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姑娘潛心研究10年編成「蘇州話拼音教材」

2020-12-13 環球網

揚子晚報消息,昨天下午,聲聲悠揚婉轉的吳儂軟語從蘇州平江路上的青年旅舍傳出,一位身著漢服的女子正為現場來客講解「黃鱔和蘇州傳統醬的製作」。記者了解到,這位土生土長的蘇州姑娘名叫胡舒寧,在粉牆黛瓦的倉街居住了近30年,身上沾滿溫柔婉約的江南女子的氣息。

近10年來,胡舒寧沉浸在蘇州方言的研究當中,整理出一套《蘇州閒話拼音教程》,目前正在不斷完善過程中。幾天前,胡舒寧和她的團隊剛剛通過申請,加入了語保志願者「高校代言人」行列。

緣起於鄉愁

大一時去古巴,鄉愁令她對蘇州話產生別樣感情

幾個月前,蘇白學堂開設蘇州文化與吳儂軟語系列公益講座,每月舉行兩次,昨日開講的「黃鱔和蘇州傳統醬的製作」是第五期,許多新老蘇州人報名來聽課,也有無法趕來的粉絲留言建議「全程錄製,發布視頻」。

記者了解到,2015年7月18日,「蘇白學堂」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最早推送的是有關蘇州的「四時民俗」小知識,胡舒寧想把它打造成「最優秀的蘇州話教學與傳承平臺」。目前微信號定期推送蘇州話拼音、文字、詞彙的教學內容。

胡舒寧出生於1988年,自小在蘇州平江街道歷史街區社區長大,記者到來時,她身穿粉黃色的漢服,說話輕聲細語,透露出水鄉女子特有的氣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我現在基本每天都穿漢服,」胡舒寧告訴記者,2013年在西班牙瓦倫西亞旅遊時,被他們的民族節日和民族服飾吸引,回國後自己愛上了漢服,參加了一些蘇州漢服活動,記得當時穿著漢服走在路上會引來側目,但現在倉街附近,已有很多人和她一樣,每天身著漢服。

「當時網絡還不發達,加上和國內有12個小時的時差,和家人聯繫比較少,呆了幾個月後,想家的情緒越來越重,」胡舒寧回憶說,那時候在異國他鄉,聽到有人說蘇州話,內心的震撼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記者了解到,2007年,胡舒寧考上天津的大學,讀的是西班牙語專業。作為一名地道的蘇州姑娘,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鄉。沒想到,大一那年,她就獲得了去古巴交流學習的機會。為了緩解鄉愁,胡舒寧開始搜集和家鄉有關的一切資料,其間第一次在「蘇州閒話網」系統地接觸到蘇州話的知識。同時,也在這個學習了解蘇州話的平臺上,結識了一群吳儂軟語愛好者,彼此通過QQ群、貼吧來聯繫,定期更新、互動。

發力於行動

業餘時間全撲在蘇州話研究上,線上線下保護傳承母語

2012年初,胡舒寧大學畢業回到蘇州從事西班牙語培訓工作,只要有空餘時間,都撲在了研究蘇州方言上。其間,她結識了一批同樣熱愛蘇州話的小夥伴。懷著對鄉音深厚的感情,當年12月,她參與了製作《吳語說蘇州》的蘇州話字幕組。後來,胡舒寧又為《姑蘇小食客》視頻做了字幕,這是根據蘇州童謠改編的視頻,串聯了蟹殼黃、老虎爪子、千層餅、蔥油花卷、茶葉蛋、糖芋艿等一批蘇州特色小吃,視頻播放量達到近10萬次,「聽哭了多少遠離家鄉的蘇州人。」

2014年12月,蘇州市語委組織第二屆蘇州話輔導師培訓,胡舒寧經過考核獲得了蘇州話輔導師資格證書。如今,「蘇白學堂」微信公眾號運營的團隊成員已增加到十多人,胡舒寧告訴記者,其中不少是在校大學生,1998年出生的葉嘉劍還不到20歲,不僅能說一口地道的蘇州話,還會做老蘇州傳統美食,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現在美食專欄『灶下間』就是他在負責更新推送。」

