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易學大師,上過《百家講壇》,名校背書,你知道幾位?

2020-12-12 騰訊網

  張延生,上世紀四十年年代生人,1969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之後在航空學院機械廠任職工程師,在崗位上精於研究,不僅提升了數控光電等加工工藝,還在業餘時間研究了周易。

  幾十年的易學研究,外加多年的數學教育,讓他頓悟。曾經編寫了大量易學教材,將自然科學融入其中,破除迷信。他曾擔任中華易學文化大會名譽會長,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炎黃道家文化研究會會長。

  作為業界知名的易學大師,許多企業也邀請他做企業戰略布局。

  曾仕強,出生於福建,在臺灣長大。曾仕強是中國出了名的國學大師、管理大師,被讚譽為「中國管理之父」。生平著作了《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孫子兵法和人力自動化》,還曾經登臨《百家講壇》分享心得。

  曾仕強不僅在國內讚譽一流,在國際舞臺上也風評極佳,他是牛津大學、萊斯特大學的博士。2018年11月11日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裴翁,他的先祖是東晉的裴秀,先祖曾經遊歷天下,觀察各地的龍脈山水,著有《萬丈圖》《萬貢地域》等,還有一本《星雲譜》密不外傳。

  到了裴翁這一輩,他傳承了裴氏基業,之後編寫了大量風水著作《易學精髓》《命理風水學》《奇門兵法》等等。全國辦班授課,每年帶領學員前往帝王墓穴、將軍故土現場考評風水依據。

  裴翁也是中國社科院《易經》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國學智慧研修班教授,中華風水協會會長,中國易經協會會長,名氣很大。

  唐明邦,出生於上世紀20年代,年輕時還曾經參加過地下黨,之後在報社擔任記者編輯。1958年進入武漢大學學習哲學,辯證法,之後擔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是武大哲學學科的奠基人之一。

  1989年籌建了中國周易研究會,擔任第一屆會長,也是山東大學教授、中國周易學會顧問,是當代易學界的泰鬥人物。

  劉大鈞,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年輕時沒能上大學,在外公的引導下學習了周易,白天拉板車,晚上研讀周易。在十年探索期間,他的研究被當做封建殘餘燒毀,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幸運的是,1978年劉大鈞在《中國哲學》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讀史釋易》,被胡喬木看到,並決定破格提拔這位民間社會學者,他給山東大學校長寫信推薦,綜合了他的作品和能力之後,讓他進校學習。

  後來出版了《周易概論》,2012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萬耀雲,明朝易學大家萬民英的第26代繼承人,萬民英是明朝易學家,曾經著有《易學大成》《蘭臺妙選》,這些作品後來都被收錄在了《四庫全書》當中。

  萬耀雲繼承了祖輩遺志,研究易學四十餘年,通覽易學、風水、金口訣等經典。他在各地開辦易學講堂,通過實踐論證理論,通過理論預測事實,被譽為「預測神人」。其人外表也是一副道骨仙風,面色紅潤,眼神炯炯有神,頗有一股仙氣。

