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往徵服者之路:漢尼拔經典戰役之坎尼會戰復盤(四)
而更早的,在大西庇阿的父親和叔父殞命於上貝蒂斯之戰後,接手指揮權的L·Marcius就曾在戰鬥中展現出類似於步兵大隊時代的步兵戰術(較大尺度上的棋盤陣),一般認為,最早的步兵大隊甚至有可能由上述的西庇阿兄弟發明。
-
坎尼會戰,名將漢尼拔是如何打出這場經典殲滅戰的?
坎尼會戰,發生於公元前216年,是迦太基主帥漢尼拔對羅馬軍隊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世界戰爭史上一次經典的殲滅戰。這場戰役中,漢尼拔率3萬3千名士兵在冬季翻越阿爾卑斯山脈,進入義大利境內,隨後在坎尼城與8萬7千人的羅馬軍團相遇,雙方展開激戰,漢尼拔以損失1萬六千人的代價,擊敗了羅馬軍團,殲滅7萬8千人,直到今天,仍被譽為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戰役之一。
-
坎尼會戰,奠定漢尼拔歐洲四大統帥的成名之戰!
坎尼會戰,發生於公元前216年,是迦太基主帥漢尼拔對羅馬軍隊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世界戰爭史上一次經典的殲滅戰。這場戰役中,漢尼拔率3萬3千名士兵在冬季翻越阿爾卑斯山脈,進入義大利境內,隨後在坎尼城與8萬7千人的羅馬軍團相遇,雙方展開激戰,漢尼拔以損失1萬六千人的代價,擊敗了羅馬軍團,殲滅7萬8千人。
-
坎尼會戰為何會演變成以少屠多的戰役?
發生在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會戰在歐洲歷史乃至世界戰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這場戰鬥的戰術思想和指揮藝術仍舊是軍事家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戰例。坎尼之戰是歷史上許多以少勝多的精彩戰例之一,但這場戰爭與大部分利用客觀條件進行運動作戰取勝有所不同。
-
迦太基人的璀璨之星——漢尼拔
北非古國 迦太基在漢尼拔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迦太基的一名將軍哈米爾卡.巴卡就帶著他遠離故土到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地區)。漢尼拔的父親在伊比利亞半島開闢新基地的戰略思想很有遠見,因此漢尼拔受其父親的影響軍事戰略才能也是出類拔萃,他的父親更是讓他要一生為迦太基而戰,並且在祭壇之下發了毒誓:「一生與羅馬人為敵。」(頗有些宋代嶽飛精忠報國的氣勢),可見漢尼拔從小接手的就是要與羅馬作戰的軍事教育,也可以說他是天生的戰士。
-
《全面戰爭:競技場》坎尼會戰老兵怎麼樣 屬性圖鑑介紹
導 讀 全面戰爭競技場特雷比亞會戰老兵怎麼樣?
-
「一生只敗一仗」的漢尼拔,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次戰敗!
第二次布匿戰爭,又被稱為漢尼拔戰爭。對於羅馬人來說,這長達16年的戰爭,最大的敵人就是迦太基「戰神」漢尼拔。 我們今天試著聊一聊,漢尼拔為什麼沒有打贏羅馬?
-
漢尼拔的悲劇和迦太基的沒落
這樣的框架影響深遠,美國參議院Senate就源自羅馬時期的元老院,國會山(Capitol Hill)來源於代表古羅馬政治中心的山丘。 可以說,那時的羅馬就如同現在的美國。它擁有強大的軍團組織,不斷擾亂地中海的商業活動,阻斷交通路線,逼迫迦太基籤訂貿易協定,並且搶奪了物產豐富的西西里島。
-
扎瑪戰役,羅馬決勝的關鍵之戰,迦太基強國之夢的最後掙扎
兩者之間進行了將近一個世紀之久的戰爭,因為羅馬稱當時的迦太基人為布匿庫斯,故將這一場長達將近一百年的戰爭稱為布匿戰爭。布匿戰爭分為三個階段,分別被稱為第一次布匿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以及第三次布匿戰爭。扎瑪戰役發生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成為影響羅馬人結局的關鍵戰役,也是迦太基強國之夢的最後掙扎。
-
你可以不知道迦太基,但你必須要知道漢尼拔?
說到漢尼拔,大部分年輕人想到的,肯定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所製作電影中的變態殺人魔(該片異常變態,不推薦觀看)。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電影裡面的那個變態漢尼拔,而是古羅馬時期北非不太知名國家------迦太基的國王漢尼拔一世。
-
戰略之父-漢尼拔.巴卡
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前241年) 在平定南部西部(拿下了西西里和撒丁),東部(以利亞人的海盜集團)後,羅馬決定要處理一下北邊邊境的安全問題。 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9-前201年) 之前說了第二次布匿戰爭自漢尼拔出生就已經埋下了導火索,而這個導火索最終在漢尼拔26歲的時候點燃了。事情的直接起因是哈米爾卡的女婿在西班牙遇害,於是一把手的位置的重擔直接落在了漢尼拔身上。此時的漢尼拔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已經為日後創造無人能及的歷史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
馬拉松戰役
但在馬拉松戰役中,因希臘聯軍利用緊貼兩翼沼澤的有利地形布陣,使得波斯騎兵無法通過側翼迂迴到希臘軍隊側後方。希臘聯軍當時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精兵和著名的希臘長矛密集陣戰術(Phalanx)(希臘方陣)。希臘軍隊的這種重裝步兵(Hoplite)的裝備包括青銅打造的頭盔、胸甲和肩甲,軀幹的其他部位著鱗片甲。尤其一面淺碟形圓盾直徑約1米,表面是一層青銅蒙皮,這可以形成非常好的防護。
-
力敵強敵漢尼拔的羅馬群英
此後,漢尼拔以2萬6千人左右的部隊,通過四場主要戰役,即提契諾戰役、特雷比亞戰役、特拉西梅諾戰役以及坎尼戰役,粉碎了當時羅馬共和國寶貴的有生力量,將羅馬人的大本營、義大利半島的力量對比一下逆轉。而對於心腹大患、聯軍核心的漢尼拔,羅馬人必須對其保持防守態勢,同時又不能與其正面決戰。羅馬共和國史上最艱難的防禦戰役開始了。
-
《沉默的羔羊》中的經典形象,漢尼拔
這種近似跨越物種的高高在上與冷漠,是漢尼拔的特徽。漢尼拔對待斯塔林的態度就如同小說裡暗示的那樣,很多人奇怪,為什麼漢尼拔對斯塔林青眼有加,也包括斯塔林的上司,克勞福德,雖然他有意讓斯塔林接近漢尼拔,但那是有病亂投醫,他根本不相信會有什麼效果,只是突發奇想的試一下。
-
學者:淮海戰役,徐蚌會戰,哪個更準確?
而淮海戰役呢?一直到華野主力南下隴海路開始捕擊黃百韜兵團的11月5日(也就是淮海戰役正式開始的始點),統帥部也好,中野、華野首長也好,都還沒能確定與徐州劉峙集團「決戰」的決心——戰役的設想也僅僅是殲劉峙集團三分之一左右。
-
EVE:彪炳遊戲史冊的"49會戰",千人規模百萬戰損的戰役
EVE:彪炳遊戲史冊的"49會戰",千人規模百萬戰損的戰役 2020-04-27 21:59 碎碎念工坊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