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課程】王中江老師「哲學導論」介紹

2021-02-18 北大哲學系學生會

導論:哲學的本性和特徵


一、閱讀材料

1、柏拉圖:《理想國》第六卷(商務印書館,1994年);

2、亞里斯多德:《形上學·卷一》(商務印書館,1981年)

3、杜威:《哲學的在變化中的觀念》(《哲學的改造》(商務印書館,1997年);

4、詹姆斯:《哲學思維的類型》(《多元的宇宙》,1999年);

5、懷特海:《第一章 思辨哲學》(《過程與實在》,商務印書館,2012年);

6、王國維:《哲學辨惑》(《王國維文集》第三卷,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

7、張岱年:《序論》(《哲學與中國哲學》、《中國哲學之區分》、《中國哲學之特色》)》

(《中國哲學大綱》,中國社科學出版社,1982年);

二、討論問題

1、對哲學有不同的界定這一事實說明了什麼?你如何看待哲學家對哲學的不同界定?你是如何理解哲學的?

2、亞里斯多德根據什麼區分「明智」和「智慧」;你如何看待早期儒道兩家的「為學」和「為道」?你如何看待作為「智慧」的哲學?

3、歷史上東西方有各種各樣的「哲學」,你如何看待哲學的多樣性和哲學的真理?

4、根據自己的體會,談談懷疑、批判、清晰和論證在哲學發現和思維中的重要性?

第一講  存在和實在:根源學或本體論


一、閱讀材料:

1、柏拉圖的《理想國》第七卷;

2、亞里斯多德:《形上學》卷二;

3、《老子》第1、14、21、25、51章;

4、出土文獻《太一生水》、《恆先》、《凡物流形》;

5、王弼:《老子指歸》(《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80);

6、萊布尼茨:《單子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7、柏格森:《形上學導言》(商務印書館,1963年);

7、海德格爾:《形上學的基本問題》(《形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1996年)

8、金嶽霖:《勢至原則》(《金嶽霖學術著作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9、蒯因:《何物存在》(《從邏輯的觀點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討論問題

1、本體論與宇宙論有什麼不同?如果理解時間在先和邏輯在先?

2、東西哲學都有一些什麼樣的實在論?你認為什麼是「實在」?你如何論證它?

3、現代反形上學的主要根據是什麼?當代形上學重建的動力何在?

4、如何看待本體論與智慧的關係?如何理解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係?

第二講  什麼是空間?並存、依存和空間解放


一、閱讀材料

1、亞里斯多德:《第四章 A空間》,(《物理學》,商務印書館,1982年);

2、萊布尼茨:《萊布尼茨的第五封信》,(《萊布尼茨與克拉克論戰書信集》,商務印書館,2013年);

3、休謨:《論空間和時間觀念》(《人性論》,商務印書館,1983年);

4、柏格森:《結論》(《時間與自由意志》,商務印書館,1989年);

5、彭加勒:《空間和幾何學》(《科學與假設》,商務印書館,2008年);

6、金嶽霖:《時空與特殊》(《論道》,商務印書館,2015年);

二、討論問題

1、你如何看待不同的空間語言?你認為「空間」是什麼?

2、空間真的像物理學的假設是有限的嗎?你認為有並行的不同的宇宙嗎?為什麼?

3、如何理解空間與事物的適應性和特性?

4、如何看待空間的權力化(從大地到太空)和資本主義文明?

5、如何才能從根本上克服環境和生態危機?

第三講  什麼是時間?持續、同一和變化


一、閱讀材料

1、亞里斯多德:《第四章C時間》(《物理學》);

2、休謨:《論空間和時間觀念》(《人性論》,商務印書館,1983年);

3、康德:《單純的空間性與時間性》(《純粹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1960年);

4、金嶽霖:《時空與特殊》(《論道》,商務印書館,2015年);

5、賴欣巴哈:《第二部 什麼是時間?》(《科學哲學的興起》,商務印書館,2007年);

二、討論問題

1、你如何看待不同的時間觀?你認為時間是什麼?

2、你認為時間是有限嗎?為什麼?

