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崇禎皇帝成為了一個末代君王,雖然已經失敗,但卻輸得光彩,他以君王死社稷的姿態向眾人宣告了大明王朝的錚錚鐵骨。雖然這一舉動讓大家敬佩,但從實際上的政治結果來看,實在是有些魯莽,因此還是有不少人認為崇禎皇帝應該去往南方。甚至在之前還有歷史學者提出了一個觀念,那就是崇禎皇帝應該執行驅狼吞虎計劃,這個計劃成功的機率很大,也是當年明朝最後的機會,崇禎皇帝前往南方其實更加有利。
在明史記載中,雖然北方的朝廷已經滅亡了,但是明朝早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備份了一鍵還原的系統,那就是來自於南方的政權。當年由於朱元璋是在南京完成了帝國的重塑任務,因此南京一直保留著整個中央系統的模仿框架,因此只要任何時候北方出現危機,那麼皇帝來到南方就可以重新組織起政權結構。很多人稱呼這一舉動就是電腦裡面的系統還原,請還原方法簡單,而且恢復力極強。
因此歷史學者認為,當年崇禎皇帝遇到危機,如果自己拉不下臉面撤退的話,完全可以讓周圍的大臣直接把自己給挾持來到這一區域,自己可以儘可能的表現的要為國盡忠,但是大臣們在底下或者說太監們表現出背鍋的姿態就可以了。因此只要崇禎皇帝來到南方,其實還是不是很難的,並且一鍵還原系統就會啟動。
雖說南京政府的官員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好歹也穩固住了南方的江山,這時候崇禎皇帝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拼盡全力守住長江沿線。在做好這些事情以後,然後不惜一切代價的,以北方的土地來換得更多的利益成果。按照學者的說法就是把北方的土地一方面許諾給李自成,另一方面許諾給清朝。例如,可以對李自成說北方的天下歸他,只要他幫助自己攻打大清朝。又可以對清朝說,可以把東北和山海關沿線的土地讓給清朝,只要清朝幫助滅掉李自成。
很明顯,崇禎皇帝這一招是驅狼吞虎計,這一計策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北方的兩大政權肯定不能夠從中跳出來,因為兩人都會為了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發起鬥爭,李自成想要南下滅掉明朝非常的困難,他自己也沒有這樣的實力,而清朝想要滅掉明朝,那必須要跨越李自成的地盤,不矛盾肯定是要讓位於外部矛盾的,所以清朝也是在做夢。因此北方的兩大政權必然會打起來,崇禎皇帝要做的事情不是在把自己端的姿態高高的,而是放下姿態當一個旁觀者,讓他們在北方祛痘,而且自己儘可能的把態度表現的好一點,讓他們放心的打起來,只要打到關鍵的時候,明朝就會變成像韓信那樣的存在,成為最重量級的砝碼。
這樣清朝就會有大量的選擇,一方面出兵幫助內部的矛盾,滅掉外部矛盾,另一方面就是幫助清朝滅掉李自成,然後藉助民意再把清朝給轟出去。可以說當年的崇禎皇帝有著太大的操盤性,只要他來到南方,這些運動的過程都是有的計謀,也可以進行實施。因此學者看來,李自成等人,他們終究在北方會打起來,只要明朝能夠穩固自己的內部地盤就可以了。雖然這一期是非常的好,但是真正要執行起來還是要看具體的歷史情況,因為再好的計策也有可能會遇到個體的突破,而曾經的歷史也永遠不能進行重新規劃,但毫無疑問,當年崇禎皇帝似乎錯過了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