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亦平
大家還記得嗎,去年有一位80歲老太太祈福把9枚硬幣扔進飛機發動機裡,致使航班延誤5小時,拆開發動機檢查花費人民幣100萬元。
不過,羅羅公司最近宣布的研究項目如果實現了,則會減少這項損失。飛機發動機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周二表示,它正在開發小型昆蟲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在飛機發動機內爬行以發現和解決問題。無需從飛機上拆下發動機進行維修工作,不僅能提高效率,更能降低成本。
這批「蟲蟲特工隊」的創意來源大概就是「打不死的小強」。為了探索這一概念,羅爾斯·羅伊斯的研究人員同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諾丁漢大學的機器人專家合作,一研究就是8年。不久的將來,「蟲蟲」機器人會裝上各種傳感器和攝像頭,並且把身材壓縮到15毫米大小。
這些「小蟲子」,通過機器「蛇」送達發動機內部,然後自己爬行到人工難以抵達的角落。他們自帶攝像頭,實時傳輸視頻給工程師,以便他們無需下發就能完成目視檢查。
與之配套的還有一種嵌入發動機的「潛望鏡」網絡,負責發現和匯報發動機維護需要。這些鉛筆大小的機器人通過熱保護抵禦發動機內部的極高溫度。他們傳輸的數據將結合發動機健康監測系統的數百萬數據點共同用於分析診斷。
「蟲蟲」機器人可以進入燃燒室,檢查損傷情況並去除任何碎片。「蛇形」機器人則可以進行臨時的局部修補,直到發動機做好全面修補準備。
我們知道,飛機的發動機是一個巨大而精貴的東西,成噸重的大傢伙,每一扇葉片價值等同於一輛小轎車。檢查維修時,一點都馬虎不得。
我們首先來說說羅爾斯·羅伊斯這個公司,說起他的另一個名字「勞斯萊斯」,相信大家更熟悉。很久以前,這是一個公司的兩種翻譯方法,在提到航空發動機的時候,我們稱呼它為羅爾斯·羅伊斯,簡稱羅羅公司;在提到豪車的時候,我們叫它勞斯萊斯。1971年,羅羅公司在生產它最經典的遄達系列發動機的時候,公司因負債破產。在政府的資助下,公司正式拆分成了生產發動機和生產豪車兩個部分。只不過後來,一個走向了輝煌,一個走向了沒落,到現在,勞斯萊斯汽車已經歸寶馬生產了。
羅羅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汽車船舶發動機聞名世界的英國公司。像波音787、空客A380很多機型使用的都是羅羅公司生產的發動機。
之前,BBC曾經報導過,飛機發動機上有一個完整的傳感器系統。羅爾斯·羅伊斯通過衛星, 實時監測它的3000多個引擎的數據並進行分析。通過算法的不斷改進, 羅爾斯·羅伊斯如今甚至已經可以通過數據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當時我們讚嘆於羅羅公司服務於整個飛機發動機的壽命周期,後來我們驚訝於公司對於每一臺售出的發動機的位置都掌握的如此詳細……
今年2月份,羅羅公司提出了智能發動機的概念,藉助現在飛機上不斷發展的網絡通信能力,讓航空發動機變得更加安全和高效。最終目標是隨著技術的進步,航空發動機能夠實現自我修復。這些微型機器人正是為了配合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提出的「智能發動機」概念。
近幾年,羅羅公司挺不好過的,不僅陷入了貪腐醜聞,公司的發動機頻頻出事,安全問題都得不到保障。再加上英國脫歐,英鎊貶值,公司的利潤沒了,虧損創造了新紀錄,羅羅公司再一次陷入到巨大的危機中。但是誰知道它會不會像1971年那樣,浴火重生呢,也許「智能發動機」的概念有這個魔力呢~
來源:CNBC、羅爾斯·羅伊斯、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