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就是拉不好琴,怎麼辦:興趣班專題2

2021-02-18 杜慧親子諮詢

‍這是豬寶媽媽的第15篇原創文章

‍‍‍豬寶媽媽,北師大心理健康教育碩士。家有兩個調皮搗蛋鬼,哥哥6歲8個月,弟弟2歲。從事教育行業十多年。曾任一線教師,在幼兒園、中學任教。後在出版社做教育類圖書編輯,包括家庭教育、青少年讀物、繪本等。愛孩子,愛教育,立志埋頭深耕,在育兒路上與您同行。

 

今天,我跟邦練習拉快板。

我跟邦分開練習,我先拉空弦斷音,然後手指練習。

邦說自己也是先練習,後拉的曲子。

拉了一會兒,邦很認真地請我看他拉琴。

我由衷地讚美邦:「媽媽很羨慕你,記性真好!隔了兩天居然還記得,為什麼我做不到?!而且,邦的熟練程度也很不錯!」

‍的確,邦的記性比我好太多!同樣是上完課,邦回來之後不看譜子就能全部拉出來,而我不看譜子絕對不行!按照約定,邦周末休息,隔了兩天,邦照拉不誤,我依然很不行. 

但邦拉琴,問題也不少,比如,斷音不明顯;蹭弦;弓子在弦上不穩,沒有走直線。

想著問題慢慢來,一個個改,於是,我先指出「斷音不明顯」。

邦跟我討論,說哪裡需要斷音,哪裡是不需要的。

說的是對的。

又談到蹭弦。

邦不服氣:「媽媽,你也蹭弦啊!」

「是啊!所以,你看媽媽使勁練呢!哪做的不好,就集中改正!」

「邦,你說我們為什麼蹭弦呢?是什麼原因呢?」

我留意了下,發現每次學新曲子,邦都喜歡從頭拉到尾,更追求進度。

以前也提醒過他蹭弦的問題,改善並不明顯。

似乎追逐拉完曲子的快樂遠遠蓋過了追求曲子質量的快樂。

我也反思了下,也許也有我的問題。

比如,我由衷的感嘆和讚美,雖然出於本能,但實際上在方向上給予了錯誤的引導。我說邦掌握的比我快,比我熟練,無形中是對他追求熟練的強化。

從結果上分析,一方面讓邦自信;另一方面,難免產生傲嬌心理,焦點集中在速度而非質量上。 

現在努力糾正過來。

邦開始拉曲子了。

第三小節集中在二弦練習。邦拉完想繼續,我打斷他:「你看,第一小節和第二小節是一弦,你拉的沒問題,斷音也注意到了。但是第三小節蹭弦了!咱們就集中拉這一小節,這一節拉到位了再繼續下一小節。」 

邦中間想繼續連著拉,我叮囑:「別貪快,開始時慢點拉,然後再加快速度。」 

拉了幾遍後,邦感到不耐煩,再聽到我說,就著急:「媽媽,照你那樣說,永遠也練不好啊!」

「怎麼會呢!我們之前總是急急忙忙地貪快,拉到最後,看起來像是熟練了,但是一點都不精細,蹭弦不好聽。現在呢,我們慢下來,每小節細摳,穩紮穩打,每小節都練好,整首曲子自然也就練好了!」 

事實上,對於我而言,熟練都挺難達到。因為常常有各種突發事件,我的練習時間也並不充分;再者,大齡二胎媽媽學難學的小提琴,雖勇氣可嘉,但能力可嘆啊!

邦似乎聽進去了,站起來又繼續拉琴。

我開始給邦錄像,因為距離上次上課也有差不多一周時間了,我想錄一段發給老師指導一下;也給邦自己看一下,分析自己有哪些問題。 

錄完視頻,拿給邦看。

我還沒開口,邦就知道自己拉的不好,懊惱地哭了:「老蹭弦,我就是拉不好!我做不到!」

我想,可能是錄視頻讓邦覺得有壓力了。

邦是個要強的孩子,希望在老師跟前做到最好!

