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後,教師養老金怎麼算?變多還是變少?

2020-12-16 秒懂社保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就是養老金「雙軌制」向「並軌制」的改革,改革的過程中,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也會隨著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改革前,改革中,改革後三個階段,所以退休教師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還是比較複雜的,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細緻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教師,依然按照原規定發放養老金,並且參加之後的待遇調整。

這部分人稱為退休「老人」,他們的養老金計算方式非常簡單,因為那個時候養老金待遇計算方式只跟退休教師的工齡和在職工資有關,教齡在30年以下,可以拿到在職工資的80%,教齡30年到35年是85%,教齡35年及以上是90%,沒有100% 一說,但是教師在職的時候,是要繳納五險和一金的,實際工資水平再扣除這些費用後,到手的工資會縮水很多,所以會出現很多人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比在職時到手的工資還高的情況。

第二,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要按照退休中人的辦法來計算養老金。

這部分人的累計繳費年限包含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視同費繳年限就是他們在改革前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

這部分群體的養老金是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也就是個人繳費年限越長,拿到的養老金越多。第二部分是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方式為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和退休年齡有關,大家可以參考這張圖片。

第三部分是過渡性養老金,過渡的期限是10年,不過關於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各個省份都是不一致的,具體大家可以諮詢當地的社保機構。之所以設置過渡期,就是為了新舊制度平穩過渡,因為在2014年之前,「中人」是沒有個人帳戶的,要想保證這類人的待遇水平不會大幅降低,就需要給這類人額外多發一筆錢,也就是我們說的過渡性養老金,不過後期隨著「中人」退休,「新人」增多,新制度逐漸成為主體。

第三,改革之後,也就是2014年10月之後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和企業退休人員是一致的。

這部分人稱為退休「新人」,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養老保險,實際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之後,退休後就能拿到養老金,他們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

相比退休老人,不管是退休中人,還是退休新人,他們實際到手的養老金肯定不會超過在職工資的80%。所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後,退休教師實際到手的工資肯定是變少了。

