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菌效應蛋白阻斷宿主炎症信號通路
「Cysteine methylation disrupts ubiquitin-chain sensing in NF-κB activation」的文章,報導了病原細菌效應蛋白通過半胱氨酸甲基化修飾宿主NF-κB通路中的TAB2/3分子從而使其失去感受上遊泛素鏈信號的活性,進而有效抑制細菌感染過程中NF-κB炎症反應信號通路的激活。
-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
Cell:研究者揭示雷帕黴素減緩癌細胞生長的分子機制
2013年5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蒙特婁大學的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分子機制,即可以將減緩某些癌症的惡化以及異常疾病的發展
-
研究揭示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對核小體的調控機制
DNA/RNA聚合酶前的核小體結構要被打開,使得聚合酶能順利通過核小體,對核小體包裹的DNA進行複製轉錄;而聚合酶通過後的DNA要被重新組裝形成核小體,保護DNA免受損傷,並維持或繼承該區域表觀遺傳信息。組蛋白泛素化修飾,作為一類重要的組蛋白化學修飾方式,在核小體結構的動態調控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Nature:邵峰等腸道致病菌毒力效應蛋白研究獲進展
該文章報導了腸道致病菌毒力效應蛋白NleB家族通過N-乙醯葡萄糖胺單糖基化修飾宿主死亡結構域中一個保守的精氨酸抑制死亡受體介導的炎症和死亡信號通路,促進病原菌在宿主體內的生存和繁殖。通過三型分泌系統將毒力效應蛋白「注射」到真核細胞內,從而阻斷或調節宿主的各種信號通路,是常見革蘭氏陰性致病菌感染和致病的重要機制。
-
破譯「糖代碼」,糖基化修飾研究近期精選
:研究揭示糖基化修飾參與癌細胞轉移途徑機制Nature Reviews:系統解析,腫瘤細胞表面糖基化是如何影響抗腫瘤免疫功能?研究完整地揭示了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三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NleB特異地識別並糖基化修飾宿主死亡結構域的關鍵精氨酸,阻斷宿主死亡受體信號通路的分子機理。
-
Nature:鑑別出結核分枝桿菌抑制宿主機體免疫力的新型分子機制
2020年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Host-mediated ubiquitination of a mycobacterial protein suppresses immunity」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同濟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宿主介導的分支桿菌蛋白泛素化或能抑制機體免疫力。
-
趙英明課題組揭示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並鑑定出63個組蛋白修飾位點
隨著人們對蛋白質功能和生物學機制的研究的逐步深入,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比如磷酸化、乙醯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翻譯後修飾是真核細胞生物調節蛋白質發揮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方式,對發育、代謝、疾病等眾多生理過程均起到關鍵的調控作用。過去十年來, 50%以上的重磅抗癌藥物(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作用靶點是磷酸化調節酶。
-
生物物理所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幹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STING和MAVS介導的信號通路如何被精確調控?
