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熱搜的脊髓性肌萎縮症又有新藥可以用了,這次來自羅氏

2020-12-20 騰訊網

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熱度不減,這次新聞來自大洋彼岸。

由於近日國內輿論熱議「200多元一針的進口藥國內賣70萬」,大眾被強勢科普了一種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及其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

最新的好消息是,SMA患者又多了一種治療選擇。8月8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來自羅氏基因泰克(Genentech)的口服藥物Evrysdi(risdiplam)上市,用於治療兩個月及兩個月以上的脊髓性肌萎縮症(SMA),這是第二種被批准用於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

FDA藥物評估和研究中心的神經科學辦公室醫學博士Billy Dunn醫師表示,「Evrysdi是可口服的首種藥物,在此毀滅性疾病的首個療法獲批准後,為SMA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療選擇。」

SMA是一種罕見的且經常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會影響肌肉的力量和運動。由於患者失去控制運動的下運動神經元,因此會導致肌無力和肌肉消耗。Evrysdi包含存活的運動神經元2定向RNA剪接修飾子。

此次獲批是基於在兩項臨床研究中評估了Evrysdi治療小兒起病和後發性SMA的療效。嬰兒期SMA研究包括21例研究開始時平均年齡為6.7個月的患者。在該開放標籤研究中,基於無支撐至少五秒鐘的坐姿和無需永久通氣的生存能力建立了療效。

經過12個月的治療,有41%的患者能夠獨立坐姿超過5秒鐘,這與疾病的自然發展有著顯著的差異,因為幾乎所有未經治療的發作性SMA嬰兒都無法獨立坐著。經過23個月或更長時間的治療,沒有永久通氣的情況下尚有81%的患者存活,這比未經治療的典型疾病進展有明顯改善。

在第二項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中評估了晚期SMA患者。該研究納入了180名2至25歲的SMA患者。主要終點是在第一年的MFM32(運動功能測試)總分與基線相比的變化。服用Evrysdi的患者在一年的評分平均上升1.36,而使用安慰劑(無效治療)的患者下降0.19。

服用Evrysdi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發燒、腹瀉、皮疹、口腔潰瘍、關節痛和尿路感染。嬰兒型SMA患者的副作用與晚期SMA患者相似。嬰兒發作人群的其他副作用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便秘和嘔吐。患者應避免將Evrysdi與多種藥物同時服用,因為Evrysdi可能會增加這些藥物的血漿濃度。

該藥物的獲批同時得到了FDA的快速通道指定和優先審評資格,還獲得了孤兒藥稱號,該稱號提供了激勵措施來協助和鼓勵罕見疾病的藥物開發。

「天價」SMA藥物

此前上了熱搜的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來自於美國公司渤健(Biogen),是全球首個獲批的SMA治療藥物。

因為看到一則求藥消息,廣東一位母親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希望了解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疾病藥物,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採購方式和國內定價依據。據報導,有網友從澳洲了解到,在當地該藥一針價格只需要41澳元,約合人民幣200多元。後經多家媒體報導及評論,該事件引發輿論熱議。

據8月6日渤健中國官方發布的聲明,截至2020年6月30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已在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並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報銷,包括新聞中提到的澳大利亞。

新聞中的價差是因為混淆了藥品價格和藥品報銷後患者自付費用。據澳大利亞藥品福利計劃(The Pharmaceutical Benefit Scheme - PBS)網站的公開信息,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已被納入藥品福利計劃,藥品的政府採購單支價格為11萬澳元,患者自付費用為41澳元。41澳元不是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澳大利亞的藥品價格。

在中國近年來不斷出臺罕見病政策情況下,2018年5月,SMA被納入國家《第一批罕見病目錄》。2018年11月,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被列入《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2019年2月,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在中國獲批。

但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目前在中國仍屬於自費藥物。2019年5月31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宣布SMA患者援助項目正式啟動,援助藥物由渤健公司捐贈。該項目幫助SMA患者第一年的治療費用相比全自費節省約2/3,之後每年的治療費用與全自費相比可節省約一半。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0多位SMA患者在援助項目的幫助下獲得了藥物治療。

