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叛逆女兒,親子溝通成挑戰!|《好好說話2》教我4大應對技巧

2020-08-28 小可的向日葵地

【導語】

蔡康永說過:

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當家有一個叛逆的8歲女兒,如何好好溝通,就成了我們每天的挑戰之一。


某天早上,因為爸爸煮的早餐不符合女兒的胃口,她和爸爸大發脾氣,不願意吃早餐,還不願意上半小時後的英語線上課程。怎麼辦?

女兒:

我說不上就不上,我自己的課我來決定!你不能強迫我!

(這真是平時給慣了自由,給足了選擇權她啊。我怎麼應對?)


媽媽:

……對,很多事情你是有自己做主的決定。但是,上課這個必須我說了算!你現在處在義務教育的階段。什麼是義務教育,國家給小學和初中的孩子出學費讓他們免費上學。義務就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相對應的是『權利』,權利是你有權選擇做或者不錯。上課是義務,不是權利!

(好吧,實際這個時候,我已經有點「胡言亂語」了。大家聽聽就好,用「義務教育」來壓孩子,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我感覺到身後孩子爸在偷笑)


女兒:

不行,我就不上!我今天什麼都不上。

(我抱緊她,讓她平靜一下。雖然她在掙扎不讓我抱。)


媽媽:(換個說法)

你不喜歡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我明白。但是今天已經煮好了,就沒有選擇了。爸爸煮了什麼我們就吃什麼。下次你可以提前跟爸爸說你想吃什麼好嗎?(感覺到她逐漸平靜)乖,我先給你扎個辮子,然後泡杯奶,給你裝半碗面,吃完你再上課。


女兒:

……我不喝奶!


媽媽:

好,那先不喝奶。


女兒逐漸不再反抗,乖乖讓我扎了辮子,坐到飯桌前吃早餐,吃得又快又乾淨。


我及時地誇讚了她的表現。她心情明顯好了,自己拿了電腦做課前預習,並開心順利地完成了這節英語課。


上完課,又開心地去找爸爸玩遊戲了,完全忘記了一個小時前還說再也不理爸爸了。



看,這就是小孩子的脾氣,狂風驟雨地來,很快又風平浪靜。如果我沒有和她好好說話,很可能就跟她一起急,最終,兩敗俱傷。


有人說:嘿,我可以強迫她上!

強迫的結果,課是上了,但是效果呢?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開心地學」,「主動地做」。


有人說:那就不上嘛,不管她。

這樣,會不會讓孩子覺得課是可以不上的,反而養成了「心情不好就不上課」的習慣?


我一直認為,所謂育兒,也是育己的過程。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我們可以學會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平等地尊重他人,妥善地解決問題。甚至,面對一個牙尖嘴利的孩子,你的口才也會大大增加呢!


推薦一本書:《好好說話2:簡單有效的高情商溝通術》,自我感覺在和孩子溝通方面,還是很有幫助的。之前我也分享過部分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戳連結。

除了之前提到的4大場景,我們還有哪些場景可以使用呢?隨我一起看看吧!



問題1:孩子被表揚,怎麼回應?

我們知道,誇孩子時候,不能只說「你很棒!」甚至「你很聰明!」,而是要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讚賞細節。

比如「你做完試卷認真檢查,真是一個細心的孩子!」。這樣才會讓孩子將自己的成績和「認真」「細心」掛鈎起來,而不會歸功於天賦從而驕傲自滿。

那麼,當別人當著孩子的面,表揚孩子時,我們應該怎麼回應呢?


案例1:

別人:你家孩子真是學霸,每次都考第一。太聰明了!

父母:哪是什麼學霸,只不過是她運氣比較好而已。


好好說話1:肯定成績,歸功努力,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別人:你家孩子真是學霸,每次都考第一。太聰明了!

父母:謝謝你的誇獎。這孩子,還算比較自覺,學習習慣比較好,做事也比較認真。



為什麼要在孩子面前將她的成績歸功於「運氣」呢,中國式家長過分的謙虛客套可能反而對孩子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原來在爸媽眼裡,我這麼努力,卻不過是運氣好而已啊。從而打擊了她的信心。


我們要學會肯定孩子的成績,欣賞孩子,特別是在別人面前,保護孩子的信心。所以,回應的要點是「表示感謝,肯定成績,歸功努力,避免驕傲」。


問題2:怎麼彌補對孩子的失信?

