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是語言學領域的核心研究工具之一,是論證研究觀點的關鍵證據。
閱文獻無數的你應該對張三、李四、John、Mary不陌生,這些人常常是例句的主角,說各種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表達各種情感,做出各種有意思的沒意思的舉動。
語言學家創造出這些人,又被這些人所「創造「。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例句裡男性身影和女性身影出現頻率的差異?
是不是John總是kiss Mary,但Mary自不自願並不清楚?
是不是John總擁有一輛car,而Mary要去為孩子買rice?
當作者需要假設情境時寫「想像有一個人」,接下來用人稱代詞進行回指時,看到的更多是「他、he",而不是」她、she"?
一些語言學家已經注意到了:
語言學領域文獻所用例句裡的性別偏見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
在本篇推文中,wug來向大家介紹一些相關研究,看一看語言學家筆下的例句存在什麼問題,這些年來問題有沒有解決,以及如何解決。
研究結果非常「有趣」!眼睛不要移開~
一
M&B(1997)的開創性工作:性別偏見浮出水面
Macaulay&Brice在1997年首次對語言學文獻中例句的性別問題展開研究。他們調查了1969年至1994年出版的10種語法教科書中的例句,其中7本男性作者,3本女性作者。從每本教科書中隨機抽取200例,標註如下信息: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所引用的男性為主角的例句比女性為主角的例句更高,兩種性別都具有很強的刻板印象。
其中的性別偏見特徵分別總結如下:
男性例句特徵
比女性例句的出現頻率更高;
作為主語和施事的頻率比女性例句更高;
在男性例句中,比起其他角色,更多作為主語和施事;
提及的男性代詞比女性更多;
提及男性名字的次數是女性的兩倍;
更多出現在智力活動中,比如閱讀書籍,和汽車打交道;
更多描述為有職業人士,並且職業範圍更廣;
暴力行為比女性例句更多。
女性例句特徵
經常缺少名字,與男性相比,更多以親屬關係來指稱(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親);
對女性外表的描述多於男性。
來品一品其中一些例句:
Harry watches the fights and his wife the soap operas.
Bill is proud of his father and tired of his mother.
Every painting of Maja and photograph of Debbie pleased Ben.
The man is hitting the woman with a stick.
還有一些包含或顯性或暗示性語言的例句:
Max doesn’t beat his wife because he loves her.
She’s fond of John naked.
She』ll soon tire of her sexploits.
John forced Mary to be kissed by Bill.
那麼,作者的性別對使用例句的性別傾向有沒有影響呢?
研究發現:有。男性作者更傾向於使用有性別偏見的例句,而女性作者傾向於使用無偏見的例句。
二
Pabst等(2018)的後續研究:例句成長了20年並沒有什麼長進
二十年後的2018年,Pabst等人又對2005年至2017年間出版的語法教科書做了一項後續研究,以測試性別偏見是否有所改善。
但結果令人失望,男性例句的特徵與M&B的研究中所列舉的幾乎無異,而關於女性例句的特徵,研究發現描述女性外表的例句很少,但比男性例句展示出更多負面情感。
另外,大多數例句中的男女性別刻板印象仍然存在。
再來「欣賞」一些例句:
Bruce loved and Kelly hated phonology class.(語音學女孩來罵一罵)
Mary entertained the men during each other’s vacation. (為什麼要這樣折磨Mary)
Mohammed buys a house. (氣抖冷,男性何時不再獨享買房壓力)
Slavko left his wife. (常常是丈夫離開妻子,而非妻子離開丈夫)
Mary may wonder if John cheats on her. (常常是男性欺騙女性感情)
三
Kotek等今年的新研究:或許要再等50年
Hadas Kotek et al.這項研究收集了語言學三個頂級期刊Language, Linguistic Inquiry,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從1997年到2018年發表的所有論文中的例句。其中1126篇論文使用了例句,總共30591個例句,其中806篇論文包含了至少一個人類性別例句,最終產生25085個第三人稱人類性別例句供分析。
(具體的研究方法與設計大家可以去看原文)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研究結果吧~(以下結果都經過t檢驗證實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性)
例句的性別分布
在所有25085個例句中,22%是女性句(F),48%是男性句(M)。另外有7409個例句不涉及性別或難以分辨(A),佔30%。
(所有例句中的性別分布)
在剩餘的17676個性別句中,32%是女性句,68%是男性句,每1個女性句對應2.1個男性句。這個比率在三個期刊中的表現是一致的:
(三個期刊各自的例句性別分布)
語法功能和題旨角色
語法功能上,83%的男性句中分配了主語,而女性句中只有78%的句子分配了主語,女性句更多地分配了非主語位置。
題旨角色上,女性句顯示30%的施事,31%的經驗者,35%的受事和43%的接受者。
(左圖:語法功能的分布;右圖:題旨角色的分布)
代詞和專有名詞
代詞方面,男性代詞比女性代詞更常見,分別為29%和23%
(左圖:代詞;右圖:專有名詞)
名字方面,在所有10737個名字中,有428個模糊性別,其餘10309個名字中,女性例句中包括33%的有名字例句和31%的無名字例句。而男女例句各自所佔專名例句的比例差別不大,分別為58%和59%。
那麼不同性別各自最常見的名字有哪些呢?
