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吃兩大碗飯怎麼了?」寶媽手撕性別刻板印象,太爽了

2020-12-17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總是天然地對男孩、女孩有固定的要求,類似男孩就應該剛強勇猛,女孩就應該溫柔體貼。所以,如果有一個孩子,表現出和他性別身份不同的特質,就容易受人調侃,甚至攻擊。

上個星期,朋友受親戚邀請,帶著10歲的女兒去參加婚禮。宴席上,她家女兒見有很多美食,胃口大開,不僅吃了非常多的菜,還吃了兩大碗飯。結果,同桌的幾位男士調侃道:「這個小姑娘也太能吃了吧!跟男孩子一樣......」

朋友的女兒年齡雖小,但是也是要面子的,所以當時就放下筷子,不好意思再吃。朋友見女兒食慾受到影響,當場回懟道「女孩吃兩大碗飯怎麼了?我家女兒正在長身體,平時也比較活潑,消耗得比較大,多吃一點很正常......」對方聽見以後,連忙道歉,還說自己只是開開玩笑。

性別刻板印象,忽略個體差異,具有消極的一面

小小的一個場景,我們能看到紮根於人腦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有的人認為女孩子就應該文文弱弱,飯量就像小貓一樣,吃不多;男孩子才應該大碗吃飯,大口喝水,飲食方面不拘一格。如果女孩子吃得多一點,就會被不善意的議論。

雖然,性別刻板印象能讓男孩女孩變得更符合社會的期待,讓孩子走上社會更容易受到歡迎。但是,這種刻板印象,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差異性,不尊重孩子的各種可能性,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發展。

性別刻板印象,對孩子的影響

生活中,如果有人告訴你的孩子「女孩子就應該會做家務」「男孩子就是不能哭」,家長一定要幫孩子手撕這些性別刻板印象。因為,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家長假裝看不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①孩子的天賦和潛能,可能會被扼殺

性別的刻板印象,天然地要求,男孩應該做什麼事情,女孩應該做的事情,這種帶有偏見的定義,最大的弊端就是傷害孩子發展的可能性。前年的時候,社交網絡上,一位名叫Crystal的加拿大女攝影師火了,因為她尊重小兒子從小愛穿女孩裙子的喜好,為兒子拍攝了很多美美的照片,並且分享給大家。大家被她兒子臉上自信、陽光的笑容打動,對她本人也關注起來。

從這件事情我們能夠看出,其實男孩子也各有不同的,有的男孩子對穿裙子嗤之以鼻,但是有的男孩子卻很喜歡裙子,並能從中獲得獨立和自信。如果Crystal從一開始就阻止兒子的這個小愛好,她的兒子也不可能憑藉自信、獨立的面貌,獲得很多人的喜歡。孩子也難以成為他自己。

②孩子將來職業的選擇,可能會受到影響

如果我們要求孩子必須選擇符合社會角色的事情做,也必然影響他職業的選擇。比如,一個男孩他喜歡老師、家政、美妝,這些女性容易從事的職業,但是周圍人都告訴他不可以,他可能就不會順應自己的本心,做這些事情。

其實,從網絡上爆火的「口紅一哥」李佳琦來看,他沒有做世俗上認為的,男孩子應該做的事情,比如從事機械、建築方面的職業,還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我們就應該知道。其實,不管是男孩子也好,女孩子也好,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把它做得非常專業,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③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受到影響

性別刻板印象,其實是一種缺乏人性的要求。它不允許一個孩子,做那些人們認為不應該做的事情,結果就會給孩子帶來深深的傷害。《奇葩說》的選手席瑞,曾在節目中說,小時候因為和女孩子一起跳皮筋,被扣上「娘」的帽子,這件事情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性別刻板印象,強制地要求,要求孩子應該或者不應該做什麼事情,不然就鄙視孩子,孩子遭到不理解,可能心理健康就會受影響。

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性別刻板印象

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的自由,如果家長能夠幫助孩子,克服社會上不合理的刻板印象,孩子就會有更加幸福、寬廣的人生。那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①別人拿性別刻板印象要求孩子時,家長要幫忙出頭。孩子很容易受別人評價的影響,做不喜歡的事情。比如,當別人告訴孩子,女孩子不能吃太多,孩子可能就照做了,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破除刻板印象,告訴孩子,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不用受限於身份。

