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援疆:精心擘劃提升「和田夜市」品牌效應 立足產業幫扶促就業...

2020-12-22 人民網

一直以來,天津援疆認真貫徹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對口支援新疆系列工作部署,以產業援疆為主攻方向,為和田發展擴容挖潛賦能,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堅持當前和長遠相結合,以挖掘民族美食和文化為著眼點,以推動就業促進民族團結為目標,積極圍繞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提升「和田夜市」品牌效應,推動在津和兩地復制推廣,逐步實現「和田夜市」走出和田、走進內地、走向全國。「和田夜市」項目產業模式得到了兩地幹部群眾的充分認可,在產業援疆幫扶探索方面走出了一條互交、互融、互通的天津新路子。截至目前,在疆內外建設7座和田夜市,解決1500人就業,帶動6000人脫貧增收。

打造提升「和田夜市」品牌效應並復制推廣,來實現產業幫扶,進而促就業、惠民生,助力團結穩疆,主要基於以下五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帶動作用大。打造和田地區的夜市經濟,構築靚麗風景線,使其成為當地群眾的休閑生活場所和外來遊客了解和田、感受和田的文化窗口,對於繁榮本地的旅遊市場,帶動本地生活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展示、宣傳和促進南疆各民族大團結具有重要意義。二是發展有基礎。和田地區有種類繁多的特色美食和傳統文化,這些為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增收見效快。夜市可以有效地吸納大批城鄉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尤其是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困難群眾參與積極性高、受益面大,成為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平臺。四是未來有潛力。和田夜市對於外地來和的商務客、旅遊觀光客等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日客流量5000多人次,日銷售額20萬元以上。展望未來,和田夜市的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五是模式可復制。和田夜市的建設、經營模式不斷得到總結和提升。天津援疆在縣、鄉兩級的「和田夜市」體系基礎上探索「早市、集市、夜市」模式創新,圍繞「食、遊、購、娛、文、體」等夜間經濟要素,打造了系統化、標準化的建設規範和運營管理模式,為後續在天津和全國其他地區復制推廣提供了良好基礎和條件。

一、堅持文化特色引領,「食購娛」一體化推進

和田夜市秉承文化特色鮮明、環境衛生整潔、管理科學合理、助力脫貧攻堅的經營理念,集餐飲、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進行管理。持續營造特色文化氛圍,以特色美食為切入點,大力進行特色宣傳,多措並舉,叫響「和田夜市」特色品牌。一是努力營造特色文化氛圍。和田夜市整體布置以和田人文和自然風光為基本要素,裝飾方面突出中華元素與民族特色的有機結合。二是全面鋪設特色美食攤點。主要有烤全羊、紅柳羊肉串、烤羊腱子、羊肚包肉等近百種本地特色美味小吃,同時引進了網紅冷飲、水果沙拉、奶茶等食品,進一步豐富了群眾和遊客的餐飲需求。以和田夜市(於田店)為例,夜市客流量穩定在5000餘人/天,商戶平均營業額達900多元,最多達8000人/天,攤點日銷售額最高達4500元。三是精準開展特色宣傳活動。多渠道進行精準宣傳,聘請專業表演團隊參與夜市文藝演出活動,增強與消費者的互動,將夜市演出舞臺打造成居民夜生活的百姓大舞臺﹔通過實體網點、外賣快遞等營銷增加宣傳推廣點,不斷提高和田夜市知名度﹔藉助微信、抖音、短視頻等傳播方式,近距離、多方位展示夜市風貌,打造網紅文化地標。

二、迅速形成規模體系,挖掘新形態新內涵

天津援疆不斷總結經驗,因地制宜,深入拓展和田夜市的新業態,持續挖掘和田夜市的新內涵,不斷優化和田夜市的新模式,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和田夜市」市縣鎮三級運營和發展體系。目前已在於田縣和策勒縣城區各建設一座和田夜市,同時將「和田夜市」名片引入於田縣和策勒縣所轄鄉鎮,在於田縣蘭幹鄉、託格日尕孜鄉、阿熱勒鄉、斯也克鄉和策勒縣固拉哈瑪鄉等5個鄉鎮援建了夜市,助力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和田夜市」打造了完整、系統的建設標準和運營模式,對於推動當地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擴大「和田夜市」的品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

三、大力提升品牌效應,復制推廣發展模式

天津援疆持續提升「和田夜市」的品牌效應,復制推廣其發展模式,推動其走入天津(寧河區和西青區),展示和田地區特色餐飲和文化,有效助力和田地區脫貧攻堅、鞏固民族團結、促進和田富餘勞動力輸出就業,滿足了兩地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項目成為天津當地夜間經濟的引爆點,成為推動津和兩地交流交往交融的新典範。

2019年5月31日,「和田夜市」在天津寧河區橋北夜市一條街試運營,引入和田特色的美食。橋北夜市一條街設置的對口支援廳由新疆「和田夜市」負責運營。試運營期間,一周內,有幾十萬人次到此品嘗美食、欣賞歌舞,給予了高度評價。

