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國」,說中文,寫漢字,曾種植鴉片為生

2020-12-16 我愛綜藝之精彩瞬間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國家, 號稱是第二個中國,說漢化,寫漢字,在四川地震的時候,舉國震驚,捐款捐物,從來都沒有忘記中國,那麼到底是什麼國家呢?

這就是在的果敢地區,就是經歷了戰亂,逃離到緬甸國的南明朝起事軍隊。

在明末清初,南明朝的桂王朱由榔和李定國等人,在雲南昆明起事,清兵,吳三桂率領大軍前去鎮壓,這支起事軍隊被迫從雲南的昆明跑到緬甸,朱由榔被抓之後,他下面的部下和兵隊很多都逃散了,有一部分回到家裡,有一些降清,還有一部分就隱姓埋名,逃到了緬甸的深山老林,也就是現在的果敢地區。

在這個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武裝,他們自己的武裝,有自己的政權,就這樣就慢慢變成一個獨立王國,果敢位於金三角北部,是緬甸撣邦的第一特區,曾經被緬甸控制長達21年,又曾是英國殖民地,盛產大煙(罌粟),是果敢的經濟支柱,但在2003年果敢與緬甸政府達成一致全面禁種鴉片。

果敢地區的人民,說中文,寫漢字,而且,還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文化風俗,沿用中國國曆,不過,禁止種植鴉片之後,人們的生活一度陷入了困難之中。

150多年的種植鴉片退出歷史,農民失去土地和收入,工業沒有市場,商業沒有道路,即使還存有幾個煙廠,也無法銷往周圍國家,果敢二十多萬人,看似和平文明的表面其實是受到種種的約束,這個地方雖窮,但是守望祖國,一直堅持下去,未來的命運,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

