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票、必須轉發朋友圈點讚……」莫讓變味的網絡評比空耗基層精力

2020-12-11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劉晶瑤)11月5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每天投10票、必須轉發朋友圈點讚……」莫讓變味的網絡評比空耗基層精力》的評論。

「快點,全縣人民轉起來……多位基層幹部反映,網上投票耗時費力,有的評比每天可以投10次票,每次間隔1分鐘到半小時不等;有時每天『打卡』耗時在1小時以上。」「近兩年來,幾乎每個月都有網絡投票活動,還要在朋友圈轉發,煩不勝煩……」

近日,新華視點記者揭批網絡評比亂象,指出部分地區泛濫的不規範評比項目,透支政府公信力,牽扯基層公務員的精力,令企業不堪重負。報導稱,有的地方「變相強制」基層公務員參與,甚至還發通知要求投票、點讚。一些企業也屢屢收到通知,要求贊助、參加並不情願的評比排名,苦不堪言。

微信朋友圈拉票之風,曾讓不少人「深受其害」。有網友套用網絡流行語調侃,這輩子,你未必為一個人拼過命,但肯定給某個人投過票。

曾幾何時,學生群體是網絡投票亂象的重災區,從才藝比拼到作品評選,再到各種評優……類似「我是XXX號小朋友,正在參加XX舞蹈大賽,快來投我一票」的微信連結,時不時就會蹦出來。輪番轟炸的投票邀請,讓人「累覺不愛」。

鑑於網絡投票的泛濫,多地教育部門專門發文整治,明確涉及學生個人榮譽的各項評選原則上不採用面向社會的網絡投票,這才剎住了「求投票」泛濫的拉票風,贏得多方點讚。

沒想到,網絡評比亂象轉移陣地,開始「入侵」基層表彰評比活動。一些打著「最美」「最好」等旗號進行的評比,一旦明確網絡投票佔一定分值,比拼的內容就可能變了味。不再考察環境治理效果是否更宜居、百姓獲得感是否提升,而是異化為「拉票風」。

要麼發動政府工作人員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轉發投票連結,要麼通知公職人員下載App、關注公眾號或使用小程序,每天上網投票、點讚。不勝其煩的投票、變味的網絡評比,變成空耗基層精力的形式主義。

不可否認,正常的網絡評比,通過挖掘先進典型,以圖文互動等的形式宣講地方經驗,確實更為直觀,傳播效果也比較好。可一旦走形變味,背離評比設計的初衷,就會把評比變成比拼人脈的競技場。為了拔得頭籌,變相強制公務員「拉票」、點讚,甚至可能掉進刷票機構的陷阱。

泛濫的網絡評比費時、費力、費錢,滋生形式主義和虛假作風。一些基層辦事人員的精力和時間,在變味的網絡評比中被空耗掉了。而隱身網絡評比亂象背後的,不僅是不看裡子的「面子工程」,更映射出個別地方政府和領導幹部「好大喜功」的政績觀。

變味的網絡評比之風當狠剎,別再讓這些形式主義噱頭徒增基層負擔,消耗基層幹部幹事精力。通過從源頭上把關各類評比活動,設計更為合理的評選流程和規則,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才能助推網絡評比回歸正軌,還原正向激勵的功能。(完)

