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不認識字也沒學拼音自主閱讀確實有點困難。因為我的孩子也剛剛經歷過一年級,現在在讀二年級,所以我想這個問題要這樣看: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所佔比重正越來越大,老師給孩子布置這樣的作業是為了學生著想的。
1、一年級的孩子該怎樣開始閱讀
親子閱讀
如果之前孩子都沒有養成親子閱讀的習慣。那從一年級開始也不錯。一年級上半學期已經過了一半,現在開始每天抽出20分鐘親子閱讀。家長千萬不要抱著孩子已經開始認字會拼音了,過段時間就該自己讀了。這是一個誤區。尤其是之前識字不多的孩子,指望孩子自主閱讀是很難的。
親子閱讀的好處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讓孩子產生對閱讀的好感。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所以給孩子閱讀的時候,態度一定要好。不要因為孩子已經開始認字學拼音了,讀到興起,突然來一句:「寶貝,這個字你剛剛學過了,念啥?」「這個字你認識了,給媽用拼音拼出來吧。」如果這麼搞,你就身份就從媽媽轉變為老師了。孩子在學校被考核,回家還被考核,他能親近閱讀嗎?
而且再美再離奇的故事,被你這麼一打斷,就支離破碎,一點美感都沒有了。孩子肯定會討厭閱讀這件事。
記住給孩子親子閱讀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無論孩子突然打斷你也好,還是中間有一段他不想聽,要你跳過也好,都可以的。說起來我在親子閱讀的時候,也有那麼一點強迫症,我不喜歡跳著讀,如果不讓我順著讀完,我會很難受。所以我每次都跟娃商量,不喜歡這段我讀快一點,她隨便聽聽就過了。
過渡到自主閱讀
從親子閱讀過渡到自主閱讀是有點困難的。大概10月份左右,最遲不會超過11月底,一年級的拼音就該講完了。一年級拼音學得速度快,但基礎不大牢。
可以買一本有趣一點的注音書。給孩子讀一點,讀到精彩的地方,且聽下回分解。一般來說,孩子會試著自己讀。不要看到他自己讀了這本書就不給他讀了。第二天你可以問他,要從昨天斷掉的地方開始讀,還是從他自己看到的地方讀。
如果他選從昨天斷掉的地方開始讀,那說明他對自己讀得還不是很自信。沒有關係,你就聽從孩子的要求,他說從哪讀就從哪讀。總之不要看他自主閱讀你就不讀了。那自主閱讀就成了懲罰,而不是獎勵。
一年級的孩子該讀什麼書?
如果老師有指定書目,那麼最好。就按照老師的書目來。如果沒有指定書目,那麼我給推薦一些。
1、童話書
可以買一些《安徒生童話》之類的給孩子讀。無論哪個年代,孩子都會青睞童話。這是無需置疑的。還有一些名家童話,包括羅爾德的童話書,羅大裡的《洋蔥頭歷險記》,這些名家經典一直被一代又一代孩子喜歡。
2、繪本
對於剛剛開始自主閱讀的孩子來說,字數比較少,圖畫比較多,孩子接受起來更容易。一般繪本父母讀幾遍,一年級的孩子就能自主閱讀了。繪本不用買很多。買最經典的就可以了。比如《媽媽的紅沙發》、《爺爺一定有辦法》等。
3、漫畫書
漫畫類書一直是爭議最大的。是的,我不但要推薦漫畫,我還要推薦不受待見的米小圈、《神探狗狗》還有《丁丁歷險記》等。
有些媽媽上來就說,我的孩子要讀就讀經典,這種快餐文化不要。但你要知道,很多孩子正是通過這些書才愛上了閱讀。孩子現在還營養不良,你不讓孩子吃炸雞翅,孩子都要餓死了,你還逼著孩子喝牛奶,就太不合適了。
而且這些暢銷書,還有另一個功能,就是成為孩子的「社交貨幣」。你當然不希望孩子總是跟朋友談動畫片,談遊戲。那總得有點可談的吧?這種暢銷的漫畫書就很合適。
4、橋梁書
可以買一些文字多的,比如《老鼠記者》、《小王子》之類的書。不要一上來就指望孩子能讀。可以時不時給孩子讀一段,誘惑一下,說不定有天就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在讀書了。
能在一年級就遇到重視閱讀的老師,是孩子的福氣,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