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如果人生能重來,你敢不敢只讓自己活得痛快?

2020-12-24 漫風說教育

一個年薪百萬的股票經紀人,突然在38歲時「發了瘋」,離開了幸福美滿的家庭,隻身遠赴巴黎學畫。

他說:

「我必須得畫畫。就像溺水的人會不會遊泳都沒有關係,不管怎麼樣他一定得向上掙扎,不然只有死路一條。」

上面這個男人,就是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裡克夫。

「離經叛道」的男人出走後,「勾引」了恩人的妻子,但卻始亂終棄,情人含恨自殺;直到生命的最終一刻,他都在畫畫,卻讓人把心愛之作全部燒掉……

最終,他來到了遠離塵世的小島,和當地的土著女人結婚了。在這個世外桃源,他潛心繪畫。時光飛逝,晚年的他,感染上了當時的麻風絕症。

病魔的肆虐下,他雙目失明,但仍舊堅持作畫,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令人詫異的是,在臨死之前,男人竟然要求妻子,把所有心愛的畫作全部燒掉,才肯撒手人寰……

故事中的主人公,叫斯特裡克蘭,而這部小說的原型,據說是著名的印象派作家,高更

高更本人的經歷,比書中的斯特裡克蘭,更加傳奇。

高更的家境優越,母親有土著血統。所以他在3歲的時候,就隨家人來到南美洲的秘魯,在那裡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這裡的未開化,但是風光旖旎的一切,和歐洲截然不同。

多年之後,高更仍然記得當地的一切:

「我有很驚人的視覺記憶,我記得這段時光。」

23歲時候,高更成為了一名股票經紀人,年薪是4萬法郎,約合現在的人民幣300萬元!這在現在來看,就是妥妥的成功人士。青年才俊,年薪百萬,人生似乎已成圓滿。

但是高更偏不,他辭去工作,毅然成了全職畫家。他說:「巴黎就是一座不斷吞噬人的沙漠,我已經無法感受任何一絲生氣了!」

他選擇遠離。在地球另一端的小島上,畫著自己心愛的姑娘……至於其他人的眼光,管它呢!

也許這個世上,毛姆是唯一懂得他選擇的人。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毛姆假借主人公之口,發出這樣的吶喊:

「難道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裡,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踐自己嗎?難道成為年入百萬的外科醫生、娶得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嗎?」

「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我們每個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 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裡 ,只能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

因為毛姆對人性有著深刻的洞察,所以《月亮和六便士》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眾人的愛戴,全球銷量突破6000萬冊!中文版從2016年上市到現在,榮登豆瓣年度高分榜單,被稱為「萬千青年的勇氣之書」

自視甚高的張愛玲說:「我承認自己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

「無冕之王」村上春樹說:「這段時間,我又重讀了一遍毛姆。」

還有馬爾克斯、餘華、白巖松、楊瀾等橫跨古今的名人,都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對毛姆作品的喜愛。

如果你也曾被生活欺騙,感覺世道不公,我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毛姆用犀利幽默的腔調,描畫了城市繁華和島嶼荒蕪,告訴你如何看穿人性,對待最初和最終的夢想。

看過毛姆,才能更懂人性。

人人都在盯著地上的六便士,但總要有人抬起頭,看看那個月亮,那麼遠,卻那麼亮。

美國蘭登書屋1999年核定版本,《月亮和六便士》原價38元,現正版特價包郵,只要32~買頓漢堡錢都不夠,買來給自己看,也可以給孩子讀,不虧!

