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寫意
歡迎進入有畫說
作為中國第一次文藝復興時代
北宋繪畫有三座大山:
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
還有我們今天要講的《溪山行旅圖》
範寬《溪山行旅圖》 絹本淺設色 206.3cmX103.3cm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溪山行旅圖」是範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中的傑作。徐悲鴻在世時曾高度評價此畫:「中國所有之寶,吾所最傾倒者,則為範中立《溪山行旅圖》,大氣磅礴,沉雄高古,誠闢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佔全幅面積2/3,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依照構圖慣例,畫家多把主體置於中央而略偏斜的部位,然後再於弱方以賓體補足以求平衡。
▲ 左 郭熙 《早春圖》局部 , 右 範寬 《溪山行旅圖》局部
《溪山行旅途》卻在畫之正中央卓立一峰,頂天立地,遮天蔽日,它仿佛被鋒利無比的斧頭,猛地一下劈開,連雲霧都被它氣勢嚇到,只能纏繞在半山腰。
▲ 範寬 《溪山行旅圖》局部
反之,他的人物和樓閣卻畫的非常小,不仔細看都找不到,對比之下山就顯得非常宏偉。
顧愷之《洛神賦圖》人物與山水的比例對比
整幅作品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佔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有話大家說
關於《溪山行旅圖》,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留言!
01
@老婆我愛你:
話說宋朝真是個幸福的時代!現代人被「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三座大山壓的喘不過氣來時,武大一個殘疾人個體戶,靠每天賣點炊餅,都能住上單門獨院的複式小樓,還可以養個不用上班,漂亮的一塌糊塗的老婆,你說幸福不幸福?
武大郎別墅外觀
02
@是列賓不是列寧:
中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又迎來「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三座大山,什麼時候中國人可以好好地欣賞北宋「三座大山」?
李唐《萬壑松風》
03
@奇蹟暖暖:
2000年,美國《生活》雜誌評選「第二千年百大人物」,選出1000年至1999年之間的對全人類有著巨大影響的一百位著名人物。範寬以畫家之身徵服了美國人。(其餘五位入選的中國人為鄭和、忽必烈、毛澤東、朱熹、曹雪芹)
18年後,美國單方面挑起中美兩國貿易戰,中國不必避讓,如範寬巍峨大山巋然應對、奉陪到底;為解決中美貿易問題,中國顯示了極大誠意,提出了合理建議,如範寬對「線條」的運用,初著筆時悠然引來,遇山石面角須轉折處,意宕蕩勁道條暢,住筆時收拾含蓄。可以說中美貿易戰的停火是範寬山水畫裡的中國精神再次徵服了美國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靈魂畫手川普,你該去多臨臨《溪山行旅圖》!
04
@俠客行:
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被東方不敗囚禁在梅莊地牢,向問天攜帶《溪山行旅圖》《嘔血譜》《率意帖》和《廣陵散》等曠世之寶與令狐衝成功引誘梅莊四友,成功潛入救出任我行。這說明什麼?想辦事你得有幅好畫做敲門磚啊。否則,別說救人於水火,可能你連門都進不去。
05
@不離不棄:
山水精神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離開我,枯燥無味、單調無趣。我離開你,黯淡寂靜,毫無生機。中美貿易戰不管雙方如何各執一辭,終究還是謀求共贏為好,互相抵制對誰都沒有好處。
06
@放大鏡:
《溪山行旅圖》前景中右下方的林子裡,有兩個老翁似的人,他們杵著杖,彎著腰,正緩慢地領著一小隊小騾兒從林道裡走出來。所表現地不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嗎?宋代人就知道人和自然環境的關係,更何況進入現代文明的我們呢?
▲ 《溪山行旅圖》局部細節
07
@假憤青:
數百年前,藝術家開始學習繪畫的時候,沒有書本,沒有網絡教學視頻可看。他們僅有的辦法就是找個人拜師,或者找到自己喜歡的畫作,跨年代拜師。真正能成為大藝術家如梵谷、範寬者大都師法自然,鮮有幾個去熬什麼學歷,等讀完碩士、博士估計靈氣也都磨光了。
08
@注孤生:
範寬不但否定老師,最後還否定了自然,知道一切跟著感覺走。大概可以理解為範寬一個人完成了西方「古典主義」到「印象派」再到「後印象派」的三個重大藝術思想變革。
不怕說錯話
就怕腦洞不夠大
有話你就留言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