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任性地」陪孩子寫作業了,你需要的是科學陪伴。

2020-11-27 心智成長極真

文︱極真

本文約1500字,閱讀需要4分鐘

說到孩子,我相信最讓大家關心,也最為頭疼和困惑的莫過於孩子的學習問題了。

如果現在給你一個機會,吐槽一下孩子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讓你頭疼的情況有哪些?我相信不用怎麼考慮,張嘴就能巴拉巴拉說一大堆。

什麼寫作業拖拉,磨蹭,不專心,不認真了,什麼寫作業時小動作多,一會摳摳筆,一會玩橡皮,一會要喝水,一會又要上廁所,半天寫不了幾個字等等。如果時間足夠的話,估計說半個小時都停不下來。

可是問題來了,所有這些關於孩子寫作業時的「罪狀」,有多少是客觀事實,有多少只不過是我們的一個主觀評價,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還有,你有沒有注意到,孩子是從一開始寫作業就摳筆,玩橡皮,還是寫著寫著,某一時刻才開始出現那些我們所謂的小問題?

那你又知不知道這個時候孩子發生了什麼,是遇到了什麼困難, 下意識地轉移,逃避面臨無力應對的壓力,還是注意力就到這個水平了?

是在寫任何功課的時候,都拖拉,磨蹭,不想做,還是有些功課還是很喜歡做,只是在某一門或者某幾門功課的時候才會出現問題?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並不了解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僅僅是看到孩子某一個時刻的表現,就簡單粗暴地給他下了一個結論。

我們從來沒有真正用心觀察過孩子,沒有拿到一手的客觀資料,就非常武斷地給孩子貼了個標籤,而且還不斷地指責和責怪他們。

我們像不像一個不負責任的醫生,當一個病人來看病的時候,我們根據自己的經驗,不去觀察病人,不去採集信息,甚至不作任何的檢查,就武斷地給出診斷。

我們大家都知道,即使最普通的感冒,也有不同的致病原因,怎能不做觀察取證,就主觀臆斷。

所以,在處理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科學地對待,而不是按照我們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任性地去對待。

科學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流程其實很簡單,它最大的挑戰就是需要家長能夠花心思花時間。

第一步,有意向,有承諾每天願意花1個小時專心陪伴孩子寫作業

第二步,花1-2周的時間,觀察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並做好詳細記錄

注意:只做觀察記錄,不指責,不幹預。觀察兩個角度,一個是孩子,一個是自己

你會發現很多從來沒有在意的細節和模式

你會對於孩子和自己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第三步,通過觀察記錄,梳理出幾個典型的問題點,梳理小目標,在接下來的1-2周內做專項練習。

注意不只是孩子奧,你也要和孩子一起做練習,而且要讓孩子給你和他自己進行打分,復盤精進。

第四步,通過將近一個月的觀察和練習,對孩子和自己做一個總結,用心寫一封信給孩子,並且要念給他聽,表達你這一個月觀察到的對孩子的體會和情感,也讓孩子做一個自我評價。

注意,千萬不要把這些事情做得太機械化,太沒意思了。一定要發揮你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越有趣,越吸引孩子能夠參與進來越好。

經過這麼一輪下來,在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上,一定會有非常大的改變,到那個時候,也許寫作業再也不是你的困惑和煩惱了。

這個方法,我一直在做,非常驚喜!

非常真誠地邀請大家也來嘗試和體驗一下,只要有意向,有承諾,願意持續用心去做,結果一定會非常美麗,給你驚喜!



我們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可能最需要的是一種陌生人的閨蜜式陪伴。

在這種陪伴裡,能夠打開心門,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痛苦與糾葛、失落與無助。

可以得到專業的指引和共情陪伴,從而獲得一份前行的力量加持,加速生命的蛻變。

如你需要,請關注@心智成長極真,我願意,用文字陪你走一段路。



關於本文

作者: 極真,以心理學生活化為基礎,聚焦家庭系統教育,賦能女性成長。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心智成長,讓自己永遠有辦法,負責任於下一步!

