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小孩和家長能減負嗎?

2020-09-09 青陸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目的是給幼兒園的孩子「減負」。內容和初衷都是很好的。但最終結果很大可能會失敗。孩子和家長們的壓力肯定是越」減」越大。

相關的措施基本上與之前給中小學生減負的做法無異。從自查到摸排,從「堅決糾正」到「專項督查」,這些做法在給中小學生減負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效果令人不敢恭維。

除非把學而思和卓越等所有的教育培訓機構都禁止了,否則我看不到任何給孩子和家長減負的可能。

某些提供決策支持的專家團隊背後是不是都是有教育資本集團的影子呢。

快樂教育就是當代的愚民政策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西方國家的快樂教育是用來實現階級的固化陰謀。

鄭思奮在2002年出版的一本平平無奇的書,書的名字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相信整個中國沒有幾個人看過這本書,但教育資本集團卻讓全國的家長的知道了這本書的書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每個家長都無法擺脫的囚徒困境。

你不跑,不代表其他的孩子都在玩耍。社會現實根本不容得你慢慢來,我們每個人都是給逼著快跑成長的。

現在不斷給公立學校減負,而社會卻不斷的給家長加壓。家長不得不付出高額的費用去購買教育培訓服務。最終的贏家無疑就是各類培訓機構。

家長為什麼會對孩子進行的超前教育?因為每個家長知道一定會有其他家長會給小孩做超前教育的。這比單純囚徒困境要更可怕,每個家長要博弈的不是另外一個家長,而是社會上一半的家長。如果博弈失敗了,後果誰都承受不了。

除了幼兒園的超前教育在外,很多措施都有一個謎一樣的特點,那就是出發點是好的,但社會上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是對著幹的,比如素質教育。關鍵在於只約束公立學校,而對社會上的教育培訓機構卻放任自流。

目前在教育培訓行業已經形成了一批資本巨頭。這些利益集團又用重金把教育行業的專家學者聚攏起來,為其搖旗吶喊。

在教育行業的各個領域看到許許多多專家大談各種教育理論,一副憂國憂民、一切為了孩子的樣子。不少人曾經給這些專家蒙蔽過。現在很多人知道,大部分專家,嘴裡講的是主義,心裡想的全是生意,所謀劃的就是他所代言的教育集團的生意。

我認識不少教育行業的專家,當然不否定這些專家的專業水平都很高。其中有個省級英語課題的專家,住著半山獨棟別墅,花7-8萬去南極洲旅遊眼睛都不眨一下。當然啦,這些收入都是合法的。在各種政策下合法做生意,收入當然是合法的。但這些政策都有這些專家學者在推動。

