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東北大醬蘸過的菜

2020-12-20 騰訊網

菜園子裡剛剛拔出來的小蔥,葉子嫩綠嫩綠的,散發著泥土的芬芳;勤快的女人三兩下剝去蔥皮,用水衝洗乾淨。再看,蔥葉上布滿了晶瑩剔透的小水珠兒,嬌嫩欲滴,模樣煞是可人…此時,桌上擺一小碗東北大醬,如果再來一塊白白胖胖的水豆腐,弄點香菜小白菜,拌著吃,蘸醬吃…這頓東北家常飯活活美死!

咋滴,你嫌棄?你肯定是沒來過黑土地的南方人,不了解「東北沙拉」的各種美好。

那個醬,它不一樣啊!

其實,東北誕生如此有特色的蘸醬菜,跟東北的大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東北的緯度和土壤非常適合產出優質大豆。經年累月下來,勤勞淳樸的東北人發明了多種大豆發酵制醬的方法。比如適合燉魚的豆瓣醬、適合蘸蔬菜吃的農家醬(也叫臭醬)等。在此基礎上,還衍生出了生醬、熟醬和辣醬等種種分類。這些醬的味道,在南方是做不出來的。

可以說,用東北大豆釀成的東北大醬,是蘸醬菜在東北大地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重要基石。

這裡需要附加一句,因為幾百年的流傳,蘸醬菜早已融入東北人的血液之中,加上近些年物資流通便捷,南方更多地採用了東北大豆原料和制醬技術,所以我們有時候吃到南方菜蘸南方醬,也能接受。這並不影響蘸醬菜的起源。

好了,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回想一下那些年,被東北大醬蘸過的菜吧…

第一類,爽口開胃型

這個類型裡包括黃瓜、各種蘿蔔、辣椒、大蔥小蔥、香菜、小白菜、生菜等。要麼清香怡人,要麼甘甜爽口,常常位列東北蘸醬菜的必選菜單;

第二類,豪放野味型

這個類型說的就是未經人工大面積栽培,野外自然生長的所謂野菜。比較常吃的是婆婆丁、曲麻菜(音)。如果你以為野菜很便宜那就想錯了,它們很貴,有時堪比肉價;

第三類,原湯化原食型

東北大醬屬豆製品,水豆腐、幹豆腐也是豆製品。水豆腐在東北可以拿來做成素有一清二白美譽的名菜:小蔥拌豆腐;幹豆腐可以單拿來蘸醬,更傳奇的吃法是切成塊,卷著蔥和香菜一起去蘸醬;

第四類,死去活來型

在東北,常把蘿蔔切成片再曬成蘿蔔乾,把大白菜凍透凍憋,上述兩樣經開水煮過之後,還是拿去蘸醬。被曬被凍又被煮,可謂死去活來了。雖然有煮水過程,但通常也歸為蘸醬菜,不算熟菜;

第五類,未能倖免型

韭菜、蒜苗、生茄子,酸菜心兒(每棵酸菜最裡層的部分)按說是不應該拿來蘸醬的,但也被蘸過了。就算是土生土長在東北,也有人不太習慣用這幾樣蘸醬吃,但有人偏愛這一口兒,吃得滿嘴香。

