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訴法修改:追究辯護人偽證罪程序有新規定

2021-01-07 騰訊網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提請繼續審議。李傑攝

12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李傑攝

□關注刑訴法修改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陳麗平今天開始在京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再次審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新的草案規定,辯護人涉嫌犯罪的,應當由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

今年8月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會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將草案印發各省區市、中央有關部門和法學教學研究單位徵求意見。中國人大網站全文公布草案向社會徵求意見。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還到一些地方進行調研,聽取一些人大代表和各方面的意見。法律委、法工委於11月18日召開座談會,就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的修改完善與中央政法機關和有關專家學者交換意見。總的來看,對於這次刑事訴訟法修改,社會給予了較高的關注。各方面普遍認為,刑事訴訟法的修改適應國家民主法制建設和司法實踐的要求,符合中央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精神,總體贊成草案的修改思路和內容,並對一些條文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法律委、法工委對各方面提出的修改完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見逐條進行了研究,多次與中央政法機關和有關單位就各方面的意見共同研究協調,在對主要問題基本形成共識的基礎上提出了修改意見。

據介紹,現行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對辯護人有偽證等行為追究法律責任作了規定。有的常委委員、部門、單位和社會公眾提出,應當對這一規定的適用程序作出嚴格規定,防止出現被濫用的情況。法律委經研究認為,為保障辯護人依法履行職責,避免同一案件的偵查機關隨意對辯護人立案偵查和採取強制措施,對於辯護人涉嫌偽證罪的,規定由其他偵查機關辦理為宜。為此,草案增加了有關規定。

嚴禁以威脅引誘方法收集證據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陳麗平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

原草案第十四條中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

有的常委委員、地方和單位提出,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是,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實踐中仍然存在個別辦案機關和人員以威脅、引誘等方法收集證據的情況,還是在該條中對這些情形明確列舉為好。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採納了這一意見,維持現行刑訴法的規定。

明確鑑定人也納入保護的範圍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陳麗平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將鑑定人納入保護的範圍。

原草案增加規定,對於一些嚴重犯罪案件的證人、被害人,可以根據案件需要採取保護措施。

有的常委委員和部門提出,實踐中還存在鑑定人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情況,也需要根據情況採取保護措施,建議將鑑定人納入保護的範圍。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鑑定人納入本條規定的保護範圍。同時,根據有關方面的意見,在草案中增加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採取保護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不由指定醫院進行法醫類鑑定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陳麗平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關於委託鑑定的規定,與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的規定保持一致。

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鑑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鑑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鑑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

有的常委委員、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對法醫類鑑定應當委託列入鑑定人名冊的鑑定人進行鑑定,可不再規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刪去刑事訴訟法有關條款。

刪去對鑑定人的強制到庭制度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陳麗平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刪去了對鑑定人出庭作證適用強制到庭和拘留處罰的規定。

原草案增加規定,證人、鑑定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對於情節嚴重的,可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有的常委委員和部門提出,對於鑑定人不依法履行出庭作證義務的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鑑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已明確規定了法律責任,刑事訴訟法中可不再另行規定。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採納了這一意見。

行政執法收集的材料可作證據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陳麗平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進一步完善了關於行政執法過程中收集的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的規定。

具體規定為: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此外,根據各方面意見,草案增加了人民檢察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的規定,對違反法律規定收集的物證、書證的排除程序作出了具體規定等。

進一步擴大監視居住適用範圍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陳麗平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擴大了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適用範圍。

有的常委委員、部門、單位和社會公眾提出,為進一步體現人道主義精神,建議明確對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也可以取保候審;同時應明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的,可以監視居住。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對相關條文作以下修改:一是增加規定,對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可以取保候審。二是增加規定,對於符合逮捕條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的,可以監視居住。

縮小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範圍

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記者陳麗平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將可以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案件範圍中的「重大賄賂犯罪」修改為「特別重大賄賂犯罪」。

原草案規定,對於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監視居住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

有的常委委員、部門和地方提出,指定居所監視居住適用於這三類犯罪總體上是可以的,但重大賄賂犯罪的範圍較大,建議進一步限制。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對草案作出上述修改。