相關焦點

  •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事業單位中人,在過渡期前後退休有何分別?
    退休金主要是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人來說的,而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就統一的稱為養老金了,那作為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來說,2024年10月之前退休和之後退休有什麼區別呢?對於這個時間點,就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的過渡結束期,10年過渡期結束之後,全國的養老金算法將會實現統一,所有的養老金待遇都會按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計算。
  • 央視解讀養老保險改革 降低事業單位待遇保公平
    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現在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我的工資就要面臨一半這樣的折損,這樣理解對不對鄭教授?  鄭秉文:應該是對的,現在的社會平均工資,平均替代率大約是50%。2007年的平均退休工資是一千,企業是一千,機關事業單位平均是兩千。其中機關要比企業高出1.1倍,事業單位要高出0.8倍,也就是平均來看高一倍左右,倒著算,如果參加改革,應該還是低。
  • 深圳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向單軌制轉變
    據《羊城晚報》報導深圳將探索事業單位養老保障制度改革,推動退休「雙軌制」向「單軌制」的轉變,現已頒布了其實施辦法,並於明日起試行,有效期5年。據了解,納入改革範圍的人員,其養老金由基本養老保險金和職業年金構成。
  • 養老保險新規:機關事業單位參保個人繳納工資8%
    來源: 襄陽漢江網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國家和省、市深化改革的重點項目,國家和省分別出臺了《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和《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鄂政發[2015]64號)。
  • 教師中級職稱2025年退休養老金怎麼算?
    對於退休教師來說,2025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份!2014年10月,我國進行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也開始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作為事業編人員的教師自然也參與其中。
  • 養老保險改革終結雙軌制 37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首次繳費
    「雙軌制」,這個中國市場經濟改革進程中的特殊名詞,在養老金領域即將成為歷史。昨天,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報告指出,我國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這意味著,我國3700萬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將不再由財政完全承擔,他們將與企業職工一樣,個人繳納部分養老保險。
  • 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機關人員稱多扣8%養老金呼籲改革或先...
    聽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消息後,劉平有點難以接受。劉平是山西的一名小學老師。就在一周前,她還沉浸在每月工資漲了200元的小幸福裡。但現在她開始擔憂,如果明年加入養老保險,這200元夠個人繳費嗎?每月本就微薄的薪水是否又要多一項支出?
  • 教師退休後為什麼工資少了一半?養老金何時才能補發?
    實行養老並軌後,教師退休工資少了一半是怎麼回事 ?
  •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消息:事業單位轉企後養老保險也轉軌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消息:事業單位轉企後養老保險也轉軌 「公益三類」事業單位向企業養老保險過渡;人社部要求落實方案需在5月底前備案不是所有事業單位,都納入了《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改革範疇。
  • 事業單位職稱影響養老金嗎?未來還是職稱越高,退休金越高嗎?
    職稱對養老金有什麼影響?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問題。實際上,職稱主要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影響較大,對於現在的養老保險繳費產生的未來養老金影響不大。機關事業單位的視同繳費指數機關事業單位是嚴格執行我國專業技術人員制度工資待遇水平的單位。只要被聘上了相應職稱,各種崗位待遇就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尤其是在視同繳費年限的視同繳費指數核算中。
  •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方案編制啟動 逐步建立職業年金(圖)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按照中央部署,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改革方案編制已經啟動,並就政策制定召集了幾輪討論。逐步建立職業年金,維持目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替代率,目前仍處於政策討論層面。
  • 市社保中心關於中央駐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 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準備期...
    市社保中心關於中央駐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 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準備期清算工作的通知2020-12-20 21 : 36 來源: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機關各處室、各分中心、檔案館:為做好我市中央駐津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清算工作,按照《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中央國家機關所屬京外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準備期清算和全面完成屬地參保工作的通知》(財社〔2019
  • 遼寧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今年6月啟動
    遼寧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今年6月啟動 2015-02-03 10:55:572月2日,在2015年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李樹民介紹,遼寧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起始時間是2014年10月1日,由於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遼寧省計劃在今年6月份左右正式啟動和推進這項工作。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整的工資除上交社保費用外,每人有望平均上調300元。
  • 什麼是養老金並軌制度?它能縮小企事業單位養老金的差距嗎?
    老爸心裡特別不平衡,自己是企業高管,辛苦奮鬥了一輩子,養老金才5000多,人家一個事業單位的副科級退休,養老金就8000多,感覺太不公平了,而且不是說養老金並軌了嗎?怎麼差距還越來越大了呢?自2014年10月1日起,國家出臺了《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制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養老金並軌制度,這個制度的出臺,旨在縮小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
  •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幾無進展 頂層設計兩條路可走
    編者按:養老金改革成為當前人們熱議和期待的問題之一,是因涉及每個人當前的或潛在的切身利益。歷史形成的「雙軌制」造就了養老金的不公平也成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養老金機制最難啃的硬骨頭。人社部近期表態,養老保險「並軌」大方向是明確的。但如何並,怎麼並,用多長時間並仍未有清晰路線圖,改革仍在繼續。
  • 小學教師工作了17年,辭職以後的退休金怎麼算?
    正確的說法確實是養老金,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累計超過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教師辭職有養老金嗎?小學教師怎麼也算是體制內的工作,收入穩定,一年還有三個月假期,怎麼看都非常的令人羨慕。當然人各有志,工作10多年了職業疲勞感也在加重,教師的日常工作還是蠻累的。機關事業單位辭職以後究竟有沒有養老金呢?
  • 鐵飯碗沒了,高校教師未來如何養老?
    但隨著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政策出臺,國務院決定全面啟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包括高校在編教師在內的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待遇都將改變,時至今日改革還在推進之中。養老保險改革後,已經在編還未退休的教師是否面臨退休後養老待遇大幅縮水?
  •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大概多久才能拿到養老金?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無法領到正式退休金的主要為「退休中人」這個群體,按照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我國的機關事業的養老保險制度與與企業單位養老制度正式並軌。
  • 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計算時,教師的10%工資提額有體現嗎?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建立了企業職工相同的養老保險制度。那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算方法是如何過渡的呢?機關事業單位的新老退休待遇計發辦法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按照改革實施的時間,國家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劃分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類群體。
  • 魯山回應退休教師養老金兩個月未發: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
    我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自2016年6月啟動以來,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矛盾日益加劇,確保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發放困難重重。由於改革尚在初期,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市級統籌、省級基金調劑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按照上級規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缺口部分應由縣級財政『兜底』解決,但我縣財政困難,巨大的基金收支缺口更是讓縣財政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