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腸蔬菜炒意粉,西方材料中式料理,特別受家人歡迎

2020-12-11 美食天下

香腸蔬菜炒意粉

By rosejyy2000

西方材料中式料理,好吃就成,有時候就是材料的有機結合,結合得好,就好吃,有時候我們認為是荒腔走板的,說不定有新發現呢,呵呵,你在廚房你最大,愛咋搞都好,只要不傷害身心就好。

原料:貝殼粉、青豆、玉米、香腸、蒜瓣、蔥頭、精鹽、菜油、菜油、精鹽、生抽、蠔油、胡椒粉、白糖。

做法步驟:

第1步、把青豆和玉米倒入鍋,中大火,煸至出香味,出鍋備用。

第2步、香腸切粒,鍋放底油1大勺,倒入香腸,大中火爆香。

第3步、盛起留油。

第4步、蔥頭切片蒜瓣拍扁。

第5步、另鍋放水,燒開,加菜油1大勺、精鹽1/3小勺,倒入意粉,煮熟透。

第6步、撈起,用冷水衝洗後濾水。

第7步、炒鍋放入蒜頭和蔥頭。

第8步、倒入意粉,翻炒至幹水,加生抽2大勺、蠔油1大勺、胡椒粉1/2小勺、白糖1/4小勺,兜勻。

第9步、放入香腸、青豆和玉米,翻炒均勻,出鍋。Enjoy !

小貼士:

一、蔬菜和肉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去組織;二、在水煮意粉時加適量精鹽會有點底味;三、放適量蠔油更鮮味;四、筆者在烹調、烘焙等任何食物博文裡所用的勺子、匙子和量杯,均使用國際量具,並非我們平時在家裡或餐廳調和飲料和盛載食物所用的勺子和杯子,特此說明。

