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這個新潮的詞兒,它的背後所隱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2020-12-13 小乖s

導語:「安樂死「這個新潮的詞兒,它的背後所隱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今日,我看到一則新聞:臺灣體育主播傅達仁由於晚年罹患胰腺癌,痛苦不堪,選擇於2018年6月7日在瑞士安樂死。視頻內容很簡單,就是他的臨終畫面曝光,家人陪伴左右,唱歌送他走完最後一程。

初看到這樣的新聞,我覺得,我並不能接受所謂的安樂死,看到這樣的畫面,我感覺這還好像是對生命有點輕浮之意了。沒有太多意思,就一種感覺,而後,我看了大多數人的評論,一眼望去,幾乎觀點都是和我內心想的相悖。無非就是認為安樂死也是一種好的選擇,認為是對那些病痛的人的一種解脫之法。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樣的畫面的時候,我是不贊同的,在我眼裡,這樣無疑是自殺沒有區別,還有的是自己的選擇,家人的允許,一起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畫面,無論怎麼說都是看著很殘忍的畫面。確實有人會說病痛確實會令人很痛苦,有時還甚至無法忍受的想要死去,有的人還因為貧困,無錢治,不想拖累別人的時候,也會想到此法。

這些想法,無可厚非,它是對的,但並不代表我就認同安樂死這樣的方法。我覺得生命是讓人敬畏的,不到最後一秒,不應該放棄的!也許是每個人,對於生命的理解不同吧,有不同的見解。

很多人好像也說過自己曾經可能因為一些原因一些事情經歷過生死,別傻了,沒有任何一個人真正的經歷過生死,畢竟你還是活著的,不然這話你是說不出口的,我們每個人,生命都只有一次,很公平,誰都沒有第二次。也許我們所說的經歷生死,只不過是差一點,真正接近過死亡的人,才會知道,自己的求生意志其實是多麼的強烈,就會知道活著是多麼的重要,哪怕是多一分多一秒,都好。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和懂這些,也不希望哪一個人會去經歷這些。

很多年輕時的我們,其實並沒有多在意生命的意義,很多人在揮霍青春和生命,覺得年輕就是要張狂,張揚,不顧後果,所以往往很多事情都在那個年齡裡被揮霍,揮霍時光是小,揮霍生命就是愚蠢了。什麼失戀要自殺的,壓力大的要跳樓的,鬧脾氣要喊打喊殺的,新聞層出不重,在我看來這些不單是愚蠢可笑的,還是對生命的一種褻瀆,你拿的可是別人可能拼命想要的東西,你卻輕而易舉的揮霍了,不是褻瀆又是什麼呢?所以我說這些人是不值得同情和可惜的!

安樂死最初聽到過這個詞的時候,是在動物身上運用的。對此,我倒尚可是可以接受的,不為什麼,我真覺得挺好的,跟現在的人一樣的想法,能為動物減輕痛苦,安詳離開,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動物我可接受,但在人身上,我卻不太贊同的,我也不知為什麼,大概就是所謂的雙標吧!但是,只說一句:人跟動物,是可比的嗎?

有人還說希望將來安樂死可以合法化?這個想法很可怕呀!一旦安樂死合法化泛濫,那會造成多大的隱患和不正的社會風氣呀,那會有多少事故會發生啊。有人可能會反駁道,會有什麼呢?怕被強迫安樂死嗎?不可能的,人家會有另外的規定的,比如說即使在安樂死合法的國家,必須本人意識清楚智力正常前提下與工作人員親自多次面談確認意願,被安樂死是不允許的。

明文規定可能會做到很嚴謹,尚且不說可能存在被安樂死的情況存在,你可能不了解,偌大的社會上,是會有有人心會把「被」想法設法的弄掉的。再說的是,那些願意,自願安樂死的人,可能會很多,也許多到無法控制。

我國是這講情的地方,親情,友情,愛情,我們可能會為了自己身邊的人竭盡全力,讓他們更好的活著,哪怕多苦,多累,都不會輕易說放棄身邊的親人、愛人的生命。但是反過來,當自己成為別人的拖累,累贅的時候,他們相對想的最多的就是怎樣的不拖累身邊的人,怎樣才能讓別人不再為自己受累,所以,如果知道有安樂死這一項選擇的話,應該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吧,那會錯失多少生命,消磨掉多少人的意志啊。所以,你認為呢?

