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70大壽,飯後做了個荒唐決定,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

2020-12-22 思維導圖PPT乾貨分享

雖然是冬天,但在昆明,中午時分的氣溫都在20多度,太陽曬到身上,暖暖的,非常舒服。

吃過午飯,村裡的人就忙了起來,洗衣服的,打掃院落的,貼年畫的,眼看就要過年了,各家都在清理家務、準備過年,好不熱鬧。

張老爹家門前,已經停了好幾輛小轎車,是在外工作的兒子和他公司的同事來給他老人家過70大壽呢。

張老爹的老伴在幾年前一次趕集時被車撞了,由於肇事者逃跑了,流血過多撒手而去,留下張老爹孤零零的一個人,唯一的兒子,也在大學畢業後去了女朋友所在的城市安家,幾年都不回一次。

村裡有個殘疾的小夥,無法出去打工,看張老爹可憐,不時來幫著張老爹做點活計,陪老人聊聊天、熬個湯藥,慢慢的,老爹也就認下了這個乾兒子。

今天,是張老爹70歲的生日,兒子特意帶著公司的同事回來給老人祝壽。

隨著客人們陸續走進張老爹家,這個平時沉寂的小院也開始熱鬧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祝賀,張老爹堆著微笑,屋前屋後的招呼著客人,兒子卻和同事們打牌、聊天。

張老爹穿著兒子給他買的,那不合農村人風格的新潮衣裳,有點不習慣的在院子裡招呼客人,時不時的朝院子外往去。

兒子問:"爸,你看啥呢?今天你是主角,就好好享受一下吧。"張老爹擺擺手,"我在等個人,沒什麼事。"

兒媳婦笑嘻嘻的走近父親,小聲說道"爸,聽說政府拆遷徵地,咱家老房子可以分到一百多萬拆遷費呢,您打算怎麼用這筆錢?"

"我心裡有數",張老爹小聲的說,畢竟是兒媳婦,雖然對兒子的行為不耐煩,但也不好對兒媳婦發火。

快到飯點的說話,乾兒子來了。張老爹趕忙上前,問他怎麼這麼晚才到, "一大早就去河裡抓魚,想討個年年有餘的好兆頭,不小心摔了一跤",乾兒子低著頭,小聲的回答,張老爹這才發現他本來就有殘疾的腿上,有一塊血跡,他不好意思的說,"沒事,來了就好,捉什麼魚,趕緊吃飯"。

對這個乾兒子,張老爹的兒子也是知道一些,自己常年不回家,老父親主要是他幫忙照顧,所以今天也特意給他帶了點禮物。

酒飽飯足、眾人散去,張老爹把兒子、兒媳、乾兒子叫到一塊,很鄭重的說:"我要跟你們說個事情,我決定給孫子20萬,剩下的100多萬,都給乾兒子。"

"爸,你是不是老糊塗啊,雖然他是照顧了你這些年,但他可是外人,我們可是你的親兒子啊",兒子說到。

"是呀,爸,你再想想,你就算不給我們,那至少也留給你孫子啊,要不然,他以後怎麼辦呢",兒媳婦都快哭了。

兒子又說:"爸,要不這樣,我和他平分,總可以了吧",說罷,惡狠狠的瞪著這個之前還多少有點感激,現在恨不得殺了他的乾兒子。

張老爹吼道,"你們想得美,你幾年都不回家,這次要不是房子拆遷,你們會回來嗎,張貓跟你們不一樣,雖然他腿有殘疾,但我生病的時候,你們在哪?我地裡的菜,難道會自己從土裡爬出來嗎?沒有這些,我吃什麼?"

話一說完,兒子兒媳都默默低下了頭。

畫外音: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父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們拉扯大,我們都需要感恩,常回家看看,錢多錢少,老人真的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少。

