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乳汁不足?」是每個母乳媽媽都曾經在心裡出現過不知道多少次的問題,說它是靈魂拷問,一點都不誇張。先來做個調查,全母乳餵養的媽媽,你有過多少次懷疑自己乳汁不足?
但是,你知道嗎,大部分媽媽並不是真的乳汁不足,只是被不足!這部分媽媽根本不需要追奶。所以今天追奶文章開篇,我會跟大家聊聊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追奶。
我需要追奶嗎?
當你只要有任何懷疑自己乳汁不足的念頭時,請先做一件事:記錄寶寶24小時的大小便。因為4-6周後寶寶可能會攢肚,所以如果小便和體重達標,可以不要太在意大便情況。
初略統計:一天6片中等重量尿不溼,小便顏色不黃。中等重量大概就是45ml水倒在尿布上的重量。當然,溼尿布越多說明寶寶吃到的奶越多。每天大便2次以上(也可能因為攢肚而達不到)。
精確統計:把每片尿布稱重,除掉幹尿布重量後就是尿液的重量,每天270g尿液重量就達標了。
尿布是可以每天在家觀察到的,而生長曲線是要隔一段時間稱量體重後才會有記錄,更多生長曲線的內容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生長曲線全解析,家長必備!
如果通過記錄發現寶寶尿量已經達標,那麼媽媽就不要再糾結奶量夠不夠了,寶寶只吃母乳,如果吃的不夠排的從哪裡來呢?
通過大小便和體重觀察,只能判斷出寶寶的攝入是否充足,但是你的乳汁有沒有減少就很難通過大小便來判斷了,因為有可能減少的乳汁你已經用奶粉補充給寶寶吃了。這時怎麼辦?
如果你想更準確,諮詢專業靠譜的母乳指導幫你評估。或者你也可以嘗試保持原來的奶粉量,或者適當減少奶粉量的情況下看看大小便有沒有明顯變化。
我能追奶成功嗎?
如果通過分析判斷了自己真的乳汁不足,很多媽媽就要考慮是否要追奶了。是否要追奶,很多人最擔心的還是「萬一我辛苦了半天,追奶不成功怎麼辦?」
追奶是否成功,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
奶量缺口有多大
乳房狀況怎麼樣
追奶方案是否正確
媽媽執行是否到位
總的來說,追奶越早,乳房工廠狀況越好,越容易追奶成功。
乳房狀況怎麼來理解呢?
如果同樣是每天哺乳3-4次,那產後1個月的媽媽一定就會比產後3個月的媽媽乳房狀況好。
如果產後3個月的媽媽每天哺乳7-8次,和產後1個月的媽媽每天哺乳3-4次相比,那3個月的媽媽可能乳房狀況會更好,追奶更容易成功。
到底追奶能不能成功?如果你嘗試了,就有成功可能,你不嘗試,就失去了成功的可能。如果你想多讓寶寶吃一些母乳,想讓寶寶吃母乳時間更久一些,那就盡力而為吧。
如何高效追奶?