安樂死,在我看來,不是應該提倡和普及的東西,不過僅限我個人想法罷了,你們覺得如何呢

相關焦點

  • 當狗狗患上了絕症,痛苦不安的時候,到底該不該給它「安樂死」?
    狗狗不可能給自己做決定,我們也不要忘記,我們除了是鏟屎官之外,還是它的主人,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有決定的權利。有些人會反對安樂死的行為,因為他們覺得這不人道。實際上就算不執行安樂死,依舊會有另外一群人對你進行批判。不要被之前的說法嚇到,注射不過量自然還是少數事件,安樂死至少會讓狗狗沒有痛苦地死去。做好自己的決定,對狗狗的生命負責,這才是好的鏟屎官。別人可能會批評你,但誰也不會說你這不是為了狗狗好,不管做出什麼樣的決定,狗狗都會明白,這是主人給它做出的最後一項命令,狗狗也會竭力完成,不會怠慢。
  • 中國首例"安樂死":為母安樂死被抓,19年後自己安樂死被拒!
    我就開了處方,複方冬眠靈100毫克,開這個藥的原因是他要叫他媽早點咽氣,已經跪下了呀!(處方上)那個話是我寫的,家屬要求「安樂死」,下面是家屬的籤字,兒子王明成,女兒王曉琳,家屬問我了,說我媽打這個針以後,什麼時間能夠咽氣,我說大概在12點左右吧,到凌晨5時,護士找到我說,蒲主任,病人不行了,死的時間是凌晨5點,總共19個小時,病人才死亡的。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只有先解決它,才能幫助司法機關正確斷案,不被形式上的假象所蒙蔽,以避免公民(主要是醫生)因對病人實施人道的安樂死而被錯誤追究刑事責任,從而有利於實現對公民人權的保護。  首先,我國現行刑法將罪刑法定原則作為一項基本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受罰」。我國現行刑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實施安樂死的行為或類似行為是犯罪,因此將其作為犯罪處理缺乏法律依據。
  • 對話羅點點:「尊嚴死」與「安樂死」,爭議的焦點是什麼?
    前不久,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民法典,其中人格權編提出「自然人的生命尊嚴受法律保護」,將「尊嚴死」概念帶入公眾視野。什麼是「尊嚴死」?跟「安樂死」之間是什麼關係?對此,開國大將羅瑞卿之女羅點點接受了"政事兒"專訪。
  • 安樂死在我國合法嗎?回顧中國安樂死第一案
    01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安樂死分為積極(主動地)安樂死和消極(被動的)安樂死。在當今中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安樂死問題,如果對病人進行安樂死,有可能以故意殺人罪或協助殺人罪被公訴方起訴。那麼為什麼王明成和醫生被無罪釋放了呢?判決書中有這樣兩條理由:1.夏素文的主要死因為肝性腦病,冬眠靈僅加深了患者的昏迷程度,促進了死亡,被告的行為並非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 安樂死合法化之爭:我們以何種姿態面對死亡?
    這本《生命的自主權:墮胎、安樂死與個人自由的論辯》同時思考了「生命」與「死亡」的命題,聚焦於當代兩項爭議最為激烈的議題:墮胎和安樂死。書中,作者用深刻而犀利的眼光剖析了這兩項議題背後所蘊藏的那些基礎性的觀念。在安樂死的問題上,德沃金認為圍繞其是否應該合法化的爭論建立在人們對三個基本範疇的認知之上:自主、最佳權益和神聖價值。
  • 什麼時候給狗實施安樂死較為合適?
    什麼時候給狗實施安樂死較為合適?第一愛寵籤約作者第一愛寵今天許多狗都患有慢性疾病,比如:癌症,雖然它們的生活質量會大大降低,但通常可以通過延長壽命的方式來控制這些疾病。對大多數寵物主人來說,這個問題對安樂死的決定有很大的影響。
  • 安樂死:生命自由的悖論
    加拿大的司法體系由此展開了對安樂死的討論進程。許多慢性病患者和他們的親人在一些社會組織的協助下開始爭取安樂死的權利。終於,在2015年2月5日,加拿大公民Cater Lee訴加拿大政府案(Cater的母親於2010年決定在瑞士接受安樂死)由最高法院全票勝訴。加拿大正式成為一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這就是從「羅德裡格茲 訴 卑詩省政府」案(Rodriguez v.
  • 「我的貓15歲了,我想給它安樂死」
    如果你家貓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年齡來到了十幾歲的高齡,並且貓咪已經失去了行動力,吃飯喝水都成問題了,你會選擇給貓咪進行安樂死嗎?最近從網上看到了一個帖子,帖子是一個女網友發出。然後在評估了貓咪的身體狀況後,寵物醫生給出的結論是:可以帶回家,還能堅持半個月一個月,但貓咪會很受罪;它牙齒脫落了,沒辦法吃東西喝水,你很難餵食;而且貓咪的泌尿系統也有嚴重的病變,這對貓咪來說也是一種折磨。最後,在網友的一番掙扎後,她決定給貓咪進行安樂死,給貓咪服藥,然後讓貓咪慢慢地結束了生命。
  • 父親選擇安樂死
    有時候,我們全家人也會因為捨不得勸他放棄安樂死的想法,他偶爾會有一點動搖,但最後還是堅持,「我瘦成這樣皮包骨,還有什麼好活的呢?你們要支持我嘛。」 他要的是尊嚴,不要他不堪的樣子被人家看到。就像他喝下那杯藥的時候毫不猶豫,那是他性格中一直都有的勇敢,只要決定的事情,都會拼盡全力去完成。
