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農村參加喜宴:吃一頓大席飽三天

2020-12-22 愚伯的自留地

圖文:愚伯的自留地

喜歡吃大席,小時候被娘帶著去一趟要興奮好幾天,因為有好吃的,來家人常說:吃一頓大席飽三天。長大了後,依然初衷不改,總覺得婚禮是熱鬧的代名詞,也是親戚朋友在一起融匯親情的最好時機。

每次吃大席,都會邀請喇叭班前來助興。

農村的大席,現在菜的品種已經達到了24個菜,基本都吃不完,8個涼菜加8個大件,再加8個硬菜,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紅燒泥鰍,隔著兩米遠,就能聞到馥鬱的香氣。

令人口舌生津的卷煎,幾乎是所有人的最愛。

各式各樣的菜餚,真的令人眼花繚亂。

廚師們在這個時間段,也是最忙碌的人,一句話:大家各司其職,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這樁幸福美滿的婚姻。

前來幫忙的,都是本村的老少爺們,都是沒有任何報酬的。

這樣的場景,看到是不是感覺很親切?

老家的大席雖然沒有大酒店排場,但這樣的況味,卻是人生永遠無法複製的。這種刻在骨子裡的本真,恰恰是這個時代所缺失的。

冰糖肘子,脫骨雞,餐桌上的美味。

端盤子的人,上菜時都會提醒端菜的人注意點!

新人落落大方,給各位來賓敬酒。

端盤子上菜的場景,是城裡人永遠也看不到的獨特風景。

溫情滿滿,其樂融融。

眼前的場景,其樂融融,熱鬧的無以復加。

在村莊的小巷裡吃大席,那種冬日裡的溫暖,無言可述。

此刻,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言語表達,一張張桌子一溜排開,珍饈羅列,佳餚並肩,果碟冷盤齊飛,小炒大碗一色,展示著農村的風土人情和生活變遷。大家一起舉杯,一起動筷,熱熱鬧鬧,演繹著鄉村特有的習俗。