相關焦點

  • 莫讓變味的網絡評比空耗基層精力
    「快點,全縣人民轉起來……多位基層幹部反映,網上投票耗時費力,有的評比每天可以投10次票,每次間隔1分鐘到半小時不等;有時每天『打卡』耗時在1小時以上。」「近兩年來,幾乎每個月都有網絡投票活動,還要在朋友圈轉發,煩不勝煩……」  近日,記者揭批網絡評比亂象,指出部分地區泛濫的不規範評比項目,透支政府公信力,牽扯基層公務員的精力,令企業不堪重負。報導稱,有的地方「變相強制」基層公務員參與,甚至還發通知要求投票、點讚。一些企業也屢屢收到通知,要求贊助、參加並不情願的評比排名,苦不堪言。
  • 「點讚、沙發、轉發、分享朋友圈」英文怎麼說?
    我們每天都在玩微信,那「點讚、沙發、轉發、分享朋友圈」以及一些網絡流行詞彙,用英語該怎麼說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 孩子參加比賽 全家行動刷票 微信朋友圈投票 不靠票數靠票子
    該投票活動持續10天,趙女士的女兒前三天一直排第3,等到第4天時,突然排在10名之外,仔細研究發現,投票頁面有了送「禮物」功能,比如,投票者花5元送虛擬的「棒棒糖」,可以給自己投票的選手增加20票;花10元送虛擬的「鮮花」,可以給自己投票的選手增加40票;還有花100元、200元、300元、甚至500元能買到的虛擬禮物,最高的票數2000票。
  • 點讚轉發不夠扣績效 公司強制徵用朋友圈怎麼辦?
    原標題:點讚轉發有要求,不夠還要扣績效  遇到公司強制徵用朋友圈,怎麼辦?但她沒辦法,因為自己那條活動微信的點讚數、轉發數不夠的話,公司會扣更多的錢。  公司徵用朋友圈 轉發點讚都有硬要求  24歲的小何在一家文化傳播公司擔任文案工作,昨日,已是小何請家人朋友幫忙轉發公司活動的第二天。
  • 「拉票」佔領家長朋友圈 微信評比變了味
    「孩子的學校正在參加評比,請幫XX小學投一票」,「我家孩子正在參加XX比賽,麻煩朋友們幫忙投個票」,「這是同事家的娃,拜託投一票,謝謝」…
  • 業內人士揭朋友圈投票灰色鏈條:一些評選實為騙局
    近期,浙江省教育廳發布通知,明確規定凡是涉及學生(幼兒)個人榮譽的各項評選活動,原則上不得採用面向社會的網絡投票。這一規定讓網友紛紛點讚支持,並被建議向全國推廣。  在幾天前,江蘇宿遷也出臺了相似的規定。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無論是組織投票的教師,還是參與拉票的家長,大多對這種變味的評選形式不勝其煩。
  • 微信朋友圈點讚轉發有禮品 「贊」夠了商家可能會耍賴
    「親們,快點幫我點讚和轉發,集滿50個贊可領取價值398元廚房5件套一套……」各類「求贊」信息不時在朋友圈中瘋轉,將商家信息在朋友圈轉發分享數天,或集齊幾十個「贊」,可獲商家送出的禮品,小到毛巾大到床上用品,不少市民為此到處找朋友點讚。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集贊活動問題不少,比如禮品不兌現、縮水、數量有限等糟心事不斷出現。
  • 還在轉發求贊?你朋友圈裡的那些集贊轉發活動靠譜嗎?
    微信朋友圈點讚,是親情、友情,或是朋友關係的一種體現,如今,這種互動方式,也成了商家推廣的重要渠道很多市民經常在微信裡收到集贊的請求。案例前幾天,我市某美食自媒體推送的一條關於「辣尚癮」店鋪優惠活動的信息引來市民刷屏轉發。
  • 「網絡熱梗」為何會頻現基層幹部朋友圈
    據報導,用網絡流行梗「造句」,成為基層幹部朋友圈的一道「風景」。「如果我有罪,法律會制裁我,而不是迎檢」「如果我有罪,法律會制裁我,而不是材料」……讀懂基層幹部朋友圈的「網絡熱梗」,這對為基層減負工作的落實,大有裨益。  實事求是地說,基層幹部在朋友圈玩「網絡熱梗」,有以此解壓、自嘲的成分,但更多的恐怕還是年底症候群表現。
  • 變味的朋友圈
    家住曲江的李先生給記者翻看了他的朋友圈,記者看到,5月30日一天時間內,他的朋友圈就有7條要求點讚的信息,3條投票的信息,這裡面還不包括被他屏蔽掉的一些人。李先生在一家旅遊公司上班,由於工作原因,微信朋友數量達到4000多人。他說每天早上翻看朋友圈就得花十幾分鐘,如果有人連發幾條微信在朋友圈「刷屏」,他就只能屏蔽對方。
  • 朋友圈轉發、點讚免費領禮品,背後套路曝光,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小王呀,快給我朋友圈的第一條動態點個讚,多謝了」。「小王呀,快轉發一下我朋友圈的第一條動態,多謝了,後邊請你喝茶哦~」怎麼樣,是不是感覺這樣的話語看上去很熟悉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收到這類求點讚、求轉發推銷的請求,而這類內容採取的把戲一般都是點讚滿多少或是轉發滿多少就送禮品,主要以「投資少收益多」為誘餌,吸引那些愛佔小便宜的用戶上鉤,但是實際上最後能夠成功拿到獎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還可能反被騙。