  • 慧開法師談臨終關懷:安樂死是愚蠢的死法
    以下是鳳凰網佛教專訪慧開法師文字實錄:我不客氣的講,安樂死是愚蠢的死法。很愚蠢,因為這種死法是因為看不到生命的未來。安樂死的理由就是說病情已經到了末期,很疼痛,這裡面就有矛盾,病情已經到末期了,末期就是已經來日無多,既然已經來日無多了,幹嗎還要打一針,何苦要死呢,那不是很奇怪嗎。
  • 英國設計安樂死過山車惹爭議 三分鐘可致死
    最近,英國一個研究者設計出一種「安樂死過山車」,並稱這是一臺「理想的安樂死機器」。但如今在大多數國家安樂死仍未被接受,這種死法合不合法、能不能付諸實踐仍是個問題,也引發了較大的倫理爭議。他把這種過山車稱為「理想的安樂死機器」、「優雅歡樂的人道致命飛車」。在烏邦納斯看來,「安樂死過山車」能給人在生命的最後帶來快樂體驗。但目前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允許選擇安樂死。烏邦納斯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如果安樂死是合法的,為什麼不讓它更具意義呢?」如何才能讓一次坐過山車的經歷變得「有意義」?
  • 寵物安樂死,對還是錯?
    寵物對於人的意義,是從解悶、陪伴變成了家人的關係。現代社會給寵物的定義是伴侶。與寵物互動能刺激人體分泌催產素,能讓人感到開心,壓力得到舒緩,產生歸屬感。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個分離的事實,逐漸接受並適應它。當自己的親人處於病痛折磨而無法解脫時,很多人想過安樂死,但目前在大多數國家,安樂死並不合法,因此只能苦苦掙扎,但寵物安樂死並沒有法律的限制,因此,是否對病重的寵物實施安樂死,就在主人的一念之間。
  • 安樂死是否合法?
    安樂死安樂死(英文:Euthanasia)這一名詞自出現以後關於它的合法性就一直被世界各國所議論。到目前為止,除極少數國家外,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還沒有把實施安樂死作為一種合法的醫療行為。什麼是安樂死?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自然狀態下痛苦的死去,選擇在安樂的狀態下結束生命。
  • 人們為何不能選擇安樂死?
    安樂死,這是一個永遠討論,但卻很難得出最終答案的話題。近日,伴隨著安徽霍邱縣熊正青夫婦為兒子請求「安樂死」的新聞報導,它最近再度進入輿論的視野。  不論如何辯解,在法律上,毫無疑問,安樂死是對個體生命權的侵犯,符合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構成刑事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
  • 吉克所執行的安樂死計劃與145代王有什麼不同?
    吉克所執行的安樂死計劃與145代王有什麼不同?145是保一批人,但是給後代開了空頭支票猴哥是保一代人,保證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護住他們但是本質都是自我否定,確實不可取安樂死計劃個人有點疑惑,無新生兒之後將來就剩一島老年人,再加上外界科技迅猛發展,等不到這些老年人自然消亡就打進來搶資源了叭吉克有一層科學保護膜導致這個安樂**艾帝國復活啥的好不知道多少倍艾倫也就能不艾族的情況下清了巨人之力才有資格超過
  • 【英語】考研英語系列之「安樂死」
    從文章第二段我們可以知道 ,[A] 在其他國家,對安樂死的反對意見緩慢而至。 [B] 在安樂死這一問題上,醫生和普通人觀點相同。 [C] 技術(條件)的變化應對該法的倉促批准負主要責任。 [D] 理解該法獲批准的意義尚需要時間。
  • 日本女子在瑞士「安樂死」的全程,從清醒到離世,過程催人淚下
    不少患者在病痛的折磨中離世,不少病人甚至想要尋求安樂死,但由於法律不允許,也只能苦苦忍受著病痛,直到有一天被病魔打敗,結束生命。死亡,對於活人而言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然而對於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而言,卻是一種解脫。前幾年在網上還有不少網友發起討論,身患絕症的患者,苦苦堅守生存,這到底是患者本身的求生意志,還是家人想要留住的念想。
  • 為什麼中國法律不允許安樂死?
    -安樂死到底是痛苦的解脫,還是人倫的漏洞  百分百的痛苦  百分百的拒絕  在安徽霍邱一歲男孩的出院診斷上可以看到,「缺氧性腦損害、重度腦損害、心肺復甦後、左肱骨骨折、多臟器功能損害。」  -荷蘭安樂死病人的標準外溢(如痴呆和精神崩潰患者)問題在英國引發擔憂  安樂死立法處境尷尬  一旦實行就如打開「瓶中妖怪」  那麼,為什麼在我國,為安樂死立法就那麼難呢?
  • 《明天之前》——人類最真實的命題:伴侶機器人、追求永生、安樂死...
    我在這半年中,學會了不從字面上去解讀別人的話語,因為那些都經過包裝,我要學會如何去看到話語背後的本質,知道對方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有時候即使連他們本人都不知道。他人對待生與死的態度,有些我們能接受,有些我們不能接受,但是我們必須尊重這些不同的存在,如果我們自己也有不同的面向,甚至很多的不一致跟矛盾,為什麼別人不可以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