相關焦點

  • 八旬老人狀告女兒,要求判決「常回家看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通訊員 趙富林 姚德鑫作為子女,本該常回家看望父母,近日,盧氏縣87歲的楊大爺就因此事,將自己的長女楊某告上法庭,只要求判決女兒能「常回家看看」。原來,現年87歲的楊大爺育有3個子女,其中現年56歲的楊某系其長女。
  • 各方熱議「常回家看看」入法
    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草案出爐各方熱議「常回家看看」入法因此,新老年法草案內容格外引人關注,尤其是草案中將子女應「常回家看看」的內容寫入條文,更是引來多方熱議。原告是80歲的陳大爺,他告的是其小兒子,告狀不是為了「贍養費」,而是因為「兒子常年不回家看我」。「這樣的案子在逐年增多。」侯鏡說。以前,審理這些案件依據的是《婚姻法》和現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老人們一般要提出贍養費的請求,否則立案都可能有問題。「新老年法實施後,如果『常回家看看』成為其中一項法律條文,我們立案就可以邁過這道坎,父母可以直接到法院來起訴孩子不回家看望老人。」
  • "常回家看看"與"刪除10天育嬰假"
    在草案形成過程中有較大爭議的「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條款,寫進了草案(6月27日《新京報》)。  從某種角度上,這兩部法規在精神上有相互駁斥之處。一方面《條例》擔心「10天育嬰假」會不利於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以慰藉居家老人,但問題是,「常回家看看」首先就涉及到一個假期問題,如果大家都只能通過請假甚至辭職去實現「常回家看看」,這不但讓「常回家看看」成了無水之源,恐怕連家裡的老人都不得安心吧?更何況,員工在經濟形勢普遍不景氣的前提下「常回家看看」,會不會也「不利於經濟的發展」呢?
  • 八旬老人狀告女兒要求其「常回家看看」法院判決已送達
    作為子女,本該常回家看望父母,近日,盧氏縣87歲的楊大爺就因此事,將自己的長女楊某告上法庭,只要求判決女兒能「常回家看看」。隨著法律完善,法院要求子女定期探望父母的判決,並不鮮見。但法院的判決文書並不代表案件的實際終結,現實中,這類判決「常回家看看」的案件似乎難有完滿的結局。最終如何判決?會去看望老人嗎?
  • 陳紅疑定居國外自曝下月回國演出 網友:常回家看看變常回家賺賺
    陳紅疑定居國外自曝下月回國演出 網友:常回家看看變常回家賺賺;《常回家看看》歌手陳紅回國演出被網友抵制,她到底發生什麼了?本文文字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哈嘍小夥伴們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們來聊聊老歌手陳紅,說起陳紅,應該沒有幾個人不認識的吧,畢竟,她的一首|《常回家看看》紅遍了大江南北,這首歌的紅,因為作曲作詞都是深入人心,深的民意,能夠引起網友的共鳴,這才是最大的亮點,然而,是陳紅成就了《常回家看看》,也是這首歌成就了陳紅!
  • 「常回家看看」:精神贍養比物質更重要
    「常回家看看」:精神贍養比物質更重要時間:2020-09-16 18:02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這首耳熟能詳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中國人對於回家這一個詞的渴望,如歌詞中唱的一樣,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父母更期待的是子女的精神贍養
  • 「常回家看看」靠道德還是靠法律?
    作者 田方  原標題 法律能強制「常回家看看」嗎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 放慢你的腳步,常回家看看
    端午回個家,兩個半個小時的路程,硬是花了五個小時,從傍晚的日落白捱到凌晨的迷霧黑!在城裡整整堵了兩個小時,上高速後由於車輛太多,準高速也憋成了穩中速。 駛離高速後,久違的小城夜色,瞬間惹得心花怒放,心情也舒緩了許多。
  • 父母老了,常回家看看吧!
    老爸老媽的生日都在八月,以前小妹都是湊到「十一」了回去一趟,因為有些遠,來回都有六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今年小妹說「專程跑一趟吧,這樣會覺得比較有儀式感。『十一』了再回一次也行,你們離得遠,我就多回幾趟。」
  • 我爸常說:「你有空的話常回家看看」父親節快樂!你回家了嗎?
    在我們村,記得小時候幾乎每家每戶至少都有兩個小孩,如果沒有兒子的人家,那麼他家裡至少是三個女孩(因為他們一直想要生個兒子,哪成想連生了三個女兒)。之前(也包括現在)農村有些地方,一直崇尚者「養兒防老」,然而。殊不知,兒子多了反而使得他們老年「無歸」。