而業界寄希望於讓藥企大幅降價的國家醫保談判,諾西那生鈉注射液也沒有趕上趟。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參加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的藥品必須是2018年12月31日前獲得批准的藥品。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於2019年2月獲批,不符合參加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的條件,因此並未參加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

「這個新聞裡的價差,是將個人自付費用和藥品費用混淆一談。」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解釋,這個事件引發關注,「一是反映出我們國家整個醫療保障制度非常脆弱,保險制度不健全,老百姓負擔重;二是不能一味苛責藥企,罕見病的病人少,研發成本高,要回收成本均攤到每個患者身上的錢就貴。應該用國家風險分攤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用國家的大數據和相關法則進行分析和分攤,國家建立保障制度顯得非常重要。」

7月23日,渤健公布2020Q2業績報告,營收36.82億美元,同比增長2%,上半年共營收72.99億美元。脊髓性肌萎縮症(SMA)藥物Spinraza在Q2的銷售額為4.95億美元,增長1%,上半年銷售額共計10.6億美元。全球目前大約有60000例SMA患者,該藥物覆蓋人群約有11110例。

天外有天

罕見病面臨一系列不罕見的問題已是業界共識。

由於罕見病本身的特殊性,單個罕見病病種,無論在新藥研發還是臨床治療方面都面臨著諸多挑戰。很多罕見病認識水平低、誤診率高、藥物可及性也很差;罕見病藥物公司也面臨著投入高、研發難、上市難的風險;對於一些罕見病病種患者來說,無藥可醫、有藥價高、難進醫保、甚至進了醫保可能也買不到藥都是「常態」。

比如SMA,除了上述兩種藥物,還有另一種基因療法可選擇,但價格更加令人「窒息」。

2019年12月19日,諾華在其官網發布了一封針對兒童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者的公告,宣布將在2020年啟動一項全球「贈藥」計劃:在其基因療法產品ZOLGENSMA未獲批上市的國家,為合格的SMA患者免費提供共計100劑的藥品。該計劃將於1月啟動,在上半年分配50劑劑量,計劃在2020年達到100劑總劑量。

Zolgensma引發關注的原因之一是這種創新型基因療法的「天價」。2018年5月24日, FDA批准諾華旗下AveXis公司的基因療法Zolgensma上市,但引發爭議的是其高達212.5萬美元的定價。這也是諾華為其第一個CAR-T基因療法Kymriah開出47.5萬美元定價之後,又一個用價格震驚市場的產品。

2018年4月,諾華花了87億美元大手筆收購了罕見病基因療法公司AveXis。AveXis的總裁Dave Lennon曾在投資者會議上稱其這款針對SMA的新基因治療,對醫療系統具有大幅成本效益,每位患者可節省400萬至500萬美元的醫療成本,因為現有SMA療法Spinraza(即上文所提到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10年治療費用是410萬美元。

用諾西那生鈉注射液Spinraza價格來作對比,足以證明該藥物在國外也並不便宜,只是因為各國支付體系不一樣造成了巨額價差。

諾華這家來自瑞士的醫藥公司是最近兩年全球基因療法的最強「擁躉」,熱衷於證明各類基因療法的價值,即便如此,看起來諾華對於這個令人窒息的價格也作出了一定讓步。

巨頭們對於新基因技術的追逐遠未停止。諾華的「老鄉」羅氏在2019年底宣布了完成對基因療法公司Spark Therapeutics的收購。Spark Therapeutics總部位於費城,是一家探索、研發與提供基因療法的公司,用於治療包括失明、血友病、溶酶體貯積症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遺傳性疾病。

Spark Therapeutics也擁有一款已上市的昂貴基因療法Luxturna,2017年底FDA批准其用於治療已確證的與等位基因RPE65突變相關的視網膜營養不良的患者,該藥物價格約為每位患者70萬美元。

在某些情況下,基因療法可以為患者節省進一步的花費,但業界的質疑在於各國的醫保體系可以負擔多少個這樣的患者。Evaluate Pharma預計到2024年將推出68種基因療法,將在當年帶來160億美元的收入,且僅治療6000種已知的單基因疾病中的一小部分,生物製藥巨頭和資金將持續進入這一領域。

