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孩子讀個書,考個試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最近看到很多中高考孩子壓力大,心態崩潰甚至自殘自殺的新聞,不少網友在下面評論:
「就讀個書,這點壓力就受不了,來到社會上也沒有用」
「行了,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不親身經歷你遠遠想不到,備考期間,孩子的壓力有多大?來給大家分享一個考生真實的故事:
▼
下述小寧為化名(故事來源於知乎「思yu」如侵刪)
「複習到凌晨2點,精疲力盡卻沒有成效」
這一天,小寧複習到凌晨2點,發現自己睡不著失眠了。在床上煩躁地打滾努力想要睡著,因為明天還要考試。
結果到了第二天早上5點,小寧還是沒有睡著,不得不拖著個昏昏沉沉的腦袋去學校。
小寧坐著地鐵急急忙忙地趕去學校,卻發現時間不夠了,還有10分鐘早讀就要開始了。
原本坐計程車很快就能到,但小寧沒錢一直坐計程車。於是小寧開始狂奔,賭上性命開始狂奔。
當小寧氣喘籲籲的跑到班級門口,滿頭大汗地卻發現早讀已經開始了5分鐘,小寧遲到了。
老師只是看了小寧一眼,就繼續開始上早讀課了。
小寧背著個書包,樣貌狼狽地站在教室門口,接受著同學們異樣的眼光,直到下課老師才讓小寧坐回原位,小寧感覺到自己肩膀被書包壓得很酸。
上午的考試開始了,當小寧拿到卷子的時候就懵了,卷子難得小寧無法想像,小寧嘗試著開始解題,卻發現自己束手無策。
旁邊的學霸同學奮筆疾書,飛快地做著題,縱然小寧複習到了2點,然而有些題小寧仍然不會做,最終小寧放棄了一些難度很高的題,中間的小題小寧想了很久,終於軟磨硬泡地寫了出來。
等到壓軸的答題,小寧發現自己動不了筆,而學霸早已將整張卷子寫得滿滿當當,趴在一旁睡覺了。
沒過多久就收卷了,小寧感覺自己有點委屈,這段時間的複習似乎並沒有什麼成效。
「同學,老師,喜歡的女孩都討厭我」
考完試自習了一段時間,小寧嘗試和其他同學說句話,卻沒人理小寧。
等到要吃午飯了,老師把小寧叫到辦公室,劈頭蓋臉地一頓臭罵,因為小寧早上遲到了。
小寧錯過了吃午餐的時間,食堂裡只剩下了殘羹冷炙,小寧失聲地把那些東西都吞了下去。
下午老師核對試卷,一道一道的錯題擺在小寧面前,小寧開始感到崩潰。
終於下了課,小寧去上廁所,看到了自己痴情已久的女孩子,小寧和她打了招呼,希望能看到她臉上甜美的笑容,她卻冷著臉,嫌棄地說希望小寧以後別再糾纏著她了,她不喜歡小寧,然後轉過頭去不再理睬小寧了。
小寧特別驚愕,不知道哪裡做錯了,小寧問她怎麼了,她只當作沒聽見,皺著眉頭回了教室,而小寧呆在了原地。
「你讀書就考這個分,對得起我給你花的學費嗎?」
放學回了家之後,小寧叫了外賣準備開始訂正那二十遍數學卷子。
這時候,小寧的爸媽工作完回來了,一進門就因為買股票虧了錢開始吵架,小寧不敢插嘴,安靜地在一旁寫作業。
小寧的父母把對方都罵了一遍,小寧的心裡極其煩躁,但也只能邊流著淚邊訂正。
接著他們又轉過來開始罵小寧,罵小寧不要讀書,好吃懶做,給你讀書就是浪費錢。
他們把小寧剛剛訂正好的試卷撕得粉碎,劈頭蓋臉地丟在小寧的腦袋上,還把小寧的衣服全從衣櫃裡拿出來,讓小寧拿著這些和書包滾蛋。
小寧早就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被打了一頓以後又被拖著扔出了家門。
父母在繼續吵架,小寧使勁拍打著門。兩個小時過去,他們還在吵架。
「下輩子,我再也不要做人了」
小寧背著包,拿著衣服,一個人迷茫的趴在地上。小寧決定去天台散散心,以前總會獨自一人站在上面,這裡的風景讓小寧心情得到僅有的一點慰藉。
小寧在天台上看著風景,無意間看到一個母親帶著一個孩子在散步,嬉笑有聲。
小寧摸了摸自己被打腫的臉,感覺到了一絲疼痛,眼裡的羨慕溢於言表。看著他們的笑容,小寧仿佛想明白了什麼。
小寧拿出了包裡的紙和筆,坐在天台上,寫下了一句話:
「我活著沒有意義,下輩子我再也不要做人了。」
05.
「從現在開始,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根據《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指出: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名死於自殺,還有8名自殺未遂。
不要讓悲劇重演!
當代中高考孩子,面臨的壓力遠比你想像得要大:
疫情背景下的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超過1000萬,人數比往年不降反增。
來自家長老師的殷切期盼、同學親戚的相互比較、還有自身的期待和要求、傳統的教育成功理念,所有的聲音仿佛都在告訴孩子:
「你考不好,你一輩子就毀了。」
……
2018年9月1日,洛陽10歲孩子跳樓身亡。
2018年10月15日,13歲女生服用160片秋水仙鹼片自殺。
2019年4月17日,一個孩子因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受到母親批評,於上海盧浦大橋跳橋自殺。
……
這則視頻裡的孩子拉下車門飛奔跳下,動作很快,連一絲怕和遲疑都沒有,母親緊隨其後奮不顧身穿過車流,趴前一看,癱倒跪地頓首。
那一刻,巨大的悲慟淹沒了母親,城市的燈光依舊輝煌,車輛人流依舊慣常前行。
這些令人痛心的事情每天都在不斷發生,與我們潛在相關又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它時刻在提醒我們:每個孩子都值得被關注和認可。
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中學的孩子們承受著這些巨大的壓力呢?
社區裡的家長群,每天自從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激烈討論,拼命為孩子擇校、報培訓班。
曾經有一位中學生家長跳出來說,你們現在是孩子小,期望高是正常的,我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但是到了有一天你們會明白,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就挺好的了。
有人真正聽進去了嗎?
沒有。
孩子跳樓自殺的背後,有著各種複雜的心理以及生理原因。如果我們不去關心和了解孩子的真實內心,而是只看到孩子今天考了多少分,有沒有乖乖聽話,這樣的父母是不及格的。
請記住,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也會承受自己的壓力和痛苦,請允許並接納每個孩子的脆弱。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吳月波:yueboxinli;關注我,每天給你最鮮活、有趣的家庭教育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