相關焦點

  • 鄉村紀事:在農村吃大席
    在一些朋友那邊,他們把「吃大席」稱為「吃桌」、「吃老酒」、「吃喜宴」……我在鄉村度過的日子,大多已被二十多年水流般的時光,衝刷的了無痕跡,那時的點點滴滴,猶如老屋的蛛絲一樣,被輕輕抹去。但當年吃大席的畫面,卻是歷久彌新,卻像安插在心底的時鐘,稍微給發條上點勁,就可以發出清亮的脆響。
  • 難忘第一次在農村吃大席,一盤肘子,幾秒鐘就一掃而光!
    所以,對於吃大席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自從我下鄉插隊之後,獨立了生活,第一次正式的吃大席,是在農村的一場婚宴上。當時正值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村的生活狀況還處於溫飽狀態,誰家有了婚喪嫁娶之類的事情,整個生產隊或者附近的鄉鄰,都會湊份子,去幫忙。因此,紅白事情,都要辦席,少則十桌八桌,多則三五十桌。
  • 在農村吃大席,飯桌上的這幾幕真讓人受不了,我是餓著肚子回家的
    文:小沛老頭圖:愚伯的自留地酒席,在我們老家稱為大席,吃酒席也就叫吃大席。在以前生活困難的年代,人們時常盼望吃一次大席來增加點營養,大席之上大快朵頤,所以有了「一頓大席飽三天」的說法。據說有的人為了多吃點,大席的當天連早飯也不吃,空下肚子去吃酒席,當然,這總歸是長期以來的傳言,無從考證,也無必要考證。那時雖然生活條件艱苦,大席也說不上豐盛,但雞魚肉還是可以吃到的。
  • 在農村吃「大席」,以前搶光吃光的陋習還多嗎?看看我們這文明嗎
    前幾天在農村老家有親戚結婚,跟著吃了一頓「大席」,我們這裡一般把結婚和生孩子吃喜面的時候,東家置辦的豐盛的午餐為「大席」,在農村這樣的「大席」每年都會有很多,因為都是一個村裡的加上自己的親戚,每年遇上三個五個的「大席」很正常。
  • 實拍江蘇徐州農村喜事大席,美味大菜誘人流口水,客人吃飽剩一半
    近日,小編去江蘇徐州農村吃大席,辦大席的主人兒媳婦生孩子,嬰兒滿月辦喜事,蘇北農民俗稱吃「喜面」。圖為江蘇徐州農村辦的吃喜面大席,價格近千元一桌,美味大菜豐富,由於客人少,辦的大席多,這一桌才7個客人吃,餐後菜餚剩了一大半,看著可惜。
  • 農村大席上的小炒菜是怎麼做的,香油是關鍵
    而我,只要聽說我要回去,他們總有人張羅在村部邊上的小飯館搓一頓。這是後來我離開農村到了城市怎麼也體會不到的感情。我讀的小學,教我的老師也都是本村的村民。因為膽子小,我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個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人,對於老師課堂上的提問,哪怕自己有肯定的答案,也只會眼巴巴的看著老師的板書。
  • 農村「冷席」頻出,由「全家出動」,到禮到人不到,啥原因?
    農村「冷席」頻出,咋會這樣呢?在筆者的記憶力,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參加宴席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裡,家家戶戶的情形都差不多,走親戚多是騎自行車的!記得那時,堂姐出嫁後,有了第一個寶寶,作為娘家的親人,總會前往孩子的出生宴!
  • 如今鄉村婚禮吃大席,端託盤的婦女為何越來越多?
    圖文:紅豔在蘇北的鄉村,吃大席基本會選擇在自家庭院或附近寬敞處擺設宴席,而「端託盤」上菜的任務,大老執會安排同村本家族的中年男人擔當。因為幹好這樣活,需要幾個基本素質,譬如,身體要強健有力,腳底下還要穩當不能莽撞,要形象尚可,另外還得會說幾句客套話,讓來吃大席的客人聽著舒坦。
  • 吃過徐州農村大席的對這道甜品應該不陌生,那就是拔絲!
    年前年後結婚的人特別多,尤其回農村老家過年的話,除了大年初一到初五,其他時間不是這家結婚就那家結婚,喇叭匠子的喇叭,馬戲糰子的音樂,為了烘託氣氛那是拼了命的吹起來啊,震天響啊!尤其晚上十點多想睡覺的時候,都能震的你睡不著覺哈哈。
  • 農村喜宴成「冷宴「:過去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到,錢也不到了
    農村的喜宴很熱鬧風光,親友們都會前來參加,也有人不遠千裡從外地趕來,只為了能沾沾喜氣,那些村鄰也都會來到主家隨份子錢,喝酒慶祝這個難忘的日子。農村喜宴包括結婚、滿月酒等,很多人一年要參加十多次酒宴,畢竟每年都有人結婚、生娃。
  • 大席小炒,帶你走進特色的徐州酒席,領略不一樣的美味!
