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率高達 28%,尤其是產後盆底功能障礙,有 50% 已婚育女性患有尿失禁問題。
儘管部分人沒有明顯症狀,但妊娠和分娩都不可避免對盆底肌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隨著產後盆底健康越來越普及,很多寶媽也會在產後第一時間去做盆底肌恢復。
但你對這片看不見的「肌肉群」的恢復到底了解多少?
今天給大家匯總了盆底肌的12條基本恢復常識,讓寶媽們對它有深入地了解。
01
盆底肌受損直接影響性生活質量
女性從懷孕到分娩,陰道擴大十幾倍,盆底肌的鬆弛勢必會影響性生活質量。而盆底肌鍛鍊不僅適合產後的女性,對於那些性生活時間較長卻難以達到高潮的女性也非常適用。
02
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礙的最常見表現
常見於咳嗽、大笑、甚至打噴嚏的時候會有少量尿液排出。尿失禁按照症狀可分為充溢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壓力性尿失禁5類。
03
妊娠與分娩對盆底肌的損害不可避免
但影響可以降到最低
盆底肌的位置很特殊,承載人體70%重量。孕期和分娩給盆底肌造成的傷害,多數是永久性的。但如果堅持盆底康復鍛鍊,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盆底疾病的發生。
04
盆底鬆弛的後遺症幾十年後也能凸顯
產後有的女性出現盆底功能性障礙,有的女性卻沒有,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真正影響生活質量的後遺症大多在幾十年後才能顯現出來,比如尿失禁、子宮脫垂等疾病。
05
中國女性產後盆底鬆弛現象很普遍
和外國人相比,中國的孕產婦骨盆小,但生下的寶寶個頭卻不輸給外國寶寶,因此,中國女性產後的盆底鬆弛現象非常普遍。所以中國女性產後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06
盆底肌訓練很早就有了
Kegel訓練是針對骨盆肌肉進行的一種訓練,被稱為骨盆瑜伽,它是1948年由美國婦產科醫生Amold Kegel 提出的。
此訓練法通過自主、反覆的盆底肌肉群收縮和舒張,增強支持尿道、膀胱、子宮和直腸的盆底肌肉張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復鬆弛的盆底肌,達到預防和治療女性尿失禁和生殖器官脫垂的目的。
07
不是只有順產才會造成盆底損傷
剖宮產也會盆底肌鬆弛
女性整個孕期都是依靠盆底肌來承託日益增大的胎兒,以及腹腔、盆腔臟器的壓力。
盆底肌肉便在持續受壓中逐漸鬆弛,這種現象在未分娩之前就已經存在。
因此,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不可避免地對女性的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
08
盆底肌千萬別等到二胎時再修復
懷孕對於盆底肌的損傷如果在第一胎時沒有恢復好,到了二胎,症狀會更加嚴重。而如果第一胎時做好盆底肌康復,二胎後恢復得會更快。
09
目前恢復盆底肌的主要方式是
生物反饋及電刺激療法
這兩種方式可以使受損傷的肌肉、神經得到真正的糾正,具有長期效果。
在歐美及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普及了盆底肌肉評估、生物反饋訓練和電刺激治療,對產後42天的女性常規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從而大大地減少了盆腔器官脫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