相關焦點

  • 追究辯護人偽證罪程序有新規定
    □關注刑訴法修改本報北京12月26日訊 記者陳麗平今天開始在京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再次審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新的草案規定,辯護人涉嫌犯罪的,應當由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今年8月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
  • 新刑訴法強化司法行政機關職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1月1日起,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正式實施。    司法行政機關承擔著諸多重要的刑事訴訟職能。此次刑訴法的修改涉及司法行政工作的眾多領域,對司法行政工作改革發展將產生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為與修改後刑訴法有效銜接,自2012年3月新刑訴法頒布以來,司法行政機關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
  • 刑訴法為何新增缺席審判制度?
    作為我國的一部基本法律,刑訴法於1979年制定,分別在1996年、2012年進行了兩次修改。在2012年的修改中,增設了針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但側重解決國際贓款的追繳問題。對於外逃的貪官,我國以往只能通過遣返、引渡回國等途徑才能對外逃貪官進行審判。  今年的第三次修改,缺席審判正式寫入刑訴法中,作為第五編特別程序中的一章。
  • 刑訴法修改,改了什麼?
    刑訴法修改 改了什麼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增加速裁程序,保證公正效率此次刑事訴訟法修改,一大亮點是增加了速裁程序,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認罰並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適用速裁程序,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這個程序很好地處理了公正和效率的關係。」
  • 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審議 程序設置傾向公權力
    下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各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審議刑訴法修正案草案等。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下午舉行分組會,討論刑訴法修正案草案等。16時45分,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將就刑訴法修改答記者問。按照大會安排,各代表小組會議將有4個「半天」審議該草案,14日上午,大會正式表決。
  • 刑訴法修正案二審 律師涉嫌作偽證擬異地偵查
    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本報訊 (記者楊華雲)被稱為懸在律師頭上「達摩克利斯」之劍的律師偽證罪調查,在最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草案中規定,需由異地偵查機關辦理。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審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經過初次審議、聽取有關部門和公眾意見後,二審草案作出了諸多修改。
  • 刑訴法修正案條款引爭議 第73條被指擠壓私權
    刑訴法大修備受媒體廣泛關注,3月1日至3月11日期間國內報刊的相關報導高達1108篇。主流媒體報導,刑訴法修正案草案總結了司法實踐經驗,完善了刑事訴訟中各司法機關的權力配置,並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等原則,有望成為中國刑事訴訟法制發展的新裡程碑。
  • 刑訴法修改:承前啟後的程序法變革
    修改後刑事訴訟法是在全面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加強反腐敗和境外追贓追逃工作與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積極回應刑事司法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並大膽吸收刑事訴訟新制度試點實踐經驗的結果。  立法內容的時代性  本次刑事訴訟法修改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充分契合了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探索,並對其成果予以銜接和鞏固。  一是回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調整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偵查職能並修改相關程序規定,完善刑事訴訟法與監察法銜接機制。
  • 刑訴法修正案條款引爭議 第73條被指擠壓私權(圖)
    刑訴法大修備受媒體廣泛關注,3月1日至3月11日期間國內報刊的相關報導高達1108篇。主流媒體報導,刑訴法修正案草案總結了司法實踐經驗,完善了刑事訴訟中各司法機關的權力配置,並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等原則,有望成為中國刑事訴訟法制發展的新裡程碑。
  • 刑訴法修改能改變什麼?