整個教育行業,除了這些專家,不知道誕生了多少財務自由的富翁。教育服務支出已經成為壓垮城市中產階級的重要因素。

相關部門在義務教育階段不斷地減負,把小孩推向校外培訓機構。無法支付昂貴教育培訓費用的中低收入民眾的小孩將逐步喪失向上躍升階層的機會,社會的階層將會進一步固化。最終需要整個社會為之付出代價!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家長:逼孩子上課外班
    今天,教育部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想要為疲憊的孩子們減負。沒想到被家長們痛批,家長認為:這是在逼孩子上課外班!孩子們普遍面臨超前學習的情況,教育部門推出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這條政策,幫助孩子減負。但是效果如何呢?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少學生和家長就栽上這上面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這個規定存在很多年了。應該說,這個規定,執行得很不好。可以說,提起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少學生和家長可謂是有切膚之痛,甚至可以說,不少學生和家長就栽上這上面。雖然,老早就有規定,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什麼是幼兒園的教育的內容,什麼是小學的教育內容,並沒有截然分明的分界線。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卻愁壞了父母,對孩子而言是減壓?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雞娃」家長再次出動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這條新聞你看到了嗎?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有關幼兒園重要通知:不得教授學生小學內容,家長對此爭議很大
    現在很多的幼兒園為了讓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可以在上學之後更好的適應和接受小學的內容,已經在早早就開設小學相關的教育內容了,但是現在很多的孩子還沒有更好的接受能力,可以更好的適應這樣的小學教育內容。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兒園不能教授學生小學內容,家長表示很難接受
  • 教育部新政草案: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網友熱議
    另外還指出幼兒園不得使用教科書,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組織學前兒童參與商業性活動、競賽類活動和其他違背學前兒童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草案出臺後,在網上迅速引起了熱議,畢竟事關每個學齡前孩子教育大事。這裡面有兩個重要信息是家長們關心的。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課程,小學能做到零基礎教學嗎,最終誰來買單
    超前教育,在目前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且這個現象已經蔓延到幼兒教學。幼兒園教小學學習內容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甚至有的幼兒園小朋友的知識,已經足以應付小學二年級的期末考試了。近日,《學前教育法草案(意見徵集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那幼兒園該教啥?家長能自己教嗎?
    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明確提出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但是並沒有提出「家長不可以自己教孩子」,所以家長還是可以教導孩子小學的教學內容的,家長不需要擔心孩子上小學的時候跟不上。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家長為什麼同意,幼兒園能認可麼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那麼這個所謂的公開徵求意見稿是在徵求誰的意見,是徵求家長的意見,還是幼兒園的意見呢?後面還有10多年你就敢肯定你孩子贏在起跑線就贏得了最後嗎?所以可以的話,最好還是選擇公立幼兒園比較好。網友的這段話反映了持贊成意見家長的想法!而持有反對意見的家長反對在什麼地方呢?在這裡出現一個問題是家長不得不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
  •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幼兒園不得考試,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組織學前類競賽活動《徵求稿》包括9章75條,內容涉及了幼兒園的規劃與舉辦、保育與教育、學前兒童、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等多個方面。學前兒童章節明確,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接受學前教育,除必要的身體健康檢查外,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只能讀幼兒園快樂,讀小學焦慮?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認為這和實際情況出入很大,一年級對於孩子而言是有要求的,如果幼兒園不教任何小學內容,沒有任何過度,很可能會跟不上進度。
  • 教育部: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徵求意見稿》分為總則、學前兒童、幼兒園的規劃與舉辦、保育與教育、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管理與監督、投入與保障、法律責任、附則等九個章節草案中提到,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接受學前教育,除必要的身體健康檢查外,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擬立法,家長的「搶跑」焦慮究竟
    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明確提出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等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該話題很快衝上微博熱搜前三名。天目新聞記者了解到,教育部早在前幾年就發文要求不允許幼兒園教授小學內容,各地教育部門也都發布過關於做好「幼小銜接」教育的指導意見,其中也都有提及到類似要求。
  • 幼兒園禁止教小學教育內容,現在的家長太難了
    學前教育法草案徵取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確實,現在的小孩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小學的內容,背詩,學拼音,學寫字。每天回家都有作業需要做。這就導致了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早的讓孩子補課,學習,卻失去了這個年紀應該有的童真和自由。小學教育也會基於幼兒園學過而提高難度,現在很多小孩都要做作業到很晚,家長也在邊上陪著,孩子學習不好也會被學校責罵,把小孩學習不好的問題全部推到家長的身上。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幼師、家長心情複雜:學還是不學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此消息一出瞬間引起幼兒園和家長的強烈反應,首先因自己所在的是一家公辦幼兒園,關於科學的幼小銜接和禁止「小學化」、「超前教育」就像教師的師德一樣,深深烙在我們的腦海中,也有家長抱怨說現在的公辦幼兒園都不教知識,孩子一天就玩,這樣上小學能跟得上嗎?
  • 教育部徵集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網友「炸鍋」了
    於是有了這樣的基礎作為鋪墊,當他們正式上小學時就會顯得輕鬆很多。有一就有二,當部分幼兒園選擇搶跑式教育時,其他幼兒園又怎麼能不動心?教育部徵集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9月7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針對學前教育方方面面列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劃和要求,草案很細,在這兒就不一一列舉了。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或寫入法律
    前幾天,一則「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的出現引起了家長群的集體震蕩。⬇老師授課發現大部分孩子都學過,加快學習進度⬇家長擔心孩子跟不上老師的進度,瘋狂報輔導班⬇老師教課,發現以往的疑點難點,孩子都能很快掌握,提升教學難度⬇家長為了趕上課堂的教學內容,繼續給孩子報輔導班看到這裡,你發現了嗎?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知識,家長:這是要把孩子都趕到補習班?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這個建議其實不新鮮,在有的地方,已經試驗了兩三年了,可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也因為如此,這次的徵求意見稿一出臺,歡呼或者說點讚的網友並不多。因為,這其實跟以前的各項「減負」政策一脈相承。
  • 學前教育立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
    《徵求意見稿》明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對此,家長和老師怎麼看呢?家長:其實我也贊同這個觀點,因為我覺得小孩子在幼兒階段,確實不應該學太多東西,應該讓他們在那裡以玩為主,在玩的過程中,適當地給他們開發一下大腦思維,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
  • 幼兒園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一味的減負,也會變成包袱
    在意見稿裡邊有諸多內容,不過網友們吵翻天,相對於爭議較大的就是其中一條規定是這樣的。「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減負的確是勢在必行,有些地方也確實不像話,給小小的孩子就大大的負擔,按理說在幼兒園,那就是玩的,培養興趣愛好,和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