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一個缺乏批判性思維的社會,就如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很容易犯錯誤,也很容易倒退。社會不是線性發展的,等到大多數人缺乏批判性思維的時候,社會就不一定前行。批判性思維能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就是具有自由思考的社會環境,昨天一篇關於自由的文章《渴望自由的豹子》,其公眾號夏家少爺被刪文封號,顯示出我們離批判性思維的社會還有很大的距離。
《光明日報》上有一篇華師大一學者發表的文章,題目是:培養批判性思維 從擁有信息到擁有知識。
這個課題在目前的中國確實非常重要,不少過激言論,不少偏激行為其實都和缺乏批判性思維有關。
作者引用批判性思維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理察·保羅(RichardPaul)的話說:從信息到知識的轉化,事實上暗含了一個批判性思考的過程,包括尋求可靠證據、有效推理和探討更多可能性等步驟。
作者也敏銳地發現目前教育中的問題,作者寫道:不幸的是,這個過程經常被學校教育所忽略,很多教師是以傳遞信息的方式教授知識,學生只需被動地接收,不求甚解地將各種事實、觀點、表述乃至解題方法儲存在大腦中。
這也是我們目前教育落後的根本原因,也是許多學者對現在學生最大的困惑,我們的學生提不出問題。
一個腦子裡沒問題的學生是不可能有創造性思考的,一個沒有創造性思考的學生,肯定也是沒有創造性貢獻的。
對於這樣的現實,實際我們也可以做個批判性思維,從個人角度來說,為什麼學生提不出問題?從社會角度來說,有沒有給學生提問題設置障礙?比如有沒有不可思考的禁區?有沒有可以試錯的機會?
文中有個總結我非常贊同,即一個具備批判素養的閱讀者至少會探討四個維度的背景邏輯:一是觀點的來源和證據;二是論證的結構;三是觀點的意涵,即接受這種觀點意味著什麼;四是不同觀點或概念之間聯繫、相似點與不同點。
也就是學會從這四個維度看問題。就具備了批判性思考問題的素養。
發展批判性思維對於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一個道德、理性和開放的社會的基礎。換言之,等人們具有了批判性思維,社會的道德水準能夠提高,社會能更開放、更有包容度,而忽悠就沒有立足之地。
在民眾普遍具有批判性思維的社會,造神運動註定就會失敗。
三觀一致加好友,註明」少爺「
比如批判性思維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保羅就用他的批判性思維,描述了美國教育經常向學生灌輸的一些帶有偏見的主流文化觀念和話語:美國是受上帝眷顧的「山巔之城」——在國內,美國是最自由的,並且提供了最大的向上流動的機會,每個人都可以追逐自己的「美國夢」;在國外,美國是熱愛和平與支持人權的文明燈塔,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幹預」只是為了幫助那些被獨裁統治的人建立一個更民主的政府,即便這些人尚未覺醒和理解民主的好處。這些觀念和話語被新聞媒體進一步放大,並深深地植根在美國人的頭腦中,造就了一個自大、好戰和輕視他國的美國。當這些基於偏見的文化觀念被當成是真理、不加批判地接受,那麼學生就很可能淪為被政治力量隨意利用和操縱的工具。
保羅的批判性思維無疑能給美國社會提供清醒的認知,即這個世界上實際是沒有特別受上帝眷顧的國家,自然也沒有完美的夢。這種提醒是讓社會提高警惕,不要讓學生被政治力量所利用。
保羅所說的這些現象在美國肯定存在。但美國社會和其他社會不同的是,它允許類似保羅這樣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學者存在,並給了他們發言的空間。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前蘇聯和納粹德國,任何對現有社會現象的質疑都是犯法的行為,都可能被投入監獄直至肉體消滅。在那樣的社會現實下,保羅是無法存在的,批判性思維當然更無法出現。
那種社會體系下,批判性思維無法產生,因為一切都不允許質疑。
一切批判性思維、一切創造性思維,都出於懷疑,都對既定真理的重新論證。
所以要具有批判性思維,必須滿足基本的社會條件,即社會自由和思想無罪。
人類因有批判性思維而得以發展,同樣也因思想的被禁錮而停滯不前甚至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