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你的反應決定他一生

2020-08-29 皮特老師科學育兒

今天你接到了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你家小朋友在幼兒園揍了另一個小朋友。具體原因不詳,大概就是因為搶玩具的事,反正就是把另外一個小朋友打哭了。



你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正面管教》裡提到了一個溝通方法:贏得與孩子合作的的四個步驟:

1、表達出對於孩子的理解

一定要向孩子確認你的理解是對的,例:你說你打了你旁邊的小朋友是因為他搶了你的玩具,所以你很生氣對不對?

2、表達出你對孩子的同情

注意是同情,而不是寬恕,同情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已經原諒了他的行為,如果你告訴孩子你也有類似的經歷效果會更好。

例:你知道嗎?爸爸曾經也因為和別人搶玩具打過架呢!我覺得你當時因為玩具被拿走這件事一定很憤怒吧?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如果家長真誠而友善的進行了前面兩步,孩子現在應該願意聽你說話了。

例:爸爸覺得雖然你當時很生氣,但是你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還是不恰當的,因為我們之前就約定過,不許用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你犯錯的時候我也沒有打過你對不對?

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問一問孩子對於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的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小朋友還小,家長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議。耐心的溝通,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例:那你覺得這件事你怎麼處理會更好呢?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跟他溝通,告訴他你正在玩的玩具,他不可以直接搶走,如果他還是不給你,你還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


小朋友能從上面這一系列的對話中學到什麼呢?

共情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承擔責任,傾聽的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能力。

最最最重要的是,小朋友能夠感受到爸爸對於他是無條件支持的,爸爸在幫助他,在教他解決問題。

如果你用指責、羞辱、說教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孩子能學到什麼呢?

是疏遠、敵意、憤怒,甚至孩子會感受自己是一個不好的人。

久而久之,孩子遇到了事還會向你尋求幫助嗎?