2020年4月,天津援疆策劃推動在天津西青區精武鎮姚村、李七莊街凌奧產業園等地復制推廣打造「和田夜市」。西青區政府就夜市的建設選址、建築設計規劃、業態功能布局、從業就業崗位設置、運營規劃及政策制度機制等方面展開籌劃。以「和田夜市」為品牌依託,挖掘地域特色、打造展銷平臺,著力推進「和田夜市」在天津市、在西青區落地的規範化、標準化。

天津援疆不斷擴大「和田夜市」的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從而帶動和田地區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和輸出就業,促進和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加速和田地區產業協調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民生改善和鄉村振興,真正讓「和田夜市」成為造福和田人民的好項目、促進津和兩地交流交往交融的新載體。(劉巒)

(責編:李龍、韓婷)

相關焦點

  • ...教育的溫暖——記天津援疆教師、和田天津高級中學副校長王曉薇
    「小顧,我覺得課上的細節都把握得非常好,只是有一點,在培養學生學科素養這方面,要注意在教學中不能只是講解一個知識點,要強調前後知識點的關聯,而且要注重化學這門學科的自身特點……」昨天上午,新疆和田天津高級中學副校長王曉薇走進「徒弟」顧進裕的課堂,聽了一節有關「硫的氧化物」的化學課。
  • 天津援疆:全力打造「組團式」教育援疆全鏈條新模式
    【摘要】天津始終把教育援疆放在重要位置,本著抓教育促穩定、促發展的原則,堅持項目安排優先、資金保障優先、教師培訓優先。 近年來,天津援疆始終把教育援疆放在重要位置,本著抓教育促穩定、促發展的原則,堅持項目安排優先、資金保障優先、教師培訓優先。
  • 天津企業在新疆和田大力發展扶貧羊產業 「丈夫跟我學養羊」
    「我們羊場能提供300個就業崗位給建檔立卡戶。按照和田地區平均1戶4口人計算,可帶動300戶共1200人脫貧。託管代養模式可以帶動于田、策勒兩縣1500個建檔立卡戶共6000人脫貧。通過養殖和品種改良,可以幫助3200個建檔立卡戶共12800人脫貧。」
  • 天津援疆:創新大學生支教模式 探索團結穩疆新舉措
    2018年3月至今,天津市已累計選派五批十所市屬高校共計1550名大學生和105名帶隊教師分5個批次赴和田地區策勒、于田、民豐三縣開展支教,對幼兒園、小學和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實現有效覆蓋,極大緩解和田地區國語教師短缺壓力,提升了職業院校學生技術技能水平。這一舉措是全國援疆工作中的首創,反映了天津對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區重點突出教育援建的特色,形成了天津脫貧攻堅的一張閃亮「名片」。
  • 天津師範大學對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區東三縣學前教師能力提升項目圓滿結業
    日前,天津師範大學對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區東三縣學前教師能力提升項目圓滿結業。副校長梁福成出席結業儀式並講話。和田地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則立、和田地區東三縣300名學前骨幹教師、全體任課教師通過遠程連線的形式參會。結業儀式由我校對口幫扶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朱克強主持。
  • 天津市黨政代表團赴新疆和田地區學習考察 李鴻忠廖國勳陰和俊與陳...
    代表團此次學習考察,人員精簡、安排緊湊、任務聚焦、調研深入,行程近500公裡,直奔策勒、于田兩縣扶貧脫貧工作一線,詳細察看產業帶貧、消費扶貧、職教幫扶等項目,入農戶、問需求、聽意見、謀思路,研究部署更具針對性的工作措施,助力和田打贏脫貧攻堅戰。 17日下午,代表團抵達和田機場後立即驅車1個半小時,考察策勒縣津墾奧群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種羊場。
  • 北汽韓加喜:京蒙幫扶+援疆支教
    通過培訓大幅度提升了當地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為後續教學組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京蒙幫扶」韓加喜同志作為首次支教教師,於2019年7月12日啟程,赴內蒙古呼倫貝爾技師學院進行深入調研並開展首次京蒙幫扶師資培訓指導工作。
  • 動態| 智力幫扶促發展 滬喀攜手奏強音 --上海援疆支持喀什地區...
    動態 | 智力幫扶促發展 滬喀攜手奏強音 --上海援疆支持喀什地區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2020-12-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津和班」引領教育援疆新格局 助力精準教育扶貧取得新效能
    ,並凸顯為和田地區優質教育的特色品牌。目前,組團式已經成為各地教育援疆的必選動作。天津「組團式」教育援疆基於「讓和田地區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更優質教育」的理念,在「全鏈條」教育體系硬體建設和軟體幫扶上多管齊下重實效上水平的基礎上,於2018年在和田地區天津高級中學創建了「津和班」,經過近三年的傾心打造,「津和班」已成為天津教育組團式援疆的亮點之一,並凸顯為和田地區優質教育的特色品牌。
