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知發展問題,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四階段是教師招聘筆試的,在歷年考試中均有涉及,考查形式以單、多、論為主。單選題以考查例子為主,根據題幹描述選擇所對應的認知發展階段,或者將階段、年齡及特徵相對應起來。多選題考查較為簡單,一般是直接問皮亞傑將兒童認知發展階段分成哪幾個階段,或者某階段的特徵有哪些。根據歷年考試可知,我們考生對於這四個發展階段不太容易理解,尤其是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給出例子時,較難判斷屬於哪個階段的特徵,因此學員在進行學習時,一定要理解透徹、準確,平時多積累些實例幫助理解記憶。或者可以聯繫自身的年齡發展階段進行識記。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本階段的著名實驗是「沙漏實驗」。
①通過感知覺與運動之間的關係來獲得動作經驗。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們探索周圍世界的主要手段。例如遇到好奇的事物是「摸一摸」、「舔一舔」。
②獲得低級的行為圖式。
③這一階段的標誌是兒童大約在9~12個月逐漸獲得了客體永恆性,即當某一客體從兒童視野逐漸消失時,兒童知道該客體並非不存在。
(2)前運算階段(2-7歲) 本階段的著名實驗是「守恆實驗」、「三山實驗」。
①「泛靈論」,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如兒童說「你踩在小草身上了,它會疼得哭」,熱衷於給玩具小汽車或者布娃娃蓋被子、穿衣服。
②在思維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點,認為別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樣,以為世界是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圍繞著他轉。如兒童分不清左右手,認為月亮是跟著他走的。
皮亞傑把自我中心言語分成三類:重複,為了發音的愉快而重複幾個字或聲音。獨白,兒童對自己說話,把自己的思想通過聲音表達出來。集體獨白,兒童在多人面前大聲地對自己說話,並不注意聽者,聽者的存在只是提供一種刺激,因此並不引起對話。
③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兒童的思維只能前推,不能後推。比如問小明有妹妹嗎?小明回答有,接著問「妹妹叫什麼名字?」小明回答「妹妹叫欣欣。」再問「欣欣有哥哥嗎?」小明回答不了。
④思維具有刻板性。本階段兒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時往往忽略其他方面。比如問兒童一斤鐵和一斤棉花哪個重?本階段的兒童普遍回答一斤鐵重。
⑤未守恆。兒童在做出判斷時傾向於運用一種標準或維度,比如:長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還不能同時運用兩個維度。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①守恆。例如本階段的兒童不會再認為長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一個蘋果切4塊和一個完整的蘋果會認為是一樣重的。
②能憑藉具體事物或從具體事物中獲得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集運算,還不能進行抽象思維。例如小朋友去過幾次舅舅家,可以繪製出去往舅舅家的路線圖。
③本階段兒童已經能理解原則和規則,但在實際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規則,不敢改變。
④思維的可逆性。本階段的兒童知道A>B,也可以回答B
⑤去集中化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最大特徵。
(4)形式運算階段(11歲-16歲) 本階段的著名實驗是「鐘擺實驗」。
思維是以命題形式進行的,能夠進行假設性思維,根據邏輯推理、歸納或演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夠理解符號的意義、隱喻和直喻,能夠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維發展已經接近成人的水平。在此階段兒童的思維具有可逆性、補償性、靈活性的特點,可以脫離具體事物進行抽象邏輯思維運算。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