經常有孩子在青春期的家長抱怨說孩子不和自己溝通,叛逆。

不是孩子不溝通,而是孩子知道,向家長求助只會讓自己感覺更差。

我們跟孩子的每一次對話,你可以把它當做一次敷衍,一次下一秒就要起效的恐嚇,也可以把它變成一堂有價值的人生課。



與各位家長共勉。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他的未來的方向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關鍵。如果父母對孩子犯的錯不以為然,會讓孩子更肆無忌憚,甚至扭曲孩子的是非觀。所以,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學區房,更不是先天的智商,是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01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句話會說什麼?
  • 孩子犯錯後,你的態度決定他的未來
    很多時候,我們責備孩子,並不是因為孩子有多不好,或做錯了什麼,只是因為孩子沒讓大人「順心」。 父母想要孩子好,卻總是以「指責」的態度,打擊的言語: 「就是因為你不努力」; 「就是因為你不按爸媽的話去做」; 「就是因為你太馬虎」 ;…………可在這樣的嘮叨、批評、指責之下,孩子就真的會變好嗎? 氣象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蝴蝶效應」,指的是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也能引發巨大的反應。
  • 孩子犯錯後,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小傢伙一下子往角落裡縮,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朋友的高聲尖叫:你這是屁股又癢了是吧?讓你好好吃飯你偏不,現在撒的哪都是,不打你就記不住!我趕緊勸住她,她氣呼呼地懲罰陽陽不能吃東西。陽陽只得可憐地躲到一邊。
  • 孩子犯錯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面對孩子這種「屢教不改」的精神勁頭,最為考驗的應該就是家長的自我修養。家長們可能會覺得:我在外面修養可好了,從不會歇斯底裡的咆哮,可一面對孩子的種種,橫眉冷對、怒目而視、叨叨叨叨……一發而不可收拾。其結果呢,父母「肺都氣炸」,孩子只記住了你勃然大怒的形象,瞬間都忘記了自己是誰,在哪,發生了什麼,更別說要改正錯誤了。最後雙方都筋疲力盡,不歡而散,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
  • 孩子犯錯時 聰明家長這樣教育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犯錯了,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當眾打罵一頓,把孩子打得大哭,巴拉巴拉教育了一番,等會孩子哭停了就又好聲好氣地哄。  孩子犯錯,爸爸媽媽適當懲罰沒毛病,但是當眾懲罰該不該呢?PCbaby首席育兒導師凌燕子強烈表示:不建議!因為雖然當眾打罵教育,孩子會害怕收斂,但是隨著而來的是負面影響可能會跟隨孩子一生。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影響孩子的一生
    都說帶娃就是不斷升級打怪的過程,而孩子發脾氣,則是育兒路上最令人棘手的一個大怪。蒙臺梭利說過: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但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看來孩子生氣時,我們的所作所為事關孩子一生的幸福。
  • 當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家長對待孩子犯錯時的反應通常分為兩類:■ 「玻璃心」型,見不得孩子犯錯,情緒容易失控,不能冷靜下來處理問題,只是從表面上呵斥或責備孩子,簡單粗暴;■ 「老好人」型,不能正確看待每一種錯誤的輕重和性質,沒有原則和規矩,笑一笑就過去了。不恰當的方式將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性格塑造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 寶寶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會決定他(她)一生的情商
    導讀:寶寶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會決定他(她)一生的情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會決定他(她)一生的情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錯,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尚未發育完全,心智不夠成熟時,無可避免的會犯各種錯誤,而父母對孩子犯錯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父母需要學會這些做法:傾聽孩子的想法部分父母在孩子犯錯後,會不分青紅皂白臭罵甚至痛打一頓孩子,當時覺得很解氣,但是對孩子的成長傷害大於錯誤本身。
  • 從「正面管教」深度分析:孩子犯錯後,父母第一反應決定他的一生
    我耐心地告訴他:「你的解題思路很棒,看來是經過你仔細思考過的。可是,不知道你自己是否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你好像看錯了一個數字。我建議你從頭至尾再仔細的算一遍。」這一次,不到三分鐘,他就把答案找出來了,看著他興高採烈的樣子,我及時給孩子來一次鼓勵:「真棒,這次是你自己獨立做出來的哦,看到了嗎,有些題根本就是同一個類型的,你花了時間找一找,想一想,又對比了一下,是不是答案很快就出來了?」
  • 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霍思燕的做法堪稱教科書級
    文丨木棉媽媽在孩子的成長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當孩子犯錯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前幾天霍思燕又上熱搜了,這次是因為她跟兒子嗯哼,視頻中霍思燕讓兒子去買冰美式,結果兒子買回來的是熱美式。可能大多數父母第一反應就是:怎麼買錯啦?媽媽不是讓你買冰的嗎?
  • 3歲男童摳壞幼兒園牆壁被勸退:孩子犯錯,你的態度影響他的一生
    勸退孩子太過了。也有的認為家長用錢來解決問題的做法不妥,不是什麼都能用錢來解決。孩子摳壞牆壁,的確是件小事,但被幼兒園勸退,在孩子的整個成長路上,都算是件大事。孩子犯錯,家長的態度和做法或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犯錯時,你的第一句話至關重要!
    孩子犯錯了,第一句話你會說什麼?你恐怕永遠也想不到,你帶著情緒下的斥責,謾罵,諷刺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直到有一天,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們弱小的身體。去年,一名九歲孩子跳樓自殺身亡,他留下一封簡短的遺書告訴奶奶:我不小心把學校玻璃打破了,我知道事情做錯了,我選擇跳樓謝罪。
  • 毀掉一個孩子,別讓他犯錯就好了,智慧媽媽這樣做,接住孩子犯錯
    只有我們允許孩子犯錯,孩子才會有成功的機會,才有可能成功。,改變對犯錯的認知和反應。黃靜潔在《學習的格局》書中講道,有一次去小兒子學校開家長會,被孩子告知體育成績只有C,問及原因時,孩子說不喜歡體育老師。
  •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了他的情商
    所以,很多人拿「孩子發過的脾氣」是不當回事的。 比如,有的時候,孩子正在氣頭上,你轉移注意力之後,他情緒已經平和了,你覺得沒必要再談了。比如,超市裡非要買類似的玩具,你拒絕,他大哭,哭完不再接著要了,你覺得事情不都解決了。
  • 孩子犯錯時,你的第一句話至關重要
    作者:林林老師 來源:家長幫孩子犯錯了,第一句話你會說什麼?你恐怕永遠也想不到,你帶著情緒下的斥責,謾罵,諷刺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直到有一天,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們弱小的身體。這張滿是錯別字的紙條足以說明這個孩子的稚嫩,沒有人能想像他拿起筆寫下這封「遺書」時,是怎樣的心情。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孩子的心中,撞碎一塊玻璃要受到的「懲罰」,竟然戰勝了從17樓一躍而下的勇氣!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2018年6月,北京大興區某小區一位八歲單親男孩跳樓,原因是沒趕上校車被爸爸罵了。
  • 孩子犯錯時,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
    在他小的時候,也打碎過碗,我記得那時候自己反應還要好一些。沒有生氣,也沒有嚇到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去溝通。就好像前面他打破碗時,我的反應為什麼是那樣。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有責任來引導教育孩子。但是,父母也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記得不要去指責、否定地評價孩子。
  • 李玫瑾直言:孩子犯錯時不要對他大吼大叫,你可以假裝「看不見」
    我們可以把兒童身心成長的過程看成不斷犯錯和不斷改正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在成長中,不能沒有錯誤。因此,當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誤時,要當作這是孩子成長的機會,錯失了機會,就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有些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大喊大叫,不但氣壞了自己,還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 孩子犯錯時,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時機?
    在他小的時候,也打碎過碗,我記得那時候自己反應還要好一些。沒有生氣,也沒有嚇到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可以換一種方式去溝通。就好像前面他打破碗時,我的反應為什麼是那樣。但是我還是接納了自己的這種情緒。因為我沒有責罵孩子,我沒必要內疚。
  • 當孩子犯錯後,父母的第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受益匪淺)
    家長對待孩子犯錯時的反應通常分為兩類:■ 「玻璃心」型,見不得孩子犯錯,情緒容易失控,不能冷靜下來處理問題,只是從表面上呵斥或責備孩子父母不妨試試這樣做: 孩子犯錯,不要批評只要八句話就搞定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決問題,更多地取決於他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而孩子的經歷往往也取決於父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出現問題不要著急幫孩子去解決,而要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