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關注的「活埋生母」事件近來有了新消息:警方披露,活埋生母的馬某是叔父帶大,母親改嫁時,馬某12歲,一直以來對母親的怨氣非常大。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活埋生母的仇恨不會是無緣無故的。但是這一行為實在是慘絕人寰,只有當年的鬼子才能做得出來。更何況活埋生母的馬某人是在用鬼子般的慘絕人寰來對待自己的母親。這樣的行為實在難以找到更恰當的語言來描述其罪惡。
不過,痛恨感慨之餘,我們也得想想馬某人的殘忍是怎樣煉成的,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馬某是在父母之愛的缺失中長大的。「活埋生母」事件或許能彰顯缺失父母之愛者的人性能惡到何等程度。那麼我們就要反省一下,到底會有哪些行為導致未成年缺失父母之愛,對這些未成年,我們社會能做些什麼。
1.草率的結婚,草率的離婚,留下缺失父愛或者母愛,甚至兩者都缺失的孩子。
據有關部門的公布的數字,某些地區結婚不到1年的離婚者其比率竟然接近結婚總人數的50%。居高不下的離婚率,留下了大量的單親家庭。使很多孩子要麼得不到父愛,要麼得不到母愛,甚至父母之愛都沒有了,如活埋生母的馬某。草率結婚,草率離婚,不僅是對自己,對對方不負責,也嚴重傷害了孩子。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把婚姻當兒戲的人,就會發現,他們的人格修養實在是還沒有達到能結婚,能為人父母的素質。魯迅上個世紀20年度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中寫道,當父母也是有資格的,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是最起碼的條件。如今大量人格不健全的青年人草率結婚,草率離婚,把孩子推向痛苦的深淵。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人格不健全的越來越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難辭其咎。
2.家庭教育的失敗。
在此,我不詳談家庭教育的成敗,因為這實在是個太大的話題。我只想說一句話:天下為事業,為金錢奔波人們,如果你們的兒女教育失敗了,那麼你的事業再成功,你再有錢,也不值得一提。失敗的兒女教育會毀掉你的後半生,會毀掉你兒女的一生。
3.我們的學校教育有愛情婚姻教育嗎?
蘇霍姆林斯基說,社會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內容。既然社會有那麼多青年因人格不健全,而草率婚姻,那麼我們的學校教育就應該有愛情婚姻的教育。可惜,除了語文課本中零星的課文和思想品德課中一些蜻蜓點水的教育內容,再也找不到更多更有質量的愛情婚姻教育了。個人建議從初中開始增設一門學科:愛情婚姻學。
4.社會應該關注缺失父母之愛的未成年。
社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為單親家庭和寄養式家庭(如馬某在叔父家長大)提供教育支持,將父母之愛的缺失所帶來的負面作用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的行為決定了我們的未來。願人間再無這樣的慘絕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