相關焦點

  • 「國學大師」曾仕強:享年84歲,多次主講《百家講壇》!
    「國學大師」曾仕強:享年84歲,多次主講《百家講壇》!提起曾仕強,大家不會陌生,他曾多次主講《百家講壇》,為我們普及了一代人的國學。他無愧於「國學大師」,一生為普及傳統文化而奔波。他除了是我國「國學大師」,還是中國式管理之父,尤其是對於職場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的一些真知灼見,深深地影響著一代人。奈何天妒英才,享年84歲。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呢?小編為大家說說,「國學大師」曾仕強弘揚傳統文化之路。曾仕強走進國人的視野,還是因為此前曾在《百家講壇》中多次主講。
  • 歌唱家郭淑珍做客胡同裡的百家講壇
    日前,「胡同裡的百家講壇」第四十二期在北下關街道大鐘寺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本期嘉賓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郭淑珍先生現場為觀眾們講述了她從貧寒丫頭到國際名人的傳奇經歷。郭淑珍,出生於1927年,中國聲樂界的國寶級人物,共和國培養的第一批聲樂演員,中國聲樂教育殿堂級大師,首屆中國「金唱片」獎得主,「金鐘獎」終生成就獎獲得者。中國歌劇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作為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早已是功成名就,桃李滿天下。
  • 臺灣著名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胡雪巖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於11日19點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11月11日21時39分,微博官方認證帳號@曾仕強-教授 發布了該消息。此外,曾教授還著有大量書籍,包括《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易經的智慧》、《道德經的奧秘》、《胡雪巖的啟示》等。曾仕強被外界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上述訃告提到,1979年,曾教授在新加坡講學,他在長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過程中,結合中華道統文化精髓,首度提出「中國式管理」思想。
  • 火幣研究院「區塊鏈百家講壇」上新:區塊鏈+人工智慧將率先在六大...
    6月24日,火幣研究院推出「區塊鏈百家講壇」第九季課程《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展望》。 「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實現共存是最有價值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許志鋒,對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兩個新數位技術的融合聯動以及未來趨勢進行了展望,並認為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是目前兩種最熱門的數位技術,正隨著在生產和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應用,兩者的融合發展將帶來無限可能。
  • 「名老中醫百家講壇」第九講——嚴潔
    「名老中醫百家講壇」是由中國針灸學會與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辦的全新系列在線學術講座。關注中國針灸學會、世界針聯公眾號,聽大師授課,精彩不容錯過!     「名老中醫百家講壇」在線平臺,傳承國粹經典,齊聚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非遺傳承人,親傳學術思想、臨證經驗、特色技法,盡享大師風採。
  • 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2018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
    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2018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中國十大起名大師排名,周易起名大師排行榜,國內權威起名大師排名,中國當代易學大師排名,當代易經起名大師排名;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去世,曾多次登《百家講壇》演講
    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走了。11月12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曾仕強已於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其微博11日晚間發布訃告:「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講課生動有趣,讓人受益匪淺。
  • 作家張大春:臺灣螢屏也需要《百家講壇》
    隨後,張大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目前大陸由《百家講壇》熱播引發的「國學熱」表示讚賞。他表示,如果有人邀請,自己也願意上《百家講壇》。他還指出,儘管臺灣的國學教育從小學就有,但在電視娛樂化和升學考試的壓力下,其實也需要《百家講壇》這樣的節目補補國學。
  • 《百家講壇》變味 插播廣告讓觀眾不滿度達88%
    5年前開播 收視率慘澹 為提高收視率 《百家講壇》求變 記者調查百位觀眾 不滿意者居多     迎合收視率 《百家講壇》變味  講師、內容、廣告等五大變化中 講師變化觀眾最滿意 而插播廣告不滿意度最高 超過八成  2001年7月9日《百家講壇