3、你如何看待時間和歷史的可逆和不可逆?

4、根據什麼可以說歷史是進步的或衰退的?

5、你如何看待歷史變化的趨勢和人類的未來?你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嗎?為什麼?

第四講  確定性與非確定性:因果與機遇和自由意志


一、閱讀材料

1、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第二章·C變化的原因》;

2、郭店簡《窮達以時》;

3、王充:《論衡·命義篇》;

4、休謨:《論知識和概然推斷》(《人性論》,商務印書館,1983年);

5、波普爾:《決定論的種類》(《開放的宇宙》,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年);

6、金嶽霖:《因果》(《知識論》,商務印書館,1983年);

7、海森伯:《原子物理學的和因果律》(《物理學家的自然觀》,商務印書館,1990年);

8、霍巴特:《不包含決定的自由意志是不可設想的》(《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9、法蘭克福:《意志的自由與人的概念》(同上)。

二、討論問題

1、什麼是因果決定論?

2、什麼是不確定性?如何理解偶然性和機遇?

3、你認為自由意志與決定是相容的還是不相容的?為什麼?

4、如何理解理性選擇與機遇和巧合的關係?你相信天命和運氣嗎?為什麼?

第五講  身體、心靈和自我


一、閱讀材料

1、柏拉圖:《理想國·第七卷》;

2、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學·第七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3、《孟子·盡心》;

4、《莊子·秋水篇》;

5、郭店簡《性自命出》;清華簡《心是謂中》;

6、賴爾:《心的概念·自我認識》(商務印書館,1992年);

7、普特南:《心和身》(《理性、真理與歷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二、討論問題

1、如何看待「身心」關係?比較希臘和先秦的「身心觀」;

2、「心靈」的本性是什麼?

3、為什麼是「主體間性」而不是「主體性」?

4、什麼是「自我意識」?什麼是「無我」?

5、什麼是「自我同一性」?

第六講  認知、知識、事實和語言


一、閱讀材料

1、王充:《知實》和《實知》(《論衡》);

2、笛卡爾:《談談方法》(商務印書館,2000年);

3、洛克:《觀念通論以及觀念的起源》(《人類理解論》,商務印書館,2015年);

3、康德:《先驗的主要問題(第一編 第二編)》(《未來形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1982年);

4、羅素:《認識論》、《意識與經驗》(《我的哲學的發展》,商務印書館,1985年);

5、金嶽霖:《事實》(《知識論》,商務印書館,1983年);

6、戴維森:《通過語言的理解》(《真理、意義與方法》,商務印書館,2008年);

二、討論問題

1、如何理解知識的客觀性?

2、你如何看待經驗論和理性論的分歧?你如何看待兩者在認知中的作用?

3、你如何看待休謨和康德的不可知論?

4、如何看待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的不同?

5、你如何看待不同的真理?

第七講  理解和詮釋如何可能:方法論解釋學和哲學解釋學


一、閱讀材料

1、《荀子·解蔽》;

2、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3、施萊爾馬赫:《詮釋學講演》(洪漢鼎主編:《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東方出版社,2001年);

4、狄爾泰:《對他人及生命表現的理解》(同上);

5、海德格爾:《理解和解釋》(同上);

6、伽德默爾:《真理與方法(第二版序言)》(同上);

二、討論問題

1、如何看待方法論解釋學的同情理解?

2、如何看待哲學解釋學的「前理解」?

3、如何看待理解和解釋中的視域融合?

4、根據自己的經驗,談談文本的理解和解釋為什麼具有開放性?

第八講  偏好與理性和選擇


一、閱讀材料

1、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第六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2、康德:《論通常的說法:這在理論上可能是正確的,但在實踐上是行不通的》(《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務印書館,1996年);

3、哈貝馬斯:《第一卷 行動的合理性和社會合理化·1.西方理性主義》(《交往行動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4、諾奇克:《合理性的諸規則》(《合理性的本質》,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5、戴維森:《意志薄弱如何可能?》(真理、意義與方法——戴維森哲學文選》,商務印書館,2008年);

6、阿馬蒂亞·森:《理性與社會選擇》(《理性與自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二、討論問題

1、什麼是理性?什麼是「合理性」?