    作為「國際人權憲章」的一部分,條約中規定了公民個人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其中,免受酷刑的自由、不受任意逮捕、拘役或放逐的自由,公正和公開審訊權,無罪推定權等,與刑訴法關係甚密。    距離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越來越近,中國刑訴法的修改漸次逼近司法實踐的敏感區。「有很多問題要改,這次只能解決實踐中最突出、大家認識最一致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樊崇義參與了論證過程。
  • 《新刑訴法解釋》全文發布:明確監察調查人員出庭,監察訊問錄音錄像的審查規則等
    二、《新刑訴法解釋》的主要內容與《2012年解釋》相比,《新刑訴法解釋》增加「認罪認罰案件的審理」「速裁程序」「缺席審判程序」三章,增加107條,作了實質修改的條文超過200條。重點如下: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利益。
  • 刑訴法大修:「小憲法」,大亮點
    在走過了16年的歷程,經過2011年8月和12月兩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在不斷地研究、論證、徵求意見後,在證據制度、辯護制度、強制措施、特別程序等方面進行了諸多修改之後……3月8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一直備受關注,而與前兩稿相比,這一稿草案中赫然添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權。
  • 《新刑訴法解釋》全文發布:監察調查人員出庭,監察訊問錄音錄像的審查規則!
    最高法有史以來條文數量最多的司法解釋,全文來源自最高人民法院網站速讀根據《監察法》和修改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新刑訴法解釋》完善審判程序與監察調查的銜接機制,細化完善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和缺席審判程序的規定,為新時代反腐敗鬥爭和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一是明確監察調查證據的使用規則。
  • 刑訴法修正案草案部分條款被指「倒退」 第73條爭議大
    刑訴法大修備受媒體廣泛關注,3月1日至3月11日期間國內報刊的相關報導高達1108篇。主流媒體報導,刑訴法修正案草案總結了司法實踐經驗,完善了刑事訴訟中各司法機關的權力配置,並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等原則,有望成為中國刑事訴訟法制發展的新裡程碑。
  • 媒體盤點刑訴法修正十大亮點:尊重和保障人權
    保護人權是憲法中非常重要的法律理念,刑訴法修改充分體現了這一重要理念,在懲治犯罪和保護人權的關係方面處理得很好。草案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總則第二條,突出保障基本人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的重要性,並在多項具體規定中貫徹這一原則。  草案提出的上述規定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遏制刑訊逼供的發生,能有效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證公民的訴訟權利。
  • 刑訴法新看點:排除非法證據 不強迫自證其罪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郎勝介紹,本次刑訴法修改內容多,增加和修改的條文佔現有條文總數的近一半。從防止遏制刑訊逼供到規定證人強制出庭,從完善死刑覆核程序到規範偵查措施,大面積的修訂使得這部法律逐步從粗疏走向嚴密。  防止刑訊逼供 不得強迫自證其罪  「佘祥林案、趙作海案等冤錯案讓人們對刑訊逼供深惡痛絕。
  • 尚權推薦 丨王兆峰:新刑訴法解釋中涉案財物處置規定的若干思考
    新刑訴法解釋的出臺對於我們刑事法律界來講是件大事,所以我們「刑辯十人」論壇對這個文的出臺非常重視,專門舉辦了這次網上的論壇,而且還大致做了一下分工,我選了新刑訴法解釋中涉案財物規定的相關問題這個題。這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企業也好、個人也好越來越有錢了,在涉及到刑事犯罪訴訟程序設計上,涉案財物如何處置是大家越來越關注的一個話題,因此這次的新刑訴法解釋也作出了及時的回應,應該說還是有很多的亮點。具體來講,與原來舊的《刑訴法解釋》相比,新刑訴法解釋有幾個比較明顯的變化。第一,進一步強化了對涉案財物的庭前和庭審過程中的調查。
  • 新修訂的刑訴法等一批法律法規今日起實施
    「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 多部法律打包修改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修訂後的刑訴法將於今日起正式實施。「尊重和保障人權」正式寫入修訂後刑訴法,這是繼2004年人權寫入《憲法》,2007年《物權法》出臺之後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第三次的飛躍,也是本次刑訴法修改最大的亮點。
  • 刑訴法大修 父母配偶子女可拒絕出庭作證
    ,並且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異議的,或者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另外,規定律師在場,律師本身能不能做得到也是個問題,現在律師業務很繁忙,他們是不是有足夠的時間在場,所以這次沒有貿然規定,而是用其他措施去替代。將來隨著發展、條件的改善,還是應該把這個規定納進去。雖然這次刑訴法修改沒有納入律師在場規定,現有的規定也可以做到最大程度地避免刑訊逼供。背景:現行刑訴法和律師法有衝突。
  • 刑法與刑訴法新解釋亮點解析
    最高立法機關第10次對1997年新刑法的適用作出解釋,也是首次對2013年實施的新刑訴法作出解釋。2000年首次解釋新刑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郎勝介紹,1997年刑法實施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一個決定和8個修正案對刑法作出修改,還根據司法實踐中遇到的情況,先後對刑法有關規定的含義和適用問題作出9個法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