②告訴孩子勇敢地做自己。孩子做事情,容易怕前怕後,家長要鼓勵他,大膽地做自己,不要被周圍人的評價所左右。只要沒有危害他人的利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面臨過哪些性別刻板印象?】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大學食堂飯菜分男女,背後是性別刻板印象作怪
    此前,網傳江蘇一高職食堂推出了「男生飯」和「女生飯」窗口。還有,天津市某飯店也推出了「男女版飯盒」。他們給出的回應,不外乎節約糧食、減少浪費。但這一系列的操作,不禁讓人發問:男生的飯量一定比女生大嗎?吃個飯真的有必要區分性別嗎?難道就不能有減肥的男生,或者是運動後食慾大開的女生嗎?
  • 淺談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也許很多人沒有接觸過這個詞彙,但是卻有很多人這麼做了,什麼叫性別刻板印象呢?最簡單通俗的一種解釋,當你說出「男人就應該有男人的樣子」「女人就該有女人的樣子」這種話時,就是一種性別刻板印象。
  • 為什麼會有性別刻板印象?
    有幾個女生,從小沒被父母、親朋、甚至老師用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打壓過?可是,幾千年封建社會,一直以文為重,科舉只考文的時候,怎麼不見說女性適合文科,讓女性參加科舉考試,有機會當官發財呢?但即使這樣,他的刻板性別思維也時時暴露出來。有一次他來接我吃飯,我請他順路先到到附近的菜鳥驛站,取我網購的一箱水果。水果取到後,我想送他半箱,他謝絕了,理由是:水果是女生吃的,我們男人吃什麼水果。(咦,難道男人喜歡吃水果,就被開除男籍?)
  • 女孩就應該文靜,男孩就應該調皮?別讓性別刻板印象害了你的孩子
    那些刻板印象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女孩們的判斷,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她們的能力。可見,男孩也並不是刻板印象的受益者!從內心摒除性別刻板印象,不給孩子貼標籤不得不說,性別刻板印象在我們腦海中的存在實在太根深蒂固了。我們必須從內心摒除這種印象,才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得心應手。不要再對她說:「你是女孩,就應該漂漂亮亮的!」所有孩子都應該漂亮乾淨。不要再對他說:「男子漢要堅強,不要哭哭啼啼的!」所有孩子都有哭泣的權利。
  • 親子班會驅散性別刻板印象「烏雲」
    比如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個常見問題。一些膽子大性格活潑的女孩會被嘲笑為「女漢子」,白淨斯文的男孩被說成是「娘娘腔」;有孩子認為《三國演義》是男孩才看的書……因為顏色問題帶來的困擾在我們帶的班上曾有孩子因為自己喜歡的顏色而感到困擾。
  • 性別角色?性別規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教育?這些都是什麼
    等褒義情緒,但如果你在中東地區對別人舉大拇指,就等同於你罵那個人「滾nmd」)刻板印象(stereotype):刻板印象是指對某一個群體對固化印象,通常是帶有不好的偏見的。比如西方文化對亞裔的刻板印象有書呆子,數學好,不會享受生活。東方文化對白人的刻板印象有享樂主義,生活優越,不會長遠打算。
  • 李銀河:性別刻板印象是對男女的雙重壓迫
    01 什麼是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有很多表現,我只挑出其中最典型的五種來介紹一下:第一對概念是感性和理性。刻板印象認為女性天生是富於感性的,男性天生是富於理性的。女人只是長大的孩子,她們一生就糾纏在感情之中,愛慕虛榮,卻沒有實在的理性或者理智。而男性則是理性的、想問題是有邏輯的。
  • 「男孩要勇敢、女孩要文靜?」別讓性別「刻板印象」阻礙孩子成長
    洋洋是一個五歲的小女孩,生性開朗活潑,在幼兒園裡也是一副風風火火的樣子,喜歡幫助老師約束不守規矩的小朋友,還被老師選為小班長,到了鄉下姥姥家,洋洋完全沒有城市女孩的矜持感,和表哥一起跑到田裡野去了,甚至還到小溪中撈蝦了,媽媽事後知道後,還有些後怕,媽媽心裡就納悶了,這孩子是繼承了誰的基因了呢?怎麼不像一個文靜的女孩子?
  • 您對孩子會有這種兒童性別刻板印象嗎?
    女孩子太淘氣,長大會不會變成女漢子?男孩愛玩洋娃娃怎麼辦?女孩喜歡小汽車,不會有問題吧?這幾個問題,大家腦海裡是不是有點印象?這不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的疑慮嗎?其實,這幾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還涉及到——性別教育以及刻板印象。那麼,性別教育是什麼?
  • 食堂飯菜男女同價不同量,背後是性別刻板印象在作怪
    (12月7日 時間視頻)  此前,網傳江蘇一高職食堂推出了「男生飯」和「女生飯」窗口。還有,天津市某飯店也推出了「男女版飯盒」。他們給出的回應不外乎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這一系列的操作,不禁讓人發問:男生的飯量一定比女生大嗎?吃個飯真的有必要區分性別嗎?難道就不能有減肥的男生或者是運動後食慾大開的女生嗎?這樣的「男生飯」、「女生飯」,讓他們如何抉擇?