    家裡表哥結婚我得到邀請特地從學校趕回來,一大早我就急匆匆的趕去,準備好一切事宜,走完婚禮的繁瑣冗雜的程序後,開始準備酒席吃飯了,由於自家辦置的酒席所以特別的豐盛,也很有特色,菜品分為前菜十二兩涼盤,甜點中間兩份甜湯,四個炸品、熱菜四個小炒菜,燉菜六個大葷,最後一個湯結束,總共約二十九道菜,前菜,熱菜,甜食,熱菜,燉菜,上置有序,也很美味,菜品製作是由兩三位農村
  • 農村喜宴真熱銷,一桌12個菜道道都是肉,主人說吃不完打包帶走
    到年中旬,生活在農村的食客都會舉辦很多的流水席,這裡面所烹飪出的口味也深受到數人的追捧,農村宴席上所做出的眾多c菜色其實也是很豐富,但是有吃過的人卻不多,當第一次吃的客人,不僅吃飽了還要打包,除此之外還吃到彎著腰走,看都吃什麼菜。
  • 看看農村的喜宴都吃啥,滿桌子的大魚大肉,這場面城裡孩子沒見過
    一到冬天結婚的就多了起來,這次老家有個堂弟要結婚,請了三天假,帶著小孩回來參加婚禮,結婚這天,半個村子都來吃酒席,加上女方娘家人,院子裡滿滿地到處都是人,毫不誇張的說院子外面的馬路上都擺了好幾桌,這是隔了十多年,有一次見到了這種熱鬧的場面,這種場合人們關心的都是酒席上吃的啥,好不好吃
  • 農村大席上的壓軸菜,不炒不燉,簡單一烤外酥裡嫩,待客超有面
    我很樂意為大家做飯,也很樂意將做飯中的經驗和樂趣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希望大家給予我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動力,為大家做出更健康美味的美食導語:農村大席上的壓軸菜,不炒不燉,簡單一烤外酥裡嫩,待客超有面在農村的大席上有一道壓軸菜,是很受大家歡迎的
  • 變了味的農村喜宴,隨個禮就走,為什麼連飯都不吃了?
    隨著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有些人家辦喜宴的頻率也在不斷增加,大概就是一年一小辦,三年一大辦,各式各樣的小事都拿出來辦喜宴,有的連豬下崽也要辦個宴席。喜事值得和大家分享,但是頻率太高,就給人感覺是利用喜事在變相的賺錢。
  • 最牛的農村大席,原來都是這樣做出來的,真漂亮!
    說到農村大席,人是都知道,都享用過,都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桌上的飯菜葷素搭配,菜品精緻多樣,口味獨特,真不虧都是些退休的老師傅我們常吃的有十二菜一湯,十六菜一湯,十八菜一湯還有二十二菜一湯,這些都是根據主家的實際經濟情況而定
  • 河北邢臺一村,結婚不擺酒席,成本不到300元的大鍋菜管飽!
    城市結婚辦酒席要多少錢還受地區的影響一二線城市的酒席價格一般都會比三線城市的酒席要高,低到幾百、幾千,高達到幾萬元、幾十萬元都有。農村結婚辦酒席大多辦在自家院子裡,會請村裡的大廚上門來做菜。大廚一般要做3天飯,一般價格在2000元,買菜要根據人頭算,農村大鍋飯人均到30元左右一頓酒席,如果三天吃四頓酒席,參與人數300人的話,飯錢就要花費4萬,相對城市酒席費用來說還是比較便宜的。
  • 中西部農村約一成學生每天僅吃一兩頓飯 常年吃不飽
    報告稱,營養不良依舊困擾著農村學生,約1/10中西部農村學生每天僅吃一兩頓飯,而中西部農村學生吃不飽飯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食堂。營養不良依舊困擾農村學生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昨天聯合發布了《中國兒童少年營養與健康報告2013——加強學校食堂建設打破營養改善瓶頸》藍皮書。
  • 農村大席菜各地都不同,尤其是最後一道菜,風俗不同意義也不同!
    導語:說起農村的大席菜,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吧,農村吃大席,非常熱鬧,也非常有意思,在農村吃大席通常是孩子結婚,或者是家族添丁,誰家孩子結婚或者生孩子就大擺宴席,邀請各種親朋好友,一塊兒吃一頓大席菜,現在農村大西菜有兩種,每一種都非常好吃,農村在擺宴席的時候,從來不小氣,每一盤菜都是非常豐盛好吃
  • 隨600元紅包參加喜宴,吃完每人送1個紅袋子,裡面的東西驚喜滿滿
    導語:隨600元紅包參加喜宴,吃完每人送一個紅袋子,裡面的東西驚喜滿滿。曬一曬農村結婚喜宴的老風俗,東西實在,人情味濃,親友吃得高興每年臨近年關,老家辦喜事的人就會特別的多,大多都是住新房,結婚的喜事,選在年底是因為所有的親朋好友在外工作了一年,這個時候都會陸續回來了,這樣就能夠齊聚一堂慶祝,而且人多力量大,辦起事來速度就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