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安樂死「這個新潮的詞兒,它的背後所隱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今日,我看到一則新聞:臺灣體育主播傅達仁由於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選擇於2018年6月7日在瑞士安樂死。視頻內容很簡單,就是他的臨終畫面曝光,家人陪伴左右,唱歌送他走完最後一程。
初看到這樣的新聞,我覺得,我並不能接受所謂的安樂死,看到這樣的畫面,我感覺這還好像是對生命有點輕浮之意了。沒有太多意思,就一種感覺,而後,我看了大多數人的評論,一眼望去,幾乎觀點都是和我內心想的相悖。無非就是認為安樂死也是一種好的選擇,認為是對那些病痛的人的一種解脫之法。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樣的畫面的時候,我是不贊同的,在我眼裡,這樣無疑是自殺沒有區別,還有的是自己的選擇,家人的允許,一起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畫面,無論怎麼說都是看著很殘忍的畫面。確實有人會說病痛確實會令人很痛苦,有時還甚至無法忍受的想要死去,有的人還因為貧困,無錢治,不想拖累別人的時候,也會想到此法。
這些想法,無可厚非,它是對的,但並不代表我就認同安樂死這樣的方法。我覺得生命是讓人敬畏的,不到最後一秒,不應該放棄的!也許是每個人,對於生命的理解不同吧,有不同的見解。
很多人好像也說過自己曾經可能因為一些原因一些事情經歷過生死,別傻了,沒有任何一個人真正的經歷過生死,畢竟你還是活著的,不然這話你是說不出口的,我們每個人,生命都只有一次,很公平,誰都沒有第二次。也許我們所說的經歷生死,只不過是差一點,真正接近過死亡的人,才會知道,自己的求生意志其實是多麼的強烈,就會知道活著是多麼的重要,哪怕是多一分多一秒,都好。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和懂這些,也不希望哪一個人會去經歷這些。
很多年輕時的我們,其實並沒有多在意生命的意義,很多人在揮霍青春和生命,覺得年輕就是要張狂,張揚,不顧後果,所以往往很多事情都在那個年齡裡被揮霍,揮霍時光是小,揮霍生命就是愚蠢了。什麼失戀要自殺的,壓力大的要跳樓的,鬧脾氣要喊打喊殺的,新聞層出不重,在我看來這些不單是愚蠢可笑的,還是對生命的一種褻瀆,你拿的可是別人可能拼命想要的東西,你卻輕而易舉的揮霍了,不是褻瀆又是什麼呢?所以我說這些人是不值得同情和可惜的!
安樂死最初聽到過這個詞的時候,是在動物身上運用的。對此,我倒尚可是可以接受的,不為什麼,我真覺得挺好的,跟現在的人一樣的想法,能為動物減輕痛苦,安詳離開,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動物我可接受,但在人身上,我卻不太贊同的,我也不知為什麼,大概就是所謂的雙標吧!但是,只說一句:人跟動物,是可比的嗎?
有人還說希望將來安樂死可以合法化?這個想法很可怕呀!一旦安樂死合法化泛濫,那會造成多大的隱患和不正的社會風氣呀,那會有多少事故會發生啊。有人可能會反駁道,會有什麼呢?怕被強迫安樂死嗎?不可能的,人家會有另外的規定的,比如說即使在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必須本人意識清楚智力正常前提下與工作人員親自多次面談確認意願,被安樂死是不允許的。
明文規定可能會做到很嚴謹,尚且不說可能存在被安樂死的情況存在,你可能不了解,偌大的社會上,是會有有人心會把「被」想法設法的弄掉的。再說的是,那些願意,自願安樂死的人,可能會很多,也許多到無法控制。
我國是這講情的地方,親情,友情,愛情,我們可能會為了自己身邊的人竭盡全力,讓他們更好的活著,哪怕多苦,多累,都不會輕易說放棄身邊的親人、愛人的生命。但是反過來,當自己成為別人的拖累,累贅的時候,他們相對想的最多的就是怎樣的不拖累身邊的人,怎樣才能讓別人不再為自己受累,所以,如果知道有安樂死這一項選擇的話,應該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吧,那會錯失多少生命,消磨掉多少人的意志啊。所以,你認為呢?
安樂死,在我看來,不是應該提倡和普及的東西,不過僅限我個人想法罷了,你們覺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