  • 「常回家看看」有點難:探親假成空談?
    「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的同時,我國也規定了單位應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探親假」出臺32年緣何「遇冷」?「常回家看看」何時不再「霧裡看花」?有假不敢請,父母陷「空巢」「每年就春節回家呆幾天,平時一個人在家,很冷清,生病也只能自己照顧自己。」談起兒子的假期,廣西南寧的韋春樹臉上充滿了無奈。
  • 還是常回家看看?
    馬上就到國慶節了,工作了快一年了的小夥伴們馬上就可以放國慶假了,很多的小夥伴也許早就開始約朋友或愛人或一家三口去旅遊,也許有些小夥伴會回家看看,必竟有好幾個月都沒有回家看看了。我們來說說是應該去旅遊還是常回家看看吧!
  • 常回家看看成法定義務 網友吐槽探親假無法落實
    從今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施行,在起草之初就引發巨大爭議的「常回家看看」相關條款在網上再掀熱議。眾多網友集體吐槽,認為在要求子女回家探望父母的同時,企業單位也必須保障員工的探親休假權。
  • 感人瞬間丨從此以後,「常回家看看」有了兩層含義
    3月21日,滿載著齊魯兒女的期盼,576名支援黃岡山東醫療隊隊員踏上回家的路途。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一路感人的十個瞬間。瞬間一:「水門」致敬 最高禮遇「什麼待遇?」「最高禮遇!」「什麼任務?」「接英雄回家!」
  • 全家團聚已是10年前 爸媽盼打工子女常回家看看
    記者 龍在全 攝  昨日中午,走進巴南道角經建村123號2—1,這間小兩室的房間裡顯得很冷清,今年76歲的陳永洪大爺和老伴張宗玉哪裡也沒去,一直守在電視旁,他們的3個兒子均在外打工,老兩口盼望著今年春節孩子們能回家團聚。
  • 《它們一定是餓了》:常回家看看,讓家充滿愛與溫馨
    當我看完這本繪本後,想到了自己的姥姥,因為姥爺去世的早,現在那麼大的一個房子裡,只住著姥姥一個人,我們做小輩的每天都是特別的忙碌,尤其是有了寶寶後,生活變得更加的忙碌,自己想多做一點自己的事情都是沒有時間的,都是要擠出時間才行,更何況出去玩了。但是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都有走不動的那一天,如果當你老了的時候,也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你會不會過得像自己的長輩這樣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呢。
  • 演唱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歌手陳紅現狀如何?網友:勾起童年回憶
    演唱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歌手陳紅現狀如何?網友:勾起童年回憶!歌手陳紅,是我的哈爾濱老鄉,當年一首《常回家看看》讓她火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歌曲深入人心的同時,也讓人記住了這個長著一對小眼睛,不漂亮卻永遠都笑眯眯唱歌的陳紅。
  • 唱《常回家看看》陳紅近況曝光,曾差點癱瘓的她如今大變樣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7月4日,歌手陳紅在微博上分享最新動態,曾經憑藉一首《常回家看看》紅遍大江南北,近些年卻鮮少現身,如今51歲的她疑似準備復出,引發網友熱議。51歲的她依舊留著經典的短髮造型,一如當年和蔡國慶老師在舞臺上演唱《常回家看看》時的模樣,而且身材保持的很不錯,這一年來跳著健康舞蹈,效果很不錯啊。
  • 「常回家看看」好判難執行 探望父母多少次算多?
    插圖王金輝「常回家看看」 好判難執行探望父母 多少次算多?自《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頒布實施以來,因「常回家看看」被寫入法律,老年人據此維權的案件數量逐漸增多。在北京市範圍內,法院最早依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判決「常回家看看」類案件是在2013年年底。當時堅持要為自己的贍養問題討個說法的,是已經81歲高齡的尹大爺。尹大爺育有四子兩女,但在老伴去世,自己年事已高的情況下,兩個女兒卻很少來家中看望,即使前來,也只是象徵性地「轉兩圈就走」。
  • 老太起訴四子女"常回家看看" 調解雖成親情不再
    凡傳統節日、母親生日必須回家與母親團圓,大兒子必須承擔與其他子女輪流照顧母親的義務……長達15年,兩次上法庭,最終等到「常回家看看」老年人保護法規定。重慶常回家看看第一案以法庭現場調解和解收場,很多重慶法律界人士均提前預測準確。  昨天,長壽區法院葛蘭巡迴法庭,來到老人所在的堰耳村村委會會議室,開庭審理此案。