EvaluatePharma《Orphan Drug Report 2018》數據顯示,預計從2018年到2024年,全球孤兒藥銷售將以11.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是非孤兒藥市場6.4%的兩倍;預計到2024年,孤兒藥將佔全球處方藥銷售額的五分之一,達到2620億美元。

儘管最近兩年孤兒藥的定價增長有所放緩,但2017年每位患者的平均成本仍然達到了147308美元,是非孤兒藥的平均成本30708美元的四倍多。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失去爬行能力,脊髓性肌萎縮症,打一針70萬
    蘇大附兒院神經內科主任、博士生導師湯繼宏介紹,哲哲患的是脊髓性肌萎縮症。或許很多人聽過漸凍症,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是這個病,人會漸漸癱瘓,但是智力不會受損。其實同為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和漸凍症也有著一些相似之處。
  • 小心脊髓性肌萎縮症,危害大
    沒想到這一檢查可把欣欣媽媽嚇傻了,醫生說孩子是患上了脊髓性肌萎縮症,如果不治療,甚至會威脅到生命!那麼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呢?寶寶患上了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和預防這個疾病呢?一、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說到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可能大部分家長都不了解,其實它在臨床上又稱為SMA,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一般50個普通人中就有一個是攜帶者。而新生兒的發病率大約為/6000~1/10000,目前我國約又3萬道5萬名的脊髓性肌萎縮症的患者。
  • 小心脊髓性肌萎縮症,危害大
    沒想到這一檢查可把欣欣媽媽嚇傻了,醫生說孩子是患上了脊髓性肌萎縮症,如果不治療,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那麼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呢?寶寶患上了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和預防這個疾病呢?說到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可能大部分家長都不了解,其實它在臨床上又稱為SMA,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
  • 羅氏(RHHBY.US)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新藥Risdiplam在中國申報上市
    智通財經獲悉,4月2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受理羅氏(RHHBY.US)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SMA)藥物risdiplam的上市許可申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是一種嚴重的進行性神經肌肉遺傳疾病,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肌萎縮和其他相關併發症。
  • 脊髓性肌萎縮新藥中國首例注射在滬實現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王燁捷)8歲的晨晨(化名)是一個有著可愛笑容的孩子,自出生6個月後,晨晨媽媽發現他有力量不足的情況, 1歲時被診斷患有脊髓性肌萎縮(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8年來晨晨的運動能力和肌肉無力症狀日漸加重,現在連咳嗽
  • 三代試管嬰兒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攜帶者生健康寶寶?
    網絡新聞報導:廣東一位母親歐陽春蘭,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希望了解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以下簡稱「SMA」)疾病藥物——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採購方式和國內定價依據。新聞一出,瞬間登上各大平臺熱搜,一時間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 早治療 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也能正常生活
    2018-12-27 09:59圖文來源:廣州日報很多人不了解脊髓性肌萎縮症,它是一種罕見的基因遺傳性疾病,新生兒發病率約為1/6000~1/10000。日前,一部專門為脊髓性肌萎縮症(以下簡稱SMA)群體而創作的公益動畫片《扎克的遊戲日》在廣州首映,主要是向大眾普及這種罕見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張成教授表示,SMA治療難度較大,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支持治療。據介紹,在常規人群中,SMA致病基因的攜帶率非常高,約2%左右,即50個普通人中就有一個是攜帶者。一旦夫妻雙方同為攜帶者,則每一胎生患兒的概率為25%。
  • 第二屆脊髓性肌萎縮症大會在上海成功舉辦
    上海2018年9月14日電 /美通社/ -- 由北京美兒脊髓性肌萎縮症關愛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SMA大會在上海隆重開幕(脊髓性肌萎縮症,以下簡稱為「SMA」)。美國、義大利、日本、中國大陸、臺灣及香港的20多位重量級嘉賓出席,針對SMA藥物研發、患者診療及管理支持等相關主題進行了學術分享及經驗交流。
  • 脊髓性肌萎縮症是怎麼回事?遺傳機率大嗎?如何治療呢?
    很多人都想知道肌萎縮和肌無力到底是什麼,難道患有肌萎縮和肌無力真的那麼可怕嗎?在父母的心中,每個嬰兒都是「小天使」,從出生起就給家庭帶來了溫暖。然而,不幸的是,一些嬰兒在嬰兒期就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症,這種疾病也被稱為嬰幼兒的「第一大遺傳疾病殺手」,這使父母感到擔憂。脊髓性肌萎縮症到底是什麼?
  • 諾西那生將遇對手 羅氏脊髓性肌萎縮症藥物上市申請獲受理
    文 | Dopine4月23日,據CDE官網羅氏脊髓性肌萎縮症藥物risdiplam口服溶液用粉末的上市申請被CDE受理,據悉4月初FDA推遲了該藥的PDUFA日期,預計今年8月底將會收到FDA的回覆。