除了在線上保護和傳承蘇州方言,線下胡舒寧和她的團隊會走進社區、學校、書店,開展蘇州話公益講座,推廣蘇州方言和吳文化。

「方言靠的是口口相傳,但在流傳過程中,多數年輕人的發音已不太標準,比如現在不少人說蘇州話的時候『尖團不分』」,胡舒寧表示,改革開放以後,蘇州經濟迅猛發展,全國各地的年輕人蜂擁來到蘇州工作,生活。普通話對蘇州話造成了極大的衝擊,蘇州本地的80後、90後、00後的年輕人已不會或不太會說蘇州話,說出來也讓老輩感到像外地人說的那樣生硬。「比如,現在很多人用『小娘魚』來稱呼蘇州小姑娘,其實是誤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小娘兒』,」胡舒寧表示,此外,很多常用字的蘇州話讀音被越來越多的人遺忘,詞彙大量流失,蘇州話已經到了需要保護、拯救的地步。

沉澱於才思

去年開始撰寫拼音教材,儘可能讓蘇州方言完整保留

慢慢地,胡舒寧萌生出想要整理一套比較系統的蘇州話拼音教材,儘可能讓蘇州方言完整保留下來。

2015年12月開始,胡舒寧嘗試製作蘇州話拼音卡片,2016年2月起,正式著手撰寫《蘇州閒話拼音教程》,目標是「聽見單字能寫出吳方言拼音,看見吳方言拼音能夠拼讀」。現在,胡舒寧在常熟國際學校工作,每天下班到家已經7點多,但她仍然要花2小時左右整理編寫教材,「10點前要睡覺了,因為第二天五點就要起床,」胡舒寧覺得時間不夠用。

揚子晚報記者在《教程》中看到,吳方言拼音比普通話拼音更複雜,分為27個聲母、49個韻母和7個聲調。為配合教程學習,胡舒寧特地做了一套拼音練習冊,並在2016年5月時,啟動吳語學堂(含蘇州話)的網絡字典/詞典整理,目前蘇州話輸入法試用版已製作完成。

在大學裡,胡舒寧偶然聽到一段朗誦詞《江南個水》,是蘇州評彈名家張建珍用蘇州話念的,「每次傾聽都感慨於蘇州話的柔美與細膩,」胡舒寧說。不久前,胡舒寧剪輯完成「江南個水」蘇州話視頻,總算了卻心願。「這是一個在大雨天裡誕生的視頻,註定了與水結緣。雖然最終的效果並不是最滿意,只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來傳承吳語,傳承蘇州話。」

蘇州方言常見字拼音釋義

捱(挨) 漢語拼音:ái

釋義:拖延(時間):~日腳

例句:倷~脫兩日再去,看俚阿急。(你拖幾天再去,看他急不急。)

颬(哈) 漢語拼音:xiā

釋義:口中吹氣:~氣

例句:倷~兩口氣,拿玻璃窗揩揩乾淨。(你哈兩口氣,把玻璃窗擦擦乾淨。)

竵(歪) 漢語拼音:wāi

釋義:不正。今俗作「歪」。

例句:該張地圖掛得有點~啘。(這張地圖掛得有點歪。)

洮(淘) 漢語拼音:táo

釋義:洗去雜質:~米

例句:今朝米覅~乾淨啘,吃勒海還有砂個了啘。(今天的米沒有淘乾淨,吃著還有砂。)

憦 漢語拼音:lào

釋義:懊~:懊悔。

例句:倷覅弗聽我個閒話,到辰光懊~也來不及。(你不聽我的,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

鏒(繰) 漢語拼音:qiāo

釋義:縫紉方法,做衣服時把邊往裡邊卷了縫:~邊

例句:該件衣裳做工真箇蹩腳箇,該個邊也朆~好。(這件衣服做工真差,邊也沒縫好。)

橑 漢語拼音:liáo

釋義:屋椽:~簷

例句:伲屋裡向~簷下頭,有隻燕子窠。(我家屋簷下有隻燕子窩。)