來自 美食天下 rosejyy2000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相關焦點

  • 東南亞香草植物,別名金不換,美食水羅勒蛋黃炒意粉吃過麼
    在潮州岀售海鮮的攤檔裡,有一種叫作「薄殼」的海產品,只要顧客買了它,店家都會附送幾枝「金不換」,而正是「金不換」這個特別的名字,讓我記住了它。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羅勒。據說羅勒被喚作「金不換」,起源於東南亞,傳聞在泰國,窮人喜用羅勒下飯,一個富人看到他們能把飯吃得這麼香,以為他們一定有極其美味的下飯菜,窮人告訴他那是羅勒,富人慾拿金錠子來換取,但他們卻不肯。
  • 老外:為什麼中式炒這項烹飪技術,沒有受到西方廚師的歡迎?
    炒在中餐烹飪中是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烹飪,通過鐵鍋和油的作用可以快速的烹飪很多食物,而且食物的味道也會很好。在我們的餐桌上經常能看到用炒烹飪出來的食物,很有趣的是炒這項烹飪食物的技術在西餐烹飪中很少運用。在國外的問答論壇,就有老外提問道:為什麼中式炒這項烹飪技術,沒有受到西方廚師的歡迎?
  • 愛吃炒意粉就教你一招,炒出來後不粘鍋不成坨,幾分鐘滿足你的胃
    愛吃炒意粉就教你一招,炒出來後不粘鍋不成坨,幾分鐘滿足你的胃七蔬茄汁醬應用料理就差這一道,相隔五個月後, 終於買到芝麻葉了,不過醬汁早吃光了,孩子月考在即,國慶四天連假哪裡也去不了,大嬸的假日又是在廚房度過 ,有充裕的時間可洗洗切切,很適合熬上一鍋~
  • Chia Rice Pasta and Veggie Stir Fry 蔬菜炒奇亞籽香米意粉
    Perfect Earth無麩質有機香米意粉This recipe is so simple that you will want to put it on repeat. And the noodles…. They are in a class all their own.
  • 包菜炒香腸,是我喜歡用香腸配菜,又清爽又省事省時,味道也好
    包菜炒香腸By 微風習習到現在一共就發布了幾個做菜的菜譜,基本都是用香腸炒的。第一呢,是我喜歡用香腸配菜,又清爽又省事省時,味道也好,再一個嘛,是拍出的照片乾淨,直接發上來就ok.... 包菜是孩子最喜歡吃的蔬菜之一,其實用鹹肉炒最好吃,但是家裡沒有鹹肉,香腸代替下,也很好吃..原料:包菜、香腸、紅辣椒、蒜頭、姜、生抽、鹽。
  • 簡單快炒5款家常意粉食譜,純正西餐風味的意粉,簡單好吃到爆
    意粉特別深受小孩子的喜愛,好吃到沒朋友,而且自己做超簡單零失敗,不管午餐還是晚餐都十分方便,買少了根本就不夠吃!大人小孩都喜歡,光是看著食材和配料,就足以讓人胃口大開,使人食指大動,方便快捷又簡單,晚餐首推! 第1款野菌磨菇黑松露義大利粉
  • 辣炒章魚,日式高菜章魚意面,章魚小丸子,章魚紅色香腸的做法
    辣炒章魚辣炒章魚的簡介:韓國料理裡很喜歡的一道菜,一直想自己做但找不到很正宗的菜譜,於是趁中秋小長假讓韓國朋友幫忙在韓國網站Naver上找了幾分菜譜,翻譯研究綜合總結了這份來之不易的recipe,去銅川路海鮮市場買了新鮮章魚回家試著做了?????~!
  • 3道家常意粉料理,新手也能輕鬆搞定的午餐和晚餐!
    3道家常意粉料理,新手也能輕鬆搞定的午餐和晚餐!茄汁燴烤菠菜起司貓耳朵面三色胡麻涼拌愛心義大利麵,[晚餐來點好萌好療愈的晚餐~用貓耳朵與愛心製造浪漫吧!]最近可能因為來到了懷孕後期,所以飲食方面開始努力的克制!!!雖然說每個人看到我都大呼:"誒~你現在也才胖4KG而已,是要體重控制個什麼鬼!!!!"
  • 香腸怎麼做好吃(蒜苗炒香腸、荷蘭豆炒香腸、香腸炒飯)
    對於小孩而言,香腸是他們所喜愛的食物之一,因為,香腸口感偏甜,下飯十足,其製作的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可以蒸、炒,製作的方法不同,其口感也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跟大家簡單的介紹幾款比較常見的家常做法,大家可以在家嘗試著做下:蒜苗炒香腸
  • 最受家人歡迎的地三鮮,這麼輕鬆料理出來,營養豐富味道好,安排
    現在不少朋友,因為上班的緣故,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緊張,在吃飯的時候,自己動手料理的次數極少,大多會選擇飯店或者各種快餐,吃著雖然味道不錯,但這些重油重味的飯菜,很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反而是那些家常菜,無論怎麼吃都不會覺得膩,身體還特別的舒適,也就是這樣的緣故,帶飯菜上班的同事越來越多,
