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阿姨用生鮮配送APP,菜攤小販轉戰直播間,後疫情時期你更愛在哪...

2020-12-19 瀟湘晨報

「人在家中坐,菜從天上來」。今年2月,60多歲的劉阿姨才算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在女兒女婿的幫助下,劉阿姨戴著老花鏡,用手機下載了幾個熱門生鮮配送App。「冰鮮土母雞29.8元一斤,煲湯不錯。」「明蝦一斤不到45元,和菜場裡差不多。」劉阿姨對此如數家珍。「用了兩個多月,越來越順手。」劉阿姨和「銀髮」小姐妹們聊得最多的話題,變成了去哪個App買菜更划算。

一場疫情,讓很多人對「買菜」這件事有了不同的嘗試。疫情期間「培養」出線上買菜熱情,後疫情時期能否「維持」呢?傳統的線下買菜模式會面臨怎樣的挑戰?

被疫情改變的「菜籃子」

外賣小哥三成訂單是買菜

小凡家住錢江新城,整個2月份,她所在小區大門口的臨時置物貨架就沒空過。「臨近中午,貨架開始越來越滿。一看外包裝袋,基本上來自各個線上買菜平臺。」小凡說。這幾乎要塞不下的貨架,也代表了線上買菜平臺的激烈「暗戰」。

4月13日這天,餓了麼外賣騎手楊明收到了一筆約450元的買菜訂單,滿滿當當有個30多個品種,撐足了兩大袋。

28歲的雲南大理小夥楊明,入職兩年半,最近,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配送範圍內的菜場。「菜場裡時不時能遇上像我一樣穿著工作服的各平臺外送小哥。」

春節期間留守杭州,楊明與同片區裡的各位騎手一樣,忙著幫客人去競舟路、蓮花街一帶的菜市場和社區平價菜店選菜。

顧客選了魚,楊明囑咐攤主,「幫忙弄得乾淨點」;看到訂單裡有水產,楊明會厚著臉皮再和攤主順幾根蔥……「以前,找我們跑腿買菜的單子,一天一般不超過10%~15%,現在每天接近三成。」楊明說,「騎手們私下也開玩笑,平時會買菜挑菜,這時候倒成了優勢。」

疫情期間,生鮮到家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習慣,中老年人也成了各個平臺極力爭取的新客群。據盒馬鮮生數據,全國220家盒馬鮮生門店迎來線上線下雙增長,其中線上流量是去年春節期間的2.8倍,比節前消費最高峰增長1倍多。

零售穩定企業訂單下滑

菜攤小販嘗試「直播間」

與人氣直升的線上買菜相比,線下傳統菜場的生意如何?

「學校還沒完全開學,企業配送的訂單一下子沒跟上,最近有些經營戶還是有壓力的。」下沙高沙農貿市場負責人陳利忠說,市場零售還算比較穩定,但線下的企業配送業務出現下滑,有的商戶減少了三分之一。

清晨,杭州古蕩農貿市場的攤主們,已經在攤位上擺好了青菜、蘿蔔、西紅柿等各類蔬菜。6點剛過,招呼第一波早起買菜的顧客。市場相關負責人趙方明告訴記者,有攤主一天進帳上千元。

即便線下生意變化不大,也有的菜場小攤販在這場疫情發生後,搶先做出了嘗試。

「前幾天是你們家直播賣菜嗎?」這兩天,陳學軍開在杭州燈芯巷社區的平價菜店,成了街坊口中的網紅,甚至還有人特意找過來。

就在這周,賣了二十多年蔬菜的陳學軍,與侄女陳葉芳一道,第一次試水了「雲賣菜」。陳葉芳當起主播,在自家的菜店門口,用手機展示當天的熱賣食材:1.5元5個雞蛋,每個三毛錢;特價三黃雞、後腿肉、萵筍、包心菜……「差不多十個品種的菜,直播間裡半個多小時就搶光了,一共賣了700多元。」陳學軍說,這次略帶試水性質的手機直播帶貨,2公裡內隔日配送到家,談不上賺錢,但大賺了一把吆喝。

陳學軍說,小店2月10日恢復營業,已經有了往日的生氣。「零售一直沒受什麼影響,但餐館配送的訂單量,只有疫情前的六七成。」邁出了直播帶貨第一步,陳學軍說,接下來可以再試試。

社區團購購買力驚人

有人放不下菜場裡的煙火氣

去年以來,網際網路巨頭帶著前置倉概念、補貼優惠以及佔領市場份額與流量的決心,紛紛進場,只為接過用戶手機上的菜籃子。

不僅是線上買菜,疫情期間居家在家為「買菜」這件事帶來了更多的思考。盒馬相關人士表示,疫情期間,盒馬快速上線社區團購、無接觸配送、到店自提等功能,最大程度提升服務能力。