-
鄧紅雨課題組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幹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則宿主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而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則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
-
北師大邱小波教授:「蛋白修飾和降解」領域有很多驚喜
其中,泛素化是蛋白質的一種修飾方式,也是表觀遺傳學領域的熱門,而蛋白酶體的主要功能則是清理被標記的蛋白質,已成為疾病治療領域備受關注的藥物靶點。近20年的研究生涯裡,邱小波教授完成了多項原創性突破——發現新的泛素連接酶Nrdp1,並證實由Nrdp1 介導的細胞凋亡抑制蛋白BRUCE 的降解是引發細胞凋亡的新途徑;找到在哺乳動物蛋白酶體中作為泛素底物受體的亞基hRpn13;發現生精蛋白酶體,並解析核心組蛋白的降解機制。問及秘訣,他笑著說:「這個領域很寬,充滿著未知和驚喜。」
-
柴繼傑課題組與合作者首次揭示植物TNL類抗病蛋白激活的分子機制
NLR(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and leucine-rich repeat containing receptor)是調節ETI的一類主要受體蛋白。根據其N端結構域,NLR主要分為兩類:CNL (CC-NB-LRR) 和TNL (TIR-NB-LRR)【1】。這兩類受體蛋白都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識別病原菌效應蛋白進而引起ETI【2】。
-
北京基因組所等揭示O-GlcNAc糖基化修飾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分子機制
北京基因組所等揭示O-GlcNAc糖基化修飾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的分子機制 2017-12-12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該項研究工作揭示了Polη 氧連糖基化修飾與泛素化修飾之間的互作關係,以及DNA複製過程中多種DNA聚合酶轉換的分子機制。Polη在多種腫瘤細胞中表達顯著升高,與順鉑等化療藥物的耐藥性產生密切相關,也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呈負相關。
-
生物物理所等在STING蛋白結構與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他們還發現了一條通過STING-TBK1活化轉錄因子STAT6,從而連接天然免疫與適應性免疫的信號傳導通路,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免疫系統如何防禦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機制提供了新思路。2010年,日本學者Akira課題組發表文章稱,TRIM56與STING相互作用並泛素化STING K150位點。該泛素化修飾誘導STING二聚化,而二聚化又是STING募集TBK1、引起幹擾素產生的前提條件。
-
詳解你不了解的泛素化
具體過程為首先在ATP(紅色所示)供能的情況下酶E1(蛋白質編號1r4n)粘附在泛素分子尾部(淡黃色所示)的Cys殘基上(綠色所示,注意在這個結構中,Cys突變為Ala)激活泛素,接著,E1將激活的泛素分子轉移到E2酶上(蛋白質編號1fxt),隨後,E2酶和一些種類不同的E3酶共同識別靶蛋白,對其進行泛素化修飾。根據E3與靶蛋白的相對比例可以將靶蛋白單泛素化修飾和多聚泛素化修飾。
-
研究揭示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中的新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之間的交互作用極大的豐富了兩種翻譯後修飾功能的複雜程度,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在基因調控、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胚胎發育、癌症等多種生理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蛋白質的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過程發揮何種功能,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如何參與減數分裂調控目前還知之甚少。
-
郭玉松團隊揭示平面細胞極化核心蛋白從內質網輸出的分子機制
PCP的建立受一組進化保守的PCP核心蛋白調控,包括跨膜蛋白Frizzled以及鈣粘蛋白EGF LAG七次跨膜G型受體家族成員(Celsr)【1】。新合成的跨膜的PCP核心蛋白沿著分泌轉運途徑被傳遞至質膜,而後在質膜上執行其生理功能。目前,調節PCP核心蛋白在分泌轉運途徑中的運輸的分子機制還大部分未知。
-
:科學家揭示新型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並鑑定出63個...
比如磷酸化、乙醯化、甲基化、泛素化和糖基化等翻譯後修飾是真核細胞生物調節蛋白質發揮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方式,對發育、代謝、疾病等眾多生理過程均起到關鍵的調控作用。過去十年來, 50%以上的重磅抗癌藥物(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作用靶點是磷酸化調節酶。這些組蛋白的翻譯後修飾密碼,因其會影響基因的轉錄,是表觀遺傳調控的核心部分,對於許多生物過程和疾病發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Cell:通過分析受感染細胞的全局磷酸化圖譜,揭示現有的激酶靶向...
2020年7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分析了SARS-CoV-2---導致COVID-19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劫持它的靶細胞中的蛋白。這項研究展示了這種病毒如何改變靶細胞的活性,從而促進它自身的複製並感染附近的細胞。
-
Cell:系統性構建出病毒與人類宿主之間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圖譜
2019年9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計算方法繪製出所有已知感染人類的病毒與它們感染的宿主細胞之間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圖譜。這種方法及其產生的數據已給出了大量關於病毒如何操縱它們感染的宿主細胞和引起疾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