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
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在湖南益陽,一名4歲的小男孩在幼兒園午睡期間死亡。
在監控視頻裡,小男孩一直處於趴睡狀態,直到孩子媽媽過來查看狀態(孩子媽媽也是幼兒園老師),才發現小男孩已經沒有了呼吸。
最後教育局給出的答覆是:小男孩的死亡與趴睡無關,是因為病情意外死亡。
作為一位媽媽,看到這樣的事情真的很痛心,但這件事情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
寶寶是很脆弱,尤其是低齡寶寶,我們也經常能看到有嬰兒猝死的新聞。
那麼今天,就和你們聊聊,如何護理寶寶,預防嬰兒猝死。
嬰兒猝死症候群
西爾斯親密育兒法中,對嬰兒猝死症候群的解釋是:不到1歲的嬰兒突然死亡這種現象,而且死因不明,不管是屍體解剖、現場檢查還是病史回顧,都沒法做出解釋。
一般6個月以下的嬰兒多發,多發時間段在午夜到凌晨6點。
這種症候群也沒有治療方式,主要是預防為主,這就要父母多上點心,好好照顧寶寶。
該如何預防?
既然這種症候群是以預防為主,那要怎麼預防呢?
不要讓寶寶趴著睡
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的一個高發原因,趴睡容易讓寶寶呼吸不暢,導致窒息。有很多嬰兒還不會翻身,太小的甚至還不會抬頭。
一旦危險來臨,父母即使就睡在寶寶身邊,也很難察覺到,寶寶就只能不斷掙扎,等待死亡的降臨。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寶寶1歲之前,尤其是半歲以內,我們一定要讓寶寶平躺仰睡,並時刻注意寶寶的睡姿,及時調整。
這讓我想到今年4月,一名新手媽媽購買了,芝士小餛飩機構的嬰兒睡眠訓練課程,孩子媽媽通過視頻監控看到孩子一直是頭朝下的趴睡狀態。
在群裡詢問,得到了老師和其他媽媽們的一致回覆:不用管。
一個小時過後,準備進去叫寶寶起床吃奶,才發現孩子已經沒有了呼吸...
然而在事情發生後,這位母親不是為死去的女兒傷心,而是在群裡問結紮了還能再生嗎?為什麼老天要這樣對我?
這讓我想到伊坂幸太郎的一句名言:「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和父母同屋不同床
很多父母為了晚上方便餵奶和照看寶寶,會把寶寶放到父母的床上一起睡,這樣是十分危險的。
很多大人睡覺習慣不好,經常亂動,如果把手或腳放到了寶寶身上,或者不小心把被子蓋到了孩子頭上,容易導致寶寶窒息,所以寶寶最好有自己單獨的一張嬰兒床。
蛋姐還沒出生的時候,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次晚上睡覺,老公差點壓到寶寶,想想都後怕,所以大家嬰兒床一定得買。
所以後來哪怕起身餵奶再麻煩,我也堅持給蛋姐用嬰兒床。
不要在嬰兒床上放置過多物品
不要在嬰兒床裡放軟玩具、毯子等,可能造成意外的物品,如果寶寶睡覺亂動,把被子蒙到了頭上的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所以寶寶的床上要保持乾淨整潔,床墊也選擇軟硬適中的,最好給寶寶選擇睡袋,不容易蒙住頭,也不用擔心寶寶著涼。
若是需要蓋被子的話,被子上邊緣應不超過寶寶的肩膀位置,並且把被子壓在床墊底下,這樣被子不會隨意移動,更加安全。
寶寶的睡眠環境不要太熱
進入冬季,老一輩父母,總是會給寶寶蓋一層又一層的被子,哪怕熱一點,也千萬別著涼了。
殊不知,寶寶熱著比著涼更危險,過高的溫度會引起「蒙被症候群」,導致寶寶缺氧、出汗、脫水、昏迷。
寶寶屋內的溫度最好在20℃~25℃這個範圍內,不但可以讓寶寶舒適的入睡,還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不要在寶寶面前吸菸
西爾斯親密育兒中提到:父母吸菸的寶寶,猝死的風險是普通嬰兒的7倍。
寶寶長期處在煙霧中,可能造成呼吸道堵塞,是造成嬰兒猝死症候群的一個重要環境因素。
當然孕期也不要抽菸,孕婦抽菸除了可能造成早產或出生體重過低,也會上升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機率。
寶寶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善,我們在照顧的時候,一定要細心細心再細心,不要因為一時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希望每位寶寶都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在愛中成長。
覺得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的話,不妨一鍵轉發分享給更多寶媽。
有任何疑問,也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最後,千萬別忘了給我一個「贊」,給蛋媽一個鼓勵,也給養娃道路上的自己,鼓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