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排骨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肉類,因為排骨中含有豐富的磷脂、蛋白質、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常給家人吃排骨,能使身體更加的健康。而不同的季節,排骨的吃法也不相同,比如冬天用排骨燉湯、春天蒸排骨、夏天做紅燒排骨、秋天做糖醋排骨,這些做法都是很多人愛吃的美食。而我們在買排骨時,總會發現,有時候排骨上看著肉特別多,而還有時候,排骨只有一點點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而胡師傅基本上每天都要買排骨,所以買的次數多了,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受豬肉價格的影響,比如豬肉賣得比排骨貴,老屠夫們就會少留一點肉到排骨上,而排骨比較貴時,他們就會留很多肉到排骨上。而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是一位老屠夫給我說的:「因為一些養殖戶為了搶豬肉的價格,就將只養殖了4-5個月提前上市,而他們為了使豬的排骨看著比較粗,就會多留一點肉,其實這種排骨腥味會比較重,不建議大家購買,所以和我有合作關係的老屠夫常給我說:肉多的排骨和肉少的排骨口感有很大的區別,不要隨便亂買呢。」
而我們在買排骨時,除了看排骨上的肉有多少,還需要掌握以下3點訣竅,才能買到又新鮮味道又好的豬排骨。
第一點:摸排骨是否特別冰冷
現在很多老屠夫為了多謀利,他們會將一些冷鮮排骨拿出來解凍後,當做新鮮排骨賣,而一斤冷鮮的排骨最多只賣18元1斤,而新鮮可以賣27元1斤,而冷鮮排骨肉質不僅比較柴,而且腥味還比較重,所以最好不要買冷鮮排骨。我們買排骨時,只需要摸一下排骨,如果此排骨摸著超級的冰,而且摸完後手上還沾有水,說明此排骨肯定是冷鮮排骨。
第二點:看排骨的粗細
買排骨時,一定要摸一根排骨的粗細,因為排骨的粗細可以反映出此豬的生長周期。如果此豬單獨1根排骨超過2釐米,說明此排骨生長周期超過6個月,這種排骨完全可以放心大膽購買,如果低於2釐米,說明此豬的生長周期小於6個月,建議大家最好不要買此排骨,因為這種排骨口感會很差。
第三點:看排骨的色澤
排骨的色澤反映出新鮮度,如果排骨放置的時間小於6小時,此排骨的色澤會看著非常鮮豔,顏色呈現為紅褐色,如果超過6小時或以上,排骨的色澤會慢慢的變白,顏色越白的排骨越不新鮮。
大家以後買排骨,首先要看排骨的新鮮度和粗細,然後再挑肉多或肉少的,胡師傅給大家的建議是:「肉貴排骨便宜時,就多吃排骨,肉便宜排骨貴時,就少吃排骨即可」。本文是胡師傅原創的圖文,後續胡師傅還會給大家講解更多做菜訣竅、最新菜譜給大家,感謝大家的觀看,如果今天文章對您有幫助,那就點一個關注,點一個贊,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