相關焦點

  • 寶媽陪娃寫作業,被氣得默默流淚,孩子寫作業到底要不要家長陪?
    ,寫作業時父母的陪伴,其實是一種監督。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這幾年陪娃寫作業成了許多家長心頭的一根刺,平時再怎麼「母慈子孝」,一到陪娃寫作業的時候肯定會鬧得「雞飛狗跳」。這一點連各大明星也不能免俗,比如之前嶽雲鵬就發文吐槽過陪姑娘寫作業的事情。
  • 孩子寫作業真的很重要嗎?父母不該陪孩子寫作業?老師說出真相
    孩子慢慢長大後,他們也有了相應的學習任務,不少「盡職盡責」的父母們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完成作業都選擇了寸步不離的陪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寫作業,但隨即問題也接踵而來,當父母們沒有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時,孩子的作業就完成的一塌糊塗不說,還總是熬到十一二點。孩子寫作業很重要嗎?
  • 孩子寫作業,家長是否應該陪伴,怎麼陪?
    (噠噠麻麻)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孩子寫作業的事情。轉眼間,噠噠已經四歲了,上了幼兒園中班,開始學習拿筆,寫字,偶爾還需要寫作業。從來沒有寫過字的噠噠,今年幼兒園開始學寫數字了。一開始,噠噠很興奮,拿著嶄新的本子跟我說今天學會了寫「1」。我隨口說了一句,那你願意寫一個給媽媽看看嗎?
  • 陪孩子寫作業,父母需要做的是「親子陪伴」,而不是「親力親為」
    「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似乎能望見人生百態。同樣都是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裡,吃飯、洗鍋完畢然後開始「陪孩子寫作業」,但是家長們的表現卻是大相逕庭。甚至有些父母,只要孩子寫作業,就抱著手機躺在旁邊玩,美其名曰「陪孩子寫作業」,似乎很好地盡到了為人父母的本分。實際上這些家長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學習不但沒有積極效果,還起到了很大的破壞影響!至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想要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確有困難,但是父母需要做的是「親子陪伴」,而不是「親力親為」。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這是描述母親陪孩子寫作業的狀態,無獨有偶,有孩子因作業跳樓,還有家長因孩子不寫作業跳樓,在疫情期間,平頂山一位媽媽因孩子不寫作業要跳樓自殺,以死要挾,出動當地消防人員和民警救援,母親稱「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後來孩子下跪道歉才算了事。因為作業,跳樓成了一項「壯舉」。驚訝之餘,不知從何說起,希望不要再有這種沉痛發生,彼此能正確面對孩子寫作業的問題。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3個方面做好了,孩子獨立高效完成作業
    孩子對我已經具有一定的依賴性,不夠獨立,有時我就想不陪孩子寫作業了,可是我不陪,孩子就不高興,都已經升入三年級了,還不能獨立寫作業,這可怎麼辦呢?學習和其他事情一樣,也需要孩子獨立進行,不獨立就會產生依賴性,導致沒有主見,大大降低學習質量。
  • 如何用有效的方式陪伴孩子寫作業?
    一:陪與不陪的區別?有一部分家長認為:輔導孩子的學習和陪孩子寫作業需要家長坐一旁陪伴,這樣不但孩子的學習狀態好還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和質量,這些能穩穩地幫助孩子取得優異的成績,贏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親睞,同時也能提高孩子對各門學科學習的興趣。
  •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抓狂?陪伴你真做到了嗎?以下3點請自測
    在輔導孩子作業前,先設定好時限、小目標和小獎勵,讓孩子帶著熱情去寫,而不是被訓斥的狀態,負面的狀態去寫。也需要注意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注意力本身就很短。要調節好作業和玩耍的時間。注意把控中場休息的節奏。養成固定模式後,孩子也能更加積極地做作業。
  • 媽媽回憶陪孩子寫作業,無數母親看後落淚:別再抱怨孩子寫作業慢
    不久前在網絡上傳了一段演講視頻,主題是關於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引來了無數家長們的圍觀和評論,表示說的很到位,有的媽媽們甚至看後情不自禁地落淚了。,實則很短暫,一眨眼孩子就長大了,多騰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因為錯過了,你再想去陪伴孩子們,便不會再有了。」
  • 學習很重要,陪伴有技巧,父母到底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對來自29個國家的2.783萬名家長進行調查發現,中國有78%的家長堅持每天陪孩子寫作業,且每次陪伴的時間至少一個小時。且不論兩種教育模式的優劣對比,就在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陪孩子寫作業真的對孩子有利嗎?家長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方式,是否科學?有沒有什麼弊端?陪孩子寫作業能解決孩子的拖延症問題嗎?為什麼越陪,孩子越是厭學,怎麼辦?這都是每一個中國家長應該思考的問題。