在買菜這件事上,社區團購也爆發了驚人的購買力。例如,杭城城西有一個小區的300人業主群,就團購過了1.3噸雞蛋、3噸大米。

「這種(樹型)流量已經發揮了非常大的價值。」業內人士提出了新思考,「不少社區興起以小區為單位的社區團購,遠遠不只是一個零售的流量,未來可以做很多事情。」

業內人士坦言,儘管生鮮電商在這一階段獲得了大量的新增用戶,但這部分用戶能否留存,又如何留存,才是今後的關鍵。

疫情期間,有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喜歡線上買菜的便利,也放不下菜場裡的煙火氣。」嘗試過非常時期線上搶菜全憑運氣的窘境,80後白領陳然依舊更愛去家附近的菜場。「就像網友說的,親眼看見菜葉子上的水珠子才放心,買肉的時候,更想指揮老闆的菜刀從哪裡切下去。」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新經濟:生鮮電商存挑戰 無人機配送春天不遠
    無人機配送「春天」不遠?2月6日上午9時許,一架無人機從浙江新昌縣人民醫院的專用停機坪上起飛、升空,向著西邊飛去。這架無人機的「肚子」裡,搭載著醫療檢驗檢疫用品。大約6分鐘後,無人機降落在新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用停機坪,醫務人員通過手機掃碼確認身份後,拿到該醫療用品。
  • 斷供焦慮搶購潮後,是新加坡生鮮雜貨配送的機遇
    >後疫情時代生鮮雜貨平臺何去何從從3月26日起,新加坡的娛樂場所和補習中心全部關閉。現階段,生鮮雜貨電商仍處於模式探索和發展期,尚未出現成熟的盈利模式。小羅盤曾寫過,如果說HappyFresh緊抱Grab的「大腿」、Redmart投入阿里的懷抱都是獨立生鮮電商無法獨立存在的證明,那麼另外一家HonestBee或許要用更極端的方式去證明這個判斷,因為沒有抱團的它,已是多處遭遇暴擊。
  • 阿里造最聰明菜場:「土豆西施」直播賣全國,小攤小販有了新生意
    阿里造最聰明菜場:「土豆西施」直播賣全國,小攤小販有了新生意 iwangshang / 章航英 / 2020-06-07 摘要:傳統菜場正在顛覆你的想像。
  • 北京家政行業疫情後復工 阿姨們走進直播間
    (原標題:北京家政行業疫情後復工 阿姨們走進直播間) 8月1日下午3點,「阿姨來了」家政服務平臺舉行了一場「線上僱主見面會」,20名家政員走進直播間,面對鏡頭前的僱主進行自我推薦
  • 盯上你的菜籃子!巨頭進軍生鮮配送,以後買菜也靠APP?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於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來說外賣吃膩了,但買菜成為了一大困擾畢竟下班後的菜市場只有別人挑剩的其實,當你在煩惱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時其實已經有商家盯上了你的菜籃子······據了解,網上已有不少做生鮮配送的App特別是近段時間
  • 明星頻光顧養出高價菜攤 攤主學英文幫洗菜狂賺錢
    演藝明星和外國友人的頻頻光顧,捧紅了三源裡社區菜市場,更養出了不少高價攤位。7元一斤的西蘭花、2元一斤的大白菜……附近老居民被嚇退,只能轉戰超市或較遠的早市。巫啟賢邊買邊跟小販聊上了天。他自稱是菜市場的老熟客,只要有空就來逛。  幾位小販都能輕鬆說出巫啟賢的喜好,愛吃山竹、愛買土雞煲湯喝。  他們見到明星早就沒了興奮勁兒,「見得太多了」,鍾麗緹、袁莉、蔣雯麗、葛優、林依輪、蔣勤勤……這些脫口而出的名字,把小販們鍛鍊得極其淡定。  前一陣電視裡正熱播一部戰爭片,第二天男主角就現身菜市場,大家也都見慣不怪。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28期:海南省多地領導上淘寶直播為農民...
    消費者通過永輝生活App線上下單後,永輝物流配送至生鮮智能快遞櫃,消費者自行提貨,實現全程無接觸配送。永輝超市安徽門店開設社區便民服務點近日,安徽皖北區域淮北吾悅廣場店聯繫政府啟動「永輝超市便民服務點」,疫情期間為社區居民提供以米麵、蔬菜、糧油等便捷、安全、實惠的民生商品。
  • 宅家的你,用APP買菜了嗎?
    新華社記者 連 振攝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宅在家裡。隨之而來的,則是線上買菜需求激增,各大生鮮電商平臺訂單火爆。「你買到菜了嗎?」成為不少人微信聊天問候的流行語。  確保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關係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平穩有序。菜籃子拎得穩,老百姓心不慌。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小朱配琦」淘寶直播幫湖北農...
    央視新聞和淘寶直播各自派出「一號選手」登場:主持界的「段子一哥」朱廣權,淘寶主播界的「帶貨一哥」李佳琦,兩人連麥為湖北農產品帶貨,被網友調侃為「小朱配琦」組合。數據顯示,2個多小時的公益直播時間裡,吸引了1091萬人觀看,累計觀看次數1.22億,直播間點讚數1.6億,累計賣出總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網友們紛紛刷屏表示:「我為湖北胖三斤!」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江西60位縣市長同一天淘寶直播...