  • 一支1448萬元,用於治療小兒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近日,經美國FDA批准,小兒脊髓性肌肉萎縮基因療法在美上市,一支藥物標價210萬美元(約1448萬元),堪稱史上最貴藥。有人質疑這是在拿孩子的命要挾家長,討要贖金。醫藥公司稱,治療該病只需一支藥,且在醫保覆蓋範圍內,還可以分期付款。
  • 脊髓性肌萎縮症(SMA)首個口服藥物!羅氏剪接修飾劑risdiplam在美國...
    2019年11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risdiplam的新藥申請(NDA)並授予了優先審查,該藥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生存基因2(SMN2)剪接修飾劑,用於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的治療。FDA已指定處方藥用戶收費法(PDUFA)目標日期為2020年5月24日。
  • 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重磅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 暫無定價
    該藥是全球首個獲批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的藥物,也是國家藥監局2018年11月發布的第一批40個臨床急需境外新藥之一。從2018年9月5日上市申請獲受理至2019年2月25日獲批,不到6個月時間。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又稱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症、脊肌萎縮症,是一類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和腦幹運動神經核變性導致肌無力、肌萎縮的疾病。
  • 脊肌萎縮症,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罕見病患者約2000萬,且每年新增超過20萬,其中脊髓性肌萎縮症是其中的一種「常見」罕見病,也被稱為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治療這一疾病,一支藥的價格竟高達1448萬元人民幣,堪稱史上最貴藥。一歲,是寶寶張開小手抓東西,蹣跚學步活動的年紀,但童童只能躺在床上,全身只有手指頭偶然的微微動下。
  • 諸城市婦幼保健院免費開展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查項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韓曉麗 濰坊報導為進一步提高諸城市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減少缺陷兒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近日,市婦幼保健院在孕前保健科免費開展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篩查項目;該院是諸城市唯一一家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查項目實施和管理單位
  • 關愛脊髓性肌萎縮症患者公益項目為愛聚"脊"啟動
    日前,在第三屆中國SMA大會的開幕儀式上,「為愛聚『脊』」SMA(,以下簡稱為「SMA」)關愛月患者公益項目正式啟動。該公益項目由中國罕見病聯盟主辦、美兒SMA關愛中心協辦、羅氏製藥中國支持,多方攜手共同關愛SMA患者,提升患者居家疾病管理能力,關注患者身心健康。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順利開展膠東半島首例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順利開展膠東半島首例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治療 2020-12-16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新藥!羅氏口服藥物risdiplam獲歐盟優先藥物...
    2018年12月18日/生物谷BIOON/--瑞士製藥巨頭羅氏(Roche)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授予risdiplam(RG7916)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的優先藥物資格(PRIME)。
  • 濟南市兒童醫院成功開展脊髓性肌萎縮症基因藥物治療
    魯網3月1日訊(記者 張嵬琛 通訊員 王昆)2020年02月25日,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孩子——瑩瑩(化名)在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成功接受了「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全球首個獲得美國FDA批准的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藥物,也是目前唯一獲批的特效藥物)鞘內注射治療,這標誌著醫院在應用基因藥物治療罕見病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開展脊髓性肌萎縮症義診 專家呼籲加強篩查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焦俊傑、實習生鄭思彤報導:近日,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特效藥物需「70萬元一支」而備受社會關注。那麼,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能不能預防?  8月7日,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舉辦了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專家義診及SMA基因免費檢測公益活動,普及相關知識,呼籲民眾婚前孕前要加強篩查。  現狀:新生兒中的致病基因危險性很高  據悉,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是一類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變性導致的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的疾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