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會議紀要的法律效力及位階問題

2020-10-10 生活感悟123

編者按:從我國的正式法律淵源來講,司法解釋和會議紀要均不是我國正式的法律淵源。但是,有些司法解釋以及會議紀要對於司法實踐的指導意義甚至比法律規定更為精準、詳細,操作性更強。那麼司法解釋、會議紀要有沒有法律效力呢?位階如何?能不能作為裁判援引的依據。

1.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規定》 ( 2007)第5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所以,雖然司法解釋並非我國的正式法律淵源,但討論司法解釋有沒有法律效力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司法解釋就是有法律效力。

除此之外,高檢也會通過批覆、規則等形式出臺司法解釋。這種解釋不同於審判司法解釋,習慣上稱之為檢察司法解釋。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1981年)規定,全國人大賦予司法機關司法解釋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就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解釋。

2.檢察司法解釋是否有介入審判權之嫌

從法律地位上講,檢察機關屬於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以客觀中立的地位解釋法律,且其權限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解釋法律並無問題。此外,目前檢察機關出臺司法解釋,多與審判機關一同出臺。這樣操作,也便於檢察權和審判權在司法解釋領域保持解釋法律的一致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規定》 ( 2007)第七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制定司法解釋的工作,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和雙方協商一致的意見辦理。總體來說,雖有檢察解釋和審判解釋不一致的情形,但並不常見。

3.司法解釋的效力位階

司法解釋是最高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對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所進行的解釋,司法解釋的法律效力位階等同於所解釋的法律。從法律解釋角度而言,司法解釋低於立法解釋(立法解釋的最高權力性),對同一問題的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效力位階一致。

4.司法解釋的溯及力

一般來說司法解釋是對法律條文的解釋,具有溯及力。兩高《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規定,司法解釋……效力適用於法律的施行期間。對於司法解釋實施前發生的行為,行為時沒有相關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施行後尚未處理或者正在處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辦理。對於新的司法解釋實施前發生的行為,行為時已有相關司法解釋,依照行為時的司法解釋辦理,但適用新的司法解釋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適用新的司法解釋。對於在司法解釋施行前已辦結的案件……不再變動。

5.司法解釋可以作為裁判援引的依據

因為有法律效力啊,所以很好理解。

6.會議紀要不是司法解釋、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是裁判援引的依據

司法實踐中,民商事審判領域的會議紀要,法律地位非常高,被實務界奉為圭臬。當然,刑事領域的毒品會議紀要也有這種效果,算是辦理毒品案件的神功秘籍了。每次民商事領域出個會議紀要,比大修一部民商事基本法都要熱鬧。不得不說,會議紀要這種形式,可以言簡意賅,也可以長篇大論;可以細緻入微,也可以闡述法理。非常好用!會議紀要對於梳理實踐分歧、解決實踐問題、總結實踐經驗、指導司法辦案,起到了很強的作用。只要不對法律做類推「解釋」,紀要非常好。當然,紀要終究不是司法解釋、更不是法律本身,裁判文書中,可以說理部分用一下,是不能作為裁判援引的依據的。所以,在法庭上,各方說出「根據XX會議紀要的規定」這種話,就不太規範。

除了高法之外,許多省級司法機關也喜歡制定各種會議紀要。會議紀要很好。用紀要的方式,另行立法、突破法律的紀要也不是沒有。這樣的紀要對於維護法治權威、指導司法辦案的效果有待商榷,值得研究。