襻 漢語拼音:pàn

釋義:扣住紐扣的套:搭~

例句:鞋子浪個搭~壞脫則。(鞋上的搭扣壞了。)

愀(丘/邱) 漢語拼音:qiǎo

釋義:(脾氣,性格)壞,差:~貨

例句:該個小人脾氣~勿過。(這個小孩脾氣太差了。)

隑(戤) 漢語拼音:gāi

釋義:倚靠,依仗:~牌頭

例句:俚~仔爺個牌頭到外國去哉。(他靠著他爸爸出國了。)

晏 漢語拼音:yàn

釋義:遲,晚:~歇會

例句:今朝要加班,~點轉來。(今天要加班,晚點回來。)

瞡 漢語拼音:gīu

釋義:看:~一眼

例句:我就~仔一眼,朆看清爽。(我就瞥了一眼,沒看清楚。)

煨 漢語拼音:wēi

釋義:在熱的火灰中烤東西:~灶貓

例句:倷日朝橫勒沙發浪,動也弗動,牽也弗牽,阿像只~灶貓!(你每天都躺在沙發上,動都不動,像不像只懶貓。

搲 漢語拼音:wā

釋義:用手指併攏握成把的方式取東西:~空

例句:該種人碰弗得,~屎厾爛泥個事體儕做得出來箇。(這種人不能碰,什麼不要臉的事都做得出來。)

敁(掂) 漢語拼音:diān

釋義:用手託物,估計重量:~分量

例句:倷~~看,阿有幾許重。(你掂掂看,有多重。)