他也知道自己沒做好,所以心理有負擔。 

我抱著他,他一邊哭,一邊往我衣服上蹭眼淚。

我摸著他的後背,安慰他:「是啊,做到不蹭弦好難啊,真是讓人著急!邦邦現在很傷心,有點煩躁、著急,生氣,是不是?媽媽蹭弦,有時也著急、生氣呢!」 

邦情緒緩和了一些,拿著樹枝在地上挖土,土濺到了琴盒上。

我說:「這樣會把琴盒弄髒哦!」

邦看了下琴盒,瞟到了琴:「都怪小提琴,小提琴不是我的好朋友,它都不讓我拉好!」(典型的責任遷移)

我有些意外,又覺得好玩,趕緊回應:「是啊,老是蹭弦!這個好朋友是怎麼了?怎麼沒有好好配合邦邦呢?!」

邦嘟著嘴不說話。

「那小提琴聽到邦這樣說,會怎麼想呢?小提琴會不會很委屈啊:『邦這樣說太不公平啦!明明周老師拉我的時候,是很好聽的聲音啊!到了邦邦這裡,不好聽了,最後還說我不是他的好朋友!好傷心啊!』」 

邦不吭聲。

我說:「小提琴很難學,老師剛開始就告訴過我們哦,而且,邦,你還記得嗎?周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她小時候一天要練8個小時呢!世界上哪有不努力就有回報的事情啊!」 

我覺得邦是聽了進去。

這也是一個對小提琴學習慢慢建立認知的過程。

我繼續跟他談心:「其實,媽媽還挺高興的!」

「為什麼?」

「因為邦邦是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孩子!」

「什麼叫對自己有要求?」

「就是,不用別人提醒,不用別人對你提要求,你自己就有上進心,就知道應該要達到什麼程度,達到怎樣的目標。比如,你很希望自己不蹭弦,於是一直努力找原因,想辦法,而不是『蹭就蹭吧』。」

邦若有所思。

「不蹭弦,並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媽媽也在努力啊!媽媽有一個好辦法,要不要試試看?」

邦來了興致。

我給邦做了個示範——「稍息」動作,邦會意,立馬恢復正確的站姿。

然後我請邦拉二弦。

大概拉了十來次,我們發現,拉二弦時,邦更容易蹭到一弦,而不是三弦。那就說明,拉琴的時候,胳膊不穩,往下掉了,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的胳膊保持一個高度。

解決了邦的姿勢問題,我給邦介紹了另一個辦法——任務分解技術,即目標分解技術。

「咱們把目標進行分解。比如,咱們近期的目標是『不蹭弦』,那就可以把這個目標分解。現在,我們的水平是每次拉曲子蹭10次,那今天我們的目標就定為蹭8次,只要減少2次,我們就是進步。明天再減少2次,後天再繼續.這樣每天都有進步,慢慢,就能改正過來了。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放慢節奏,一點點來,然後慢慢加快速度,一直練下去,拉出來的也會越來越動聽,基本功也會越來越紮實。」 

讓孩子一口氣跑到山頂,孩子會覺得目標遙不可及,會洩氣。但是讓孩子分幾次跑到山頂,每次的小目的地在孩子能力接受範圍內,甚至跳一跳可以夠到,孩子的焦慮和畏難情緒也會緩解很多,看到了希望,也會信心滿滿。 

 

 

果然,邦興致勃勃地一再邀請我看他的進步。

邦還請我給他拍視頻,我驚喜地發現,慢慢地,邦拉10次只蹭了1次,拉40次只蹭了1次.

邦很高興。

我也給予及時強化:「邦,你看,咱們把任務分解之後,做起來容易的多。我們今天的目標是10次減少8次,發現你輕鬆地做到啦!」 

再去看時間,1個小時溜走啦! 

最近,我們針對邦拉琴也做了一些調整,比如開始逐漸培養邦自主拉琴;培養他的專注力,強調效率;追求質量;讓邦建立起目標意識,自己做計劃和安排。 

在每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情上給孩子習慣、能力等的培養。

教育是個精細的事情,我一直在努力。

 

 

長按二維碼關注豬寶媽媽

 

 

版權聲明:本文是豬寶媽媽原創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需授權。歡迎留言與轉發。

交流或諮詢可聯繫:yiyubeijing@163.com

 

更多文章,請點開

報不報「興趣班」,你糾結了嗎

時而愛的抱抱,時而打成一團,二胎互動的秘密是什麼:二胎專題2

二胎衝突的秘密原來在這裡:二胎專題1

你懂孩子嗎?