你有過對孩子失信的行為嗎?我們常常說,大人就是孩子的鏡子,對孩子要說到做到,不能失信。

但是,有時候,因為一些不得已的事情,我們還是對孩子失信了,比如答應陪他過生日,但是公司臨時加班沒趕得及回去;答應送的禮物,但是沒找到。這個時候怎麼辦呢?用承諾化解失望嗎?


案例2:

父母:對不起寶貝,媽媽答應你的事情沒做到。這是我的不對。下次一定給你補回來好嗎?下周我帶你去遊樂園作為補償。

孩子:真的?你這次一定不能騙我了哦!我們拉鉤。


好好說話2:用「驚喜」代替「承諾」,讓孩子更開心

父母:對不起寶貝,媽媽上次答應你的事情沒做到。我一直很遺憾。今天周末天氣這麼好,我帶你去上次沒去成的遊樂園。我們馬上出發吧!

孩子:歐耶!太好了!我好開心啊!


很多時候,我們失信於孩子後,都會急於給孩子一個「承諾」,期望緩解孩子的失望及自己的內疚心理。

但是,任何承諾,都存在不確定性。你上次失約了?下次就一定能做到嗎?如果再做不到呢?對孩子的傷害無疑是加劇的,這反而陷入了惡性循環。


無法保證,就不要輕易給承諾。

但是,我們可以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並在合適的時候,100%確定的情況下,給孩子一個驚喜,以彌補上次的失信。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有意外之喜。


問題3:怎麼對孩子提要求?

生活中,我們總是需要對孩子提各種各樣的要求,希望孩子做點什麼事情,或者培養一個好習慣。你一般怎麼對孩子提要求呢?

直接命令?強迫?「我數到3,你把玩具收拾了。1,2,3……」。別笑,真的有家長這麼做。我家暴脾氣的爸爸以前耐不住性子的時候,就曾用過這招。


案例3:

父母:把玩具收拾了。快點!

孩子:(半天沒有反應,不回應不作為)


好好說話3:給點甜頭,傳遞正向反饋

父母:寶貝,如果你能把地上的小熊寶寶送回家,媽媽會很開心,熊媽媽也會很感謝你哦。你是要現在收拾,還是過5分鐘再收拾。

孩子:好啊!我現在就去。我要送小熊寶寶回家了!



這種說法對小一些的孩子特別奏效,第二種說法,會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幫助他人,我很能幹等積極正面的想法。而第一種方法直接表達要求,甚至用強迫命令的方式,則會帶給人負面的情緒,容易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你這樣做……,我會很開心」,這種句式,是在用「給甜頭」的方式進行正向激勵,不脅迫,給對方主動權,讓孩子更容易接受。試試吧!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特別是有個性的孩子,就要看你們平時的關係了。如果親子關係比較緊張,可能孩子根本不願意用這種方式讓你開心,那更多地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去改善你們的感情先。


問題4:孩子收到禮物,怎麼致謝?

這點上,其實我覺得孩子做得比大人好,而我們要從孩子的反應中,學習怎麼表達感謝。

想想看,如果有人送了禮物給我們,我們是怎麼做的,孩子是怎麼做的。對,所以這一節,我是來提醒大家,不要破壞孩子最本真最誠摯的「致謝禮」。


案例4:

父母:這是阿姨送給你的禮物,快跟阿姨說「謝謝」

孩子:謝謝阿姨。


好好說話4:用情緒表達感謝,而不是語言

父母:(不用說話)

孩子:(歡欣雀躍)哇,我好喜歡這條裙子!我要趕緊穿上試試。



有些人會說這孩子真沒禮貌,都不說謝謝,甚至覺得高調表達開心,是不是太浮誇。或者當面拆封禮物,是不是有點不禮貌。


不不,正常情況下,別人,特別是熟悉親密的人,送禮物都不是為了要你客套的「謝謝」,而是真正想讓你喜歡,並希望你開心。

如果你鄭重其事地說「謝謝」,反而會產生距離感,甚至讓對方無法判斷他送的禮物是否真的合你心意。


所以,下次,當孩子收到禮物後開心地忘乎所以,千萬不要打斷她的情緒,更不能用教條式的語言讓她表達感謝,這樣反而會掃了送禮人和收禮人的興致。


【結語】

不得不說,《好好說話2》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很實用的寶典。各種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說話技巧。作者之一「黃執中」在自序中說:

一個對說話感興趣的人,必然也是一個對人感興趣的人。


而一個能好好和孩子說話或者有意願學習怎麼和孩子好好說話的人,我相信必然也是一個真正愛孩子,懂孩子的人。


-End-


作者:。一個喜歡向日葵的美媽。用陽光抒寫文字,傳播金黃色的能量。關注我,和我一起,在平凡的日子裡收集陽光,遇見美好!