相關焦點

  • 省法院召開民法典暨九民會議紀要新規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影響研討會
    會議由省法院民四庭庭長周志剛主持。本次研討會共分為「九民會議紀要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影響」和「民法典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影響」兩個主要議題。與會嘉賓先就「九民會議紀要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司法裁判影響」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圍繞「建設工程黑白合同法律效力認定的具體問題」、「建設工程合同無效的信賴利益保護問題」以及「施工企業放貸給『內部承包人』的法律效力」等七個問題進行了充分研討。發言人員一致認為,九民紀要出臺對司法實務中準確適用法律、準確認定事實和統一案件裁判尺度有著重要作用。
  • 法律解釋的分類、方法和位階
    效力具有正式的法的效力不具有普遍的法律約束力分類示例立法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法官在判決書中的解釋屬於非正式解釋司法解釋:最高院、最高檢針對法律適用問題作出的解釋、規定和批覆行政解釋:國務院針對法律應用問題的解釋(二)法律解釋的方法解釋方法
  • 黨內法規效力位階問題初探
    但是,這樣理解是存在問題的。例如,2012年《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第四條曾規定,黨內法規的名稱為黨章、準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與新的規定對比不難發現,規則的排序退後了兩位。如按照上述關於黨內法規效力位階的理解,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2019年9月以前制定的規則,較之於2019年9月之後制定的規定、辦法,誰的效力更高?
  • 最高院《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徵求意見研討會
    點擊上方↑「上海市法學會"關注我們2019年8月7日,最高院發布《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會議紀要徵求意見稿》),旨在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爭議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統一全國法院的裁判思路。該會議紀要一經發布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公司法務】《九民紀要》關於合同效力的認定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規定(中)
    上期,我們對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效力認定問題進行了討論,下面我們將探討一下合同違反規章的強制性規定的效力認定,及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法律後果。《九民紀要》在解決了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合同的效力問題的同時,還提出了違反規章的合同的效力問題,即第31條規定了違反規章的合同效力問題
  • 【新法解讀】《九民紀要》關於合同效力的認定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規定
    《九民會議紀要》第30至35條就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強制性規定的效力認定,及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法律後果,包括財產返還、折價補償、損害賠償,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規定。雖然合同的成立、生效、無效認定、撤銷、解除等作為民法基礎原理,在法律法規等各個層面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在適用中仍常伴隨著爭議,特別是合同效力的認定問題。
  • 【公司實務】《九民紀要》關於合同效力的認定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規定(上)
    《九民會議紀要》第30至35條就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強制性規定的效力認定,及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法律後果,包括財產返還、折價補償、損害賠償,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規定。雖然合同的成立、生效、無效認定、撤銷、解除等作為民法基礎原理,在法律法規等各個層面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在適用中仍常伴隨著爭議,特別是合同效力的認定問題。《九民會議紀要》通過六個條款對此予以規範,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也有助於統一司法審判尺度。
  • 法律位階和法律適用
    法律位階 在我目前的國法律監督體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最主要的監督對象是規範性法律文件。所謂規範性法律文件,是泛指那些適用範圍廣、具有普遍效力、由特定機關經過嚴格的程序制定出來的法律文件,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以及地方政府規章,也泛稱為「法律」。
  • 侯國躍:合同效力裁判規則的體系解釋
    3.超越意思自治範圍或違背法律基本原理的合同比如,實踐中很多合同約定擔保合同的獨立性,或者說,排除擔保從屬性,甚至謂之「獨立擔保」。針對此種情況,《九民會議紀要》指出,從屬性是擔保的基本屬性,要慎重認定獨立擔保行為的效力,將其嚴格限定在法律或者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的情形。
  • 《民法典》的發布,探析舊司法解釋的效力兼論刑事司法解釋文件的溯及力問題
    在全國人民喜大普奔慶祝《民法典》誕生的同時,各種問題也伴隨著《民法典》的誕生而接踵而來,比如,《民法典》生效時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九部法律同時廢止,那麼被廢止的九部法律的司法解釋效力將進入一個尷尬的境地,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句傷感的歌詞「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
  • 最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問題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改後,這幾天很多朋友詢問關於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在司法解釋的第三十二條有明確的說明。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適用本規定。借貸行為發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前的,可參照原告起訴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確定受保護的利率上限。
  • 行政審判中法律適用問題的探討
    隨著我國民主法制進程的不斷前進,人民群眾對法院整體司法水平的要求愈來愈高,這就需要加強法官的職業化建設,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為此,探討一下審判實踐中的法律適用問題,是極具現實意義和積極意義的。另外,法律適用問題在審判實踐中是極其重要的,但它又是極其複雜和龐大的一個問題。筆者在此撰文探討一下行政審判中的法律適用問題,以期能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 關於我國司法解釋體制存在問題的法律思考
    如果承認檢察機關的司法解釋具有普遍司法效力,那就是要求審判機關以偵察、公訴機關的「司法解釋」去裁判案件,這必然引發司法無序。  三是司法解釋的「一體制」正被「多級制」打破。近年來,最高兩院在對許多涉及數額、情節、後果的法律適用問題的司法解釋中,特別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狀況制定具體的數額標準。
  • 九民會議紀要中的信託實務操作新看點
    因此,雖然《會議紀要》不是司法解釋,不能作為裁判依據直接進行援引,但其對於提供統一裁判思路和尺度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加之金融糾紛案件部分系《會議紀要》中的重點,使得本次《會議紀要》的出臺在配合金融監管政策導向實現、促使金融機構在業務操作中嚴控法律風險和合規風險等方面均具有深遠影響。
  • 無根豆芽案件法律問題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供稿: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    近年來,因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全國各地司法機關加大了對豆芽制發過程中使用無根劑(主要成分為赤黴酸、6-苄基腺嘌呤 、4-氯苯氧乙酸鈉)並予以銷售行為的打擊力度,各地法院大量出現對該行為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的判決。
  • 明確國際條約在我國國內法上的位階
    法律的位階是為了維護法律體系的統一,從法律體系的角度說明法律的等級地位,它表現的是在一個法律體系內部一個法律同其他法律之間的效力等級關係。在法律適用中當法律規定之間有衝突的時候,低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高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律,因此,法律的位階問題對法律的具體適用至關重要。
  • 試論《九民紀要》中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的法律問題
    2019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外公布了《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以下簡稱《九民紀要》),全文共計130條,涉及與民法總則適用的法律銜接、公司糾紛、合同糾紛等十二個民商事審判實務問題,其中,有關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問題主要規定於公司糾紛案件的審理一節第17條至第23條7個條文。
  • 最高法院案例 :會議紀要的可訴性
    但若會議紀要的內容對相關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作出了具體規定且直接對外發生了法律效力,可認定該會議紀要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已產生了實際影響,具有可訴性。故本案被訴會議紀要不具有可訴性,未對外發生法律效力,尚不屬於可訴的行政行為。
  • 掌握《民法典》及《九民會議紀要》的精神和要點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民法典》及《九民會議紀要》的精神和要點以及具體的實務應用場景,中企清大教育集團特舉辦本次專題培訓班。2、民法典實施之後,與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相關的司法解釋是否繼續有效
  • 《九民紀要》出臺後公司對外債務加入效力認定
    (四)案例和法律法規檢索本案中,丙公司出具了《墊付保證金說明》,律師接案後尋求突破。1、司法實踐中的審判思路和主流觀點(1)法院認定公司法定代表人籤字和公司蓋章行為對外產生法律效力,本公司並未提供證據證明相對方知道或應當知道法定代表人行為超越了權限,相對方產生信賴,公司應承連帶擔保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