    江西60位縣市長同一天淘寶直播 為本地農產品助陣3月15日,60位江西縣市長來到淘寶直播間,為當地土特產代言,開啟了當地復工復產的新模式。據了解,江西「百縣千品」公益助農計劃是由江西廣播電視臺、江西省扶貧辦公室在淘寶直播上聯合推出。在3月15日淘寶直播「春播月」的高潮,江西有89個縣區同時在淘寶直播,有超過60位縣市長來到淘寶直播,為本地農產品助陣。
  • 武漢:電商網上配送生鮮 日均「非接觸送菜」超16萬單
    15家電商網上配送生鮮 日均「非接觸送菜」超16萬單 長江日報訊(記者黃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儘可能減少市民外出、減少人員聚集,武漢市鼓勵支持開展生鮮網上配送業務,實現「非接觸送菜」。
  • 觀麥:生鮮蔬菜配送軟體系統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最近生鮮蔬菜配送軟體系統火熱發展,那麼很多人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是生鮮蔬菜配送軟體系統?生鮮蔬菜配送軟體系統為什麼會出現?生鮮蔬菜配送軟體系統的出現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好處?下面就由觀麥帶你具體了解一下。一、生鮮配送軟體系統是什麼?生鮮蔬菜配送軟體系統的存在是為了讓生鮮蔬菜完成更好的配送,讓顧客吃到更放心的菜。一般是由供應商供貨,再由配送系統進行高效安全的配送。
  • 疫情影響下如何安心買菜?這12款買菜app的購買攻略可以幫你
    疫情防控階段,「宅」成了當下老百姓生活的關鍵詞,為了減少人員流動,不少小區還限制了每戶家庭出門的次數。每出門採購一次,就意味著消耗了一個口罩,也增加了和人接觸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會選擇線上買菜的方式。
  • 觀麥:高效率的商場毛菜配送管理,快來了解智能生鮮配送系統
    作為生鮮配送企業最重要的客戶群體之一,餐飲行業的發展,將持續拉動生鮮配送行業的轉型和升級。而餐飲和生鮮必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於毛菜和淨菜的成本有差異,越來越多的商場選擇採購大批量的毛菜來經營,毛菜是什麼呢?毛菜是從蔬菜基地運輸過來,沒有經過二次加工的菜品,而淨菜就是已經加工過的商品,因此毛菜會比淨菜便宜好多。那麼商場的毛菜配送管理到底怎樣才能高效率呢?
  • 服裝批發:實體轉戰直播間後,帶你考察廣州線下檔口實況!入門!
    服裝批發:2020年實體轉戰直播間後,帶你實地考察廣州線下檔口實況!(入門乾貨)早前有專家預測,今年大盤環境下,服裝行業整體至少減少4000億元營收,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服裝品牌、線下實體小店、微商,甚至源頭貨廠家都面臨著風險。
  • 118秒| 酒店變身生鮮超市!青島餐飲企業陸續復工 轉戰外賣帶來新改變
    受疫情影響,很多原本只經營堂食的酒店,紛紛想辦法轉型。採訪中,金中太大酒店的工作人員表示,作為一家23年的連鎖老店,即便門店堂食開不了,生鮮食材仍然源源不斷供應出來,考慮到店租、用人的成本,乾脆轉型生鮮市場。
  • 在線新經濟|後疫情時代「生鮮電商」的崛起:機遇與對策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以「無接觸配送」為特徵的生鮮電商,在疫情中大放異彩,快速增長。而且,在保障社會基本生活、避免社會恐慌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疫情對生鮮電商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客戶教育與普及過程,這也給生鮮電商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 找家政阿姨先進直播間看看
    昨天下午,北京一家政公司會議室內,正在進行著一場僱主阿姨見面會線上直播。直播過程中,僱主看中了哪位阿姨,想要進一步了解,就把阿姨的編號報給自己的阿姨經紀人。等到線上直播結束了,僱主和阿姨以及經紀人三方會單獨進入一間網絡會議室,僱傭雙方再進行遠程面試。面試成功,即可籤單。
  • 買一斤菜,下10個App!超市們的App大戰開始了
    5月下旬的一天,一名達達配送員雙手從沃爾瑪建國路店拎出來6隻裝滿生鮮食品的塑膠袋,這是他一次配送的最高單量,以達到最飽和的配送狀態,同時在規定時間內送給訂購者。在這家沃爾瑪門店,和他一起搶訂單的另外8名配送員,幾乎每天都能配送30-40單,這其中包含沃爾瑪到家和京東到家的訂單。
  • 美團申請」送菜也快、送水果也快」商標背後 疫情之下生鮮電商的...
    近日,美團申請了幾枚有關生鮮業務的商標。美團外賣,買藥也快;美團外賣,買菜也快;美團外賣,買水果也快;美團外賣,送花也快;美團外賣 送啥都快;美團外賣無接觸安心送……在這背後,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異軍突起。中國生鮮電商整體日活用戶從平日的不到800萬,在春節期間突破1000萬,節後再次突破1200萬。以節後日活用戶計算,相對於平日,增幅高達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