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的時候,海底撈漲價成為熱議話題,那時小編還不知道海底撈在北京的店已經悄悄開店可以堂食了(3月18日之後堂食的店,官網都沒有官宣開店),直接以網友揭露的價錢對海底撈進行批判。4月9日,出門辦事的時候偶然看到海底撈開門了,便去吃了一頓,結果發現,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
兩個人點了常吃的菜,撈派肥牛和上腦肥牛各半份,半份蟹棒,半份油麥菜,半份筍片,半份毛肚,半份酥肉,以往吃這些就夠了,這次為了湊滿300減40的券,又額外點了甜玉米半份,豌豆苗半份,特選肩胛牛小排半份,一共兩百七十多,加上兩人的小料和飲料錢,堪堪湊夠300元。
如果只是那些以前常吃的菜,點完其實是170元多一些。加上小料等,也就200元,人均100元的價錢,應該算不上太貴的。有人吐槽人均近200元,可能是點了比較貴的菜,比如特選肩胛牛小排半份,在小編點的店裡,價錢62元,而普通的撈派肥牛,價格34元半份。
海底撈本來就會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店裡實行不同的定價標準,之前網上吐槽半份土豆13元,但是小編在吃的時候,半份土豆是12元(沒有吃,掃了眼菜單),而之前吐槽海底撈漲價的一個人po出的圖中,半份土豆是11元。關於漲價的憤怒,可能是有些店和地區將一些菜漲得比較厲害。而大部分菜漲幅並不是很誇張。
其實小編吃的這頓裡,也有漲的很厲害的菜,比如蟹棒,之前吃半份12元,這次半份19元。也有網上說漲的厲害其實沒怎麼漲的菜,比如酥肉,半份18元,1月26日吃的時候,半份16元,網上說的是半份從13元漲到22元。可見,海底撈漲價狠不狠,還是要自己去店裡感受的。漲得厲害的菜,大不了就不吃了。
但是輿情洶湧,再加上確實部分菜漲的有些離譜,當然,與海底撈漲價政策中,可能各店不同的策略差異有關,總之,4月10日,海底撈就漲價道歉了,並且提到,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對於食客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價錢回到從前,讓這幾天多花錢的人不滿意了!
這一批花了高價在海底撈復工的第一時間選擇去海底撈消費的人,很多應該都是海底撈的鐵粉了。結果卻花了高昂的消費。而海底撈降價,間接也是對之前消費了的這些人們的傷害。雖然可以說,你錯過了怪誰,但是海底撈要不要給這些忠實用戶一點補償,還是有很多值得說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