要想產生充足的乳汁,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充足的乳腺組織
正常的激素和激素受體
正確的哺乳程序
絕大多數乳汁不足都是因為產後哺乳程序錯誤導致的,所以我們講的追奶策略主要針對這一部分。
五大方法助你追奶更輕鬆
一、持之以恆的執行力
追奶是一個非常艱辛又漫長的過程,只有媽媽有堅定的信念和很強的執行力才能把這條路堅持走下去,並最終到達彼岸。
妹妹出生時,因為舌系帶問題導致了我乳汁量少,我經過15天的努力,奶量從每天200ml上升到了800ml。
夜間是泌乳素分泌的高峰,別人在夢鄉,而我卻要上好鬧鐘3個小時起來吸奶一次。
追奶的辛苦,追奶媽媽的不容易我都知道。
因為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真正懂。
除了堅定的信念還需要媽媽有很強的執行力,我指導的追奶個案,成功的案例每一位媽媽都能夠按照追奶計劃來執行,而且堅持很多天。
追奶確實考驗恆心和毅力,但是只要堅持,查找原因,必要時找專業人員指導,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後持之以恆地去做,奶量終究會有明顯提升。
二、頻繁移出乳汁
乳房是一個工廠,由客戶下訂單的量來決定工廠的產量,所以為了使工廠的產能提高,需要讓客戶多下訂單。
在產後頭一個月裡,一般2到3小時一次哺乳,24小時至少要有8到12次的哺乳。追奶的媽媽,每天至少要有十次的乳汁移出。儘量讓寶寶來吸奶以達到至少10次的目標,但如果寶寶吃不了那麼多次,或是寶寶因為各種原因吸奶效果不好,就需要使用吸奶器來幫助追奶。
當然,乳汁移出的頻率要根據媽媽的真實乳汁量以及還有多大的乳汁量缺口來決定,如果缺口不大,往往在增加了哺乳有效性後就足夠了,並不需要再額外吸奶。
如果要用吸奶器追奶,建議追奶媽媽使用雙邊電動吸奶器,因為產生奶陣時對兩個乳房同時都會有影響,用雙邊電動吸奶器,不僅可以使吸奶時間節約一半,而且可以使乳汁量增加15%。
三、增加哺乳有效性
要增加乳汁產量,並不是只是多吸就可以,還必須做到有效吸吮。所以追奶策略裡有一條很重要的就是要增加每次哺乳的有效性。
如何增加哺乳的有效性?想辦法刺激出奶陣,只有刺激出奶陣來,才會有大量乳汁移出,這樣才會使得舊的乳汁移出新的乳汁產生。
增加哺乳有效性的方法有:
1.確保寶寶銜乳姿勢正確;
2.每次哺乳時擠壓按摩乳房
3.頻繁換邊
媽媽一隻手抱住孩子哺乳,可以是搖籃式或者別的任何姿勢,把空餘的另外那隻手放在乳房上,避開乳暈位置,拇指和其它四指分開。
在寶寶吸吮暫停,或者乳汁流出變慢(寶寶吞咽不明顯)時,把手指向胸壁方向和向乳房內側擠壓,你可以想像擠壓的目的就是擠壓到乳腺組織裡面的乳汁,讓它從腺泡流到導管,再流到寶寶口中。按摩擠壓的頻率不一定需要很快。如果寶寶吞咽增快,可以暫停擠壓,保持擠壓的手勢不變,停頓幾秒後放鬆手指再次擠壓。
這樣做首先可以增加乳汁的流量和流速,讓寶寶更願意在乳房上吃奶,另外還可以刺激噴乳反射的發生,增加乳汁的產量,使寶寶吃到更多的奶。
對於追奶的媽媽,可以採用一次哺乳頻繁換邊的做法,當左邊乳房吃完第一次奶陣以後,感覺寶寶吞咽沒有那麼明顯了,可以換到右邊乳房,如果右邊第一次奶陣結束了,可以又換到左邊乳房。這樣頻繁換邊更容易刺激出多次奶陣,使更多的乳汁移出。
更多關於哺乳有效性的內容,可以在後臺回覆:「哺乳有效性」查看。
四、額外乳汁移出
每次哺乳或者吸奶器吸奶之後,再額外手擠奶幾分鐘,可以額外讓乳汁移出,增加乳汁產量,也可以考慮在兩次哺乳間隔期間擠奶或者用吸奶器吸奶。
還是那句話,乳房是工廠,由客戶訂單量來決定產量,要使工廠產生的貨物多,需要讓客戶多下訂單。
五、放鬆心情
這一點在追奶的旅程中實在太重要了。媽媽緊張、焦慮會影響催產素、泌乳素的釋放,不利於乳汁的生成和移出,也就無法提高乳汁量。而媽媽放鬆心情,催產素爆棚,奶水就譁譁出來了。追奶媽媽,你就是家裡的女王,請家裡別的人好生伺候女王陛下,不要逼著喝各種湯水,也不要質疑女王為什麼奶不夠。
對了,要想心情放鬆,追奶時多看看甜甜的韓劇哦
文末,放幾篇追奶案例文章,鼓舞一下正在或者正準備追奶的你
通乳30+次,服維生素B6 500片,斷奶6天後再追奶!!!
你根本想不到,藏在追奶下的秘密原來是這個!
產後困難重重,一年後追奶成功,看她如何順利實現母乳餵養!
是真的需要追奶,還是療愈心靈深處那孑然一身的自己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圖片 | 網絡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