。如:

除了吸收了大量外來詞彙,有些字母本身讀音也發生了變化。如 ج 變為 گـ‬(ga),在埃及,人們認為這種讀音就是標準語的發音。又如:字母 ق 在大多數情況下讀成 أ,字母 ذ 讀成 د ,字母 ث 讀成 ت ,字母 ض 讀成 ظ,字母 ظ 反而又讀成 ض 等。如:

有時,一些標準語的簡化,則變成了阿拉伯語方言,如:

而在語法上面,阿拉伯語方言較標準語也是簡化了好多。如標準語中的12個人稱代詞,簡化為8個。

在句型表達上,埃及方言有著自己的語法規則,但相較於標準語簡單了許多。如:

以上兩個例子是埃及方言中最常用的句型,所有的過去式和現在式動詞句和它們的否定形式都可以套用這個句型。而且只有 8 種之前提到的人稱變化,變化時較為簡單。同時在使用否定形式時,也不用像標準語使用否定詞 لا، لم، لن 考慮單詞詞尾變化。

在埃及方言中,人們幾乎不使用能願動詞「راد」,而是用「عايز/عاوز」,而且使用時無人稱變化,只有陰陽性和單複數變化,以至於我不知道這個詞該歸為動詞還是名詞。根據之前的兩個例子我們發現,動詞句的動詞前一般要加「ب」,但是當動詞位於「عايز/ عاوز」之後則不能再加「ب」。

在阿拉伯語標準語中,如若動詞句中出現兩個動詞,則需要使用「أن」加現在式動詞,作假詞根來表達。但是在方言中將其簡化,只需在第一個動詞前加「ب」,然後直接跟第二個動詞。

這和我們四年所學到的阿拉伯語差別實在太大!

但仔細看來,這些基本句型語標準語相比,也確實簡單了不少。方言來源於標準語,不管方言還是標準語,他們都同屬於阿拉伯語。對於學習阿拉伯語的同學來說,標準語固然重要,一定要始終將其放在第一位。但想要更接近阿拉伯人民的生活,與他們談笑風生,我們也要了解一下阿拉伯語的方言。

「方言」欄目下期將會從「問好」開始,圖文、音頻結合,與所有阿拉伯語學子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背」!