相關焦點

  • 《好好說話2》:教你搞定和孩子溝通的4大難題
    前段時間看了本很棒的書,馬東傾力出品,奇葩說話天團全力打造的《好好說話2:簡單有效的高情商溝通術》。很多溝通技巧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當然,很多技巧在很多育兒書上也有提到過。結合我們家裡遇到的案例,我把本書提到的一些技巧分享出來,給家長們共勉吧。
  • 所謂良好的親子溝通,無非就是我們都」好好說話」
    關於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大概是這屆父母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市面上也經常會有很多類似的書籍,比如親子溝通技巧、怎麼說孩子才會聽之類的內容。
  • 和孩子好好說話太難?讀懂「冰山理論」,實現高質量「親子溝通」
    明天上課被老師罵了也不要怪我。"今天晚上孩子不知道在幹什麼,叫了她幾遍過來洗澡,她就是不來。我一生氣就對孩子這樣說話。說完之後,效果確實有,孩子趕緊過來了,但是我感覺到她全程都不開心,所以她沒有跟我向往常一樣跟我聊天、說話並且還一臉委屈的樣子。可是我單純的就是想讓孩子快點過來洗澡,才可以早點休息。
  • 青春期孩子叛逆,父母需要掌握這幾個技巧來應對
    父母看到性情大變的子女心裡既生氣又委屈,感覺孩子不領情自己的關心,看不到父母的付出,經常對父母出言不遜,父母對這樣的孩子有點束手無策,氣憤不已。父母從掌握這幾個技巧應對,和青春期孩子更好地溝通。無論任何時候,作為家長都要有自己的威嚴,要讓孩子對父母有敬畏感,有愛與尊敬。同事小敏的女兒上初二,小敏和女兒相處的一直很好。從小,小敏就覺得應該和女兒做朋友,和女兒無話不談,讓女兒把自己當朋友對待,可以隨意說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 青春期「叛逆」 親子有效溝通123
    」 親子有效溝通123  「少跟那個女同學來往!」「不用你管,別跟我說話!」「我是你媽,你就得聽我的!」  「心思不在學習上,考不上重點大學,將來要飯去!」「放心,要飯也不跟你要!」  「我兒子青春期了,『叛逆』了」。  ……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如何科學合理地與孩子溝通、交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青春期「叛逆」,親子有效的溝通。
  • 家有女兒必看:盲目的和青春期女兒較勁,不如掌握4個溝通技巧
    導讀:家有女兒必看:盲目的和青春期女兒較勁,不如掌握4個溝通技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女兒必看:盲目的和青春期女兒較勁,不如掌握4個溝通技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情緒爆發,父母感到棘手,8個溝通技巧,恢復親子溝通與和解
    瑪莎·西爾斯家裡有一個10歲大的女兒,有一天,她想看一部「13歲以下不宜」的電影(美國電影是分級的),這想法當然就被媽媽給拒絕了,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女兒衝著媽媽西爾斯爆發了:「你真是太蠢了!你是最壞的媽媽……」其目的是要向媽媽表明:你拒絕讓我看那個電影,後果會很嚴重!
  • 沒錯,這6本書可以教你如何應對孩子的挑戰
    ;再大一些,又要面臨青春期的挑戰……這些挑戰你是否也遇到過?當面對這些挑戰時,我們如何應對,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讓自己可以做一個從容淡定、平和式的父母?今天,就推薦給你以下6本書籍,來更好的幫助我們應對這些挑戰。
  • 好好說話的技巧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13】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多多媽媽參加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復盤日13。 早上,老師帶著我們又做了一次復盤總結。
  • 葉一茜微信吐槽女兒,好的親子關係,從好好說話開始
    導讀:葉一茜微信吐槽女兒,好的親子關係,從好好說話開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葉一茜微信吐槽女兒,好的親子關係,從好好說話開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豆瓣9.5分,父母必備的親子溝通手冊
