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近代以來唯一跨語系影響英文說話方式的語言。以前英文表達主要受法語、西班牙語等同為印歐語系的「近親」語言影響,其它非印歐語系對英語的影響僅僅是一些單詞,能從短句,甚至表達方式上影響英語的非印歐語系,中文是第一個。
讓我們來看幾個成功成為英國通用語的中式英語:
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流行程度幾乎和how are you 不相上下;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顯然要比huge crowds of people更有氣勢,更有畫面感,難怪能流行起來;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對於這句中式英語能在西方流行起來,我表示莫名其妙,難道是因為朗朗上口嗎?
lose face丟臉,英國人表達丟人、丟臉一般用be disgraced或Shame,近年中式英語lose face也流行起來!
No can do做不到、沒辦法,英語中原本的表達應該是「unable to do」,顯然不如no can do讀起來流暢;
還有一些在歐美網絡比較流行的中式英語,如no zuo no die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等。
為什麼中式英語能從被嘲笑,到為人們所接受,甚至成為流行語?
一、中文生動有趣
中文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拘一格,生動有趣,我們中國人或許注意不到,但如果直譯成英文,那種畫面感能讓人忍俊不禁,如狐假虎威、馬馬虎虎、人山人海、風馳電掣、狼狽為奸、風吹草動、噤若寒蟬、門可羅雀、氣吞山河、一毛不拔、引狼入室。這些中文成語,不僅是詞彙,更是一幅畫,一個故事,非常生動有趣,這是乾巴巴的英語詞彙所達不到的境界。隨著中文的流行,很多生動有趣的中文詞彙,都會變成英語通用語。
二、簡單的才是最好的
英語最大的毛病就是變化多端:一會加個s,一會加個es,一會加個ing;一會me,一會my;一會myself,一會ourselves;一會one,一會first;一會is,一會am,一會are;一會現在,一會過去,一會未來;一會過去將來,一會過去進行,一會過去完成,一會現在完成。這種變來變去的語言,如同難伺候的女朋友,一會這,一會鬧,一會哭一會鬧,純粹是折騰人!
中文每一個字都是固定不變的,不管昨天、今天、明天,漢字不會在書寫上有變化,該多少筆畫就多少筆畫。「我」是我,「我們」還是「我」。我是,他是,他們是,都是「是」。漢字在穩定性上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妥協!所以學習漢字,只要記住了,學會用,一切都OK!
三、中文是沒有廢話的語言
英語:Helen i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that I have ever seen.
中文:海倫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女孩。
中文為什麼簡潔?除了方塊字的優點,最重要的是沒有廢話!上面這句英語,the、that、have就是無意義的廢話!按照中國人的邏輯應該這樣說「Helen is most beautiful girl ,I ever seen.」這樣是否簡潔了許多?
英語滿篇的the、of、to、on、as、for、be、by、have、this、that、with……,廢話連篇,好端端的簡潔語句,被填充的臃腫不堪。本來一個標點能做到的,非要that、this,真是難以理解!
中文每一個字都有明確的意思,沒有意義的字不會用。如:我見過你;我見過你嗎;我見過你了;我見過你啊。每一個漢字的變化都會讓意思產生變化,妙到毫巔,絕不浪費一個字!
四、中文富含美感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人多到像山、像海,有文學之美,非常有畫面感;
no zuo no die,you can you up,day day up,讀起來琅琅上口,有韻律的美感;
把中文直譯成英文,往往能更好地保留中文的精髓,而那些音譯的、意譯的中文往往美感全無。如Tai Chi太極、Kongfu功夫、Feng Shui 風水,就完全沒有了中文的精妙。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文,將會有更多中文詞彙和語句直接進入英語世界,改造英美人的表達習慣。
未來會不會有一種完全中文化的英語?未來成為世界通用語的也許既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而是Chinglish!
歡迎大家討論,說說你最喜歡的中式英語!
歡迎關注猴軍集,戲言背後,總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