2、理性選擇能滿足人的偏好嗎?

3、預測為什麼是可能的?

4、什麼是意外?為什麼得非所願?

第九講  自由、平等和正義


一、閱讀材料

1、《莊子·逍遙遊》;

2、洛克:《論政治或公民的社會》和《論政治社會的起源》(《政府論》下篇,商務印書館,1983年);

3、密爾:《引論》(《論自由》,商務印書館,1959年);

3、嚴復:《自序》(《群己權界論》,商務印書館,1981年);

4、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見《存在主義》,商務印書館,1987年);

5、張佛泉:《自由與人權》、《自由之確鑿意義》(《自由與權利》,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6、哈耶克:《自由辨》、《平等、價值和品行》(《自由秩序原理》,三聯書店,1997年);

7、羅爾斯:《正義的原則》(《正義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8、貢斯當:《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之比較》(《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9、伯林:《兩種自由》(《自由論》,譯林出版社,2013年);

二、討論問題

1、如何看待不同的自由觀?你認為真正的自由是什麼?為什麼?

2、如何看待不同的平等觀?你認為真正的平等是什麼?為什麼?

3、你如何看待正義?你認為真正的正義是什麼?為什麼?

第十講  規範倫理的幾種形態和倫理的實質


一、閱讀材料

1、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第一卷;

3、《論語·顏淵篇》;

4、《禮記·中庸》;

4、王陽明:《傳習錄·卷上》;

5、康德:《道德形上學·第二章》(商務印書館,2012年);

6、穆勒:《功利主義·第二章》(九洲出版社,2007年);

7、塞爾:《怎樣從「是」推出「應該」》(《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倫理學基礎與論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二、討論問題

1、從德性論、契約論、義務論和功利論等不同的倫理學看待倫理的實質是什麼?

2、如何看待倫理的相對性和普遍性?

3、自利和利他都是人的基因的一部分嗎?如何看待自利和利他與倫理的關係?

4、如何看待道德與幸福的關係?

5、倫理價值有等級嗎?如何看待責任倫理和信念倫理?

第十一講  信仰和宗教


一、閱讀材料

1、聖·奧古斯丁:《懺悔錄》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63年);

2、聖·託馬斯·阿奎那:《論神聖學問的本性與範圍》(《神學大全》,商務印書館,2013年);

2、蒂利希:《勇氣和超越》(《存在的勇氣》,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3、懷特海:《上帝與世界》(《過程與實在》,商務印書館,2012);

4、懷特海:《宗教與科學》(《科學與近代世界》,商務印書館,1989年);

5、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宗教和科學》(2010年);

6、海森伯:《物理學和哲學·科學真理和宗教真理》(商務印書館,1999年);

7、亨延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多文明的全球政治

(第九章)》(新華出版社,2002年)

二、討論問題

1、宗教與哲學、科學的界限何在?

2、人類為什麼有宗教信仰?

3、什麼是宗教神秘體驗?

4、宗教有助於發展人類的道德水準嗎?為什麼?

5、宗教是多元的嗎?為什麼?

6、儒教是不是宗教?為什麼?

7、從世界的變化看宗教變化的趨勢是什麼?

第十二講  哲學的作用和價值:歷史和當代

一、閱讀材料

1、柏拉圖:《理想國》第六卷;

2、亞里斯多德:《形上學·卷一》;

3、羅素:《哲學的價值》(《哲學問題》,商務印書館,2007年);

4、金嶽霖:《哲學與生活》(《道、自然與人》,三聯書店,2005年);

6、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的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7、阿多:《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世界哲學》,2007年第1期);

二、討論問題

1、你為什麼選擇哲學?你如何看待事物的不同作用和哲學的作用;

2、面對一些人對哲學作用和角色的質疑,你將如何為哲學正名?