總體說來還要歸為那句老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有這句名言墊底,東北人愛吃蘸醬菜不是沒道理,南方人對蘸醬菜表示驚愕和不解也不是沒道理。不入其中,自然難解其味。中國很大,南北交融,才有機會慢慢體會對方特有的美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東北喜歡吃小蔥蘸大醬?
    東北人怎麼會那麼的喜歡吃小蔥沾大醬呢?可能去過東北的朋友就會明白,這種現象真的會讓你驚呆了,尤其是南方的朋友。究其原因,可以說很多,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東北的那一份大醬了。首先飲食習慣的形成與氣候特點有很大關係,一位東北的朋友自述他在廣東工作。
  •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
    南方媳婦嫁到東北後,才領略到大醬的魅力,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單位有個女同事,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來自江蘇南京,後在東北上大學,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就成了一個東北媳婦。作為南方人,在江浙一帶習慣了清淡口味的飲食,剛開始在東北學校還沒真正體驗到地道的東北風味,當嫁到東北後,才讓她體會到飲食上的差異,最讓她震驚的是,在東北的家庭餐桌上,頓頓都少不了東北大醬,可以說任何的蔬菜都可以蘸醬菜,以至於她說:給東北人一碗大醬,萬物皆可蘸醬吃!東北大醬是用黃豆製作的一種醬料,東北人的傳統美食,東北人做豆醬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特地道的東北大醬,鹹香四溢,說起蘸醬菜的特點,就一個字,野
    特地道的東北大醬,鹹香四溢,說起蘸醬菜的特點,就一個字,野春天,東北人最喜歡吃的蔬菜,比排骨還貴,還是非常受歡迎,春季,東北人最喜歡的菜,沒過於蘸醬菜了,東北人對它情有獨鍾,蘸醬菜是一道東北特色菜,無疑是東北菜中最簡單
  • 東北人最愛的大醬,蘸什麼都香!
    在咱東北地區,很多人的飲食一輩子都離不開大醬。有人說:「不吃大醬幹活都沒勁」。在咱們遼東地區加工大醬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滿族祖先靺鞨人製作大醬史書上有著詳實的文字記載。大醬製作周期很長,最少4個月,多則1年。
  • 原來寮國也有自創的「東北大醬」,啥都可以用來蘸醬生吃
    當年風靡一時的瑞典鯡魚罐頭,在我眼裡看來其實和咱們的蝦醬區別也不是很大,只不過是味道更濃鬱些而已,當網絡上的東北大醬在宣傳可以蘸任何東西吃的時候,我無意中發現了在寮國,也有屬於他們自創的「東北大醬」。一開始看到的這一大盆食材,我還以為這位寮國小哥是要在野外炒菜吃,不過當我看到那一條烤的略微有點焦糊的魚就知道,這件事並不簡單。
  • 東北蘸醬菜,一醬蘸天下
    要說把「刺身」吃得最明白的不是日本人,那得說是東北人開的先河!一個蘸醬菜,全整明白兒得!苦苣、香菜、大蔥、小蔥、尖椒、黃瓜、生菜、小蘿蔔、青蘿蔔、白菜芯、各種野菜都不在話下。蘸醬菜的醬可以是雞蛋炸醬,再講究點的肉沫炸醬,味道最竄的當屬農家大醬,聞著有點臭的農家大醬,佐餐起來最有味道!不要小瞧這東北大醬,那可是伴隨著很多東北人成長的見證,沒了它,生活貌似就缺少了滋味!南方人不怕東北人,唯獨害怕這道菜。
