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分享嘉賓是:
賈淑鈺 - 翻譯專業
距離 2020 考研已經過了大半年的時間 ,雖然備考細節在我記憶裡略有模糊 , 但是期間的經歷 、收穫和心得卻將伴隨我很久的時間。回想這段時間的經歷,仍然感覺能成功上岸與我而言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我願意把自己的經歷與大家分享。
簡單說明自己的情況:本科專業為英語翻譯,上岸北京外國大學高級為英語翻譯,上岸北京外國大學高級學院同聲傳譯方向,初試總分不高,複試第四最終上岸。
註:以下是我個人在複習過程中的時間安排和資料,但是每個人情況都有所不同 ,僅供大家參考吧 ~
初試有四個科目,按照時間排序分別為:(101)思想政治理論,(211)翻譯碩士英語,(357)英語翻譯基礎,(48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複習時間:2019年7月開始複習知識,11月開始集中刷題
複習資料:
徐濤網課
中公教育
《肖秀榮考研政治1000題》
《肖四肖八考前衝刺》
《考研政治》APP
思想政治分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思想政治修養四大板塊,每個版塊有不同的複習策略。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要需要理解,不同原理之間的關係要能夠清楚區分,這一部分我主要是跟著徐濤老師的網課進行學習的,內容梳理比較清楚;毛澤東思想概論和中國近代史綱要兩個板塊可以一起複習,按照時間線的順序梳理,和高中中國近代史部分比較相似,學校請了中公教育在周末開設考研班,考研班老師的梳理對這部分的記憶幫助非常大;思想政治修養就比較像常識題,只要三觀正,答題一般問題不大。由於我自己複試的時間比較緊張,《肖秀榮1000題》我只做了選擇題部分,《肖四肖八》要完整過一遍,特別要注重分析參考答案中的大題答題思路,一般都是有套路的。如果想要利用閒暇時間加強選擇題的話,可以使用
《考研政治》APP,題見多了,錯的就少了。
翻譯碩士英語我這次也翻車了,不過還好過了單科線,我自己在這個科目可以分享的經驗也不多,就把可參考的資料貼出來吧。
由於北外是自主命題,翻譯碩士英語和考研英語非常不一樣,而且北外在19年11月公布題型大改,準備難度也增大了不少。下面是20考研英語的題型:
一、 詞彙和英文術語填空(30分)
1、 單詞填空:挖空文章中部分單詞,無提示填空(20分)
2、 英文術語填空:給出概念定義,考生寫出概念(10分)
二、 閱讀理解和翻譯(30分)
三、 英語表達(40分)
1、 英文句子改錯(10分)
2、 英文作文(15分)
3、 編寫英文摘要(15分)
翻譯、寫作業摘要是平時訓練就很多的內容,難點就在於術語填空和改錯,這部分非常側重對知識的考察,北外知識性的考察主要集中於:聯合國、政治、經濟、法律,以及少量的科技和外交。
建議參考資料:
北外每年公布的參考書目
《中式英語之鑑》
《我可能學的是假英語I》
《我可能學的是假英語II》
複習時間:19年1月起:中英詞條互譯;19年9月起:篇章翻譯題型:
1、 中英詞條互譯(30分)
2、 篇章翻譯(120分)
這一部分不僅考察翻譯能力,也很注重對知識的要求,30分的術語翻譯(中英各15分)大部分是英文縮寫、英語日常用語、金融、醫療、時事熱點詞彙,也會出現往年真題。以下是我針對術語翻譯使用過的參考資料:
國際組織縮寫
《經濟學人》
GRE詞彙(多人推薦)
北外推薦書目
歷年真題
China Daily熱詞
《北京周報》詞條
政府工作報告雙語
兩會報告
之後是篇章翻譯,在篇章翻譯方面,北外偏好文化和歷史類的文章。20考研英譯中的文章是關於羅馬帝國基督化和東西羅馬帝國分裂的,中間出現較多人名和地名,熟悉歷史背景的話,翻譯準確的優勢更大。中譯英的文章討論了「仁」
思想自古至近代的演變,出現了很多古文原句,難點在於準確的理解和表情達意。
參考書目:
往年真題
平時上課練習作業
《英漢翻譯簡明教程》
《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個人建議:
1. 勤練習,保持手感,我從19年9月份開始,保持兩天一篇,中英交替
2. 仔細分析,最好找到帶範文和分析的材料進行練習,參考外界的意見很重要
3. 最好手寫,免得考場上提筆忘字。
複習時間:2019年7月起:百科知識;2019年10月起:漢語寫作題型:
1. 百科詞條(50分)
2. 寫作(議論文、應用文各一篇)(100分)
百科詞條的工程量非常大,我個人整理了一個8萬字的文檔,在考試時只有一個人名的詞條不會寫(當時盲猜了諾獎得主),自我感覺準備越多,分數越高。
這部分建議先對北外歷年的百科真題進行歸類總結,從中可以明顯看出
北外的偏好,下表是我對2012—2018年北外所有百科詞條進行的分類匯總,按照考察類別和頻率進行排序:
從中可看出北外非常偏愛中國古代文學藝術、西方文學藝術、政治/國際組織縮寫、宗教、地理、經濟和中國歷史,而且會考到不少的往年真題。接下來可以按照這樣的分類方式,對新收集到的詞條進行整理,記憶效果會更好。
參考資料:
漢語寫作分為議論文和應用文兩個部分,議論文和高考作文比較相似,應用文主要重視格式和必要的內容,
參考資料:
20 年考研的複試比較特殊,遠程網絡複試,考慮到網絡不穩定和收音不清楚等諸多因素,高翻今年的複試簡化了很多。以下是20年的複試流程(同往年相比,省去了筆試,只留面試):時長:每人20分鐘。
內容:中文演講:1.5分鐘準備,2分鐘演講,全英文問答;英文演講流程同上。
我這次抽到的兩個題目分別是「義大利」和「stimulus package」,自我感覺發揮非常一般,複試結束之後一度以為要二戰。但是略微可以提出一些小建議:
1. 儘量結合事實,越多越好,但不能亂編;
2. 要多關注最新的政策變動,和國際大事,老師可能會問到細節,或者讓你舉例;
3. 不知道的時候坦然承認就好,一個人知識有短板很正常,老師們也都理解,面試主要還是綜合能力和應變能力;
4. 在問答的時候可以簡單甩包袱,如果成功把面試官逗笑了,你的印象分
會上去很多。但今年這種形式很特殊,明年很大程度上不會延續,很可能還是考察往年的各種題型,如視譯、源語複述、交傳、即興演講和問答,在準備複試的時候各種形式最好都兼顧。
1. 北外非常注重對知識的考察(初試&複試);
2. 對語言的運用能力,理解能力;
3. 考察側重點非常明顯:政治性強,經濟,中西方歷史,傳統思想與文化,時事熱點等;
4. 複習時和考試時的心態非常重要,堅持下來,保持心態穩定,就成功了一半。
官網: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招生;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公眾號:外語考研聯盟;北外翻譯碩士考研;北外考研北鼎教育
微博:北外超話;北外集思廣益;北外高翻GSTI校友唯真社等
官網:China Daily
公眾號:英文巴士;303自習室,LearnAndRecord;CHINADAILY;CNN每日更新;央視新聞;TheOneInterpreting口譯圈
APP:人民日報客戶端;參考消息;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最難的地方在於怎樣在漫長而單調的學習中堅持下來,怎樣以最穩定的心態參與最後那場大考。不管最後結果如何,至少要讓自己不留遺憾。最後祝大家逢考必過,全都順利上岸!
- END -
排版:小五
審核:Co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