相關焦點

  • 85後姑娘寫了套「蘇州話拼音教材」:花十年鑽研,緣於鄉愁
    近10年來,胡舒寧沉浸在蘇州方言的研究當中,整理出一套《蘇州閒話拼音教程》,目前正在不斷完善過程中。幾天前,胡舒寧和她的團隊剛剛通過申請,加入了語保志願者「高校代言人」行列。揚子晚報網 圖發力於行動業餘時間全撲在蘇州話研究上,線上線下保護傳承母語2012年初,胡舒寧大學畢業回到蘇州從事西班牙語培訓工作,只要有空餘時間,都撲在了研究蘇州方言上。其間,她結識了一批同樣熱愛蘇州話的小夥伴。懷著對鄉音深厚的感情,當年12月,她參與了製作《吳語說蘇州》的蘇州話字幕組。
  • 85後海邊姑娘嫁到蘇州西山,開了這家西山民宿
    連雲港海邊的一位姑娘,嫁給了蘇州西山開民宿的創業故事。2016西山老房子全部拆除,重建,從民宿設計、裝修到開業,一路辛酸,對我來說,也是在生活中積澱的點點滴滴成長。但願通過小小的民宿改造,能感受到民宿的文化風採,尋找到家文化的溫馨生活。
  • 「部編本」教材2019年將全覆蓋 小學生先識字後拼音
    和耳熟能詳的人教版、蘇教版相比,新出的「部編本」教材有哪些變化?低年級有了科學課,孩子們學習能跟得上嗎?交匯點記者對此作了一番了解。 「部編本」教材將在2019年全覆蓋 「部編本」教材究竟從何而來?記者了解到,所謂「部編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
  • 老師分享:小學拼音編成順口溜,一年級學生將要學習的關鍵內容
    「看拼音寫詞」是小學一年級語文的重點考題。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都會出現此考點,並且該考點佔很高的分數,因此學生必須學習這一部分。在學習知識時,不僅要注意拼音的正確拼寫,還必須注意,還可以正確書寫詞彙!另外,拼音中的聲調也是很重要。不同的音調具有不同的用法和含義。
  • 漢語拼音60年︱人人爭做倉頡的激情年代
    1933年,他在世界語機關刊物《新階段》看到蕭三的《中國語書法之拉丁化》後,將它翻譯成中文,才引起了國內文化界的注意。同年10月,方善境發表《中國語書法拉丁化問題》,呼籲大力推行新文字。從1934年到1937年,繼北拉之後,中國拉丁化新文字先後又設計出了寧波話、上海話(後改名為江南話)、蘇州話、無錫話、溫州話、福州話、廈門話、客家話、廣州話、潮州話、廣西話、湖北話、四川話等13種等方言方案。不僅如此,不少大方言甚至還出現了縣級方言方案,如方善境的家鄉寧波還誕生過鎮海話拉丁化新文字(設計者李長來)、定海話新文字(設計者楊良濟)。
  • 網傳1917年版四川話英文對譯教材 被指好洋氣(圖)
    起源 外國人的中文教材  「CS孩子」的父輩、祖父輩在100多年前從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來到四川,落腳成都,開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興學、行醫生涯,他們創建了華西協和大學,即如今的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四川話是當年「CS孩子」除了母語外必學的語言。紐西蘭友人云達忠先生曾是CS的學生,2012年4月下旬來川,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說著流利四川話。
  • 九月新教材要和蘇州學生見面了 先教識字再教拼音
    中國江蘇網訊 新學期就要開始了,眼下蘇州各個學校已經著手進行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嶄新的教材也已經陸續抵達各校,即將送達孩子們手上。前段時間,部分學科部編教材即將啟用的消息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這些新教材到底是什麼樣呢?小8提前給大家探了下秘。
  • 漢語拼音60年|你知道嗎,廣東話、閩南語也有拼音
    1958年,在制定漢拼方案同時,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調查也在火熱進行。就方言調查的實用目的說,其主要訴求是摸清方言和標準語的對應規律以幫助民眾更快地學會普通話。因此在各地調查結束後很快就出現了各類《XX人如何學習普通話》的小冊子。不過當時人口流動遠遠沒有現在劇烈,多數人能接觸到普通話的唯一途徑是收聽廣播,推廣普通話的效果並不是太理想。
  • 漢語拼音60年:拉丁化新文字 人人爭做倉頡的激情年代
    1933年,他在世界語機關刊物《新階段》看到蕭三的《中國語書法之拉丁化》後,將它翻譯成中文,才引起了國內文化界的注意。同年10月,方善境發表《中國語書法拉丁化問題》,呼籲大力推行新文字。    從1934年到1937年,繼北拉之後,中國拉丁化新文字先後又設計出了寧波話、上海話(後改名為江南話)、蘇州話、無錫話、溫州話、福州話、廈門話、客家話、廣州話、潮州話、廣西話、湖北話、四川話等13種等方言方案。不僅如此,不少大方言甚至還出現了縣級方言方案,如方善境的家鄉寧波還誕生過鎮海話拉丁化新文字(設計者李長來)、定海話新文字(設計者楊良濟)。
  • 漢語拼音60年︱拉丁化新文字,人人爭做倉頡的激情年代
    1950年3月16日《寧波人報》轉載的《中國新文字十三原則》方案確定後,在很短的時間內,拉丁化新文字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到了1933年11月,遠東已經出版新文字書籍47種,累計刊印10萬多冊。從1934年到1937年,繼北拉之後,中國拉丁化新文字先後又設計出了寧波話、上海話(後改名為江南話)、蘇州話、無錫話、溫州話、福州話、廈門話、客家話、廣州話、潮州話、廣西話、湖北話、四川話等13種等方言方案。不僅如此,不少大方言甚至還出現了縣級方言方案,如方善境的家鄉寧波還誕生過鎮海話拉丁化新文字(設計者李長來)、定海話新文字(設計者楊良濟)。