  • 三月三上巳節逢中國華服日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上線《中國衣裳》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伴著上下五千年文化積澱,各色各樣的服飾文化應運而生,其中漢服是最特別的存在。而農曆三月初三作為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誕辰以及古代節日上巳,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也被稱為「中國華服日」,旨在不忘根本,以期繼續前進。
  • 中山大學博導百家講壇走紅
    據廣州日報報導,元散曲家王和卿曾在春日裡描繪過「兩翅駕東風」的大蝴蝶,多少讓人有點錯愕——文人墨客慣常寄予纏綿悱惻意象的蝴蝶居然走下夢幻的神壇,以帶點誇張詼諧的世俗之氣舞起了虎虎生風的雙翅。  詩詞叢中這種獨出機杼又能說出點故事來的「奇葩」,被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彭玉平納入其近日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的「詩歌裡的春天」。
  • 《百家講壇》念白字 復旦教授錢文忠公開認錯
    本報訊 昨日,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出席新書《錢文忠解讀〈弟子規〉》發布會時稱近日收到一封讀者來信,指出他在《百家講壇》播出的《弟子規》第十集中,將「勿踐閾」念成了「勿踐閥」。對此,錢文忠公開向觀眾表示抱歉。
  • 廈大教授傅小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解讀明史
    晨報記者 陳巧恩  電視上的傅小凡,年過半百,還挺帥;解讀明史,很精彩!他是繼易中天之後,第二位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的廈大教授,主講《崇禎那些年》。  可以肯定的是,以上「基本面」並不能滿足所有追看「崇禎」的人們,否則,「傅小凡」這個名字怎能迅速成為熱門搜索詞。
  • 百家講壇&大學課堂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那麼《百家講壇》上的知名主講人和大學課堂上的教授有什麼不同呢?王立群解釋說:「在講壇的大課堂我主要是做文化普及,在學校裡的小課堂我主要做的是培養高級的專門人才。我的學生有碩士,博士,博士後,而在講壇上我要照顧從小學一直到兩院院士這種跨度非常大的文化差異,還要照顧從八九歲的孩子到80多歲的老人,年齡跨度很大,這些不同,要求我講得要更通俗一點。」
  • 曾仕強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學歷: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著有《胡雪巖的啟示
  • 錢文忠重返百家講壇解讀百家姓 初定明年春節播
    錢文忠重返百家講壇解讀百家姓 初定明年春節播   多次到過奉化的錢文忠說:「我很喜歡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尤其是奉化雪竇寺,更是我研究多年的一個課題。我一直很關注奉化佛教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很願意有機會略效綿薄之力。」  錢文忠認為,優秀的佛教文化當然包括彌勒文化,彌勒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可以用『包容』、『喜樂』來概括彌勒文化。
  • 著名易學書法名家——陳德東大師
    陳德東從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年幼時學習人名冠入對聯、朗誦冠名對聯。陳大師把中國五千年的易經陰陽文化融入書法,把中國數千年的易經屬相、陰陽五行等傳統國學融入作品。陳大師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把中國五千年的國學文化《易經》深刻融入每幅經典書法作品,使書法橫有陰、豎有陽,起筆陰、行筆陽,陰陽結合,高度和諧統一!德東書法
  • 美女教授走紅百家講壇 講詩詞比於丹更動人
    此前,楊雨曾登陸百家講壇主講過「俠骨柔腸陸放翁」。從詩詞出發,投入地闡釋情感,她的講述迥異於之前諸多的百家講壇「故事體」,「以情動人」成為她打動觀眾的「殺手鐧」。網友親切地稱她為「洋芋」。5月6日,楊雨攜家人來北京籤售,本報記者專訪了她,談到她的「美女教授」頭銜,以及她對百家講壇和詩詞人物的認識。
  • 《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卻因賞析一句詩被質疑,王立群如何回應?
    登上《百家講壇》,成為著名學術主持人王立群是著名的文化學者,他現在是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也是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除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在文學方面的重要身份和地位。作為全國有名的教育人物和文學家,他在2006年受邀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被網友們評價為百家講壇的最佳學術主講人。
  • 曾仕強,從「國學大師」到「中國管理學之父」,高人還是忽悠?
    確實有不曾為海內外文史研究學界所承認過,文史學科論文若引用他恐怕會被視為離奇;就連他本人,據說早年也在臺師大兼職過,也到過各名校給學生作演講,但是正經的學界論壇也不大會邀請他親蒞。連他登臺過的最具公信力的「百家講壇」節目,說白了也並非嚴肅的學術平臺,只是啟蒙的平臺,聽眾均是普通大眾,內容也相對淺顯易懂,論易也好,講論語也好,談管理也好,說胡雪巖也好,解釋的主觀性都極強,甚至偏雞湯。門外漢勞累之餘,聽一聽,增長見聞,好處多多,那些歸納出來的處世智慧,妥妥都是乾貨,完全滿足了大家的歸屬感與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