  • TwitterCEO等預言:轉發、點讚功能將消失,網友:寶寶們我怎麼辦
    八九零與00後門,請注意了,大家應該最熟悉,點讚、轉發功能了吧?每天早上起床來個朋友圈,伸出可愛的手指滑啊滑啊滑啊滑,一不留聲點個讚表示一下心情:朕已閱,完畢。其實:點讚是被炒作起來的空間裡,我們只想安慰一下自己的寶寶們,可現在說不得了15年微信流行起來後,很多商家通過微信裡面的一個點讚功能,利用其對用戶的渲染作用,推出各種各樣的點讚活動,目的無非是讓微信朋友圈可以進行傳播宣傳
  • 實用口語:「朋友圈」「點讚」英語怎麼說?
    不同於現實生活的面對面交流,網絡上的交流都要通過屏幕,所以網名也是screen name。   例句:May I have your screen name?我能知道你的網名嗎?   Moments 朋友圈   moments 朋友圈spend time on moments 刷朋友圈browse moments 刷朋友圈   unfollow 取關unfriend 刪除好友blacklist拉黑block one s moments 屏蔽某人的朋友圈   大家試過把微信設置為英文模式嗎?
  • 網絡水軍點讚 轉發過億次被端!
    對於明星流量造假,不僅網友深惡痛絕,這兩年來從央視到人民日報等重量級媒體也不斷提出批評,結果這些小鮮肉明星的流量一點都不受影響,要不是微博改了100萬+的轉發、評論上限,某個流量明星的團隊還會多次製造出數億轉發的奇蹟。
  • 遇到朋友圈曬娃的,能點讚就點個讚吧!
    話說早幾天我在朋友圈曬了一幅畫,這幅畫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我」的兒子,大寶——小政同學。在此之前很早我就看到了這幅畫,當時是老師發給我的,然後隔了一天,家中一號首長又轉發了給我。可能她們都會覺得,我得知大寶畫作拿了全市二等獎,一定會高興得跳起來。可是對不起,我僅僅是寵辱不驚地答覆了「哈哈/呵呵」,甚至只有兩個表情。
  • 朋友圈集贊送禮套路深 小心中招
    圖片由網友「東江旭日」提供   策劃君說:   時下,越來越多的商家都會以「轉發朋友圈」收集點讚的方式進行促銷。近日,不少網友在朋友圈中看到「識別二維碼免費領取智能手環」的信息,聲稱僅需支付郵費就可以免費獲得某知名品牌運動手環,這樣的好事,是真的嗎?
  • 【星座控】12星座會點讚的朋友圈長什麼樣?
    文/阿精 點讚別人的朋友圈是技術活,是現代社交中必不可少的社交行為。從不點讚,顯得很高冷,瘋狂點讚,又顯得很敷衍。為自己真正想贊的內容去點讚,才真誠。那麼,十二星座會去點讚別人朋友圈裡的什麼內容呢?
  • Instagram試水隱藏點讚功能:你能接受一個不能點讚的網絡社交世界嗎?
    隱藏點讚引發的蝴蝶效應 Instagram不是唯一一個開始試水「去點讚化」的社交平臺,Facebook也於19年10月在澳大利亞開始測試「隱藏點讚數」的功能。 根據某項研究結果,社交網絡的使用持續刺激著大腦中產生快感的系統:「在發出朋友圈的那刻,我們分泌的激素可以飆升到13%,不亞於一些人在婚禮當天『新郎可以親吻新娘了』的感受」。這種「表達虛擬的同感」(virtual empathy),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因為網際網路時空分割而造成的錯位和缺席。[10] 後現代的解構浪潮中,點讚還是用戶們搶奪話語權、顛覆權威敘事的一項利器。
  • 為啥會轉發評論?微信朋友圈十條傳播定律請收藏
    朋友圈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個生態系統。你可知道,慣常的點讚、評論和轉發並非全無意識,背後其實蘊藏著大量的傳播規律?近日發布的《2017社交網絡內容傳播趨勢報告》,就對朋友圈文章傳播進行了大量研究,傳播君通過10個問題,帶你摸清其中奧秘。
  • 贊、朋友圈、轉發怎麼用英語來說最準確?來看社交用語大盤點
    社交網絡近些年來在全世界大行其道,越來越深入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社交網絡用語也悄悄地進入了我們的日常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