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三大件,成就一杯好茶

2020-12-22 茶道網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遇到過,總有人能把50元的茶泡成500元的,當然,也有人把500元的茶泡成50元的……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茶的本身有品質好壞之分,好茶來自於優良的生長環境、適宜的採摘時節和精湛的加工技藝。

但好茶的意義在於喝到嘴裡。所以,「泡好」茶比泡「好茶」重要得多!

也許有人覺得,怎麼泡不都是茶,能喝就行,不需要去琢磨怎麼把茶泡好。

茶與食物一樣是舌尖的盛宴,先要滿足了口腹之慾,才能上升為精神的追求。把茶泡好喝了,才不辜負這杯好茶。

那麼,茶泡得好喝與否,到底與什麼有關呢?

在這裡說:得道的菩薩被道困住了,所有說:「覺礙為礙而不自在」,自己總覺得自己覺悟了,看別人總覺得不對勁。等於剛剛學佛的人。一看到人就合掌了,然後滿口佛話,見人就問你吃不吃素呀?沒有吃素!唉唷!阿彌陀佛!好像不吃素就罪大惡極似的,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我平常最怕碰到這種人,令我毛骨悚然。但是,這種人也有個好處,就是佛教界常說的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這些人就是學佛一年的境界,到處都是佛。「學佛二年,佛在大殿。」佛離得遠了一點,他身上的佛氣也少一點了。「學佛三年,佛在西天。」嗯!差不多解脫了,越學得久,佛離得越遠了。至於在座有些同學學佛學了十幾年,那就「佛在無邊」了!(眾笑)這是笑話,但是,你也不要把它當成笑話。什麼叫解脫?不要以覺礙為礙,那就得自在了。學道而沒有道的味道,覺得自己非常平凡,即使成了佛也很平實,你看在「金剛經」裡,釋迦牟尼佛也跟大家一起去化緣吃飯,吃完飯,收衣缽,自己還去洗碗,把衣服摺疊好,然後洗洗腳,敷座而坐,把座位上的灰塵擦一擦,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行徑,多平實。千萬記住,平實就是道,平實就是佛法,千萬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氣,怪裡怪氣的,弄得與平常人不一樣,那就不平實,那就有點入魔了。

1、與水有關

最好的水,往往就在茶葉的原產地。因為風土相得益彰,茶與水仿佛天生一對。

之前去臺灣梨山的時候,山高而空氣凜冽,主人用液化氣和不鏽鋼壺煮出來的水,衝泡出來的梨山茶湯色金黃透亮,滋味高爽甘甜。買了一些茶帶回來,無論如何也泡不出那樣的湯色和味道。

很多人到茶山買茶,回家泡了之後往往會略有失望,因為實在是泡不出用當地山泉水泡的味!

自古名山名茶名泉都有很多,但由於條件限制,在家泡茶主要還是就近取水,儘可能選擇淨化水、純淨水、礦泉水泡茶,可能會比自來水更好喝一些。

2、與器有關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泡茶器有紫砂壺、蓋碗、玻璃杯。

玻璃杯或馬克杯通常是在條件不允許的時候最簡單的泡茶器,對茶味的要求不高。

如果對比紫砂壺和蓋碗(一般為瓷質)泡茶,你會發現兩者泡出來的茶截然不同。首先,一個是瓷一個是紫砂,其次,一個大口一個小口。材質、形狀不同,透氣性、保溫性不同,泡出來的茶自然也有各自的特點。

在茶具上,選對了就可以錦上添花。沒有最好的茶具,只有最適合的茶具。

3、與人有關

水和器選好了以後,泡茶就看人的發揮了。

在陸羽的《茶經》,關於煮茶有這樣的描述:

第二沸時,先舀出一瓢水放在一邊,隨後用竹夾在鍋中心慢慢繞圈攪拌,用「則」量出一定量的茶末,在沸水中心倒入。一會兒,茶水就到了「三沸」狀態,波濤翻滾,水沫飛濺,這時用先前舀出的「二沸」水注進去,抑制茶水沸騰,使其生成更多的湯花。

陸羽在煮茶的過程中,非常注意摸索方法找準時機

現代泡茶法的技巧性也很強,簡單來說就是「茶水比例、水溫、時間」這三要素,但這並非依靠一個電子稱、一根溫度計、一個秒表就能辦到,還有長期感覺和經驗的積累。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