  • 東北人為什麼愛吃蘸醬菜,而南方人很少生吃蔬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一個硬道理,東北人吃生菜蘸大醬是有歷史的,大醬是滿族的傳統美食,東北人做大醬的歷史非常悠久,就連慈禧太后都愛吃這一口,一勺醬一盤生菜這是農村老太太的日常美食,祖祖輩輩就這麼流傳下來的口味。
  • 東北幾大特色:火鍋蘸麻醬、小蔥拌豆腐、大蔥蘸大醬、烤串配冰啤
    吃火鍋蘸麻醬。記得當時在東北初吃火鍋時,第一次吃羊肉蘸麻醬,剛開始聞到羊肉很不習慣,聞著麻醬也有一點不習慣,但還是學著東北人的樣涮了涮羊肉,蘸著麻醬吃了一口,結果放進嘴裡就感覺到味道奇怪難愛,甚至噁心倒胃,一下沒忍住趕緊吐垃圾桶了,以後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沒習慣吃火鍋蘸麻醬,並且基於對麻醬的不習慣,連帶涼皮、涼拌菜一概不喜歡。
  • 蘸醬菜,東北狠人的飲食崇拜
    這位來自象牙山村的無情朋克為我們揭開了東北蘸醬菜的神秘一角,別管今天劉能能不能,這菜不蘸醬肯定不行。蘸醬菜的氣質,像極了東北狠人的性格,簡單直給粗暴硬核。蘸醬菜大體上屬於東北菜分支裡的涼菜,顧名思義,生蔬菜蘸醬吃就完事了。一般分兩種,自己家的,飯店裡的。
  • 東北一碗醬能蘸二裡綠化帶,東北蘸醬菜就是這麼神奇,南方卻不吃
    有人說南方人吃的菜「少而精緻」,北方人吃的菜「多而粗狂」,所以南方菜也是最能代表中國菜走向世界。曾經的我,作為南方人,實在好奇,東北人為啥那麼喜歡吃蘸醬菜,生吃難道感覺不到像是在吃草嗎?尤其是大蔥與黃瓜,那可是他們必不可少的綠色。
  • 看看東北人都是怎麼吃大醬的,現在你該知道東北人根本離不開它
    那時候我們東北農村條件比較差,物質水平也比較匱乏。夏天還好一到冬天就慘了,只能是土豆子加大白菜翻來覆去的吃,頂多再加一個白菜變「變種」——酸菜。什麼煎炒燉炸滷燜的,統統是開玩笑的。不過無論是什麼季節,東北人都能將一種食物擺上餐桌——大醬。作為東北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大醬貫穿著整個東北菜的文化中。以前大醬的吃法就比較單一了,不是因為別的,因為那時候沒啥菜啊!
  • 蘸醬菜,為什麼在東北人愛好吃,而南方卻很少有人吃
    在東北除了豆類,芹菜,韭菜這類蔬菜外,什麼大蔥、小白菜、水蘿蔔、黃瓜、茄子等等,一切園蔬皆可蘸醬。而東北人的蘸醬菜讓南方的朋友目瞪口呆,對於東北人愛蘸醬菜及這個問題,南方的朋友一直都很好奇。東北大醬起源,據說東北醬的飲食習慣是南北戰爭遺留下來的,在南北戰爭期間,努爾哈赤用大醬來解決軍隊缺鹽的問題。參戰時,他總是讓大廚帶著大醬。後來,滿族人形成了習慣,而東北是滿族的發源地,東北人繼承了吃大醬的習慣,大醬從軍隊走到民間。
  • 東北的蘸醬菜到底有多野?
    飲食習俗奔放不羈,青菜蘸醬涮鍋子,燉熬燒烤都見長,尤其擅用生醬(大醬)。在清宮御膳中,作為皇帝后妃們自小就吃慣了的民族口味,蘸醬菜和各種野味、黏食餑餑都不會缺席。香煎粘豆包 | 拍攝 煎茶君以前東北春季有春荒,漫山遍野的山野菜剛好能拯救單調的飯桌,野菜鮮嫩,不必做過多處理,生吃就足夠了。
  • 東北美食蘸醬菜,減肥界的良心美食,甩掉蔬菜沙拉幾條街
    可能有小夥伴會問了,同樣都是從艱苦的年代中過來的,為啥就你們東北有蘸醬菜呢?那是因為中國不分東西南北都是用生水洗菜的吧,並且南方的水溫度高,水裡容易滋生細菌,菜在不衛生的水裡洗怎麼會幹淨,如果南方的人吃了蘸醬菜很容易就會拉肚子或者生病,所以南方都是把菜煮熟了吃。而北方冬天時天寒地凍,水的溫度很低,自然髒東西就會很少。