  • 北京遊客乘坐「京和號」 援疆旅遊專列抵達新疆和田
    人民網和田10月19日電(那衣)10月19日,伴隨著一聲長長的鳴笛,滿載著500名遊客和援疆幹部家屬的Y456次「京和號」旅遊專列到達新疆和田火車站,開啟他們在和田三天兩夜的旅程。
  • 科大訊飛劉慶峰:未來數據標註產業面臨三大發展趨勢
    會議期間,組委會發起成立「人工智慧產業聯盟」,同時發布和田地區「數據標註產業之都」計劃,加速中國皮山數字經濟產業園區招商進程與產業聚集規模,吹響和田數據標註產業大發展的號角。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在立足社會需求和解決剛需中,將加快人工智慧應用落地的速度,助力社會進步與產業升級,形成良性循環。
  • 48.1噸和田洛浦扶貧鴨「飛」進北京市場
    在北京對口幫扶的90個貧困旗縣中,僅剩新疆和田地區的兩個縣尚未脫貧摘帽,洛浦縣便是其中之一。洛浦路途遙遠,運費高昂一直是影響當地農產品銷路的主要原因,而生鮮產品的出疆更是困難重重。這場跨越了8000裡路的「相聚」,正是北京援疆深入推進消費扶貧的生動實踐。
  • 文獻率朝陽區代表團赴新疆考察扶貧協作工作,溝通對接幫扶再深入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指揮、和田地區地委副書記丁勇,區政協副主席楊樹旗一同考察。2017年8月,朝陽區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47團確定對口幫扶關係。這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的英雄部隊,曾創造15天徒步1580裡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和平解放和田城的壯舉,1953年部隊留下一個營就地專業,由此屯墾戍邊60餘載,發展成今天的47團。
  • 夜市吃美了!北京遊客乘坐「京和號」抵達玉都和田
    和田地處新疆最南端,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邊緣,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裡。這裡沙漠蒼涼,雪山巍峨,礦產豐富,素有絲路明珠、世界玉都、瓜果之鄉、歌舞之城的美譽。本次行程豐富多彩,遊客們在和田遊覽了崑崙山大峽谷第一牧場、大漠胡楊景區、艾特萊斯綢手工坊,參觀了47團紀念館及北京援疆建設成果項目,還品嘗了當地特色美食。
  • 2000噸新疆和田「扶貧鴨」奔赴安徽 消費扶貧破解「滯銷難題」
    人民網和田7月28日電(那衣)7月27日,在新疆和田地區利田香農食品有限公司內,7輛載有200餘噸和田白條鴨的冷鏈物流車整齊排列,緩緩駛出奔赴安徽。7輛載有200餘噸和田白條鴨的冷鏈物流車正在等待發車。
  • 鐵路幫扶「火車頭」 幸福和田有奔頭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新疆和田縣的12個村,派出的駐村工作隊興辦以「火車頭」命名的企業,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去年,這12個村全部脫貧「摘帽」。(經濟日報4月14日)「爬山越嶺要互助,生產製作須齊心」。
  • 從「輸血」到「造血」,東莞援疆交一份滿意答卷
    多年來,廣東援疆資金一直有力地支撐著師市的產業配套建設,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和聚集。2020年,「工作隊」共安排援疆資金22958.6萬元用於扶持受援地產業發展和促進就業(佔年度計劃援疆資金28.67%)。截至12月底,援疆資金已100%撥付,計劃項目已100%完成。
  • 中國最勞道的夜市「和田夜市」,將落戶烏魯木齊火車西站附近!不僅...
    散發著香味的烤蛋滋滋冒油的紅柳烤肉香甜的酸奶粽子原汁原味的新疆歌舞……(遊客在和田夜市觀看歌舞表演)新疆日報記者崔志堅攝赫赫有名的「和田夜市」即將落戶烏魯木齊預計10月烏市市民就能在家門口品嘗到地道的和田美食了資料圖片記者從和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8月26日,負責管理運營「和田夜市」的新疆鼎玉天成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與新疆新商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和田夜市」項目合作戰略框架協議》,這標誌著「和田夜市」落戶烏魯木齊項目正式啟動。
  • 以3年援建60個民生類項目、招商引資90億元為目標——奎屯河畔 徐州援疆在行動
    重點解決就業就學就醫等民生實事,配套建設部分幼兒園和社區服務中心,新上一批壯大產業擴大就業的項目,改造提升農牧民生產生活環境等。徐州援疆工作組把任務和措施落實到每個時間節點、每個責任人,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強化監管,牢固樹立精品意識,高標準實施質量管控,全力爭創「天山杯」和「揚子杯」,努力把每一個援疆項目建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暖心工程,彰顯徐州速度,打響徐州援建品牌。
  • 學生們喜歡的大哥哥 ——記天津援疆教師李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