愛孩子≠會愛孩子,≠會用心對孩子,愛孩子要有質量

能管你來管!給「教育一致性」解密

 

相關焦點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從經濟學角度看(薛教授上身),報興趣班屬於投資行為,需要出資、出力(得有人管接送,還得督促完成課後作業),合伙人之間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最近在看央視教育紀錄片《起跑線》,有一集就講了幾組家庭因為興趣班而產生的分歧。北京小學二年級學生湯笑嫣,有一個極為雞血的全職媽媽。從2歲起,笑嫣上過的興趣班,大大小小不下20個,花掉的錢超過了20萬。
  • 4歲小朋友6+2個興趣班,爸爸要瘋媽媽好嗨
    在興趣班的選擇和增補上,常常是媽媽們更有話語權,畢竟,馬老師都在《開學第一課》上講了,媽媽們才是家裡負責教育的實權派。那麼,媽媽們都是為什麼給孩子上興趣班,要上多少個興趣班才能讓媽媽們停止競爭焦慮呢?新姐給大家分享幾個自己身邊的故事。
  • 4歲小朋友6+2個興趣班,爸爸要瘋媽媽好嗨
    在興趣班的選擇和增補上,常常是媽媽們更有話語權,畢竟,馬老師都在《開學第一課》上講了,媽媽們才是家裡負責教育的實權派。那麼,媽媽們都是為什麼給孩子上興趣班,要上多少個興趣班才能讓媽媽們停止競爭焦慮呢?新姐給大家分享幾個自己身邊的故事。
  • 我是那個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 結果呢?
    他說問題出在我的身上,在給孩子選興趣班這個事兒上,我太盲目,不理性,不會留白,不知道孩子的優勢和興趣點。對於一些孩子完全沒天分,也不努力的項目,我所謂的堅持,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我:「那你說怎麼辦,到底怎麼給孩子選興趣班,哪些要堅持,哪些要放棄?」老張:「孩子從三歲開始,各種班上了十多個,效果怎麼樣你心裡沒數嗎?」
  • 我是那個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媽媽,結果呢?
    這位媽媽整理完過去4年多給孩子上的課外班,自己都覺得很瘋狂:孩子的確是碎炒機,但是不冷靜的媽絕對是碎炒機裡的戰鬥機。 而且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興趣班了,我怎麼能不送他去呢。再說他在家瞎混也是浪費時間,不如去學點的東西…… 興趣班無外乎是這幾個大類:體育類,文藝類,藝術類,學科啟蒙類。在過去四年,我送孩子上的興趣班,這幾類都有涉及,大概有十幾個。
  • 「媽媽,我不要畫畫了,想學跳舞」,娃的興趣變化太快,怎麼辦
    誰知還不到兩個星期,媛媛突然有一天跟我說:「媽媽,我不要畫畫了,想學跳舞」。興趣轉移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讓我這個老母親猝不及防。我正打算再觀察幾天,就送她去上繪畫興趣班。哪知我還沒做好準備呢,她就事先放棄了。今天畫畫、明天跳舞,這樣的興趣轉變著實惱人。
  • 孩子不願意上興趣班怎麼辦?
    因為孩子有時候,孩子在幼兒園呆了一天,晚上回來,就想和媽媽呆著,和自己心愛的玩具呆會。果然,孩子在隔了一堂課去到美術課堂上,老師告訴我,他的表現非常好,比以往的都要好。小孩不想去上課,也情有可原,大人有時候回家也不太想動不是。不過這種情況,還是不能太多,偶爾一次,比如一學期一兩次。另外,作為興趣班,原本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一味的強迫,只會破壞孩子的興趣。
  • 給孩子報的興趣班他就是不想去,我應該堅持嗎?
    如果你家孩子每次在去興趣班的路上總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甚至和你討價還價——「下課你得給我買個汽車。」你就得考慮這個興趣班是不是合適他,而你是不是該堅持讓他上。爸爸媽媽關心孩子,想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於是為孩子選擇了各種興趣班,其實這種心情這可以理解,但是不得不說,如果孩子不是偶爾一次兩次不願意去,而是長期一種牴觸的狀態,爸爸媽媽就應該考慮,上興趣班是不是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事情。其實,孩子也是有獨立意識的,他去上興趣班的時候拖沓,實際上實在在反抗,「為什麼老要強迫我做不喜歡做的事情。」他到底怎麼想的?
  • 「我不斷給孩子報興趣班,為的就是讓他多學習,有什麼錯」
    有媽媽吐槽:自己養的不是娃,是吞金獸!當過媽的都深切的感受了家裡面養著的吞金獸有多厲害,奶粉、尿不溼這些其實都是小錢,真張著大嘴吞錢的其實還是孩子在成長階段中報的各種興趣班。接著旺寶媽媽就細分一下孩子在成長當中需要報哪些興趣班。你給孩子報了這些興趣班了嗎?