相關焦點

  • 影響阿拉伯語方言的5種語言,你知道幾種?
    阿拉伯語,分為標準語和方言。一般來講,阿拉伯方言分為埃及方言、敘利亞方言、馬格里布方言等主要方言區。事實上,有些阿拉伯國家的人也聽不懂另一些阿拉伯國家的人所講的話。由於阿拉伯國家地區和民族的不同,各地方言也有所差異。阿拉伯語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受到了其他語種的影響。
  • 【招生】埃及薩拉丁語言中心招生簡章 (2020春季班)
    教學內容:全套標準阿拉伯語課程和全套埃及方言課程;教學時間:兩個學期,共8-9個月;每年9-10月或者春季2-3月開學招生條件:年滿18歲,擁有初中及以上畢業證書;或年滿15歲,且擁有生活自主能力,同時獲取父母或監護人的同意。
  • 中國哈薩克語方言研究述評
    二、中國哈薩克語方言研究概述 中國哈薩克語方言研究真正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表的論文有19篇,出版著作1部。 穆爾汗·開買力汗的《布爾津縣克孜勒哈巴克鄉哈薩克語的方言特徵》認為:「研究哈薩克語方言時不能忽略諱稱習慣,它是造成方言的另一種因素。第一,諱稱詞在社會地位、影響方面高於方言。第二,造成方言的因素有多種,諱稱法是其中之一。第三,土語沒有獨立的、固定的、標準的結構系統,而諱稱詞有標準。研究方言時應該注意該民族的特點,諱稱詞就是哈薩克語的一種特點。
  • 在埃及學習阿拉伯語
    2017年,楊靜茹赴埃及求學,在亞歷山大大學文學院語言中心學習阿拉伯語。在學習過程中,她既提升了語言能力,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初識埃及  不斷適應  楊靜茹雖然在國內已經學了兩年阿拉伯語,但是到埃及後,語言交流還是有障礙。
  • 方言、語支、語系、語族是什麼關係?福建方言是個不錯的案例
    把人類當做一類生物看,其語言按從大到小,依次可以分成語系、語族、語支、語種,然後接下來可以是方言、次方言,本文題目中提到的福建方言便是語種層級,具代表性的有閩語方言和客家方言,而閩南語和閩東話便是閩語的次方言。
  • 韓國的方言
    朝鮮語的基礎是平安方言(但更多是參考中部方言),中部方言作為標準韓國語及朝鮮語的基礎,可以和除了濟州方言之外的所有方言互通。朝鮮半島的六大方言區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陸地接壤的任意兩個方言區可以互通!反之不可。
  • 漢語方言怎麼分才合理?十大方言?八大方言?哪個才正確?
    地方方言,一般指的是漢語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關於方言的分法,是目前流傳最廣的官方學術分法:漢語分成十大方言,除了官話區全國人民都大致聽得懂外,其他九種方言之間在沒有普通話作為橋梁時是無法互相溝通的。
  • 方言大師趙元任
    第一,他是天生的一個方言學者。他除了英、德、法三國語言之外還懂得許多中國方言。」的確,趙元任在語言上有著異常的天賦,自幼便顯示出超凡的語言能力。他生於天津,兩歲遷至北京,三歲遷往河北磁州,五歲又遷至保定。因此,咿呀學語之時,他便學會說「不完全」的北京話、天津話、河北話,還跟著姑媽表弟學會了常熟話。六歲從私塾老師學會用常州方言誦讀四書五經。十三歲學會蘇州話,並學會用反切和倒轉反切說話。
  • 話說方言——粵方言
    在粵語核心地區廣東省近8000萬本地人口中,粵語使用者近4000萬;也有媒體認為,在廣東省的1億人口中,使用人數超過6700萬。)廣西粵語廣東境內的粵語標準音廣東地區粵語的標準音為廣州話。近年來由於香港的強勢影響力,標準粵語受香港話的影響較大。 事實上,廣州話是所有粵語的代表音。但廣東省外的粵語操習者一般不承認廣州話是自己母語的標準。
  • 陝西建立方言資料庫 海選方言發音人
    方言建檔需要當地最地道、最老派、最正宗的發音人,如果你說一口地道原味的當地方言,就可能成為各地正在尋找的方言「代言人」。省檔案局(館)現行文件查詢中心主任劉衛星說,符合該標準的人選,應該是更原始、更本色,保證土生土長,方言最少變異。劉衛星說,這次建檔,鼓勵各地區通過海選的方式,選擇最合適的人,參與這項公益行動。  如何展示方言語音?
  • 中國方言一覽
    《地圖集》將中國漢語方言分為了「語大區——語區——語片——語小片——方言點」五個層次,將漢語方言分為了官話、閩語、贛語、客家話、徽語、晉語、平話、吳語、湘語和粵語共十大類,其中官話下又分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北方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等八個語區,閩語下也分為閩南話等八個語區。
  • 粵語,到底是一門方言還是一門語言|普通話|廣東話|日語|馬來語|...
    是語言還是方言,要看比較標準既然粵語和普通話的差距已經大到完全無法交流。是否能認為,粵語就是另一門獨立的語言了呢?別急,沒這麼簡單。要是只用相互理解度判斷,世界上恐怕要多出幾千種語言。舉例來說,阿拉伯語雖然是22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然而日常生活中,標準語只用於書面記錄,幾乎沒有人會用標準語交流。
  • 世界三大方言
    但是,漢語中又衍生出十三個語種方言,分別是:官話、晉語、粵語、湘語、吳語、徽語、贛語、客家語、閩北語、閩南語、閩東語、閩中語、莆仙語。但漢語方言中能成為「世界級」只有三種:閩南語、粵語、客家語。簡言之,這三種中國方言已經走向世界。
  • 李春陽:淺議方言和方言寫作的價值
    一般的說法是,完全不能通話的是兩種語言,基本上能夠通話的是一種語言的兩種方言。如果依照這個標準,福建話、廣東話、上海話就屬不同的語言。我們認為這三種彼此幾乎完全不能通話的語言,是漢語的不同方言,因為他們有共同承認的標準語——官話,且這一標準語有統一的書面形式——文言,而官話和文言都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這種狀況,不僅漢語當中有,西方語言中也有。
  • 吐火羅語西部方言文本學習 V
    (吐火羅語B),即龜茲語。mäkte 如同(副詞) mäkte ind. asnauṣ 前(副詞) nauṣ ind. before同上指代前文多次重複的格式性內容,由於並沒有找到記載相關內容的吐火羅語西部方言文本,嘗試通過翻譯梵語和巴利語平行文本補齊。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不是溫州話
    需要注意的是「可懂度」這個概念並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有可能某種方言對於一個地區的人來說,聽懂80%-90%都沒有問題,但另外一個地區的人聽起來可能就完全像是在聽天書。因此,在研究哪種方言最難懂之前,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共同語言作為共通標準。
  • 七大方言!八大官話!你的家鄉有多少種方言?你說的是哪種?
    但我國除了普通話之外,加上少數民族的方言,共有近200種語言。魏晉南北朝大量胡人進入黃河流域,南宋一百多年裡黃河流域都在胡人手中,變化很大。今天有大家看一下漢語的方言分布。漢語的方言大致可分為七大方言,八大官話。
  • 方言真的很土嗎?江西方言不但文雅,不少還是古漢語
    「方言」這個詞,好像一聽上去就自帶土氣,其實方言中存在粗鄙之語是很正常,包括普通話也存在不少髒話,要說方言土氣,其實只是刻板印象,有些地區的方言甚至存在不少驚喜之處。那些習以為常的方言詞彙,非但不土,反而相當文雅。
  • 海南「方言」知多少
    黎族自稱「賽」,從大陸遷徙來海南以前可能屬於不同的部落,到海南以後逐漸形成不同的「分支」,亦即五個方言———哈、杞、本地(潤)、美孚、加茂方言,前三個方言下面還分土語。各方言除民族自稱都叫「賽」外還有不同的分支自稱。黎族民間有用「吃飯」一語來區分方言的習慣。
  • 中國七大方言一覽
    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1909年則定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稱「普通話」,臺灣則繼續慣稱「國語」。截止2012年有9億6000萬人以它為主要使用方言。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吳語,又稱江東話、江南話、江浙話、吳越語。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九千多萬,中國七大方言集合之一。現代吳語比官話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吳語具有仄音之一的入聲韻。吳語是江南人思維方式、生活情調、文化涵養、社會生產、風俗民情、語言習慣的生動體現。吳語語法保留較多古音,文化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