    文 / 魔斯媽媽《好父母的說話之道》是美國《父母》雜誌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溫迪.莫戈爾博士最新推出的一本育兒專業書籍。很多人一聽到名字,很容易聯想到另外一本同樣有名的教父母親子溝通的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豆瓣9.5高分,父母必備的親子溝通手冊
    很多人一聽到名字,很容易聯想到另外一本同樣有名的教父母親子溝通的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但這兩本書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相比較火爆全球、豆瓣評分8.8、實操性非常強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作為同類產品《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能拿下9.5的豆瓣高分,我想是緣於它更全面、更深刻地探討了溝通背後的問題。良好的溝通,不僅僅是表達方法的問題。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
  • 父母和孩子的各自固執:好好說話和好好傾聽,很重要,要學會溝通
    在孩子成年以後,如何和孩子好好相處,可能很多父母都會焦慮。大家都是愛孩子的,但孩子總是不聽話,總是自說自話,辜負自己的一番苦心。父母在這個時候,總會把問題歸結到孩子身上,認為孩子長大了,就不聽話了,卻忽略了自己有沒有好好說話,是不是端著家長的架子去責罵而不是溝通。
  • 孩子叛逆難與溝通,你為何無須自責內疚,反而要感恩孩子的饋贈
    某位單親家庭上高一的女孩子叛逆後在家中非常敏感,經常緊閉房門獨自流淚或者動不動就衝著媽媽發脾氣,媽媽想起這些年獨自拉扯女兒的不容易,不甘心當個失敗的媽媽,頭腦中不斷湧現一個聲音提醒著這位母親:我必須對自己孩子負責。於是昨天媽媽鼓足勇氣敲響了女兒的房門,結果傳來女兒在房間內的怒吼:「可有事?沒事不要總是來煩我!」
  • 孩子叛逆難溝通,你為何無須自責內疚,反而要感恩孩子的饋贈
    某位單親家庭上高一的女孩子叛逆後在家中非常敏感,經常緊閉房門獨自流淚或者動不動就衝著媽媽發脾氣,媽媽想起這些年獨自拉扯女兒的不容易,不甘心當個失敗的媽媽,頭腦中不斷湧現一個聲音提醒著這位母親:我必須對自己孩子負責。於是昨天媽媽鼓足勇氣敲響了女兒的房門,結果傳來女兒在房間內的怒吼:「可有事?沒事不要總是來煩我!」
  • 孩子叛逆難溝通,你無須自責內疚,反要感恩孩子饋贈
    今天我就來與你聊聊『孩子叛逆難與溝通,父母為何無須自責內疚,反而要感恩孩子的饋贈』這個主題。本篇文字約為4500字,閱讀時間約為4分鐘,適宜你深度閱讀與思考。某位單親家庭高一的女孩子叛逆後在家中非常敏感,經常緊閉房門獨自流淚或者動不動就衝著媽媽發脾氣,媽媽想起這些年獨自拉扯女兒的不容易,不甘心當個失敗的媽媽,頭腦中不斷湧現一個聲音提醒著這位母親:我必須對自己孩子負責。於是昨天媽媽鼓足勇氣敲響了女兒的房門,結果傳來女兒在房間內的怒吼:「可有事?沒事不要總是來煩我!」
  • 為何孩子叛逆不願與你說話,也不願敞開心扉,調整溝通方式很重要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陸續寫了幾篇有關孩子叛逆,孩子厭學的文章後,陸續有粉絲私信問我:「孩子小學時都挺懂事的,一進入初中,就開始慢慢的不聽話了,我怎麼講也不聽,最近又迷上了遊戲,叫都叫不動,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下滑,我都跟孩子爭吵好幾次了,現在孩子都不願意跟我說話了,老師,請問這是厭學的表現嗎?或者是叛逆期的表現嗎?」
  • 親子溝通最不能碰的4大禁忌
    在我們身邊,親子溝通問題一直普遍存在,很多孩子都對父母關閉了心門,橫眉冷對、沉默不語。作為父母應該重視的是:只有在溝通順暢、親子關係良好的情況下,教育才有可能發揮作用。很多時候親子之間產生衝突,孩子反抗的不是父母本身,而是父母的溝通方式。親子溝通糟糕的父母,常犯以下四個禁忌。避開這四大禁忌,會讓親子溝通變得有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教育也會事半功倍。
  • 好的親子關係,從好好說話開始(深度好文)
    好好和孩子說話吧,良好的親子溝通,是需要刻意練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傷到孩子,沒關係,道完歉下次繼續;會有挫敗,會有沒做好的自責,但是痛苦的成長,都是值得的,好的模式會越練越熟。好好說話,其實不是用詞那麼簡單。01溝通的小船,是怎麼說翻就翻的親子交流困難的家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幕:孩子一開口,就被大人粗魯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