  • 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或為四川方言對應英語的唯一出版物
    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兩年前,華西都市報曾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近百年前的「英譯川」中文教材進行了詳細報導(2013年10月05日),如今,這本外國人學說四川話的「歷史見證」重新走入人們身邊,正式出版銷售。
  • 分享 民國四川話英語教科書躥紅:羅馬拼音標註「嘿巴適」
    當川話10級碰撞到英語4級!恐怕沒得點造詣也是看不懂的哦。你知道四川話裡的「好生抬起」、「把腳腳逗起」、「撈起」、「列宗活路」用英語怎麼說嗎?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
  • 有人指責小學教材拼音出錯 教材總主編:拼音無誤
    近日有人發抖音指責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漢語拼音出錯,chua和ne拼不出對應的字,是「誤人子弟」。昨天,部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微博上回應網友疑問,表示Chua和Ne的發音無誤,都有對應的漢字,如「欻」和「哪」。同時,溫儒敏還表示「希望大家不要炒作,甚至進行無端的人身攻擊」。10月24日,微博認證為「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的帳號@溫儒敏 發布微博:現回應如下:(1)這兩課是學音節,會拼就行,不必一一對應字詞。學生此時認字還少,也不能要求一一對應。
  • 這個港城90後姑娘不簡單 翻譯的英文小說將成蘇大教材
    「世界教室」活動,翻譯美國作家包珍妮的12萬字長篇小說《催化劑》,出版後將作為蘇州大學教材使用……翻看港城90後姑娘李琪的榮譽冊,讓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在校期間,她獲得了很多榮譽:2013年-2014學年榮獲蘇州大學卓越創新特等獎,2013年榮獲「外研社杯」(原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江蘇賽區冠軍、全國二等獎,2015年榮獲「外研社杯」全國英國議會制英語辯論賽華東賽區一等獎、全國三等獎;同年作為中國學生代表前往義大利參加世界青年論壇「世界教室」活動。在校期間,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和學生會幹部。
  • 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1002句翻譯"嘿巴適"
    原標題:英文版四川話教材出版 收錄32個專題1002句會話   四川話到底難不難學?在英文序言中,該書的作者,加拿大醫生啟爾德總結道,學習四川話的精髓在於詞彙和句子,而不是方塊字本身。所以他選取了很多四川人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相對簡單的語言。
  • 遊戲拼音魔卡——孩子的拼音學習樂園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十九大記者會上,曾對2049年的中國教育作出四點展望,其中第四點「中國版的教材、漢語發音的教材將走向世界」開啟了新時代漢語拼音教學新徵程
  • 【中國特色幼教研究】幼兒園「小學化」拼音學習?結果怎麼樣?
    2006年,東北師範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組圍繞「幼兒教育小學化」進行走訪,發現多家幼兒園片面追求知識的數量和難度,直接選用小學低年級教材,明確要求幼兒掌握聲母、韻母,能拼讀,能書寫。[10]2013年,《解放日報》調查上海某學校一年級新生提前學習拼音的情況,結果發現只有40%的學生從未學過拼音。
  • 備課丨小學語文教材中拼音知識的選擇
    自從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正式頒布以來,拼音就成為基礎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雖然拼音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佔比重與閱讀、習作等不可相提並論,但是始終擁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低年級,拼音始終是最核心的學習任務之一。 那麼小學語文教材中拼音知識的選擇需要遵循哪 些原則?
  • 七旬老人潛心研究數十年發明「密碼查字法」
    他介紹6位密碼查字法時說,漢字最多的筆畫是36畫,這個查字法只用前三畫和後三畫,不足六位的以「0」補充。那麼「一」字對應的密碼就是900000。其原理是,「橫」在表中的密碼為「9」,其中沒有筆畫,不夠6畫就用「0」。在這個表中,9代表筆畫「橫」,1代表筆畫「豎勾」,4代表「撇」,8代表「捺」。這樣一來,「秦」字的密碼就是「999148」。
  • 奇書丨民國時期四川話英語教科書網絡躥紅:羅馬拼音標註「嘿巴適」
    當川話10級碰撞到英語4級!恐怕沒得點造詣也是看不懂的哦。你知道四川話裡的「好生抬起」、「把腳腳逗起」、「撈起」、「列宗活路」用英語怎麼說嗎?還記在被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GRE等考試「虐」的日子裡,曾咬牙切齒說「有本事讓外國人來翻譯我們大四川的方言!」嗎?事實上,在百年前的蜀地,金髮碧眼的「歪果仁」們真的操著一口接地氣的四川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