那人呢?人不是將茶馴服,而是與茶為友。只有充分的了解茶,才能將茶泡好,並為人所飲用。

泡好一杯茶,不僅要有好水、好器,更要有好人。

相關焦點

  • 泡茶的三大要素介紹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衝泡大有學問,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要掌握茶葉、茶具、選水三大要素,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泡茶的三大要素。由於日常工作較忙,所以往往一杯茶要分幾次喝,中間往往會蓋上蓋子防灰塵,這樣回頭來再喝茶就不是味了。可以考慮用紫砂壺或者紫砂杯,由於透氣性好,所以茶不容易變味。3、選水《茶經》中說山泉水最好,江河湖水次之,井水要差一些;現在還有自來水、純淨水和礦泉水等。
  • 鮮泡好茶,鳴盞泡茶保溫杯為你實現
    喝茶除了要準備茶葉,泡茶工具也非常重要。上班族喜歡簡潔便攜的泡茶工具,佔用空間小,便攜的鳴盞泡茶保溫杯就進入了人們的工作生活中,成為新的泡茶神器。首先,它相對於市面上多數保溫杯不同的是,擁有多種泡茶方式,適合不同種類茶葉,其中:茶倉衝泡:旋扭衝泡,冷卻直飲(適合傳統茶葉紅茶、綠茶)茶倉燜泡:回流內膽,用內膽喝茶(適合花茶、白茶、枸杞等)內膽燜泡:充分出味,冷卻直飲(適合耐泡型養生茶:如紅棗桂圓、黃芪等)多種泡茶方式,滿足職場精英的不同泡茶需求。
  • 常用保溫杯泡茶危害大 泡茶用什麼杯子好?
    原標題:常用保溫杯泡茶危害大 泡茶用什麼杯子好?   很多人外出的時候喜歡用保溫杯泡一壺茶水隨身攜帶,方便隨時飲用。其實,用保溫杯泡茶的做法不可取,不僅不保健,反而會危害健康誘發疾病。
  • 保溫杯泡茶會中毒?90%的茶友都交了智商稅!吾雨茶課堂
    保溫杯泡茶致癌?剛看到「保溫杯泡茶會中毒」這種說法時,小編也嚇了一跳,立馬去各方查詢。發現有些專家聲稱:「泡茶會腐蝕保溫杯,並析出重金屬,會使人慢性中毒,存在致癌隱患」。但是請注意,這裡說的對象是劣質保溫杯!不是指保溫杯泡茶這件事兒!更不是茶導致的!正規的304不鏽鋼、316L不鏽鋼表面經過鈍化,形成緻密氧化膜,是惰性材料,使用這樣材質的不鏽鋼製作的保溫杯,就不存在這類問題。
  • 你還在用保溫杯泡茶嗎?關於保溫杯泡茶的3個弊端,你了解嗎?
    可可、咖啡和茶被並稱為當今世界上的三大飲料之一,由於亞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茶區,且茶文化源遠流長,加之茶葉對健康有諸多益處,是滋養身心的佳品,我們的日常生活便更離不開茶葉了。喝一口好茶,唇齒留香,回味無窮,總讓人感到身心舒暢,神清氣爽,將生活的疲憊一掃而空。
  • 聽茶葉大師聊聊泡茶:茶、水、器對一杯茶的影響
    清代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錄》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按照古人有研究,用來沏茶之水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活」,要求有好的水源  二是「清」,要求水質清冽三是「甘」,要求水味甘甜 四是「輕」,要求水品要輕
  • 什麼水泡茶好,學會你也能泡出一杯好茶
    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餐前飯後一杯茶,工作放鬆一杯茶,休閒之餘一杯茶,招待客人上好茶。俗話說:「一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華,四道清甜韻味暇」。要泡出一杯好茶來,不僅要茶葉好,水好,還要有一定的泡茶技巧,可不是隨便把水倒進茶葉裡就完事那麼簡單。
  • 好水成就好茶,泡茶為什麼首選山泉水呢?
    一直以博學多識被大眾喜愛的汪涵,更是資深的愛茶人,而且他的泡茶用水都非常講究——每個月託朋友從廣西巴馬長壽村運十幾箱水過來,因為那裡的水純淨,用來泡茶能真正體味其中的茶味。正所謂"好茶配好水",水是茶葉色香味品質釋放和形成的主要載體,水質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茶湯的感官品質。
  • 家庭實用泡茶指南:一杯茶放多少茶葉?泡多久?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因素有很多,投茶量、器具選擇、衝泡時間、衝泡次數等等都很重要,大家看多了茶藝師高超的泡茶技藝,往往覺得泡茶好難,其實把握訣竅也很簡單。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裡如何用簡單的玻璃杯泡好一杯茶。01.
  • 泡茶有啥訣竅?新人入門後,需掌握這三大要素
    既然茶有這麼多妙處,那麼我們就應該養成喝茶的習慣,特別是年輕人更應該多喝茶,因為茶能緩解疲勞。其實泡茶一點都不難,泡茶是有訣竅的,新人入門後需掌握這三大要素,就能泡出好茶。那麼哪三大要素呢?且聽小詹為大家慢慢道來。