面對這種尷尬的局面,他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相關焦點

  • 紅星新聞:艾克森已經會寫簡單的漢字、說簡單的中文
    據紅星新聞報導,歸化國腳艾克森如今已經可以寫一些簡單的漢字,恆大還專門給他聘請了一位漢語老師。儘管艾克森已經在中國生活了7年,但他目前的中文與英文水平都還達不到與身邊隊友流暢交流的程度,此次入選國足,國家隊也借調了他原先在上港時的葡語翻譯,幫助他度過語言關。
  • 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
    漢字讀音與書寫的奇特,漢字身上所呈現出來的魅力,都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字,哪怕他們知道這個過程非常困難,卻仍然不斷的嘗試。不過,漢字得到眾多國家的認可與接受,也不是一直就存在的,比如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下定決心禁止使用漢字,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韓文的學習。既然如此,那麼韓國人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這不是與他們的初衷截然相反嗎?
  • 評「漢字保衛戰」:數碼時代少抽「電子鴉片」
    而「『癩蛤蟆』難倒七成人」、「成人漢字書寫低能」的話題,引起人們反思。更有網友調侃,「難道將來,寫漢字會成為一種絕活?」在討論和吐槽中,恰恰說明了國人意識到自己已陷入一種「漢字危機」。  提筆忘字,都是鍵盤惹的禍!記者近日從省教育廳獲悉,從今年秋季起,我省中小學每周書法課不能少於一個課時。
  • 鴉片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歷史真相
    在近代中國,鴉片更有令人不可思議的作用,《廈門志》就記載說,不少富裕人家為了杜絕孩子們跑到外面賭博或惹是生非,不惜以鴉片為誘餌,把孩子圈在家裡吸食鴉片。  直到19世紀初,鴉片仍未被人們視為一種毒品。歐洲許多國家此前出臺了戒酒法令,但並未出現禁鴉片法令,人們仍然持「鴉片無害」的觀念。
  • 世界上寫漢字,念中文,使用人民幣的並非中國一個國家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這樣一個國家,在這個國家有著這樣一個自治區,那裡的人不僅都通用漢語,還使用我們中國移動的手機卡呢!而且就連流通貨幣也是印著我們最親切的毛爺爺頭像的人民幣!這裡就是位於緬甸東北與中國雲南地區接壤的——果敢。
  • 歷史真相大揭秘,燒鴉片的林欽差則徐,為何後期主張民眾種植鴉片
    他提出要嚴禁鴉片,要嚴厲打擊洋人,所以被後世歌頌為民族英雄,世代傳頌,同時還被編入中學歷史課本中。那就是這樣一位民族英雄式的人物為何在中英戰爭數年後卻主張種植鴉片,賣給自己的國民呢? 道光年間,鴉片已經泛濫成災。上層貴族以吸鴉片作為時尚的標誌,街道上到處開著鴉片煙館,人們躺在床上,貪婪地抽著鴉片,兄弟一起,夫妻一起,父子一起,家中萬貫家財都送進了大煙館裡。
  • 《滿洲報》現日本鴉片侵略鐵證 刊登種植83400畝
    水母網7月8日訊(YMG記者 尚香杉 攝影報導)一份1934年的《滿洲報》記載了當年日本侵佔我國東三省建立傀儡政府的鐵證,報紙中對「準許種植八萬多畝鴉片」的新聞讓人瞠目結舌。記者仔細翻看報紙發現,報紙的正面報頭印有「再版又三版」字樣,日期為「康德元年四月八日」,正面內容大多以藥品、潤膚品廣告為主。報紙反面版頭上印有編號NO.4037,報面上有3處毛筆字跡。除了背面的毛筆字跡,報紙上還印有多達30餘條新聞,以小孩失蹤、某長官到訪等當地新聞居多。    看著眼前的報紙,李世彩一肚子的疑問,《滿洲報》為什麼放在梳妝檯夾縫中?報紙上的毛筆字跡到底有何寓意?
  • 這個三國邊境小鎮被泰國取名「金三角」,曾是鴉片集散地?
    這個三國邊境小鎮被泰國取名「金三角」,曾是鴉片集散地?清萊府是泰國最北部的府城,離曼谷約785公裡。北和緬甸接壤,東北與寮國為鄰。清萊在16世紀時曾被緬甸所佔領,直到17860年才回歸泰國清萊是泰北第二大城市,簡樸的城市風格,給人以寧靜和諧的感覺。這裡大部分是山區,林木蔥鬱,景色秀麗。因地處泰、老、緬三國交界處的舉世聞名的「金三角地區」,充滿了神秘色彩。金三角位於清萊府的山區,緬甸、寮國和泰國交界處泰國境內的昌盛縣索叻區內,是泰國和緬甸邊境上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 「虎門銷煙」讓林則徐名留青史,晚年為何卻提倡種植鴉片?
    世人都知道林則徐禁菸有功,可是林則徐在晚年的時候卻幹了一件和之前禁菸背道而馳的事情,竟然大力提倡種植鴉片,到底是為何呢?英國此前一直想打開中國貿易的大門,殊不知當時清政府並不想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清朝的早中期國富民強,周邊都是一些小國家,而且與外界的聯繫很少,並沒有和其他國家通商的想法。
  • 毛澤東在中國曾考慮棄漢字用拼音
    核心提示: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多次發表支持漢字改革的意見,並指出「漢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實現拼音以前,必須簡化漢字,以利目前的應用」,希望文改會研究出中文字母體系。
  • 中國也曾差點廢漢字,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個外國人也贊成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漢文化基本沒有中斷,一直被傳承了下來。其中的漢字,一直被中國人視為瑰寶中的瑰寶。   從倉頡造字以來,漢字就成為了中國的官方文字,哪怕朝代再變更,哪怕我們曾被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漢字都沒消失過。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1954年9月生,現年65歲了,出生於日本東京都。安倍於1977年畢業於東京成蹊大學,在校期間,其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在2012年的時候,他被第二次選為日本自民黨總裁,2014年的時候又連任自民黨總裁。
  • 說漢語寫漢字過中國節日,這個異國地區,與我國有著怎樣的淵源
    佤邦又稱緬甸第二特區或者是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之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或者是北撣邦第二特區,其實從一個地區有這麼多名字就能看出來,這裡必然不是普通的地方,佤邦分為南北兩處,中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北佤邦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裡,控制著465.37公裡的國境線,東邊和我國雲南的耿馬縣、普洱市等縣市接壤,南佤邦面積1.3萬平方公裡,東邊是寮國,南邊是泰國,佤邦中的北佤屬於高寒山地區
  • 日語中來源於中國的漢字,你都寫對了嗎?
    隨著高考日語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國考生選擇用日語代替英語來參加高考,原因就在於日語中有大量漢字,適合中國學生學習,學起來比英語更簡單。日語中的這些漢字,其實就來源於中國。學日語的小夥伴們應該都不陌生,日語的組成有假名和漢字兩部分。其中,假名又分為平假名與片假名。
  • 緬甸這個城市的人,說中國話寫漢字吃沙縣小吃,但卻不是中國國籍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化現在傳播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廣,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都會把中文當作是第二語言來選擇,但是真正的能夠把中文說得非常好的外國人非常的少,畢竟中國文化比較的精深,一般外國人也是沒有辦法完全理解通透的,更不要說是熟練的運用了,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熟練掌握漢語的人就一定是中國人
  • 曾讓我們挨打的鴉片,到底是什麼?
    對這種藥物的依賴性慾望或者說依賴性需求會強大到超越其他任何需求的程度,為了獲得它而導致的災難小到順手牽羊的罪行,大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在19世紀的英國,以鴉片酊形式出現的鴉片幾乎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如今的香菸、老酒和撲熱息痛。鴉片幾乎能在任何一家藥房或雜貨鋪裡買到,沒人會問你任何問題。
  • 這個地方在中國隔壁,說著中文寫漢字,當地美女最願嫁給中國男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最驕傲的事情就是中國地大物博,而且也正是因為面積的遼闊,所以中國的鄰國特別多。現在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到國外去旅行,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周邊的國家了,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到了國外變化很大,可是有的時候卻覺得跟在中國也差不多,感覺就是身處在中國呢。
  • 英國把鴉片帶來清朝,並且發動侵略,導致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
    在清朝,有著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后也曾吸食過鴉片,而且她吸完且說的第一句話也很讓人無語。清皇朝裡,歷代的皇帝也有對鴉片作出過抵抗,因都沒有好的效果,後來也就放棄了。雖然不能把國內的鴉片都禁了,但在皇宮內實行禁止吸食鴉片,還是能夠做得到的。這名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她也認識到這鴉片毒品的害處,也對鴉片非常的抵制。
  • 從天使到魔鬼:鴉片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歷史真相
    原標題:從天使到魔鬼:鴉片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歷史真相 對鴉片史簡單的回顧有助於理解中國近代的鴉片問題。從世界的眼光看,世界其他地方種植和使用鴉片的歷史遠比中國悠久,使用範圍更廣,但是其他國家基本沒有因為鴉片而引起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國則不同,鴉片幾與近代中國的悲慘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這的確是非常值得思考的現象。
  • 「鴉片大王」利希慎:一生娶4妻生15子女,49歲在吃飯路上喪命
    他的積極的態度我們需要學習,但是他做的事情我們是要引以為戒的,切不可以此為榜樣的。 幾年後,利希慎離職了,和自己的朋友組建了「裕興公司」,準備做鴉片交易,要知道當時在中國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吸食鴉片。 更加可怕的是,當時的慈禧為了利益,讓農民放棄種植農作物,鼓勵農民種植鴉片,可見鴉片在當時的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市場需求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