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以前的肉香,現在肉沒有以前的香港,這是怎麼回事?
在我的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養著土雞,平常的時候。都捨不得吃雞蛋。就把雞下的蛋攢起來,然後到集市上去賣。到了過年的時候。就把那不下蛋的老雞殺了吃。當然正下蛋的雞是捨不得的。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養一隻豬。我們拿麥子去麵粉店換面。就會有麥麩子。我們就把這個拿回家給豬做熟了餵豬。當然還會摻雜一些我們吃剩的一些飯菜。平常的時候。很少吃到肉。過年的時候豬也長得差不多了。然後把豬賣掉。買些肉吃。
我記得有一次。家裡豬不知是得了什麼病。死了。爸爸媽媽沒有捨得扔掉。就叫來大爺。還有另一個人。好像是殺豬的。然後就在我們家把豬殺了。殺完之後,媽媽就做了一大桌子豬肉款待大爺和那一個殺豬的人。我到現在都清清楚楚的記得。大爺當時說,誰不敢吃我敢吃。我不怕死。當然豬肉我們大夥都吃了。不過很慶幸。我們都安然無恙。如果放到現在可能就算是扔了,我們也不會吃。
因為當時吃的到肉是很不容易的。物以稀為貴,所以說啊,那時候吃起來的肉特別香。而且那時候的肉都是不添加飼料的。可能是小孩還是什麼原因,當時就沒聽說過有飼料這個詞。
現在不管是餵什麼?豬也好,雞也好。都餵著飼料。而且它們的生長周期都很短。豬也好低雞也好幾個月就出欄。所以它的肉時間太短就不香。
再加上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肉不是什麼稀罕物。雞鴨魚肉成了平常飯。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反而不愛吃肉愛減肥了。
總結,以前的雞鴨魚豬。飼養的時間很長。而且不添加飼料。而且生活水平有限,很難吃到肉。不誇張地說吃肉就是在過年。所以那時的肉是特別香的。
現在的肉都是吃飼料長起來的,再說了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雞鴨魚肉想吃啥吃啥,吃起來也沒有以前香了。我感覺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