  • 剩下的吐司麵包邊,樣子一改,變成中式披薩,一個平底鍋就行了
    偶然想起來上學的時候,家長常常把頭天剩下的涼饅頭切成丁,在鍋中炒一炒放點鹽,與家中現有的蔬菜搭配上,又快又好吃的炒饅頭丁就上桌了。因為平時也不會經常能吃到,所以這個印象極為深刻 。而且清楚地記得這個炒饅頭丁當早點,一上午你都不會餓的,特別的盯時候 。
  • 中式點心,雙色香腸卷的做法,顏色好看,造型獨特,您一定喜歡吃
    歡迎來到峰哥美食自媒體頻道,峰哥今天做一個中式點心,雙色香腸卷,顏色和造型都好看,這一款雙色香腸卷用到的紫薯粉可以用任何自己喜歡的果蔬粉替換,脆皮腸可以用自己火腿腸、玉米腸替換,不要用太粗的,不然卷出來不好看。
  • 2015臺灣最受大眾歡迎的地道臺式料理
    臺灣又被網友稱為「飽島」,這片土地上除了特色夜市之外還有臺式料理、中式料理、日式料理和傳統小吃等各式各樣的美食,最地道的還屬臺式料理,傳統臺式料理經過傳承和改良
  • 臺菜料理:臺南香腸熟肉
    臺菜料理:臺南香腸熟肉2010-02-11 08:32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編輯:張蕾  臺南市阿村餐廳歷史悠久,已傳到第5代,料理以臺菜為主,想吃到地的臺菜料理,是最佳選擇。  赤崁裡長吳松村是第3代老闆,他說,自曾祖父起就賣香腸熟肉,曾祖父每天挑擔子,到處叫賣,後來祖父接棒,仍延續叫賣方式。父親承繼香腸熟肉攤後,在大道公廟前設攤做生意。已70歲的吳松村說,自小跟著父親做生意,也學得一手料理好功夫,接下父親的攤位沒幾年,改在成功路設店,再搬到現址忠義路,除了招牌菜香腸熟肉外,也做臺菜料理,並辦理外燴。
  • 家人愛吃的炒米粉,這麼輕鬆料理出來,比飯店做的都好吃
    隨著時代的發展,南北飲食文化的融合越來越深入,現在無論在哪個城市,想要吃到美味可口的米粉,都不是件太過困難的事情;阿飛家雖然是在北方,但家人卻對米粉格外喜愛,飯店製作的炒米粉,更是家人們的最愛,阿飛這麼輕鬆料理出來,口感筋道味道鮮香不說,添加的配菜和調味料,也更加符合家人的喜好,做好之後端上桌,孩子覺得比飯店做的還要好吃。
  • 不要漢堡牛排,不要蛋糕甜品,普通中式料理就能做萬聖節兒童早餐
    【不要漢堡牛排,不要蛋糕甜品,普通中式料理就能做萬聖節兒童早餐。餛飩皮有了新吃法,這樣做好吃又營養,做過一次孩子經常點名要】萬聖節是西方節日 ,做家長的我還真的沒太在意。可是外教老師們早就給孩子們灌輸了。
  • 西餐料理的萬能基礎蔬菜——蘿蔔&胡蘿蔔
    蔬菜在西餐烹調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種類也特別繁多,有些是非常親民的基礎蔬菜,比如番茄、洋蔥、土豆、南瓜等。之所以要說蘿蔔&胡蘿蔔,是因為它倆非親非故,不是一家人啊。
  • 家常菜香腸炒青椒,香辣又開胃,越吃越上癮!
    而今天廚娘就用香腸和大家分享一道下飯家常菜的做法——香腸炒青椒。今天這道家常菜所用的香腸既不是廣味的,也不是川味的,而是鹹香味道的,應該算是大眾口味吧。說起青椒這種蔬菜搭配什麼食材一起炒才好吃,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青椒炒肉了吧,沒錯,青椒炒肉這道菜做法簡單又超級下飯,但是想要做得好吃,卻沒有幾個人真正做到。
  • 炒義大利麵也能用中式的做法,步驟簡單,材料普通,營養有能量
    炒義大利麵也能用中式的做法,步驟簡單,材料普通,營養有能量!青椒牛柳義大利麵是個挺容易做的麵食,義大利麵雖說不同於中式的麵條,但是炒著吃的話其實也是差不多,牛肉切成條狀就是廣東這邊的叫法「牛柳」,青辣椒與紅辣椒切絲一炒,放點醬油老抽之類的,又香又好吃,你也能輕鬆做得到義大利麵的外表有點象中式的掛麵,直直的,質地較硬,但煮起來不易結成團,可以說爽滑,配什麼肉類海鮮一塊吃都沒問題,我覺得年輕人都愛吃,可能也是口感好的原因,要是把什麼炸醬、肉末、辣椒醬
  • 靜生活@美食美刻|當分子料理和中式傳統美學碰撞,有啥反應?
    分子料理是國際化的一種潮流料理手法,中式傳統美學是近年來越來越受大眾關注的焦點,當它們碰撞在一起,會產生怎樣的物理、化學反應呢?可以帶著期待的心情,一起來品嘗一下。通過將瑤柱、雞和各種蔬菜,這些日常就能買到的食材,加上分子料理的製作,形成結合中式審美的擺盤,給人帶來味覺、視覺全方位審美的享受。在食材選用方面,何堂主表示,不追求新奇特,更專注於日常食材,但是卻要從中挑選優質的部分,例如,菜心選用最嫩的那部分,雞肉選用自然放養的走地雞……這也和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特點,能更接地氣,讓大眾更容易接受的初衷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