大家請看top5排行榜:
(張三和李四上榜!但是.李四真的是女孩子???)
(最常見的5個男性專名和女性專名)
top1當然還是大家的老熟人John和Mary,分別佔比31%和30%。
有趣的是,在最常見的5個男性名字中,有2個是John的變體:John, Juan。
在最常見的5個女性名字中,則有3個是Mary的變體:Mary, Maria, Marie。
詞彙選擇
(一)涉及職業的例句
總體而言,涉及職業的例句中,男性句與女性句的比例為2.1:1。而在描述為擁有職業的例句中,這一比例接近3:1,男性句佔比73%。
(涉及職業的例句)
(二)涉及暴力事件的例句
男性例句佔比83%,比例高於4:1。不過在性別內部,主語和非主語的差別不大:在男性例句中,男性主語佔比72%;在女性例句中,女性主語佔比69%。
(左圖:暴力事件句中的性別;右圖:暴力事件句中的性別✖️句法位置)
(三)涉及浪漫或性暗示的例句
女性例句佔比過高,為50%。這與語法功能之間具有相互作用,在主語和非主語的分布上,女性句仍更多地分配賓語位置,只有59%的女性例句分配了主語,而男性例句有76%分配了主語。
(左圖:「浪漫」句中的性別;右圖:「浪漫」句中的性別✖️句法位置)
(四)涉及親屬關係的例句
使用親屬關係來作為指稱的女性例句佔比很高,為57%,鑑於總體分布中2.1:1的男性傾向,這個數據結果是非常顯著且驚人的。
(親屬關係的使用)
情感分析
該研究使用tidy-text包中的R函數「get-sentiments」對數據做情感分析。
結果表明,男性句更多地展現消極情緒,如憤怒和恐懼;相對而言,女性句更多表達積極情緒,如快樂和真誠。消極情緒的男女比例為2.3:1,高於總體男女比例2.1:1;積極情緒的男女比例微1.7:1。
(積極/消極情感)
John ate the meal and Mary cleaned the dishes. (人言否?) John didn’t eat the meal because he would have to clean the dishes.(給我整笑了) Tomas replaced Ricardo as the captain. (小聲問一句:我Mary.有沒有.這個機會當captain呢) John thinks that he himself is a war hero.(有些男人那麼普通,卻那麼.)John told Bill that Mary began to cry without any reason.(女人的眼淚都是有原因的好嗎,比如這句話)Which Nobel prize winning author came in his car?(每當有一個男性,他都要有一輛車.)Every male student doesn’t fear tigers.(老虎傷人事件中確實男性居多?)1.例句語言是否為英語,並不影響結果。在非英語例句中,只有31%的女性句。2. 在過去20年裡,例句的性別偏向呈現積極的平衡化趨勢,我們已經向性別平等靠近了5%。但以這樣的速度,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恐怕要再過50年才能對例句的男女平等有所期望。
四
這不僅關於「意圖」,更關於「影響」
例句是理論語言學研究的主要語料來源。如大家所見,許多例子被引用得足夠多以後,就會脫離其原始來源,成為特定語言現象研究的典型例句,比如驢子句:Every farmer who owns a donkey beats it.
例句是我們語言研究者的「武器」,然而,我們或許會經常忽視(有意或無意)例句的社會性的一面。如本文所介紹的研究顯示,我們所使用的例句可能隱含著性別偏見,不僅對女性有刻板印象,男性也不例外。這樣的例句很可能會傳給一代又一代的語言研究者。這好嗎?這不好。
也許我們可以更多地使用不含性別偏見的例句,而這樣做的代價只是多考慮那麼一點點。
美國語言學學會(LSA)從1996年就開始制定包容性語言指南,倡導語言學家關注包容性的學術寫作,避免刻板印象的語言。該指南涉及範圍很廣,比如儘量使用性別中立的名字,如Chris,Dana,Kim,Lee,Pat;在論文插科打諢的部分應注意避免構建輕浮的、令人反感的、刻板印象的例句。大家感興趣可以去LSA網站看一看~
P.S.
如果你看外文文獻比較多的話,會明顯發現,與經常使用she來舉例的國外學者相比,國內的學者(就自擬例句而言)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及,真的忍不住再次發問:咱國的張三是男孩子、李四是女孩子?
參考來源:
Hadas Kotek, Rikker Dockum, Sarah Babinski, Christopher Geissler. Gender bias and stereotypes in linguistic example sentences. August 2020 Lingbuzz / 005367
Macaulay, Monica Ann., and Colleen. Brice. "Don't touch my projectile: Gender bias and stereotyping in syntactic examples." Language 73.4 (2015): 798-825.
https://www.linguisticsociety.org/resource/guidelines-inclusive-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