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髮指 密西根證人:我和孩子被威脅 失去工作生活被毀

2020-12-11 騰訊網

2020年12月2日,一位名叫Melissa Carone 的女證人在密西根舉行的有關大選公正性的聽證會上作證。(YOU TUBE 視頻截圖)

在密西根周三(2日)舉行的有關大選公正性的聽證會上,有民主黨人質問一位出庭指證舞弊的女證人,為什麼除了她沒有更多的證人站出來指證?而她的回答讓提問者啞口無言,更獲得了眾多網民的點讚及廣泛轉發。

據美國保守派網站「網關專家」(Gateway Pundit)報導,12月2日晚,有超過153,000名美國人在保守派媒體RSBN上觀看現場直播,關注在密西根州眾議院舉行的有關選舉舞弊的聽證會。其中,一位曾經在Dominion接受過培訓的IT承包商作為證人,當場講述了自己所了解的選舉欺詐情況。

這位名叫梅利莎·卡隆(Melissa Carone)的女證人在作證時,受到了民主黨議員們的攻擊性質問。但她回應說:「我在宣誓書上簽名……你籤過嗎?」

當她作完證即將離開時,一名民主黨人突然問她:可以再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嗎?為什麼除了你,並沒有其他更多的人站出來作證?

梅利莎有些激動地回答說:「我來告訴你原因。我的生活被摧毀了。我失去家人、朋友,我和我孩子被威脅。我需要搬家,換電話號碼,我甚至無法找到工作。因為威脅,沒人願意出來作證。民主黨就是要毀了你的生活。」然後,她一邊起身準備離開,一邊補充說:「就像他們對川普所做的一樣!」

視頻截圖

這段現場視頻被網民上傳到網絡社交平臺上,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獲得了29,500人點讚,還有17,400人留言評論。許多網友稱讚,這位女證人「勇敢」,是「美國的英雄」。

網民還批評民主黨議員在聽證會上的表現:「民主黨人似乎只是在騷擾目擊證人,他們不是在那兒了解事實或聆聽, 他們在那裡只是試圖攻擊和抹黑證人。」

網友Gilberto Rodriguez 在視頻下留言說:「對於這位女士生氣和情緒激動,我不感到奇怪。因為 他們(拜登的支持者)在她的家中襲擊了她。我認為她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他們試圖恐嚇她時犯了一個重大錯誤。她是一個不會退縮的真正的美國人。她很值得欽佩。」

Pammy Rogers 則留言評論:「最後,他問她是否可以問她一個簡單的問題。他所有的問題都很簡單。他們只是不喜歡答案(真相)。」

Boondock Hiker也評論道:「她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她將自己的自由和生活擺在了一邊挺身而出,但他們(民主黨議員)並沒有認真對待她,還試圖抹黑她所說的話,而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說的是實話。祝福她。」