  • 東北人最愛的蘸醬菜,為什麼南方人不吃?知道原因我也吃不下
    蘸醬菜是東北的特有菜品,就是生吃蔬菜,然後蘸大醬,大醬可以是肉蘸,也可以是雞蛋蘸,菜可以是黃瓜、生菜等,必不可少的是大蔥。這種生吃的方式,身邊的南方朋友表示難以接受,因為南方人普遍愛吃熟食,大蔥也是作為輔料不會當菜直接吃。
  • 【巾幗帶貨幫】(十五)有一種美味,是東北大醬
    東北的傳統美食之一,小蔥蘸大醬,是東北人難以割捨的情懷。小編在東北長大的人都知道大醬,但是大醬的來歷,你知道麼?後來滿族入關,為了不忘老祖宗創業之艱難,便立下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在清宮御膳食中,常常要備有一碟生醬和蘸醬菜。清宮有名的「四大醬菜」,有「炒黃瓜醬、榛子醬、豌豆醬、胡蘿蔔醬」。在順治十年(1653年)又建立了酒醋房,設醬匠16名,專門製作宮中所用的清醬、面醬、豆醬、醬豆豉、醬黃瓜、醬茄子、醬蘿蔔、醬瓜條、醬冬瓜、醬糖蒜、醬紫薑、醬萵筍、醬苤藍、醬包瓜等各種醬和小菜。
  • 東北大醬拌菜做好了,來二兩小酒兒,解膩又解乏!
    東北四季分明,冬季尤為漫長,但是這並不影響東北人喜愛涼菜,特別是喝酒時,如果沒有一道涼菜,那就根本不是一個正宗的東北酒局,而且東北菜一向以大菜碼而聞名,來上一盤大拌菜,黃瓜拉皮,就能喝嗨了。千張在東北叫幹豆腐,東北的尖椒幹豆腐可是一道名菜,雖然其名聲不如鍋包肉、殺豬菜那麼有名,但絕對是出現最頻繁的東北菜,而在東北,幹豆腐做涼菜也是很出名的,紅油豆腐絲,板筋幹豆腐,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黃瓜同樣是東北涼菜的頭牌,來個拍黃瓜,來個人就能喝幾瓶,一道夏季,你看街邊的大排檔,桌桌都有黃瓜的身影,特別是黃瓜大拉皮,夏季吃最合適不過了。
  • 東北人為什麼愛吃蘸醬菜?祖先留下的味道
    東北人為什麼愛吃蘸醬菜、包菜?可以說東北黑土地養育人,也種出好菜,不僅有源自天成的田園蔬菜,還有味道絕美的大豆醬,這是祖先留下的味道,不吃蘸醬菜辜負大自然的饋贈。蘸醬菜不僅僅是東北人喜歡吃,南方朋友來瀋陽一樣愛吃,甜脆的黃瓜、香辣的菜椒、帶著戶外氣息的蘇子葉,含著露珠的小蔥,都是硬生生的美味。豆醬來自東北,東北獨有的非轉基因大豆,因為土地肥沃,大豆的味道特別香濃,通過晾曬得到的豆瓣醬,無需任何添加劑就能吃出來鮮香。
  • 田坤道|生吃蘸醬菜的東北人,比起精緻,更多的是豪放與自然
    小編昨晚吃蘸醬菜的時候突然有感而發,想帶大家更深一步地領略一下東北社會美食。東北的特色美食有很多,例如燒烤,冷麵,鍋包肉……但是大家卻忽略了最傳統的一道菜:東北蘸醬菜!!!蘸醬菜有種獨特的氣質,像極了東北人:簡單、粗暴。說到蘸醬菜的特點,就一個字,野!模樣野!一大盆青菜,紅紅綠綠的,新鮮且生嫩,還有著清水的水滴,在蘸醬菜面前就算是淑女也會丟了她那份矜持。
  • 東北菜的靈魂,就是這濃濃的大醬味兒
    醬大骨頭、燉魚、燉菜、蘸醬菜……東北人的餐桌,始終繚繞著這股醬香。畢竟,在東北人看來,沒有大醬的東北菜是沒有靈魂的。▍大醬對於東北人來說有多重要?▲餐桌上的很多菜,東北人都能用它來蘸大醬1926年,黑龍江的《雙城縣誌》稱:「又有豆醬,為家家四時必需之物。」早年間,東北農村人家,幾乎每家院子裡都會有一口醬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