  • 我問了50個高知媽媽,終於知道怎麼給孩子報興趣班了!
    給寶寶報興趣班一直都是家長們關注和熱議的事情。很多寶寶還沒有上幼兒園,就已經上了好幾個興趣班。我一直希望他能在運動項目上多發展一點,所以經常帶他去幼兒體能館裡觀摩,做一些簡單的項目,還打算等他上幼兒園後報個跆拳道班。沒想到根兒特別感興趣的是幫我做飯、做點心,這太讓我驚訝了。知名育兒專家羅靜認為:任何一樣寶寶喜歡的事情,都是他的興趣所在。
  • 5歲女兒每天上4個興趣班!孩子哭著嚷嚷:「我要報警抓媽媽」
    導讀:5歲女兒每天上4個興趣班!孩子哭著嚷嚷:「我要報警抓媽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歲女兒每天上4個興趣班!孩子哭著嚷嚷:「我要報警抓媽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雞娃之路:小孩不想上課外興趣班,怎麼辦?
    但現在又不想去了,問我硬筆書法課還剩幾節課。最大原因是上一次的課上,沒有寫好被老師批評了,小心臟受到一丟丟打擊。怎麼辦?我只能選擇再一次給他做心理建設。但這一次,不能再說「必備技能必須去」,得換個角度。
  • 孩子上興趣班:從「一時興起」到「半途而廢」,家長怎麼辦?
    一家人鬧翻了,她爸不想勉強她,我覺得不能這麼輕易放棄。姐妹們,到底該怎麼辦?」寶媽B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就不要勉強了,可能娃通過學習發現這不是她真正的興趣,強扭的瓜不甜,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再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 4年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北大媽媽,結果呢?
    他說問題出在我的身上,在給孩子選興趣班這個事兒上,我太盲目,不理性,不會留白,不知道孩子的優勢和興趣點。我:「那你說怎麼辦,到底怎麼給孩子選興趣班,哪些要堅持,哪些要放棄?」堅持時間:1年費用:2萬 (100/節,一周4節)放棄原因:學校太遠,懷二胎,不方便接送。興趣班離得近太重要。
  • 對不起,媽媽沒有錢給你報興趣班
    他們討論的時候,我有聽到,其實,票價也不貴,我也可以陪著孩子去聽的。可是,人家去聽,都是因為在學樂器,而我家孩子,沒有學習任何樂器,去,又有什麼意義呢。看到他們發的現場照片和孩子的合照,我的心裡有根刺,扎得我隱隱作痛。
  • 掌握這幾點,讓孩子愛上興趣班
    靜靜是個6歲的小姑娘,媽媽為了從小培養靜靜良好的形象氣質,給她報名了舞蹈班。當孩子在興趣班學習中遇到困難,而又無力改變時,無從興趣班中體會到任何快樂,最容易放棄。3. 經常受到批評指責陪女兒上興趣班時,我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我容易嗎?
  • 這三種興趣班就是「碎鈔機」,你報了沒?
    浩浩今年幼兒園大班,按說應該還是個只知道玩的小男孩,媽媽覺得男孩子應該學學跆拳道,而學畫畫能讓孩子安靜下來,鋼琴小王子看起來會很酷,樂高可以開發智力,英語從小就得抓……於是,每天放學後練琴,周末穿梭於各個興趣班,沒有一點時間玩耍,讓浩浩很叛逆,為此家裡常常是媽媽吼,孩子哭,這種雞飛狗跳的狀態讓家人都很崩潰……
  • 興趣班種類多
    本報記者 黃珠慧子 文/圖  學書法、學舞蹈、學繪畫、遊泳班、英語培訓班……業餘時間,孩子們扎堆各類興趣班、輔導班。近年來,給孩子減負的呼聲雖越來越高,但不少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紛紛去報班。  雖然上各類興趣班的學費不菲,但家長們普遍願意為孩子的興趣買單。
  • 幼兒興趣班三大怪現象 不少幼兒園變相"創收"
    「這些費用一個月下來雖然也讓身為上班族的家長夠嗆,但更可氣的是,自家長決定不報讀畫畫和英語等興趣班那天起,兒子便受到不公平待遇。」  「每天早上去幼兒園大門口,穿白卦的老師就是不給兒子檢查,走在前面的檢查了,走在後面的也檢查了,就獨獨我的兒子沒有檢查,我問為什麼,老師說我兒子不配合,我卻不知道如何不配合。」
  • 為打破狹隘興趣,媽媽給自閉症兒子嘗試10多種興趣班
    好在興趣狹窄並不代表沒有興趣,在康復的道路中,我們也欣喜地發現,閉娃的興趣其實是可以培養的。娃被診斷的這五年,在培養娃的興趣,給娃選擇合適的興趣班這條道路上,我上下求索,也反思總結出一些經驗和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