3、你對當前世界的哲學狀況和哲學的發展有什麼看法和期望;

4、你對「中國」哲學界的「哲學」有什麼看法;

5、如果你從事哲學工件你將如何去做?如果你從事其他工作,你認為哲學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夠發揮什麼作用?

相關焦點

  • 通識教育課程《政治哲學導論》課程大綱
  • ——葛四友《哲學思維導論》通識課
    葛四友 課程名稱:哲學思維導論 開課教師:葛四友 開課院系:華東師大哲學系開課時間:2020年秋季學期選課模塊:思維、推理與判斷二、課程內容:整個課程將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課堂的講解(學生要求提前預習相應內容),內容會從三個基本層面來展現哲學思維的獨特性,第一個層面是闡述與介紹哲學思維與方法的基本特點;第二個層面是從個人同一性、自由與理性等增強對人的認識;第三個層面則是從人性角度來考慮國家
  • 讀《教育的哲學基礎》之導論
    《導論》部分主要講授了以下幾個問題:(1)教育哲學的必要性,從現代社會的發展,教育實踐的需要和教育者的發展等幾個維度概述了學習教育哲學的重要意義 (2)哲學的分支領域,從哲學研究的一般內容(認識論、價值論、形而上、邏輯學)展開論述教育哲學在這幾方面的研究意義(3)教育理論與實踐 從哲學的研究方法入手,將教育哲學置於哲學史的歷史長河中辨析理論研究與實踐的關係 (4)教育哲學的追求和哲學視野中的教育,從社會發展的角度思考哲學研究方向
  • 海洋課程海洋科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Marine Sciences)課程介紹
    海洋科學導論是海洋科學專業的學科大類核心課程,研究海洋中各種自然現象、性質、成因及其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
  • 【新年首更】多倫多大學·政治哲學導論·課程大綱與文獻目錄
    Force and Freedom:Kant's Leg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Arthur Ripstei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編者按:本學期筆者有幸前往多倫多大學聯合培養,聽了一學期合作導師Arthur Ripstein教授給哲學系本科生開設的政治哲學導論課程
  • 王中江:重建斯文 要處理好這兩大關係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中江榮接受鳳凰網文化的獨家專訪獲得國學成果獎的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中江在頒獎典禮現場接受了鳳凰網文化的獨家採訪,以下為對話實錄。鳳凰網文化:王老師您好,首先祝賀您獲得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果獎。請您談談對全球華人國學大典以及國學成果獎的認識,您覺得它們有何意義?王中江:我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前後兩次獲得國學成果獎。
  • 「書摘」《自然法:法律哲學導論》|導論
    《自然法:法律哲學導論》登特列夫 著;李日章、梁捷、王利 譯;新星出版社;2008-6-1。——登特列夫導論(p1-12)第一章 導論自兩千多年以來,自然法這觀念一直在思想與歷史上哲學的路徑也使我們得以按照比年代更深刻的理由來把不同的作家加以分組。如果西塞羅和洛克在有關自然法的定義上彼此同意,這便表示他們之間存在著比模仿或重複更為親密的一種關聯。最後,只有哲學才能解決歷史所揭露而無法解決的那些問題。
  • 《哲學導論》的三個必答題:What?Why?How?
    #哲學導論#《哲學導論》有三個不得不回答的問題,即便是自己刻意避免回答這三個問題,也會不斷地被其他人問起。把西方哲學翻譯成「哲學」,最早是19世紀日本學者西周的翻譯,1896年前後中國學者黃遵憲首次把這種翻譯介紹回國,大約同時期的嚴復,在1898年採用音譯,為「費拉索非之學」。外來詞彙肯定是不能採用古代漢語的方式來解讀的,而是要回歸到西方哲學的傳統中,以及哲學傳承和的概念流變來把握這個詞彙。
  • 海洋學院首門本科生專業課程《海洋科學導論》開講
    9月8日,海洋學院首門本科生專業課程《海洋科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Oceanography)在閔行校區東上院開講。這是2019年9月海洋學院招收首屆本科生以來,開設的第一門面向學院本科生的專業課程,該課程是海洋科學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程,也是海洋科學與技術各專業方向的基礎與先修課程。
  • 觀江怡之《分析哲學》
    分析哲學. URL: 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89218051.html這次看的是一門在線課程,主要內容是分析哲學的入門簡介。之所以把這個僅課程視頻就二十多小時的課稱為「入門」,是因為它的要旨是講清分析哲學的前因後果、主題思想和分支流派,而不糾結於一個個的分析哲學論題。