Linda Kops則質問道:「為什麼?如果什麼都沒有隱瞞,為什麼要去威脅一個婦女和她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我在密西根安娜堡大學的留學生活
    這兩天北京氣溫已回暖,到處春意盎然,國內的疫情已基本穩定,但國際形式越發緊張。
  • 密西根州議員威脅證人,被眾議院委員會撤職
    該委員會在上周聽取了證人關於選舉舞弊和恐嚇的證詞。之後,詹森在自己的臉書(Facebook)頁面上聲稱,有人在威脅她。她告訴自己的支持者要「把事情辦好,按順序來,」並警告川普總統的支持者「要當心!」以及「走路要小心!」她還表示:「我們不是在和你們(說著)玩。對於你們當中的士兵來說,你們知道怎麼做。把事情辦好,按順序來,讓他們付出代價。」
  • WADA指控孫楊威脅證人:他們沒出庭作證是怕被報復
    北京時間3月4日晚上,CAS關於孫楊一案的仲裁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孫楊被WADA指控威脅相關證人,並認為正是他們的威脅,才導致害怕被報復的證人不敢出庭。針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對他威脅證人的指控,孫楊否認了自己曾威脅恐嚇過相關證人。
  • 夫妻感情出現問題,丈夫提出離婚,妻子為贏官司,嚇唬威脅證人
    被丈夫起訴離婚,找家人嚇唬威脅證人家住臨泉縣的李某甲和孫某某本是一對恩愛夫妻,但因雙方聚少離多,感情出現了問題。2019年6月,丈夫孫某某向李某甲提出了離婚。雙方家人多次勸說,孫某某仍然堅持要離婚,並要求李某甲歸還結婚時給的20萬元彩禮。
  • 本案中年僅八歲的孩子可以當證人嗎?
    ,而外人對這些生活瑣事很難親眼目睹,故很多當事人需要收集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作為證據提交給法官以證明某些案件關鍵事實。其實本離婚律師經常會提示自己的當事人,即與他們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由於更了解這類事實,故也可以考慮讓他們作為證人出庭作證。對此,很多人有個誤解,即孩子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在法庭上所說的話,法官能相信嗎?對於上面這個疑問,舉個本律師以曾經代理的離婚案件作為例子來說明一下。我的當事人(男方)結婚已有9年。婚後育有一子,訴訟時已滿8周歲。
  • 為什麼不讓證人出庭?
    這裡邊有司法行政化,法官不能做主,沒有積極性的原因,也有檢察機關沒有主動申請證人出庭的問題。2012年我參與籌備過證人出庭工作的現場會,那時候以為這項工作是一項大勢所趨,我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可惜到現在也沒有看到這個趨勢到來的跡象。
  • 媽媽,求你別打了,打孩子的行為令人髮指,當心虐待輪迴
    80年代和90年代的許多世代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遭受了父母的暴力,他們經常遭到毆打。許多人說,一個從小就被毆打的孩子,肯定會在長大後不願生育自己的孩子,但事實確實如此嗎?我記得以前曾閱讀並看到過這樣的報告。這個小女孩經常遭到母親的毆打。碰巧她家中有監視,所有這些都通過監視記錄下來。孩子正坐著,母親不知道該怎麼討厭她,於是她拿起掃帚,猛地砸了孩子。
  • 證人不敢作證,好人就怕了壞人?(圖)
    警方和死者家屬在尋找目擊者過程中,知情人皆不願出面作證。  此間專家指出,證人不願作證,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社會轉型時期見義勇為精神的缺失,同時也凸顯了加強證人保護制度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過個一年半載的,孩子被誰捅一刀怎麼辦?  家住哈爾濱市道外區育英小區的83歲老人謝杰,身子骨硬朗,生活規律,每天都在小區散步。
  • 調研|高質量開展證人證言收集運用工作
    規則既包括對非法證言的強制性排除,還包括其他取證程序違法導致證人證言內容真實性無法查證的情形。一是非法證言強制性排除。證人證言與被調查人供述同屬言詞證據,因此,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方面有類似之處。《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規定,採用暴力、威脅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應當予以排除。二是對於「詢問證人沒有個別進行而取得的證言」,應當強制性排除。
  • 論構建我國《證人保護法》的必要性
    報復證人案例,各新聞媒體都屢有報導,其手段殘忍令人髮指。證人不敢作證,知情人不敢署名,已成為我國社會的一大頑疾。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字表明,我國群眾舉報案件署名率不足1%。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國家司法機關才能保護證人。因此,如何從立法上和司法上消除證人的恐懼心理,防止證人慘遭打擊報復,提供良好的作證環境,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時候了。
  • 作證受威脅,證人可申請人身保護
    雖然很多人覺得自己與刑事犯罪距離遙遠,但因近年來一些典型的刑事冤假錯案頻繁曝光,讓民眾仍然對這部稱不上貼近生活的法律表達了關切。此次《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有99條,擬將《刑訴法》從原來的225條增加到285條,很多內容是第一次出現。此次《刑訴法》大修,專家學者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很多條文是針對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制訂的,具有現實意義,並且與國際司法理念相銜接。
  • 一證人作證後遭報復四處流亡 證人安全誰來保護?
    「一同來的還有派出所的副所長李東泉,他們叫我別怕,希望我能出來作證,否則案子很難破,這時我才知道那個人已經死了。」  當時看見整個過程的就肖敬明和隔壁的一個安徽人,但作案的是貴州人,他不認識,所以真正的目擊證人就只有肖敬明了。
  • 「我作為本案證人,保證向法庭據實陳述證言」——證人當庭宣誓上線...
    「我作為本案證人,保證向法庭據實陳述證言」——證人當庭宣誓上線啦~ 2020-05-28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在密西根大學讀建築
    密西根建築學院digital fabrication lab密西根大學建築學院演講場景建築學院studio國內的建築設計專業和美國的建築設計專業有什麼不一樣?國內大部分學院更加注重基礎教育,對實踐能力要求更高,對規範要求比較高,比較看重畢業後的就業情況,但缺少了一些對建築理念的探索,課題上相對比較單一,在設施上投入也相對薄弱。
  • 我在密西根大學讀建築
    我上學那會兒密西根建築學院院長是前哈佛digital lab的負責人Monica Ponce de Leon,主打digital fabrication(數字建造)+representation(建築表現)。
  • 在「安娜堡村」和密西根大學親密接觸
    我自幼就沒在小地方生活過。上大學的前18年一直生活在大連,之後來了北京,更是滿目繁華。來安娜堡之前,我以為這裡的生活極為不便;來了才知道,安娜堡雖是「村鎮」,但五臟俱全。有購物廣場,有食品超市,有到處扎堆的各地風味餐廳,也有電影院,射擊場,據說還有跳傘的地方。而且這兒的每棟樓裡都有WiFi,大街上也總能搜到手機信號……這個小鎮的基礎設施,不比大都市北京差。
  • 證人擔心遭報復不願出庭 證人保護制度還要等多久
    本報北京3月8日訊記者席鋒宇證人出庭作證,是一項基本證據制度。北京鼎業律師事務所許智慧代表卻在司法實踐中注意到證人出庭率卻比較低。「主要原因就在於證人擔心遭到打擊報復,而現存制度缺乏對證人、舉報人的有效保護。所以我建議儘快確立證人、舉報人保護制度。」
  • 張紫妍案證人遭侮辱事件始末詳情介紹 尹智吾和張紫妍什麼關係
    她直言,在作證人的期間,自己被跟蹤、被威脅,甚至不得不看心理醫生來排解自己的壓力。而在張紫妍自殺事件不了了之之後,尹智吾被迫移民,一直生活在加拿大。值得一提的是,在張紫妍事件重新被大家注意之後,尹智吾才作為證人被傳喚回國。
  • 酒駕毒駕、證據鏈被毀……譚松韻媽媽被撞案肇事者是何來頭?
    這邏輯難道是「你們失去的只是家人的生命和健康,我兒子失去的可是在家過年的機會啊!」更微妙的是,在庭審過程中,審判長打斷原告律師發言、被告律師多次打斷原告律師發言。證人們則支支吾吾閃爍其詞,對於肇事者喝酒與否都是一問三不知。
  • 比吼孩子還可怕的是威脅孩子
    上一次我們探討了我們為什麼會吼孩子。但,你知道嗎,比吼孩子還可怕的是威脅孩子。特別是在孩子幾歲的時候,孩子處於小叛逆期,經常不聽話,大人往往喜歡利用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威脅孩子。比如,「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了!」然後丟下孩子就走了。或者「你再、、、、、、,我就不要你了!「」你再不睡覺,我就把你扔到外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