  • 如何泡出一杯好茶?除了需選對容器之外,還要掌握泡茶的基本要素
    中國本身就有著古老的茶文化,然而在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茶具,茶具有著多種不同的分類,從粗糙到細緻,從簡單到複雜,可謂是應有盡有,那麼要想真正的泡出一壺好茶,我們首先就應該選擇一款好的容器,除此之外也應該掌握泡茶的幾大技巧,可是常見的泡茶容器到底有哪些呢?
  • 泡一杯好茶的五大要素
    原標題:泡一杯好茶的五大要素   一杯好茶,味醇韻雅,寧心除煩。要泡出好茶,選取上品茶葉自然重要,但沏茶的水質、溫度、用具、時間及比例,無一不影響茶的色澤、香氣和味道。   水 質   好水才能配好茶,水質有軟硬之分,能夠影響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等感官品質。
  • 三分鐘保你衝泡出一杯好茶!
    茶為國飲,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因子,衝泡一杯好茶,並非您想像的那麼簡單。靜水願傾其所有,助你泡一杯好茶,著實悶騷一把。你做好準備了嗎?衝泡一杯好茶,以下正式開始:一、步驟殺豬各有各的殺法,泡茶各有各的泡法,然而,殺豬不可能殺屁股,也就是說,儘管泡茶之法五花八門,但必有其共性,共同環節大體相同:1、備器:將泡茶即將用到的所有器具,有序擺放在茶几或茶桌上。
  • 茶知識—保溫杯真的不能泡茶嗎?
    想坐下來好好喝杯茶就有點難了,但有些人又喝習慣了離不開茶。因此不鏽鋼保溫杯就成了不錯的選擇,既方便攜帶又能及時喝到熱茶。但近幾年養生熱的興起,對於保溫杯是否能泡茶的問題,也多了起來。很多養生專家都說不能用保溫杯泡茶,甚至有「保溫杯泡茶致癌的說法」。事實上,並沒有任何權威數據說明,保溫杯泡茶會溶出什麼致癌物質。通常來說,不管什麼茶,除了口感上滿足我們的味覺需求,還會富含一些營養物質,以滿足我們身心健康的需求。
  • 泡茶時,第一杯茶水一定要倒掉嗎?到底是洗茶?還是醒茶?
    在喝茶的時候,很多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將第一次泡茶的水倒掉,再加熱水泡製,這個過程被稱為洗茶,主要是為了清洗茶葉,使得茶水乾淨一些。不過也有一些人,覺得不需要倒掉,可以飲用,那到底要不要倒掉?一起來了解看看。泡茶時的第一杯水需要倒掉嗎?
  • 辦公室泡茶,飄逸杯、保溫杯、玻璃杯、蓋碗誰才是衝泡的首選
    但,精明如李小姐都上了當,可見這辦公室泡茶,著實難倒了不少茶友。辦公室泡茶,並不需要花費多少冤枉錢。無非是選好口糧茶,選好茶具罷了!而且,日常消耗的「口糧茶」,儲存量必須足夠。像白毫銀針和荒野白茶這些產量有限的茶,並不合適。尤其是辦公室泡茶,在不能選用蓋碗的情況下,茶湯的滋味難免有些許欠缺。若是浪費了好茶,工作忙碌難以有閒暇感受好茶茶香,豈不辜負?
  • 掌握這幾個要素,教你如何衝泡好一杯茶
    喝一杯茶,可以簡單到就投茶、注水、品飲三步搞定,連貫簡潔的步驟,1分鐘內一氣呵成。也可以複雜到備具、潔具、賞茶、投茶、潤茶、搖香、衝泡、出湯、分杯、奉茶、品飲等繁多步驟、各種講究。對於一款好的茶,正確的衝泡方式是最後一步,只有最後一步依然做到了最佳,才不至於暴殄天物,從而錦上添花。而對於一款差的茶,正確的衝泡方式可以揚長避短,最大程度發揮其優勢。可見,衝泡方式無論對於好的茶還是差的茶,都至關重要。那麼如何才能正確衝泡好一壺茶呢?
  • 9月12日 | 茶會 | 一杯好茶
    說一是場茶會,毋寧說是一場教學課。怎麼說呢,沒有精心的茶席布置,沒有焚香淨手環節,沒有編排的茶藝表演,這些能不能做呢,其實不難做到。只是在這短短一個下午的時間,我們更想讓大家了解茶更深層次的東西,所以只能捨棄了形式,更專注於茶會能給大家的實質的內容。
  • 「泡茶」第1杯水為何要倒掉?炒茶人道出實情,真是長知識了
    中國的茶道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身處中國,基本上絕大部分地方都會有泡茶的習慣。喝得多了自然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會品茶的人泡茶時,第一杯水總是要倒掉,這個是因為什麼呢?小編也是不解,就向周邊的1位炒茶的老人家請教了一下,聽炒茶人道出實情之後才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真是長知識了。當時向這問炒茶的老人家問道:「為什麼泡茶的時候,第一杯水要倒掉啊?」,老人家非常耐心的幫解答了這個問題,說:「其實,這第一杯茶啊,有兩個作用,其一就是為了洗茶。
  • 保溫杯泡茶?可以,但是不建議
    今天是-茶知識日報-第九十七期 用保溫杯泡茶有危害嗎? 寒冷天氣,習慣飲茶的你,會不會往保溫杯裡加上一把茶葉? 今天我們來聊聊,保溫杯泡茶會有危害嗎? 坊間流言:保溫杯泡茶致癌? 傳言:用保溫杯泡茶後會產生茶垢,茶垢會腐蝕杯子,進而析出重金屬,最終導致人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