  • 【教材】《哲學導論》引論
    引 論 「哲學導論」,顧名思義,是一門將大家引導到整個哲學課程體系的哲學課程。因此,正如對於任何一門學科一樣,對於「哲學」這門學科,「導論」首須回答一些基礎性和前提性的問題。
  • 哲學專業介紹與就業方向解讀
    主要課程包括: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心理學、中外哲學原著導讀等。建議院校中推薦八所A檔院校,B+級也可考慮。主要課程以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抽象代數、概率統計、邏輯導論、數理邏輯、集合論、模態邏輯、歸納邏輯、應用邏輯、邏輯史、邏輯哲學、程序語言設計、作業系統等為幹課程。推薦院校較少,南開大學和中山大學相對來說是不錯的院校選擇。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舉行2020迎新典禮
    9月17日晚,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2020迎新典禮」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良鄉校區北綜合樓221階梯教室舉行。這是在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科教融合戰略背景下應運而生的12個學院中的哲學院師生首次正式見面。典禮前,張政文校長、王兵副書記與哲學所領導進行了會談。
  •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哲學類)專業簡介
    哲學系、宗教學系從2003年開始實施「加強基礎、淡化專業」的新教學計劃,要求學生能夠系統掌握哲學基本理論和中外哲學的歷史、現狀,具有廣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學生在前三個學期進行基礎訓練,主要包括:哲學導論、高等數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宗教學導論等;第四學期開始分專業方向學習,兩系共有以下三個專業方向。
  • 2021年春季DIY課程大綱|哲學與宗教:代玉民、藍江、劉鑫、殷曼楟
    本課程以老師帶領精讀原文為主,學生課堂報告和討論為輔助,有以下幾個主要的授課目標:第一,釐清基本概念,當某個哲學家試圖證明上帝存在時,他是如何理解「上帝」的,在他的哲學體系中,上帝究竟意味著什麼。第二,重構上帝存在的證明,釐清每個證明的基本前提,論證方式,考察論證是否有效。
  • 實錄|俞吾金先生《哲學導論》第一講:哲學家之怪有聖人之質
    【編者按】       俞吾金先生在復旦大學長年教授《哲學導論》等課程,《復旦青年》記者全程記錄了2011-2012學年春季開設的《哲學導論》授課現場。先生於10月31日晨5時離世,享年66歲。本文為課程第一講全文實錄,謹以此文和讀者一起沐浴俞先生的學術與精神。
  • 課程預告 | 精品課程《哲學與人生》
    授課時間:10月13、14、16、20、21日9-11節李安,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哲學博士,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教研室講師
  • 「面向中國問題的哲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
    12月1日,中央黨校哲學部召開「面向中國問題的哲學——中國哲學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存山、陳霞、北京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中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宋志明、光明日報社國學版主編梁樞、中央黨校學員王海英教授、中央黨校哲學部侯才、喬清舉、王傑、陳中浙、任俊華等、王峰、曹潤青等以及中央黨校中青二班
  • 計算機學院精心打造《計算思維導論》優質課程
    日前,《計算思維導論》課程(2020版)在線測試系統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創建與完善,極大地方便了同學們在線進行課程知識點的吸收、強化及運用;同時,省級教研項目「新工科背景下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計算思維導論》為例」的成功申報,促進了該課程的建設與發展。
  • 如何哲學寫作?——《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附錄一讀書筆記
    如果你對哲學感興趣,那麼你就發現在同一個興趣群體中,大多數人的觀點基本大同小異,因為每個人不管懂多少都能說上一兩句,哪怕什麼都不知道也可以把歷史上哲學家們的名言搬出來說一說。可要是哲學寫作,估計許多人就不敢亂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