喜歡的話,可點擊下方連結下單,告訴你人生怎麼過,才能不後悔!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怎麼過,才能不後悔,張愛玲讀完深受觸動
    或者,很長時間裡,這個理想的自我都藏在內心最深處,不敢出聲。我們在為別人活著,不敢去碰想像中的那個自己,不敢為自己去生活。時間久了,連想都不敢想了,因為想起來的時候,就會疼。我們的生活漸近中年,最需要適應的是自己的職業和無聊感,平庸的生活是最舒適的,不可以用痛感提醒自己。
  • 《月亮與六便士》: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角度,深析人生3大終極問題
    特別是看完阿德勒的《理解人性》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之後,我更加明白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當你認為自己是人生贏家時,別人不一定這樣認為。當別人認為你是人生贏家時,你內心也不是那樣看的。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是奧斯卡·王爾德在一百多年前說出的話,這句話基本可以概括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但在得了絕症之後,他叮囑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燒了他畫在房子四壁上的畫,一件傑作就這樣化為烏有……這就是《月亮與六便士》的整個故事。讀完本書給人一種格外複雜的內心感受,既有對查爾斯拋家棄子離經叛道的憤怒;又因他不被世俗羈絆敢為自己獨活的生活態度感到一絲震撼。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搖擺,但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
    可是寶玉只是喜歡她外在的東西,看見寶釵露出雪白粉嫩的臂膀,卻想如果換成林妹妹,也許自己會摸一把。可見寶玉對寶釵根本就無非分之想,更討厭她勸自己追求仕途經濟。或許人性本來就是相通的,地球本來也是圓的,所以英國作家毛姆在他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裡的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也是如此,甚至結局都有些相似。
  •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哭的不能自已:終其一生,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他的《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於1919年,至今已經101年的時間了。這是一本適合老中青三代人看的世界名著。歷經百年時間考驗,依然受到許許多多讀者的喜愛,我想這就是經典之作的力量。好書常讀常新,每次總能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
  • 世界名著《月亮與六便士》濃縮成4句話,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情緒低落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向外傾訴的欲望,認為只要把肚子裡的委屈、煩悶和不痛快像倒垃圾一樣傾瀉出來,問題就能解決了。誠然,以這種方式排解不良情緒,你會得到別人的一些安慰。如果你總是用別人的尺子來丈量自己的步子,總是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建立在別人的喜好之上,那你註定會迷失真正的自我。只有當你能夠擺脫想要獲得他人贊同的本能,才能離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更近一步。像張國榮在歌裡唱的一樣去生活吧:「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 人生如夢,你希望枕著月亮還是六便士?
    選定閱讀《月亮與六便士》,還得從一位朋友說起。讀這本書是他的推薦,在閱讀過程中,你仿佛就看到了他的影子,更能體會和理解他的生活了。起初看到「月亮與六便士」書名的時候,以為書中會講有關月亮和六便士的故事,但當你通讀完,它們並沒有出現,反而是小說的主題證明了這一點。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來自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對毛姆的《人性的枷鎖》長篇小說的書評。它是這樣說的,「為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
  • 一篇文章,5分鐘帶你看完《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薄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這是來自英倫才子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句子。
  • 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
    //我願做你忠實的傾聽者////也願做你心靈的依靠//月亮與六便士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當你看過這部小說,通篇的字節沒有寫到月亮,更沒有寫到六便士,你可以看到為理想傾盡所有的斯特裡克蘭,亞伯拉罕醫生,你也可以看到為了欲望不擇手段的克蘭夫人,還有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躍然紙上。製造神話是人類的天性。對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如果他們生活中有什麼令人感到詫異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們就會如饑似渴地抓住不放,編造出種種神話,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熱。
  • 六便士代表物質需要,月亮代表精神追求,如果可以誰不想只看月亮
    書名叫《月亮與六便士》,書中對月亮這樣的字眼隻字未提,讀著讀著就明白了,六便士便是物質生活,月亮是一種擺脫了六便士的精神世界。查爾斯·思特裡克蘭德有著穩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按照平常既定的軌跡,他會這樣一直安靜地活到老,可是他突然拋妻棄子。他離家的時候,我覺著他是個自私的,沒有責任感的人。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是人生兩種不同的追求,六便士是指世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月亮,是使得我們一生不斷尋找、追求的理想。100多年前。奧斯卡王爾德曾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這簡直可以拿來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
  • 《月亮與六便士》: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沒有夢想的人是失去靈魂的,當一個人,願意為自己的夢想放棄自己原來安逸的生活,那他一定很勇敢。《月亮與六便士》中描述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於1919年,至今恰好100年的時間了。歷經百年時間考驗,依然受到許許多多讀者的喜愛,我想這就是經典之作的力量,好書常讀常新,每次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但《月亮和六便士》所討論的問題更為深刻與極端。六便士象徵著世俗,包括事業、愛情、家庭、婚姻、道德約束等。對於思特裡克蘭德來說還包括那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甚至人性;而月亮則代表了「詩和遠方」,也就是理想,是人生存在的價值或本來面目。除此以外的一切,說白了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人生的枷鎖」。我們的生命,如盧梭說過的那樣:「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 月亮與六便士
    努力為六便士奮鬥著,但,我們的頭頂還有月光。
  • 月亮和六便士—那些關於數碼消費上的買買買!
    ,一個代表理想,一個代表現實;一個代表先鋒,一個代表保守;一個代表月亮,一個代表六便士。從BB機到5G生活總是有時候要求你去選擇魚還是熊掌,去得到月亮還握緊自己的六便士,我也開始了追逐月亮的道路,當然我手中的六便士也不會全部都一下撒出去,我會選擇性地追求新款潮流電子。
  • 月亮和六便士
    六便士,就是一枚硬幣而已。這裡問一個問題:你是要追去夢想,還是要甘於沉寂於生活碎碎念?我相信絕大多數人說我要追求夢想!嗯,月亮就是夢想,硬幣就是生活碎碎念。接著問一個問題:夢想和正常的生活,必須要做個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嗯,這是個極端的問題,還會被不少人嗤之以鼻:沒有正常的生活,要夢想又有何用?愚蠢的假設,幼稚的陷阱!
  •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打卡
    作者:英國小說家毛姆一百多年前,王爾德寫下這樣的話:「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而這句話就可以概括《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代表現實,當理想和現實有衝突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月亮是夢想,六便士是現實,毛姆筆下的斯特羅夫選擇了擁抱月亮,放棄手中的六便士,這無論在任何時期的人們看來都是一種莫大的勇氣。
  • 《月亮與六便士》有關作家和畫家的故事
    今日有幸讀完了英國作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所寫的《月亮與六便士》,這個書名很有意思,一開始我並沒看懂到底暗含著什麼樣的含義,後來才知道「月亮」代表著心中的夢想,「六便士」代表著生活所需的錢等一切物質。在這本書中,主人翁思特裡克蘭德的人生,是一個放棄六便士去追求月亮的故事。
  • 當《解憂雜貨店》遇上《月亮與六便士》
    而對於做出奮不顧身行為的主人公斯特裡克蘭,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究竟為何會做那樣的決定,他只知道他非那樣做不可。《月亮與六便士》文中有「我」,但「我」在描述斯特裡克蘭其人時則是起著旁觀者的作用。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版本中,譯者李繼宏在導讀裡提出他不認可很多人把《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當初斯特裡克蘭的看法,並闡述了他的理由。但作為一個只看過毛姆這一本書的人,不了解毛姆的人生經歷,只讀了牽線的兩遍,不做高深研究,我還是決定把主人公當作是斯特裡克蘭。這也方便與更多初看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