  • 如何陪伴孩子寫作業?
    01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現狀數據顯示,在中國,有91.2%的家長都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其中每天陪寫作業的比例高達78%。而且,孩子年級越高,家長陪寫作業的時間越長。有7%的高中家長每天陪寫作業時間超過4小時。據《中國中小學生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問題發生過矛盾,嚴重影響到親子關係。
  •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抓狂?那個陪伴你真的做到了嗎?以下三點請自測
    「先自查,然後我幫你再查一次「,」把錯題記錄到本子上。」如果媽媽下次再問話之後,再多加幾句,多做一點,那會讓孩子明白作業的用意到底是什麼?作業對知識起的查漏補缺的作用才能成立。孩子畢竟是孩子,沒有像成人對學習任務理解的那種概念,不懂得如何細化目標任務。這些都是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去引導和訓練的。
  • 不要再陪孩子寫作業了,你的陪伴只會讓孩子成了學渣
    又一位家長因輔導孩子作業而被氣到腦出血,因住院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但又因為擔心自己病情復發,也擔心孩子學習不好、所以情緒低落,難以入睡,便又患上了卒中後抑鬱。這是最近發生在湖南沅江的事,事主夏先生今年才45歲。因孩子作業的事而進醫院的事,不是個例,之前也有家長因給孩子輔導作業,結果把自己氣進醫院,做了心臟搭橋,這事也曾刷爆網絡。
  • 家長需要陪孩子寫作業嗎?
    在陪孩子學習的問題上,我的觀點是當然需要。不過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不要拘於一種形式。一、陪孩子學習的目的是督促孩子能正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現在每一門功課都有各自的要求。而且一般老師都要求孩子把當天的作業記在作業本上。儘管如此,還有不少學生會少記或者漏記作業。如果您的孩子有這樣情況的話,家長不僅要督促孩子記錄作業,更要及時和老師了解當天的作業。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
    學習和其他事情一樣,也需要孩子獨立進行,不獨立就會產生依賴性,導致沒有主見,大大降低學習質量!寫作業是孩子掌握知識的一種方式,也是上學後孩子要完成的一項任務。父母陪伴或是監督孩子寫作業是有一點必要的,但是,父母一定要記得你只是暫時的陪伴孩子,陪伴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養成寫作業的習慣,但習慣養成了以後就要放手。
  • 如何正確陪伴孩子寫作業,才能讓孩子寫好作業
    我相信每一個家長都非常的有壓力,尤其是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因為孩子現在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在作業方面,不管是什麼學校,總是會給孩子布置一大堆的作業,從小學階段孩子就會因為寫作業晚睡,甚至可能11點多才能上床,而那些天賦比較差,比較笨的孩子有可能會寫到晚上一兩點,這是十分常見的情況。
  • 讓人頭疼的陪寫作業問題,關鍵在家長身上,三種陪伴方式你是哪種
    那麼在第三期的節目中,育兒專家張敏又對父母陪孩子寫作業這個行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張敏老師表示:「父母的陪著,可能並不對孩子的寫作業產生積極的作用。」因為陪伴分為三種,一層比一層境界高,但大多數家長可能都是無意義的第一種,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
  • 「陪」孩子寫作業,究竟錯在哪?一起看看「陪」的最高境界
    那孩子做作業時,面對他人的指點,又有何感受?如果每天盯著孩子寫作業,不停地喊:頭抬高,別趴著。一旦發現有錯,一邊幫孩子擦掉,一邊不停地說:「這一橫寫短點」「這字寫歪了」「是10減7啊,不是減8」「又做錯了,你怎麼不想清楚再寫呢」……如果你是孩子,你還能把作業寫好嗎?
  • 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掌握這3點讓父母不再懼怕輔導作業
    引言:最近成語「遠交近攻」火遍網絡,它極其形象地描繪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時的心情:如果孩子正在寫作業,爸媽離得遠還能偶爾交流通暢;如果離得太近,肯定會攻擊她(他)。廣義的陪孩子寫作業,陪的應該是一種習慣、態度、堅持和信心。一個好習慣的培養需要二十一天的堅持,一個態度的養成需要長期的磨礪以及對自己的信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是一小步、一小步地進步。
  • 陪伴孩子寫作業反而越陪越糟?家長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
    如果說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那麼陪伴孩子寫作業就是家長的一項必修課,那到底應該怎麼陪呢?以什麼角色陪呢?一、 父母以&34;的角色陪伴孩子寫作業才更高效家長和老師在寫作業這件事中,是兩個不同的角色。在學校,老師對孩子是一個管教的過程。管的是紀律,教的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