  • 性別刻板印象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東西
    性別刻板印象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東西。比如一個男的,如果他數學成績差,好吃懶做,一無是處,你絕對不會聽到有人說:男生天生就不擅長數學,沒這個腦子,男生天生就不適合事業,不適合,沒這個能力。男人天生就賺不到什麼大錢,安穩一點挺好的。
  • 性別刻板印象?別再給孩子貼標籤了,來看肯塔基大學教授這麼說
    在育兒上,她並不贊成想要抹去性別影響的「中性育兒」,因為性別是客觀存在,且很難改變的。不管你怎麼防範,孩子們總會進入社會接受影響。布朗教授說: 簡而言之不僅僅是性別刻板印象,所有的刻板印象都是錯誤的。在推廣一點,除了「所有的生物最終都會死」之類的宇宙公理,簡單的從一個角度做個分類,然後宣布一類只有,另一類從不,本身就不成立——總是有反例的。 大部分人其實並不符合刻板印象中所以的描述。有天生活潑的女孩,有天生內向的男孩。強迫改造自己去迎合所謂的刻板印象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 打破刻板印象,女孩也擅長理科
    在家庭或學校中接觸這樣的想法,可能會使背負著刻板印象(女性或非裔美國人)的青少年在還沒有踏足大學校園時就放棄某些學科(例如科學或工程學)。此時我們意識到,必須調查這些刻板印象是怎麼形成的。在我們的文化中,青少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為一些人要比另一些人更聰明的?
  • 為什麼我們身邊,會有這麼多男女性別刻板印象?
    有幾個女生,從小沒被父母、親朋、甚至老師用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打壓過?可是,幾千年封建社會,一直以文為重,科舉只考文的時候,怎麼不見說女性適合文科,讓女性參加科舉考試,有機會當官發財呢?(新手開車當然不會太熟練,和男女有什麼關係?難道駕校沒有男學員嗎?)等到了餐廳,他給我讓菜的時候又說:女生吃這個好,多吃點!(健康食品對男女都好啊!)
  • 在美國孩子的畫裡,科學家的性別刻板印象似乎變弱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隨著女性越來越多地在科學領域嶄露頭角,以及相關的媒介表徵提高,關於科學工作者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總體上來說弱化了。但研究中也提到,年齡大的孩子依舊傾向於將科學家與男性聯繫在一起,這或許是因為他們逐漸通過自己周圍的環境認識世界,而更少地依賴大眾媒體中對職業與性別的描畫。
  • 傻白甜公主的套路過時了,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繪本值得擁有
    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會限制孩子的發展方向,重視避免這些常見的性別刻板印象,是為了避免以後影響孩子的職業道路和生涯發展。每個人都難免會受到這些觀念的影響,也難免用這些觀念影響他人。這導致有些家長,在發現自己孩子的喜歡和傳統觀念不相符時,便如臨大敵。
  • 丟開性別刻板印象吧!女寶寶也愛玩汽車遊戲!
    女孩同樣需要思維訓練0-3歲時,寶寶會逐漸開始了解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區別,而對自己性別的認知一般情況下會在6歲左右徹底完成。引導寶寶進行正確的性別認知,是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十分重視的問題,甚至會有些重視過頭,以至於有的爸爸媽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我的女兒不喜歡洋娃娃喜歡玩汽車遊戲,我需要糾正她嗎?」
  • 給別人留下刻板印象之後,怎麼被消除?
    社會學上有一個詞,叫「刻板印象」。就是我們很容易給別人貼標籤。比如說,看到黑人,我們就會想到貧民窟;看到女司機,就覺得她們開車技術差;看到00後,就想到二次元。這些都屬于于刻板印象,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符號。那麼,人為什麼會有刻板印象?怎麼才能打破刻板印象呢?今天我們用五個問答來介紹刻板印象這個概念。1. 什麼是刻板印象?
  • 語言學例句中竟藏著性別偏見和性別刻板印象!!??
    一些語言學家已經注意到了:語言學領域文獻所用例句裡的性別偏見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在本篇推文中,wug來向大家介紹一些相關研究,看一看語言學家筆下的例句存在什麼問題,這些年來問題有沒有解決,以及如何解決。研究結果非常「有趣」!
  • ——談談幼兒園裡的「性別刻板印象」 | 幼隨筆
    男孩子的家長如果看到這樣的情景,會不會認為編手鍊是女孩子的遊戲,會不會問,男孩子怎麼也在編手鍊呢? 帶著這些疑問,我就問了身邊正在編手鍊的一個男孩子又又。 我:「你爸爸媽媽有沒有說過編手鍊是女孩子的事情?」又又:「沒有啊,但是我不太喜歡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